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防触电薄膜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4576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防触电薄膜开关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薄膜开关,特别涉及一种医疗防触电薄膜开关。



背景技术:

薄膜开关又称轻触式键盘,采用平面多层组合而成的整体密封结构,是将按键开关、面板、标记、符号显示及衬板密封在一起的集光、机、电一体化的一种新型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产品外观结构根本性的变革,它可取代常规分立元件的按键,更可靠地执行操作系统的任务。随着科技的发展,薄膜开关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现在很多医疗领域的高端产品都是通过电流在刺激人体,从而达到治疗、减肥或者其他各种目的。

现在国内外畅销的一种减肥用的健身帖,如图1所示,包括橡胶主体4,所述橡胶主体4设有供用于提供电刺激的主机容置的卡槽41,所述橡胶主体4的背面粘合有贴合于人体的薄膜开关5,所述薄膜开关5的中间设有插入主机内部的连接端51,所述薄膜开关5用于贴合人体的背面印刷有与主机导通的电路层52,所述电路层52和人体之间设有绝缘层53,且电路层52部分漏出绝缘层53并用于刺激人体。

但是,这种健身帖在使用过程中,绝缘层会由于和人体反复摩擦,使用时间长了之后,绝缘层用以脱落,从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不仅具有触电危险,而且会导致整个健身帖直接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防触电薄膜开关,具有减小消费者触电风险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医疗防触电薄膜开关,包括与人体贴合的塑料层,所述塑料层背离与人体贴合的表面设有与主机导通的电路层,所述塑料层设有与电路层背离主机的端部连通的放电孔,所述放电孔供刺激人体的电流穿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常见的薄膜开关相比,将电路层设于塑料层背离与人体贴合的表面,并通过在塑料层上开设放电孔的方式,来实现刺激人体达到医疗目的,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由于反复使用以及摩擦而导致常见薄膜开关的绝缘层脱落,从而有效减小甚至是直接杜绝了消费者被触电的概率,大大提高了薄膜开关的安全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放电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间隔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电孔的数量越多,对人体的刺激面积越大,从而对消费者的医疗效果更好,而且间隔布置的放电孔难以导致电流汇集,从而对人体的刺激更加柔和,增强了消费者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相邻所述放电孔之间的距离为2-5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电孔之间的距离小于2mm时,难以有效防止各个放电孔之间的电流汇集,达不到增强消费者体验感的目的;当放电孔之间的距离大于5mm时,放电孔过于分散又起不到局部治疗的效果了,因此,放电孔之间的距离设置为2-5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电路层由纯银浆印刷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纯银浆印刷而成的电路层,相对于铜材质而言具有更佳的导电性,进而可以将该薄膜开关制作得更佳轻薄;与常见金材质而言具有较低的制作成本,从而该薄膜开关的制作成本也相应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塑料层背离与人体贴合的表面设有用于保护电路层的绝缘粘合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该薄膜开关固定于绝大部分的医疗设备上时,通常是采用粘固的方式固定,绝缘粘合层既有利于涂刷用于粘合的胶水,又具有保护电路层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绝缘粘合层位于放电孔的部分设有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薄膜的开关轻薄的特性,通常也将塑料层制作得越薄越好,在使用该薄膜开关的过程中,难免会使该薄膜开关弯曲,通孔有效防止放电孔在该薄膜开关弯曲的过程中被绝缘粘合层堵死,从而确保刺激人体的电流顺利通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常见的薄膜开关相比,将电路层设于塑料层背离与人体贴合的表面,并通过在塑料层上开设放电孔的方式,来实现刺激人体达到医疗目的,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由于反复使用以及摩擦而导致常见薄膜开关的绝缘层脱落,从而有效减小甚至是直接杜绝了消费者被触电的概率。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成本较低,耐用,体验感强,防触电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健身帖中薄膜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塑料层;11、放电孔;2、电路层;3、绝缘粘合层;31、通孔;4、橡胶主体;41、卡槽;5、薄膜开关;51、连接端;52、电路层;53、绝缘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医疗防触电薄膜开关,如图2所示,包括与人体贴合的塑料层1,塑料层1背离与人体贴合的表面印刷有与主机导通的电路层2,塑料层1开有与电路层2背离主机的端部连通的放电孔11,放电孔11供刺激人体的电流穿过。与常见的薄膜开关相比,将电路层2设于塑料层1背离与人体贴合的表面,并通过在塑料层1上开设放电孔11的方式,来实现刺激人体达到医疗目的,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由于反复使用以及摩擦而导致常见薄膜开关的绝缘层脱落,从而有效减小甚至是直接杜绝了消费者被触电的概率,大大提高了薄膜开关的安全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放电孔11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间隔布置,放电孔11的数量越多,对人体的刺激面积越大,从而对消费者的医疗效果更好,而且间隔布置的放电孔11难以导致电流汇集,从而对人体的刺激更加柔和,增强了消费者体验感。

相邻放电孔11之间的距离为3mm,在其他实施例中该距离可以为2 mm 、4 mm 或者5 mm,当放电孔11之间的距离小于2mm时,难以有效防止各个放电孔11之间的电流汇集,达不到增强消费者体验感的目的;当放电孔11之间的距离大于5mm时,放电孔11过于分散又起不到局部治疗的效果了,因此,放电孔11之间的距离设置为2-5mm。

电路层2由纯银浆印刷于塑料层1的表面,由纯银浆印刷而成的电路层2,相对于铜材质而言具有更佳的导电性,进而可以将该薄膜开关制作得更佳轻薄;与常见金材质而言具有较低的制作成本,从而该薄膜开关的制作成本也相应较低。

塑料层1背离与人体贴合的表面粘固有用于保护电路层2的绝缘粘合层3,将该薄膜开关固定于绝大部分的医疗设备上时,通常是采用粘固的方式固定,绝缘粘合层3既有利于涂刷用于粘合的胶水,又具有保护电路层2的效果。

绝缘粘合层3位于放电孔11的部分留有通孔31,通孔31呈扇形状,由于薄膜的开关轻薄的特性,通常也将塑料层1制作得越薄越好,在使用该薄膜开关的过程中,难免会使该薄膜开关弯曲,通孔31有效防止放电孔11在该薄膜开关弯曲的过程中被绝缘粘合层3堵死,从而确保刺激人体的电流顺利通过。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