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涌保护器的脱扣灭弧指示遥信一体机构及浪涌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118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浪涌保护器的脱扣灭弧指示遥信一体机构及浪涌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浪涌保护器,尤其涉及用于该浪涌保护器的脱扣灭弧指示遥信一体机构。



背景技术:

浪涌保护器普遍用于家庭、办公场所、工业场所等的电气线路中,用以防止线路中的瞬时过电压对电气设备的损坏。当电气回路或者通讯线路中因为外界的干扰突然产生尖峰电流或者电压时,浪涌保护器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他设备的损害。

在最常用的浪涌保护器中,包括一个称为金属氧化物变阻器(MOV)的元件,用来转移多余的电压。该金属氧化物变阻器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具有非常大的电阻,由此,基本上处于断路状态,而在电路中的电压超过预定值时,例如在出现雷击等情况下,其电阻急剧下降,由此处于近乎导通状态,传导大量电流,消除多余的电压。

但是,在长时间使用之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会老化并由此可能导致发热现象,为了防止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由于过热而受到损坏,并为了防止由于温度升高造成火灾等灾害,通常在浪涌保护器中设置脱扣机构,以在温度升高时将金属氧化物变阻器与电路脱开。

图14示出了中国专利201110346844.8中公开的一种用于浪涌保护器的脱扣机构100,包括用于容纳金属氧化物变阻器200的支架110,支架110的右上角设有枢轴111,脱扣杆120可围绕该枢轴111枢转地设置在支架110上,脱扣杆120远离枢轴111的一端为连接端。滑块130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架110的上侧面上。偏压弹簧140的一端与滑块130的右端接合,另一端与枢轴111接合。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脱扣杆120的连接端通过低温焊料(未示出)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的一个电极210焊接,连接端的边缘靠在滑块130的斜面(未示出)上,使得滑块130在偏压弹簧140的作用下具有向枢轴111方向滑动的趋势。当浪涌保护器内部温度升高,低温焊料熔化时,脱扣杆120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电极之间的连接被断开,脱扣杆120已经不能起到阻挡滑块130的作用;滑块130在偏压弹簧140的作用下向右滑动,同时滑块130的斜面将脱扣杆120向上推,使得脱扣杆120围绕枢轴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在支架110的下侧还形成有另一个枢轴113,摆杆150通过该枢轴113可枢转地设置在支架110上。摆杆150的一端形成开关触发部分151,用于控制远程控制开关(未示出)。滑块130向右滑动时,将使摆杆围绕枢轴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以触发远程控制开关。

这种传统的浪涌保护器脱扣结构存在如下问题:滑块、脱扣杆、偏压弹簧均位于支架的上侧,增加了浪涌保护器的高度尺寸;脱扣杆脱扣后,将绕枢轴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进一步增加了高度尺寸。脱扣结构在触发远程控制开关时,需要通过滑块拨动摆杆来实现,结构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浪涌保护器的脱扣灭弧指示遥信一体机构,可以有效降低浪涌保护器的高度尺寸,同时可一体地实现脱扣、断丝、遮弧、状态指示、遥信触发五项功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上述脱扣灭弧指示遥信一体机构的浪涌保护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浪涌保护器的脱扣灭弧指示遥信一体机构,该一体机构包括:一个可容纳至少一个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的支架、一个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架内的功能滑块组件、一个桥接弹片,所述浪涌保护器的第一引脚通过桥接弹片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的第一电极脚低温焊接连接;所述支架具有隔板,所述功能滑块组件包括滑块、第一压力杆、第二压力杆、弹性件,所述滑块设有滑块断丝切角,所述第一压力杆一端和第二压力杆一端均旋转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正常状态下,桥接弹片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的第一电极脚焊接连接,滑块被桥接弹片抵顶而保持在第一位置,弹性件被挤压在第一压力杆与第二压力杆之间;脱扣状态下,桥接弹片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第一电极脚之间的连接被断开,桥接弹片回弹翘起,弹性件所受到的挤压力消失,弹性件的回弹力使第一压力杆与第二压力杆发生相背旋转,第一压力杆与第二压力杆贴靠着支架的隔板运动,推动滑块沿着隔板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此时滑块的滑块断丝切角位于第一电极脚与桥接弹片之间。

