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4914阅读:1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

背景技术:
]

磁保持继电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继电器,是一种自动开关,和其他电磁继电器一样,对电路起着自动接通和切断作用。所不同的是,磁保持继电器的常闭或常开状态完全是依赖永久磁钢的作用,其开关状态的转换是靠一定宽度的脉冲电信号触发而完成的。

专利号为CN200720127351.4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基座、磁路部分、动片组合及静片组合,磁路部分和基座通过推动片连接;磁路部分由线圈架、衔铁组件、轭铁、铁芯、塑料夹板和励磁线圈组成,衔铁组件由磁钢、磁极片和磁包绝缘体组成,衔铁组件中的磁极片、轭铁和铁心交叉接触形成闭合磁路;动片组件包括连接片、动簧片、大分流片、小分流片和动触点,静片组件由静片和静触点组成,塑料夹板上设有孔,线圈架上设置有两只引线脚,励磁线圈内外引出线分别焊接在引线脚上,动片组件上的动簧片穿过推动片前端的孔,衔铁组件上的伸出部分穿过推动片后端的孔,磁路部分的接线脚分别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

传统的磁保持继电器灵敏度低、触点组件闭合时需要线圈驱动功率较大。

[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敏度高、触点组件闭合时需要线圈驱动功率较小的磁保持继电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磁路组件、动片组件、静片组件、复位弹片和推片,壳体包括基座和上盖;磁路组件包括线圈架、衔铁、轭铁、盖板和励磁线圈,动片组件包括动片,动片的一端固定在基座上,悬臂端通过推片与衔铁连接;复位弹片安装在基座上,复位弹片的弹性端抵在推片的后端。

以上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基座包括轭铁限位板,轭铁限位板竖直地固定在基座侧板的内壁上;复位弹片为人字形,包括定片和弹片;复位弹片扣在轭铁限位板上面,定片夹在轭铁与轭铁限位板之间,弹片抵在推片的后端。

以上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轭铁限位板朝向轭铁的一侧包括避位槽,定片嵌入到避位槽中;轭铁限位板的顶部包括两条平行凹槽,两条凹槽之间包括凸台,复位弹片的顶部包括限位槽,凸台嵌入到限位槽中,复位弹片的顶部嵌入到凹槽中。

以上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衔铁包括磁钢、磁极片和磁包绝缘体,所述的盖板固定在基座的上部,磁包绝缘体的上端和下端各包括轴头,所述的轴头分别安装在基座和盖板的轴孔中;磁包绝缘体的侧面包括外伸的拨杆,拨杆的外端包括立轴;推片的前端和后端各包括卡槽,衔铁的立轴卡在后卡槽中,动片的悬臂端卡在前卡槽中。

以上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后卡槽包括与衔铁立轴侧面适配的弧面,弧面的圆心角大于180°。

以上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动片组件包括连接片,连接片固定在基座上;动片包括大分流片、小分流片、簧片动触点;大分流片、小分流片和簧片依次排列,一端与连接片铆接在一起,悬臂端由动触点铆接在一起;动片的悬臂端插入到推片的前卡槽中,簧片的悬臂端与小分流片的悬臂端之间留有间隙,簧片的悬臂端抵住前卡槽的后壁,大分流片的悬臂端抵住前卡槽的前壁。

以上所述的磁保持继电器,簧片的悬臂端折弯,与小分流片的悬臂端之间形成间隙;簧片的悬臂端的折弯部在动触点的外周包括环形孔。

本实用新型当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点断开时,推片后压复位弹片,使复位弹片发生形变,产生一个反弹力协助推片复位,当磁保持继电器触点需要闭合时,需要的线圈驱动功率较小,提高了磁保持继电器动作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磁保持继电器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磁保持继电器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磁保持继电器部分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磁保持继电器基座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复位弹片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簧片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簧片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簧片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衔铁与推片组合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衔铁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磁保持继电器的结构如图1至图12所示,包括壳体、磁路组件、动片组件、静片组件、复位弹片4和推片5。

壳体包括基座1和上盖20。

磁路组件包括线圈架10、衔铁2、轭铁3、盖板11和励磁线圈12。

静片组件包括静片14和静触点15,静片14固定在基座1上。

动片组件包括动片和连接片6,动片的一端通过连接片6固定在基座1上,动片的悬臂端通过推片5与衔铁2连接。复位弹片4安装在基座1上,复位弹片4的弹性端抵在推片5的后端。

复位弹片4为人字形,包括定片401和弹片402,复位弹片4的顶部定片401与弹片402的连接部位有一条限位槽403。

基座1内部有一块轭铁限位板101,轭铁限位板101竖直地固定在基座1侧板的内壁上,轭铁限位板101朝向轭铁3的一侧有一条避位槽102;轭铁限位板101的顶部包括两条平行凹槽103,两条凹槽103之间有一个凸台104。复位弹片4扣在轭铁限位板101上面,定片401嵌入到避位槽102中,夹在轭铁3与轭铁限位板101之间。轭铁限位板的凸台104嵌入到复位弹片的限位槽403中,复位弹片4的顶部嵌入到凹槽103中。弹片402抵在推片5的后端。

当动片组件和静片组件的两个触点断开时,推片的后端顶住复位弹片,使复位弹片发生形变,此时复位弹片对推片会产生一个反弹力协助推片复位。复位弹片的存在可降低线圈驱动功率,提高磁保持继电器动作的灵敏度。

衔铁2包括磁钢、磁极片201和磁包绝缘体202,盖板11固定在基座1的上部,磁包绝缘体202的上端和下端各包括轴头203,两个轴头203分别安装在基座1和盖板11的轴孔中。

磁包绝缘体202的侧面有一根外伸的拨杆204,拨杆204的外端有一根立轴205。推片5的前端和后端分别有前卡槽501和后卡槽502,衔铁2的立轴205卡在后卡槽502中,动片的悬臂端卡在前卡槽501中。

后卡槽502有一个与衔铁2立轴侧面适配的弧面503,弧面503对应的圆心角为240°,衔铁2的立轴205不会从后卡槽中脱出。

当衔铁以轴头为轴心转动时,带动推片运动,推片带动动片及动触点运动,从而使触点断开或闭合。

连接片6固定在基座1上,连接片6有一个推片5的避让槽。动片包括大分流片7、小分流片8、簧片9和动触点13。大分流片7、小分流片8和簧片9依次排列,叠合在一起,一端与连接片6铆接在一起,大分流片7、小分流片8和簧片9的悬臂端由动触点13铆接在一起。簧片9的悬臂端在铆接部位的外部折弯后,与小分流片8的悬臂端之间形成间隙。簧片9悬臂端的折弯部901在动触点13的外周有一个环形孔902。

动片的悬臂端插入到推片5的前卡槽中,其中,簧片9悬臂端的抵住前卡槽501的后壁,大分流片7的悬臂端的折弯部901抵住前卡槽501的前壁。簧片头部在环形孔的外端设置的折弯部901,形成一个压力臂。通过该压力臂为动触点提供压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