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折弯的RFID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52678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折弯的RFID天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RFID天线,尤其是一种耐折弯的RFID天线,属于无线射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RFID标签天线是RFID电子标签的应答器天线,是一种通信感应天线。现有的RFID天线,其结构是芯片借导电胶bonding在天线上(芯片Bonding:将芯片接点与天线接点对准,以导电胶将芯片黏贴在天线上), 但在芯片周围以横截面看,其厚薄变化很大,使芯片四周的区域成为应力集中点(应力集中: 由于几何形状、外形尺寸发生突变而引起局部应力显着增大的现象,如附图标记5处的应力集中区),折弯应力(Bending stress)易造成破坏。

如图1-1、1-2所示,现有的RFID天线,芯片Bonding区的厚度比无芯片的天线区多了约100um,且芯片材质硬脆造成芯片边缘成为结构的应力集中点,而现有设计在芯片bonding区的外侧未做补强,易造成折弯破坏(即应力集中区5处易折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折弯的RFID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耐折弯的RFID天线,包括天线基体、芯片,所述芯片通过导电胶与天线基体绑定,其特征是,所述天线基体上设有若干补强金属片,所述芯片边缘两端的延伸线上分别设置一个补强金属片,构成一对补强金属片。

进一步地,所述补强金属片铺设在天线基体的空白区。

进一步地,所述补强金属片的中心线与芯片边缘延伸线的距离为0-150μm。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四侧的边缘延伸线上分别设置有一对补强金属片。

进一步地,所述补强金属片为长方形、椭圆形、菱形或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补强金属片的厚度与天线金属层厚度相同,该厚度为1μm-35μm。

进一步地,所述补强金属片到芯片的距离为50μm-400μm。

本实用新型在芯片边缘延伸线附近区域,铺设了补强金属(使用天线同层金属),因这些补强金属片使原应力集中区的厚度增大,折弯应力可往外分散 ,可使天线与芯片接点区不易被破坏。

天线金属与天线基体的连接方式有:

1)胶合:即天线金属箔与天线基体用胶黏结,之后加工,在不同区域分别形成天线金属、补强金属;

2)直接将油墨(导电油墨)印在天线基体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制造容易,使用效果良好,在RFID天线的特定位置铺设了特定形状的金属片,可补强芯片周边的天线强度,分散应力,可以减少原结构因应力集中造成折弯断线的可靠性问题,延长了天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1为背景技术中现有RFID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剖视图;

图2为菱形补强金属片在RFID天线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3为椭圆形补强金属片在RFID天线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4为长方形补强金属片在RFID天线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5-1为实施例中菱形补强金属片在RFID天线中的应用示意图;

图5-2为图5-1的剖视图;

图中:1天线基体、2芯片、3补强金属片、4芯片边缘、5应力集中区、6应力分散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耐折弯的RFID天线,包括天线基体1、芯片2,芯片通过导电胶与天线基体绑定,天线基体上设有若干补强金属片3。

如图2、3、4所示,芯片边缘4两端的延伸线上分别设置一个补强金属片,构成一对补强金属片(补强金属片为长方形、椭圆形、菱形、圆形),补强金属片铺设在天线基体的空白区(无金属区)。

芯片四侧的边缘延伸线上分别设置有一对补强金属片,补强金属片的中心线与芯片边缘延伸线重合,每对补强金属片中的两个补强金属片到芯片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中,在芯片周边的空白区(无金属区)铺设了补强金属(即在芯片边缘延伸线的天线空白区域铺设金属),使原来的应力集中区的整体厚度增大,可以分散折弯应力并加大些区的强度(铺设金属的形状为长方形、楕圆形、菱形等或其他以芯片边缘延伸线为长轴的形状)。

如图1-1、1-2所示,原来在芯片边缘延伸线的应力集中区5,因厚薄变化大,属结构中的应力集中区,受折弯力时易在该区域折弯,而此处正好是芯片与天线电子接点区域,最怕折弯应力。因此,天线易在后制程或客户使用时因此处破坏而失效。

如图5-1、5-2所示,以菱形补强金属片在RFID天线中的应用为例,在芯片边缘延伸线附近区域,铺设了补强金属片3(使用天线同层金属),其效果是,因这些补强金属使原应力集中区5的厚度增大,折弯应力可往外分散(即往应力分散区6扩散),可使天线与芯片接点区不易被破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