由于在脱扣状态下,第一压力杆与第二压力杆贴靠着支架的隔板发生相背旋转,推动滑块沿着隔板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第一压力杆与第二压力杆的旋转运动和滑块的滑动运动均在同一个平面中进行,且位于支架的内部,整个机构不会增加浪涌保护器高度及长度方向的尺寸。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压力杆没有固定到滑块上的一端设有第一压力导向柱;所述第二压力杆没有固定到滑块上的一端设有第二压力导向柱;正常状态下,支架的第一压力导向条抵住所述第一压力导向柱,第二压力导向条抵住所述第二压力导向柱,滑块处于第一位置;脱扣状态下,第一压力杆与第二压力杆受弹性件的回弹力作用发生相背旋转,第一压力导向柱贴靠支架的第一压力导向条运动,同时,第二压力导向柱贴靠支架的第二压力导向条运动,进而推动滑块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第一压力杆与第二压力杆的旋转运动能被快速地转化为滑块的滑动运动,提高了滑块的滑动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贴靠支架隔板的一面上设有导向槽;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滑块断丝切角相对应的支架断丝切角,支架的隔板上设有导向条;支架的导向条与滑块的导向槽相互配合,使滑块沿导向条从第一位置滑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滑块断丝切角贴合在支架断丝切角上。在滑块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滑块断丝切角与支架断丝切角发生相对剪切运动,由此,能彻底切断桥接弹片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第一电极脚分离后产生的焊锡拉丝和电弧,且切断速度快。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的中部设有旋转柱;第一压力杆一端和第二压力杆一端均旋转固定在所述旋转柱上,并形成剪刀型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件具有弯折结构,并包括弯折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两端的第一固定脚及第二固定脚;所述第一压力杆的第一压力导向柱沿轴向设有第一弹性件安装孔,所述第二压力杆的第二压力导向柱沿轴向设有第二弹性件安装孔;所述弹性件的第一固定脚及第二固定脚分别对应安装在第一弹性件安装孔和第二弹性件安装孔中,从而将弹性件安装在第一压力杆和第二压力杆上,弹性件安装牢固,同时可以减小功能滑块组件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浪涌保护器具有外壳,所述滑块整体呈弓形,并包括上支臂和下支臂。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具有视窗孔,所述支架的顶部对应视窗孔的位置设有状态指示开口;上支臂顶部设有状态指示板,状态指示板容置在支架的状态指示开口中,并包括正常工作状态指示区域和故障状态指示区域,两个指示区域具有不同的颜色;所述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时,状态指示板位于状态指示开口的一端,所述正常工作状态指示区域通过浪涌保护器外壳上的视窗孔露出;滑块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状态指示板滑动至状态指示开口的另一端,所述故障状态指示区域通过浪涌保护器外壳上的视窗孔露出。

作为优选,所述浪涌保护器具有遥信开关,所述支架底端具有遥信开关装配槽,遥信开关的控制部通过遥信开关装配槽伸入支架内部;所述滑块的下支臂底部设有可控遥信板;所述滑块位于第一位置时,可控遥信板挤压住遥信开关的控制部,遥信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滑块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可控遥信板离开遥信开关的控制部。

作为优选,所述滑块的下支臂侧边形成遮弧部,滑块处于第二位置时,支架、滑块断丝切角、遮弧部、浪涌保护器外壳的内壁形成密闭区域。

由于状态指示板、可控遥信板和遮弧部均一体设置在滑块上,无需中间传动部件,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简化了脱扣灭弧指示遥信一体机构的结构,提高了指示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桥接弹片为一体化弯折结构,并包括固定端、焊接接触面以及位于固定端与焊接接触面之间的连接臂,焊接接触面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的第一电极脚通过低温焊料焊接连接,固定端与浪涌保护器的第一引脚焊接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浪涌保护器,其包括外壳、遥信开关、至少一个金属氧化物变阻器和上述脱扣灭弧指示遥信一体机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将功能滑块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架内,脱扣后,第一压力杆与第二压力杆由弹性件的回弹力驱动而贴靠着支架的隔板发生相背旋转,再通过支架上第一压力导向条、第二压力导向条的推顶作用,将旋转运动迅速转化为滑块的直线运动;压力杆的旋转运动和滑块的滑动运动均在同一个平面中进行,且位于支架的内部,整个机构不会增加浪涌保护器高度及长度方向的尺寸;在滑块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滑块断丝切角与支架断丝切角发生相对剪切运动,能彻底切断桥接弹片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第一电极脚分离后产生的焊锡拉丝和电弧,且切断速度快;并且,同步实现了状态指示功能、遥信指示功能、灭弧功能,无需中间传导件,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简化了整个机构的结构,提高了指示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浪涌保护器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浪涌保护器另一角度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所示结构背面的示意图;

图3A为支架结构正面的示意图;

图3B为支架结构背面的示意图;

图4A为桥接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4B为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第一压力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C为第二压力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D为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浪涌保护器正常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第一位置);

图7为本浪涌保护器故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第二位置);

