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66942阅读:562来源:国知局
高压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有关于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且特别有关于一种高压半导体装置及其 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高压半导体装置技术适用于高电压与高功率的积体电路领域。传统高压半导体 装置,例如垂直式扩散金氧半导体(vertically diffused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VDMOS)晶体管及水平扩散金氧半导体(LDMOS)晶体管,主要用于18V以上的元件应用领域。 高压装置技术的优点在于符合成本效益,且易相容于其它工艺,已广泛应用于显示器驱动 1C元件、电源供应器、电力管理、通讯、车用电子或工业控制等领域中。
[0003] 高压半导体装置是利用栅极电压来产生通道,并控制流经源极与漏极之间的电 流。在传统的高压半导体装置中,为了防止源极与漏极之间的击穿效应(punch-through effect),必须延长晶体管的通道长度。然而,如此一来会增加装置的尺寸而使晶片面积增 加且会使晶体管的导通电阻(on-resistance,Ron)上升。再者,由于电洞的迁移率低于电 子的迁移率,因此P型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导通电阻会高于N型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导通电阻 而不利于P型高压半导体装置效能的提升。
[0004] 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结构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 技术中为了防止源极与漏极之间的击穿效应延长晶体管的通道长度,而导致增加装置的尺 寸而使晶片面积增加且会使晶体管的导通电阻上升的问题。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压半导体装置,包括:基板;外延层,设于基板上 且具有第一导电型;栅极结构,设于外延层上;源极区及漏极区,分别设于栅极结构两侧的 外延层内;堆叠结构,设于栅极结构及漏极区之间,其中堆叠结构包括:阻挡层;绝缘层,设 于阻挡层上;导电层,设于绝缘层上,且电连接源极区或栅极结构。
[0007]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提供基板;形成外延层于 基板上,且外延层具有第一导电型;形成栅极结构于外延层上;形成源极区及漏极区,源极 区及漏极区分别设于栅极结构两侧的外延层内;形成堆叠结构于栅极结构及漏极区之间, 其中堆叠结构包括:阻挡层;绝缘层,设于阻挡层上;导电层,设于绝缘层上,且电连接源极 区或栅极结构。
[0008] 本发明通过包括导电层的堆叠结构,可降低外延层中通道的电场密度,进而降低 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导通电阻。此外,设于栅极结构及漏极区之间绝缘凸块可更进一步降低 此导通电阻。
【附图说明】
[0009] 图1-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高压半导体装置在其制造方法中各阶段的剖面图;
[0010]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剖面图;
[0011] 图10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剖面图;及
[0012] 图11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高压半导体装置的剖面图。
[0013]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4] 100基板 102外延层
[0015] 104高压阱 106沟槽隔离物
[0016] 108绝缘凸块 108a绝缘凸块
[0017] 108b绝缘凸块 110第一导电型掺杂区
[0018] 112栅极结构 112a栅极介电层
[0019] 112b栅极电极 114绝缘侧壁层
[0020] 116源极区 116a第二导电型源极区
[0021] 116b第一导电型源极区118漏极区
[0022] 118P漏极预定区 120堆叠结构
[0023] 120a阻挡层 120b绝缘层
[0024] 120c导电层 122金属娃化物层
[0025] 124层间介电层 126内连线结构
[0026] 200高压半导体装置 CH 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为让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 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8]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高压半导体装置作详细说明。应了解的是,以下的叙述提供许 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以实施本发明的不同样态。以下所述特定的元件及排列方式尽 为简单描述本发明。当然,这些仅用以举例而非本发明的限定。此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 使用重复的标号或标示。这些重复仅为了简单清楚地叙述本发明,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 施例及/或结构之间具有任何关连性。再者,当述及一绝缘凸块位于一第二材料层上或的 上时,包括绝缘凸块与第二材料层直接接触的情形。或者,亦可能间隔有一或更多其它材料 层的情形,在此情形中,绝缘凸块与第二材料层之间可能不直接接触。
