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播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293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数据传播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播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许许多多的电子设备广泛使用,而设备之间需要数据交换就需要相应的数据线缆和连接装置,但是在我们平时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些不足之处:如,现有的连接装置结构比较单一,功能比较简单;再如,在连接过程中,由于线较为长,容易被拉扯,从而使得连接失灵或连接损坏,同时连接装置会在使用当中发热,对信号传输有一定的干扰。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传播连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据传播连接装置,包括铜插座,铜插座主表面设有数据插孔;铜插座主表面对称设有截面呈长方形的第一沉孔,第一沉孔内插拔式连接有铝合金板,铝合金板的内侧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第一连接板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板,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形成一个椭圆形管体;以及,铝合金板外侧面等距设有条状凸起。

作为优选,铝合金板的外侧面与铜插座的侧面平行,铝合金板的中轴线与铜插座主表面垂直。

作为优选,条状凸起的背面与铜插座主表面在同一个平面内。

作为优选,第一弧形板内表面粘贴有第一橡胶片,第一橡胶片的两端与第一弧形板内表面粘贴;第二弧形板内表面粘贴有第二橡胶片,第二橡胶片的两端与第二弧形板内表面粘贴。

作为优选,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第一橡胶片和第二橡胶片背面均固定设有空心尼龙球,空心尼龙球主表面设有第一通孔,螺纹杆与第一通孔旋转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橡胶片和第二橡胶片正面均倾斜设有条状凹槽,条状凹槽之间设有半球形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第一弧形板与第二弧形板形成一个椭圆形管体,将数据线缆固定,当发生撞击时,避免线缆与连接装置拉扯,导致连接失效;

2.铝合金板外侧面等距设有条状凸起,有利于散热;

3.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第一橡胶片和第二橡胶片背面均固定设有空心尼龙球,螺纹杆与第一通孔旋转连接,起到夹紧的作用,避免线缆位移;

4.整体设计新颖,实用性高,保护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数据传播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数据传播连接装置的第一橡胶片和第二橡胶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数据传播连接装置,包括铜插座1,铜插座1主表面设有数据插孔;铜插座1主表面对称设有截面呈长方形的第一沉孔,第一沉孔内插拔式连接有铝合金板2,铝合金板2的内侧面垂直定向设有第一连接板21,第一连接板2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弧形板22,第一连接板21上方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板23,第二连接板23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板24,第一连接板21与第二弧形板24形成一个椭圆形管体,将数据线缆固定,当发生撞击时,避免线缆与连接装置拉扯,导致连接失效;以及,铝合金板2外侧面等距设有条状凸起。铝合金板2的外侧面与铜插座1的侧面平行,铝合金板2的中轴线与铜插座1主表面垂直。条状凸起的背面与铜插座1主表面在同一个平面内。第一弧形板22内表面粘贴有第一橡胶片,第一橡胶片的两端与第一弧形板22内表面粘贴;第二弧形板24内表面粘贴有第二橡胶片,第二橡胶片的两端与第二弧形板24内表面粘贴。第一弧形板22和第二弧形板24外表面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4,第一橡胶片和第二橡胶片背面均固定设有空心尼龙球,空心尼龙球主表面设有第一通孔,螺纹杆4与第一通孔旋转连接,起到夹紧的作用,避免线缆位移。第一橡胶片和第二橡胶片正面均倾斜设有条状凹槽,条状凹槽之间设有半球形凸起。

由图1可知,第一弧形板22外表面可设有荧光条,方便较暗环境下观察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弧形板22与第二弧形板24形成一个椭圆形管体,将数据线缆固定,当发生撞击时,避免线缆与连接装置拉扯,导致连接失效。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内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