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用半导电阻水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6338阅读:8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用半导电阻水带。



背景技术:

电缆运行中,由于电缆线芯强大的电流作用,绝缘层内的杂质、气孔以及内外屏蔽层的凸刺和损坏部位都会由于水的渗入发生水树现象,使绝缘层内部产生放电甚至击穿电缆。而由于电缆线芯负荷变化会产生温差使得金属护套产生热胀冷缩现象,因此,在金属护套内侧必须留有间隙,但间隙的存在即会便于水的渗入,从而增加击穿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对电缆线芯进行隔水防护是必要的。然而,目前电缆线芯外进行屏蔽和绑扎的半导电特多龙带由于不具备阻水层而阻水能力不佳。导致上述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缆用半导电阻水带,以提高电缆使用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用半导电阻水带,包括半导电无纺布,所述半导电无纺布的上表面设有上膨松棉层,下表面设有下膨松棉层;所述上膨松棉层的上表面设有上吸水树脂层,所述下膨松棉层的下表面设有下吸水树脂层;所述半导电无纺布包括基布和分别设于基布上下表面的上半导电层和下半导电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吸水树脂层和下吸水树脂层可起到有效的吸水效果,以起到阻水的作用;另一方面,当吸水树脂层吸收过多水分渗透到上膨胀棉层或是下膨胀棉层后,上膨胀棉层或是下膨胀棉层具有较好的膨胀作用,使上吸水树脂层或是下吸水树脂层与另外材料层之间的具有一定的间距,以阻止水分的进一步渗透,从而起到更为有效的阻水效果。

优选的,基布与上半导电层及下半导电层之间均设有环氧树脂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环氧树脂层,可使上半导电层和下半导电层更加稳定的吸附在基布上,防止脱落。

优选的,所述基布为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由高温膜和涤纶纤维复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高温膜由涤纶和尼龙混合交织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结构下组成的无纺布具有拉力强、厚度薄、耐高温、绝缘性好、柔软度好的性质,有助于对电缆的绑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缆用半导电阻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图1对本实用新型电缆用半导电阻水带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电缆用半导电阻水带,包括半导电无纺布10,所述半导电无纺布10的上表面通过胶水复合有上膨松棉层2,下表面同样通过胶水复合有下膨松棉7层;所述上膨松棉层2的上表面涂覆有上吸水树脂层1,所述下膨松棉7层的下表面涂覆有下吸水树脂层8;所述半导电无纺布10包括基布9和分别涂覆于基布9上下表面的上半导电层3和下半导电层6。此处需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所说的上下方位以说明书附图为准。

进一步的,基布9与上半导电层3及下半导电层6之间均设有环氧树脂层,即上半导电层3和下半导电层6均涂覆于环氧树脂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基布9为无纺布,所述无纺布由高温膜4和涤纶纤维5通过绝缘粘胶复合而成;所述高温膜4由涤纶和尼龙混合交织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