自保护多功能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075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自保护多功能插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尤其涉及到一种自保护多功能插座。



背景技术:

传统电源插线板只有市电电源插接的功能,而没有设置USB插口,功能较为单一。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平板等需要低压供电的移动设备的兴起,手机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现有的用户都是通过充电器连接插线板对手机等进行充电,但是在手里不具备充电器或者充电器丢失等情况下就无法为手机充电。而且现有的插线板均为长条形,其不够美观,也无法满足现状对于功能多样化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自保护多功能插座,是由壳体、控制器和交流插座构成,壳体上设有液晶显示器Ⅰ、液晶显示器Ⅱ、LED充电指示灯、控制按键、USB接口和交流插座,壳体的后端设有延伸的电源线,壳体内设有控制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壳体为方形,在壳体前板面上设有液晶显示器Ⅰ、液晶显示器Ⅱ、LED充电指示灯和控制按键、壳体的后板面设有电源线、壳体的侧壁设有多个USB接口和交流插座;壳体内设有控制电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壳体内的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逆变电路、USB驱动电路和显示驱动电路,整流电路输入端通过电源线与三相电源电路联接、输出端与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电路联接,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稳压电路的输入端电路联接,稳压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逆变电路的输入端以及控制器电源输入引脚电路联接,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交流插座电路联接,控制器的输出端分别与USB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显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LED充电指示灯和控制按键电路联接,USB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与USB接口电路联接,显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液晶显示器Ⅰ和液晶显示器Ⅱ电路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充电保护电路的输入端电路联接、充电保护电路的输出端与USB驱动电路的输入端电路联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壳体是由阻燃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自保护多功能插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外形美观,不仅能够用以接入交流电负载也可以通过USB接口接入直流电负载,满足多样化的使用,同时避免了人们配备不同样式充电器以及插线板带来的不便和多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保护多功能插座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保护多功能插座的电路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自保护多功能插座,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自保护多功能插座,是由壳体1、控制器2、交流插座3和USB接口4构成。

其中壳体为方形,或者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和大小,也可以具有多种颜色。

在壳体1的前面板上设有液晶显示器Ⅰ5用于显示时间等信息,液晶显示器Ⅱ6用于显示温度天气等信息,LED充电指示灯7用于指示USB口充电状态,多个控制按键8用于对显示内容进行设定以及电源的开关,在壳体1的后面板设有电源线9用于接入三相电源,在壳体1的侧壁设有多个USB接口4和交流插座3。

壳体1内安装有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具体包括控制器2(OKI ARM控制器系列)、整流电路10用以将交流电转为直流电、滤波电路11用以过滤AD转换后的杂波、稳压电路12用以将高压直流电转为低压的适合电路的低压直流电、逆变电路13用以将直流电转为交流电、USB驱动电路14和显示驱动电路15,整流电路10输入端通过电源线9与三相电源电路联接、输出端与滤波电路11的输入端电路联接,滤波电路11的输出端与稳压电路12的输入端电路联接,稳压电路12的输出端分别与逆变电路13的输入端以及控制器2电源输入引脚电路联接,逆变电路13的输出端与交流插座3电路联接,控制器2的输出端分别与USB驱动电路14的输入端、显示驱动电路15的输入端、LED充电指示灯7和控制按键8电路联接,USB驱动电路14的输入端与USB接口4电路联接,显示驱动电路15的输出端分别与液晶显示器Ⅰ5和液晶显示器Ⅱ6电路联接。

控制器2的输出端与充电保护电路16的输入端电路联接、充电保护电路16的输出端与USB驱动电路14的输入端电路联接,接入充电保护电路16用以对USB接口4进行保护。

壳体1是由阻燃塑料制成,防止起火时造成燃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