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热继电器的护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491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热继电器的护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继电器的护罩。



背景技术:

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由流入热元件的电流产生热量,使有不同膨胀系数的双金属片发生形变,当形变达到一定距离时,就推动连杆动作,使控制电路断开,从而使接触器失电,主电路断开,实现电动机的过载保护。继电器作为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元件,以其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保护热继电器的内部结构,同时避免人员接触热继电器内部的带电结构,都会在热继电器的外部设置一个护罩。热继电器一般都具有3个开关槽,在每个开关槽内放置有双金属片,然后在双金属片上缠绕发热元件,护罩设置在开关槽的顶部和外侧壁。现有的护罩包括两种,一种用于盖住开关槽的顶部,一种用于盖住开关槽的外侧壁,然后两种护罩相互卡接,形成完整的热继电器护罩。但是,这样的结构较为复杂,具有两种零件,而且安装不方便,会影响热继电器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一体化的、安装方便的用于热继电器的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热继电器的护罩,所述热继电器设有3个开关槽,所述护罩包括一体成型的顶盖和前板,所述顶盖和前板垂直分布,所述顶盖的后端设有3个用于和热继电器开关槽顶部连接的卡扣,所述前板的底部设有3对与开关槽内壁相匹配的卡勾。本实用新型的护罩将顶盖和前板一体成型了,所以整个护罩只有一个零件,减少了物料的管理;而且通过卡扣和卡勾,操作人员可以很方便的将护罩卡接到热继电器的开关槽中。

所述的卡扣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呈锐角布置的扣板,所述底板与顶盖的下表面齐平,所述底板和扣板一体成型。该底板和扣板均是塑料制品,所以具有一定的弹性。

所述的底板与扣板之间的角度为20~40°。

所述开关槽的顶部设有柱形通孔,该通孔的宽度与底板的宽度相匹配,通孔的高度小于扣板尾部与底板之间的距离。在安装时,将底板和扣板连接的一端向通孔中移动,直至底板和通孔的底边相接触,扣板的顶部和通孔的顶部相接触,继续移动,底板和扣板会被压缩,直至扣板完全穿过该通孔,扣板会在弹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此时底板仍然和通孔的底部相接触,但扣板的尾部会抵住通孔的上缘,从而将卡扣卡接在通孔中。

每对所述的卡勾包括两个竖向并平行的直板以及设置在两块直板外侧且向外扩展的楔形块,两块所述直板间的距离与开关槽内壁之间的距离相匹配。

每个开关槽的内壁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起。卡勾的卡接原理与卡扣类似,纸板与楔形块之间可以被压缩,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两个楔形块与凸起紧密接触并不断被压缩,当楔形块完全越过凸起后,楔形块恢复原状,此时直板和凸起接触,二楔形块被凸起卡住,从而保证了卡勾和开关槽的卡接。

所述顶盖上设有3个接线孔,每个接线孔的位置与一个开关槽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的护罩只有一个零件,从而减少了物料的管理;同时,通过卡扣和卡勾的设置,员工在装配过程中也更为简单方便,同时也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区域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热继电器开关槽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顶盖,11为卡扣,12为底板,13为扣板,14为接线孔,2为前板,21为卡勾,22为直板,23为楔形块,3为开关槽,31为通孔,32为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热继电器的护罩,包括一体成型的顶盖1和前板2,顶盖1和前板2垂直分布,顶盖1的后端设有3个用于和热继电器开关槽顶部连接的卡扣11,前板2的底部设有3对与开关槽3内壁相匹配的卡勾21,如图1所示,顶盖1上设有3个接线孔14,每个接线孔14的位置与一个开关槽3对应。

卡扣11包括底板12以及与底板12呈30°布置的扣板13,底板12与顶盖1的下表面齐平,底板12和扣板13一体成型。该底板12和扣板13均是塑料制品,所以具有一定的弹性。如图2所示。

每对卡勾21包括两个竖向并平行的直板22以及设置在两块直板22外侧且向外扩展的楔形块23,两块直板22间的距离与开关槽3内壁之间的距离相匹配,如图3所示。

开关槽3的结构如图4所示,开关槽3的顶部设有柱形通孔31,该通孔31的宽度与底板12的宽度相匹配,通孔31的高度小于扣板13尾部与底板12之间的距离。在安装时,将底板12和扣板13连接的一端向通孔31中移动,直至底板12和通孔31的底边相接触,扣板13的顶部和通孔31的顶部相接触,继续移动,底板12和扣板13会被压缩,直至扣板13完全穿过该通孔31,扣板13会在弹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此时底板12仍然和通孔31的底部相接触,但扣板13的尾部会抵住通孔31的上缘,从而将卡扣11卡接在通孔31中。

每个开关槽3的内壁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起32。卡勾21的卡接原理与卡扣11类似,纸板与楔形块23之间可以被压缩,在向前移动的过程中,两个楔形块23与凸起32紧密接触并不断被压缩,当楔形块23完全越过凸起32后,楔形块23恢复原状,此时直板22和凸起32接触,二楔形块23被凸起32卡住,从而保证了卡勾21和开关槽3的卡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