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USB插头与RJ45插座的转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73999阅读:2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用USB插头与RJ45插座的转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通信电子技术领域,尤指提供了一种实用USB插头与RJ45插座的转接器。



背景技术:

网络及配合网络的通讯类电子设备正不断朝着功能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其小型化、功能化的发展与设置多连接端口的相关设备便产生了占用有限空间的矛盾,或者会导致相应的(如USB、RJ45、1394、HDMI等)连接端口不够用和不兼容。特别是:多数联网操作设备,如PC机、移动电脑,还包括其他网络视屏设备,均设有RJ45连接端口,由于RJ45连接端口是电子协会公认的标准界面,其体积大,通常会占用着相关设备的有限空间。但,如果在这些设备上不设置RJ45连接端口,则有限网络却无法接入。因此,本设计人通过实验,研发了一款USB连接端口与RJ45连接端口相互转接信号的转接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USB插头与RJ45插座的转接器。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应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实用USB插头与RJ45插座的转接器,包括以PCB板为载体形成USB插头及通过外壳收容端子组而形成RJ45插座,USB插头包括设在PCB板正平面的平板端子、焊盘和弹性端子,平板端子为4个,设在正平面的靠近前边缘的位置;焊盘为8个,设在正平面的靠近后边缘的位置,平板端子与焊盘通过PCB板的内置线路连接,其中:内置线路包括USB第一接点至USB第四接点、RJ45第一接点至RJ45第八接点以及8个焊盘,其中USB第一接点与RJ45第五接点连通,USB第二接点与RJ45第二接点连通,USB第三接点与RJ45第一接点连通以及USB第一接点分别与RJ45第四、第七接点连通;4个平板端子依附PCB板成型,依序分别连通USB第一至第四接点,8个弹性端子分别包括弹性接触部及焊接部,8个焊接部以弹性接触部背离平板端子的方向分别焊接在8个焊盘上;8个焊盘在正平面靠近后边缘位置排列并依序分别连通RJ45第一接点至RJ45第八接点;端子组具有端子脚,通过弹性接触部与端子脚抵接,使USB插头与RJ45插座建立信号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平板端子接触面暴露于正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端子接触面设有镀金层。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焊接部靠近后边缘,使得弹性接触部延伸出PCB板且以弹性翘起形式悬于PCB板后端。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外壳分为头部及尾部,头部对接面为符合RJ45插座的标准界面并具有对接空间,对接空间具有顶壁,顶壁设有符合RJ45插座的端子数量的端子槽。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尾部上半部具有凹进部,在凹进部后平面靠近左、右侧壁位置分别设有左、右定位孔,在左、右侧壁分别设有卡部,同时在左、右定位孔之间排列有符合RJ45标准的端子数量的端子孔,端子孔与对接空间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端子孔在靠近顶壁的位置与端子槽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尾部还具有后板,后板封闭凹进部并具有配合左、右定位孔的左、右定位柱。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端子组具有支撑部和弹性部,支撑部埋在端子槽,弹性部相对于顶壁呈夹角处于对接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后板扣入凹进部,使左、右定位柱分别插入左、右定位孔,卡部卡紧后板两侧,使得后板与尾部封闭为一体。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的效果是:结构简单,利于制成作业,既能降低产品成本,也能提升产品良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之实用USB插头与RJ45插座的转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的进一步分解示意图。

图5是PCB板内置(符合USB器与RJ45接连器相互转接信号)线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尽管本发明可以容易地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实施例,但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说明的仅仅是其中一些具体实施例,同时可以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应视为是本发明原理的示范性说明,而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到在此所说明的那样。

由此,本说明书中所指出的一个特征将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其中一个特征,而不是暗示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必须具有所说明的特征。此外,应当注意的是本说明书描述了许多特征。尽管某些特征可以组合在一起以示出可能的系统设计,但是这些特征也可用于其它的未明确说明的组合。由此,除非另有说明,所说明的组合并非旨在限制。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用以解释本发明的各种组件的结构和运动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这些组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组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以下结合本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予以进一步地详尽阐述。

请参阅图1并结合参阅图2、图3、图4及图5,图1呈现了一种实用USB插头与RJ45插座的转接器,图2呈现了图1实用USB插头与RJ45插座的转接器另一视角的组装图,图3是图2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的进一步分解示意图,图5是PCB板内置线路图。所述图中,实用USB插头与RJ45插座的转接器包括以PCB板11为载体形成USB插头10及通过外壳(未标注)收容端子组(未标注)而形成RJ45插座20,其中:

