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照明的电源转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4436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可照明的电源转换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转换器技术领域,具体地来说,是一种可照明的电源转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国际与地区交流越来越频繁。由于世界各国及地区的电力环境不同,民用电压也存在差异,各国电器的电压适用范围也不同。这给国际交流带来了诸多不便,难以适应与日俱增的用电要求。即便在同一地区,人们的生活用电器亦存在着不同电压的需要,问题十分突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电源转换器应运而生。电源转换器可以实现不同用电标准的切换,亦可用于一个电源带动多个用电器的场合,给生活生产带来了很大便利。

目前的电源转换器,仅具有单一的转换功能。在黑暗环境,如夜间使用时,无法提供照明,容易造成用户的误触而引起触电风险,使用便利性也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照明的电源转换器,以集成方式解决了黑暗环境的用电操作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照明的电源转换器,包括转换器本体,所述转换器本体上设有基础插头与基础插座,所述转换器本体上还设有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具有用于照明的光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用于对所述光源进行开关控制的电源开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光罩,所述光罩包覆于所述光源外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换器本体上设有至少一个扩展插座,所述扩展插座与所述基础插座基于不同的电器标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换器本体包括前壁面、后壁面及连接所述前壁面与所述后壁面的周壁,所述基础插座设于所述前壁面上,所述基础插头设于所述后壁面上,所述发光组件设于所述周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源沿所述周壁的外轮廓而成环形分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周壁上设有保护套:

所述保护套环绕于所述周壁的外侧,所述发光组件位于所述周壁与所述保护套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壁面上设有插座环形沟槽,所述插座环形沟槽环绕于所述基础插座周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壁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扩展插座,所述插座环形沟槽为多个,分别环绕于所述基础插座与所述扩展插座之周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壁面上设有插头环形沟槽,所述插头环形沟槽环绕于所述基础插头周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转换器本体上设置基础插头与基础插座,所述转换器本体上还设有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具有用于照明的光源,集成了照明功能,在黑暗环境中十分方便安全,提供了一种可照明的电源转换器。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可照明的电源转换器的前视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可照明的电源转换器的后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可照明的电源转换器的爆炸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可照明的电源转换器的发光组件的局部放大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0-电源转换器,0100-转换器本体,0110-前壁面,0111-插座环形沟槽,0120-后壁面,0121-插头环形沟槽,0130-周壁,0200-基础插头,0300-基础插座,0400-发光组件,0410-光源,0420-电源开关,0430-光罩,0500-扩展插座,0600-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可照明的电源转换器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可照明的电源转换器的优选实施例。但是,可照明的电源转换器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可照明的电源转换器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可照明的电源转换器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可照明的电源转换器(以下简称“电源转换器”)1000包括转换器本体0100,转换器本体0100上设有基础插头0200与基础插座0300,转换器本体0100上还设有发光组件0400,发光组件0400具有用于照明的光源0410。

具体地,基础插头0200为自转换器本体0100上向外延伸的棒状或板状金属突出部,其结构与所适用的国家或地区的电源转换器1000标准一致。基础插头0200用于插入与之相应的电源母头内,是电源转换器1000的电量输入端。

基础插座0300为自转换器本体0100表面向内下沉而形成的开口部,基础插座0300内部设有金属导通部,用于供外部用电器的电路公头插入,从而形成电源转换器1000的电量输出端。

发光组件0400与基础插头0200电性连接,在电源转换器1000的基础插头0200与电源连接时,发光组件0400得以导通,驱动光源0410发光而实现照明功能。

其中优选地,光源0410可以是电光源,即利用电能做功而产生可见光的光源0410。其中的典型种类,包括白炽灯、节能灯、LED灯等。在另一些分类中,亦可包括相干光源与非相干光源。

在此,即在黑暗环境,如夜间使用时,电源转换器1000亦可一体发光,通过发挥转换器与夜间照明之功能,用户得以准确地对用电器进行插拔,又不会出现夜间突然发光时大功率照明灯的刺眼炫目。此结构仅以单一输入端而实现多端输出,以高集成度解决了夜间用电安全与便利性问题。

优选地,转换器本体0100包括前壁面0110、后壁面0120及连接前壁面0110与后壁面0120的周壁0130。其中,基础插座0300设于前壁面0110上,基础插头0200设于后壁面0120上,而发光组件0400设于周壁0130上。

具体地,前壁面0110用于保证用电器与转换器本体0100之间的紧密贴合,防止松动。基础插座0300自前壁面0110向后壁面0120凹陷而形成开口部,用于供用电器插入。

进一步优选,前壁面0110上设有插座环形沟槽0111,插座环形沟槽0111环绕于基础插座0300周围。

具体地,基础插座0300处于插座环形沟槽0111之包围中,使基础插座0300突出于插座环形沟槽0111之底面,有利于区分前壁面0110与用电器之连接面,减小面积而利于保证连接面平整。

此外,插座环形沟槽0111之存在,便于污垢灰尘的清理,避免基础插座0300表面发生污垢堆积。

具体地,后壁面0120用于保证转换器本体0100与电源之间的紧密贴合,防止松动。基础插头0200自后壁面0120沿远离前壁面0110的方向向外延伸而成突出部,用于插入电源的母头内。