[0029] 必须了解的是,为特别描述或图示的元件可以此技术人士所熟知的各种形式存 在。此外,当某层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时,有可能是指"直接"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或指某 层在其它层或基板上,或指其它层或基板之间夹设其它层。
[0030] 此外,实施例中可能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较低"或"底部"及"较高"或"顶 部",以描述图示的一个元件对于另一元件的相对关系。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示的装置翻 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较低"侧的元件将会成为在"较高"侧的元件。
[0031] 在此,"约"、"大约"的用语通常表示在一给定值或范围的20%之内,较佳是10% 之内,且更佳是5%之内。在此给定的数量为大约的数量,意即在没有特定说明的情况下,仍 可隐含"约"、"大约"的含义。
[0032] 本发明实施例是利用一堆叠结构以降低通道中的电场密度,进而降低高压半导体 装置的导通电阻。
[0033] 参见图1,首先提供基板100。基板100可为半导体基板,例如硅基板。此外,上述 半导体基板亦可为元素半导体,包括锗(germanium);化合物半导体,包括碳化娃(silicon carbide)、砷化嫁(gallium arsenide)、憐化嫁(gallium phosphide)、憐化铟(indium phosphide)、砷化铟(indium arsenide)及/或铺化铟(indium antimonide);合金半导体, 包括硅锗合金(SiGe)、磷砷镓合金(GaAsP)、砷铝铟合金(AlInAs)、砷铝镓合金(AlGaAs)、 砷铟镓合金(GalnAs)、磷铟镓合金(GalnP)及/或磷砷铟镓合金(GalnAsP)或上述材料的 组合。此外,基板100也可以是绝缘层上覆半导体(semiconductor on insulator)。在一 实施例中,此基板100可为未掺杂的基板。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基板100亦可为轻掺杂 的基板,例如轻掺杂的P型或N型基板。
[0034] 接着,形成外延层102于基板100上。外延层102可包括硅、锗、硅与锗、III-V族化 合物或上述的组合。此外延层102可通过外延成长(epitaxial growth)工艺形成,例如金 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M0CVD)、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外延法(M0VPE)、等离子体增强型 化学气相沉积法(plasma-enhanced CVD)、遥控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RP-CVD)、分子束 外延法(MBE)、氢化物气相外延法(HVPE)、液相外延法(LPE)、氯化物气相外延法(C1-VPE) 或类似的方法形成。
[0035] 此外延层102具有第一导电型。例如,当此第一导电型为P型时,外延层102为P 型外延层,其可通过在沉积外延层102时,于反应气体中加入硼烷(BH3)或三溴化硼(BBr3) 进行原位(in-situ)掺杂,或者,亦可先沉积未掺杂的外延层102后,再以硼离子或铟离子 进行离子注入。
[0036] 接着,参见图2,在形成后续的栅极结构前,可选择性(optionally)形成高压阱 104于外延层102内。此高压阱104具有第二导电型,且第一导电型与第二导电型相异。此 高压阱104可通过离子注入步骤形成。例如,当此第二导电型为N型时,可于预定形成高压 阱104的区域注入磷离子或砷离子以形成高压阱104。
[0037] 接着,可利用浅沟槽隔离工艺(STI)形成沟槽隔离物106于外延层102中,以在基 板100隔离出主动区。然而,亦可以其它任何适合的方式隔离出主动区,例如亦可以传统的 区域氧化法(L0C0S)形成场氧化层以在基板100隔离出主动区。
[0038] 参见图3,于形成后续的栅极结构前,可选择性(optionally)形成多个绝缘凸块 108 (例如绝缘凸块108a及108b)于外延层102上,且此绝缘凸块108设于后续的栅极结构 及漏极区(亦即图3中漏极预定区118P的区域)之间,以更进一步降低其下的外延层102 中的通道的电场密度以及装置的导通电阻,此部分将于后文详细说明。
[0039] 此外,图中靠左侧的基板为漏极预定区118P,越靠近漏极预定区118P的绝缘凸块 108的高度可以越高。例如,如图3所示,较靠近漏极预定区118P的绝缘凸块108b的高度 高于较远离漏极预定区118P的绝缘凸块108a的高度。此绝缘凸块的高度变化可更进一步 降低其下的外延层102中的通道的电场密度以及装置的导通电阻。
[0040] 绝缘凸块108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