USB插头10包括设在PCB板11正平面(未标注)的平板端子12和弹性端子13,还包括设在PCB板11左、右侧的凸部14,左、右凸部14呈对称设置,平板端子12为4个,以符合USB插头的标准尺寸设在正平面的靠近前边缘的位置;弹性端子13为8个,以符合RJ45插座的标准尺寸设在正平面的靠近后边缘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平板端子12与弹性端子13通过PCB板11的内置线路连接,内置线路(请结合参阅图4)包括连通USB第一接点(VCC)、USB第二接点(D-)、USB第三接点(D+)及USB第四接点(GND),还包括RJ45第一接点(D+)、RJ45第二接点(D-)、RJ45第三接点、RJ45第四接点(GND)、RJ45第五接点(SEL2)、RJ45第六接点、RJ45第七接点(SEL1)及RJ45第八接点,其中:USB第一接点与RJ45第五接点连通,USB第二接点与RJ45第二接点连通,USB第三接点与RJ45第一接点连通,以及USB第一接点分别与RJ45第四、RJ45第七接点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平板端子12依附PCB板11为一体成型,其4个端子依序分别连通USB第一至第四接点,其中:平板端子12接触面暴露于正平面,为加强端子接触面耐摩擦力和提升电性接触效果,端子接触面设有镀金层(未标注),以此用来提升USB插头10的电性效果和使用寿命;8个弹性端子13分别包括弹性接触部131及焊接部132,8个焊接部132以弹性接触部131背离平板端子12的方向分别焊接在8个焊盘(未图示)上,在本实施例中,8个焊盘在正平面靠近后边缘位置排列,并依序分别连通RJ45第一接点至RJ45第八接点。由于焊接部132靠近后边缘,使得弹性接触部131延伸出PCB板11且以弹性翘起形式悬于PCB板11后端,此等结构设计,有利于PCB板11构成的USB插头与RJ45插座10实现插接组装,二者组装后,弹性接触部131会抵接在RJ45插座10的端子脚215上,以此实现USB插头与RJ45插座的有效电性连接;

外壳分为头部及尾部,头部对接面为符合RJ45插座的标准界面并具有容水晶头(未图示)插接的对接空间201(见图1),对接空间201的顶壁设有符合RJ45插座的端子数量的端子槽(未标注);尾部上半部具有凹进部202,在凹进部202后平面靠近左、右侧壁位置分别设有左、右定位孔203,在左、右侧壁分别设有卡部204,同时在左、右定位孔203之间排列有符合RJ45标准的端子数量的端子孔205,端子孔205与对接空间201连通,其中:端子孔205靠近顶壁位置与端子槽连通。在本实施例中,尾部还具有封闭凹进部202的后板22,后板22为刚好封闭凹进部202的尺寸大小并具有配合左、右定位孔203的左、右定位柱221。在本实施例中,还具有端子组(未标注),端子组从端子孔205插入并使端子支撑部(未图示)埋入端子槽后,端子弹性部206相对于顶壁呈夹角处于对接空间201(见图1),以此利于水晶头插接。端子组组装后,将后板22扣入凹进部202,使之左、右定位柱221分别插入左、右定位孔203,再藉由卡部204卡紧后板22两侧,从而使得后板与尾部封闭为一体;尾部下半部延伸有承接台21,相对于承接台21上方设有盖体部23,盖体部23与承接台21相扣合,并形成容纳空间(未标注),在容纳空间(即承接台21上平面与盖体部22内壁之间)设有平板部211,平板部211的两侧凸起有相互对称的匣壁212,匣壁212设有符合PCB板插入的滑槽2121,在中滑槽2121中设有匹配凸部14的凹部2122。将PCB板11插入滑槽2121中,通过凸部14与凹部2122干涉,使之USB插头10与RJ45插座20稳固一体,此时弹性接触部131与端子脚215实现了有效的电性连接,此等设计有利于制成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盖体部22与尾部结合后,使RJ45插座20的尾部形成了封装体,同时也使USB插头10后端形成封装的结合体,以此结构的设计构造实现了USB插头与RJ45接连器可相互转接电性信号之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