进一步优选,后壁面0120上设有插头环形沟槽0121,插头环形沟槽0121环绕于基础插头0200周围。

具体地,基础插头0200处于插头环形沟槽0121之包围中,使基础插头0200突出于插头环形沟槽0121之底面,有利于区分后壁面0120与用电器之连接面,减小面积而利于保证连接面平整。

此外,插头环形沟槽0121之存在,便于污垢灰尘的清理,避免基础插头0200基面发生污垢堆积。

进一步优选,前壁面0110与后壁面0120通过周壁0130而扣合为一体,便于拆卸装配。

发光组件0400设于周壁0130,使电源转换器1000的结构更为紧凑,同时不会对前后壁面0120的使用造成影响。此外,发光组件0400自周壁0130上发光,可保证发光更为均匀且避免直射刺眼。

优选地,转换器本体0100上设有至少一个扩展插座0500,扩展插座0500与基础插座0300基于不同的电器标准。

具体地,扩展插座0500设于前壁面0110上,用于接入其他用电器,该其他用电器采用异于基础插座0300所采电器标准的其他电器标准,使电源转换器1000可用于对多种标准的用电器进行同步或单独供电,极大地扩展了电源转换器1000的用途。

其中,电器标准既指不同国别的用电标准,如美国标准、中国标准、欧盟标准等,亦指不同的接口协议,如USB、TYPE-C、LIGHTNING等接口类型。

进一步优选,插座环形沟槽0111为多个,分别环绕于基础插座0300与扩展插座0500之周围。

具体地,插座环形沟槽0111之数量对应于基础插座0300与扩展插座0500之总和。各个基础插座0300与扩展插座0500周围均设有插座环形沟槽0111,便于区分各个基础插座0300、扩展插座0500与相应用电器之间的插接区域,有利于降低前壁面0110的表面加工难度而降低加工成本。

此外,较小的加工面积,有利于保证基础插座0300与扩展插座0500的表面平面度,较高的表面精度可有效地保证用电器与基础插座0300、扩展插座0500之间的贴合度与紧密性,防止发生松脱。

优选地,光源0410沿周壁0130的外轮廓而成环形分布。

具体地,光源0410环布于周壁0130上,自周壁0130的外轮廓上而沿各个方向向外投射光线。在此,发光组件0400的照明效果更为均匀,保证各向采光质量,避免出现照明死角。

进一步优选,光源0410于周壁0130上均匀分布。在此,光源0410得以通过微小发光单元而发光,微小发光单元的发光功率更为柔和,进一步均化发光组件0400的照明现象,照明作用更为柔和舒适。

优选地,发光组件0400包括用于对光源0410进行开关控制的电源开关0420。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电源开关0420为设于前壁面0110上的按键开关。按键开关通过按压触发,即可控制发光组件0400的电路通断,从而实现对光源0410的开关控制。

当用户进入睡眠时,仅需轻按电源开关0420,即可关闭发光组件0400的光源0410,使用户获得睡眠所需的黑暗环境,避免发光对用户睡眠质量的负面影响,亦可防止长时间无效照明的能量浪费。

当用户需要插拔操作时,仅需轻按电源开关0420,即可打开发光组件0400的光源0410,驱走黑暗以便用户进行操控,且灯光柔和舒适,具有安全环保、使用方便的特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源开关0420还可以是拨动开关、按钮开关、薄膜开关等类型。

进一步优选,电源开关0420突出于前壁面0110,以保证用电安全。

具体地,电源开关0420的触控部位于前壁面0110远离后壁面0120的一侧,并突出于前壁面0110。由此,用户于黑暗中摸索时,将首先接触电源开关0420而得以操作,避免发生用户误触基础插座0300或扩展插座0500而发生意外。

优选地,发光组件0400包括光罩0430,光罩0430包覆于光源0410外部。

具体地,光罩0430,或称灯罩,设于光源0410外部,用于保证光源0410发出的光线均匀,使光线更为柔和舒适,避免光源0410直接照射的刺眼炫目。犹佳地,光罩0430为环形罩体,包覆于周壁0130上。

优选地,周壁0130上设有保护套0600:

保护套0600环绕于周壁0130的外侧,发光组件0400位于周壁0130与保护套0600之间。

具体地,保护套0600用于保护转换器本体0100与发光组件0400,避免转换器本体0100、发光组件0400与外界发生碰撞而遭受损伤,特别是在失手摔落时,更能起到良好的缓冲保护,同时亦减少外界环境对电源转换器1000的污染侵蚀,有效地保证电源转换器10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优选,保护套0600具有可拆卸结构,便于用户将之拆下而予以更换维护。犹佳地,保护套0600为环形结构,包覆于周壁0130上。

在本实施例中,保护套0600可以由柔软材料制成,如硅胶、橡胶等类型,具有良好的弹性与柔软的质地,可有效地保护电源转换器1000的安全。

在一个更为具体的实施例中,保护套0600可以是硅胶套,其制造工艺成熟、成本低廉,兼具良好的缓冲与回弹性能。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