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易变形的薄板塑胶产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9010阅读:208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易变形的薄板塑胶产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控制器件,具体讲一种不易变形的薄板塑胶产品。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继电器底板为一种薄板塑胶产品与外壳配合安装,然而现有的底板设置的前凸台较大,且在底板本体外侧设置肋板,形成卡槽,如图1、图2所示,该种结构的底板注塑成型后往往因冷却速度不同引起成型收缩差,底板变形产生弧度,导致组装过程中安装不到位,需要人工组装后再进行调整,影响产品品质,甚至直接造成底板报废,随着人工成本的提高,因底板变形提高的人工成本直接影响产品的利润,因此如何降低不良率的发生,使底板方便安装,减少人工操作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不易变形的薄板塑胶产品,该底板注塑成型后变形小或无变形,安装方便,可用于自动线生产加工,减少了人工成本支出,产品质量也得到有效改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不易变形的薄板塑胶产品,包括底板本体,底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接线脚、分别位于底板本体两长边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二通孔设置于一侧的前凸台、与第一通孔设置于一侧的后凸台,关键在于,所述的底板本体底面设置有沿短方向排布于底板本体两侧的贯通的凹部,所述的前凸台、后凸台设置于两凹部之间,所述的前凸台包括至少1个凸台,卡槽设置于底板本体边缘。

所述的前凸台包括中间子凸台和对称设置于中间子凸台两侧的侧子凸台,中间子凸台与侧子凸台等间隔设置,其中,中间子凸台的宽度大于侧子凸台的宽度。

侧子凸台根部至中间子凸台根部的距离与中间子凸台的高度比为1∶。

侧子凸台根部至中间子凸台根部的距离与中间子凸台的高度比为1∶5。

述的凹部的宽度为8-12mm、深度为0.3-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体积较大的前凸台分为3个等间隔设置的子凸台,前凸台的外形尺寸不变,满足使用要求,同时注塑后冷却均匀,不会发生变形,卡槽直接设置在底板本体边缘,减缓外侧与内部的冷却速度差,增设凹部进一步使底板本体冷却速度同步,避免因成型收缩差产生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底板的主视图。

图2为现有底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中,1代表第一通孔,2代表第二通孔,4代表前凸台,5代表后凸台,6代表凹部,7代表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底板包括底板本体,底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接线脚、分别位于底板本体两长边的第一通孔1、第二通孔2、与第二通孔2设置于一侧的前凸台4、与第一通孔1设置于一侧的后凸台5,底板本体底面设置有沿短方向排布于底板本体两侧的贯通的凹部6,使底板本体整体冷却速度保持一致,减小成型收缩差,凹部6的宽度为8mm、深度为0.4mm,保证底板本体强度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小底板本体不同位置的冷却速度差,防止底板本体发生变形;前凸台4、后凸台5设置于两凹部6之间,前凸台4包括3个等间隔设置的子凸台,防止前凸台4的体积过大造成的冷却速度不均匀而产生变形,而将其子凸台数量设置为3,既能保证各子凸台的强度,又减小了成型收缩差,3个等间隔设置的子凸台分别为中间子凸台4-1和对称设置于中间子凸台4-1两侧的侧子凸台,其中,中间子凸台4-1的宽度大于两侧子凸台4-2的宽度,保证前凸台4的正常使用,侧子凸台4-2根部至中间子凸台4-1根部的距离与中间子凸台4-1的高度比为1∶5,确保子凸台强度的同时使侧子凸台至中间子凸台的距离最大化,能够有效注出两者之间的间隙;取消原底板本体上的肋板,直接将卡槽7开设于底板本体边缘,杜绝了收缩不均匀造成的底板本体变形。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底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避免了原底板注塑成型后局部冷却速度过快而导致的整体收缩差,本底板本体注塑后冷却速度均匀一致,不会发生形变,使底板在安装过程中能够一次安装到位,可用于自动机生产,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支出,使成品率得到有效提高,减少了成本浪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