图8A为本实用新型浪涌保护器第二实施例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B为图8A所示结构背面的示意图;

图9A为第二实施例的支架结构正面的示意图;

图9B为第二实施例的支架结构背面的示意图;

图10A为第二实施例的桥接弹片结构示意图;

图10B为第二实施例的金属氧化物变阻器结构示意图;

图11A为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滑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B为第二实施例的功能滑块组件安装在支架中的效果图;

图12为第二实施例的浪涌保护器正常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第一位置);

图13为第二实施例的浪涌保护器故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第二位置);

图14为现有技术的浪涌保护器的脱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习知〉

100…脱扣机构;

110…支架;

111…枢轴;

113…枢轴;

120…脱扣杆;

130…滑块;

140…偏压弹簧;

150…摆杆;

151…开关触发部分;

200…金属氧化物变阻器;

210…电极;

〈本实用新型〉

2…外壳;

21…视窗孔;

3…金属氧化物变阻器;

31…第一电极脚;

32…第二电极脚;

4…支架;

41…第一引脚固定槽;

410…隔板;

411…状态指示开口;

42…器件放置槽;

43…引脚孔;

44…第二引脚固定槽;

45…导向条;

46…第一压力导向条;

47…第二压力导向条;

48…遥信开关装配槽;

49…支架断丝切角;

5…桥接弹片;

51…固定端;

52…焊接接触面;

53…连接臂;

54…抵接部;

6…第一引脚;

7…第二引脚;

8…功能滑块组件;

81…滑块;

811…滑块断丝切角;

812…状态指示板;

8121…正常工作状态指示区域;

8122…故障状态指示区域;

813…可控遥信板;

814…遮弧部;

815…旋转柱;

816…导向槽;

817…上支臂;

818…下支臂;

819…凹部;

82…第一压力杆;

821…第一旋转孔;

822…第一压力导向柱;

823…第一弹性件安装孔;

83…第二压力杆;

831…第二旋转孔;

832…第二压力导向柱;

833…第二弹性件安装孔;

84…弹性件;

841…第一固定脚;

842…第二固定脚;

843…弯折主体部;

9…遥信开关;

91…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浪涌保护器包括外壳2、脱扣灭弧指示遥信一体机构、一个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第一引脚6、第二引脚7、遥信开关9。外壳2上设有视窗孔21。脱扣灭弧指示遥信一体机构包括容纳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的支架4、一个滑动地设置在支架4内的功能滑块组件8、一个桥接弹片5。第一引脚6通过桥接弹片5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的第一电极脚31低温焊接连接,第二引脚7直接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的第二电极脚32焊接。如图4B所示,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的第一电极脚31为片状,并且平铺在金属氧化物变阻器表面上。

如图3A、3B所示,支架4采用绝缘、耐高温的材料制成,支架4整体呈方框状,并在厚度方向被隔板410分隔为支架正面和支架背面。如图3A所示,在支架正面,隔板410的中间设有一定长度的导向条45,引脚孔43开设在隔板410上,并将导向条45隔断;隔板410边缘设有第一压力导向条46和第二压力导向条47;第一压力导向条46和第二压力导向条47靠近导向条45的一个端部设置,优选二者关于导向条45所在的直线对称布置;支架断丝切角49形成在引脚孔43远离两个压力导向条一侧的边缘,作为优选,引脚孔43的该侧边缘本身即可作为支架断丝切角49。如图3B所示,在支架背面设有器件放置槽42。支架4的顶部对应外壳2视窗孔21的位置设有状态指示开口411,支架4的底部设有遥信开关装配槽48,支架左侧下部设有第一引脚固定槽41,右侧下部设有第二引脚固定槽44。

如图2A、2B、3A、3B所示,第一引脚6安装在第一引脚固定槽41中,第二引脚7安装在第二引脚固定槽44中,遥信开关9的控制部91通过遥信开关装配槽48伸入支架4内部。遥信开关9的控制部91可以是控制压舌,也可以是控制按钮。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设置在器件安置槽42中,其第一电极脚31通过引脚孔43伸至支架正面,以与桥接弹片5的焊接接触面52低温焊接,且第一电极脚31与焊接接触面52焊接的平面平行于隔板410所在平面。

如图4A所示,桥接弹片5是通过将一个条形片体两端反向弯折而形成的一体化结构,优选为一体化的金属弹片,变形后可产生回弹力。桥接弹片5包括与第一引脚6焊接连接的固定端51、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的第一电极脚31通过低温焊料焊接连接的焊接接触面52以及位于固定端51与焊接接触面52之间的连接臂53,焊接接触面52端部向连接臂53一侧翘起,形成抵接部54。桥接弹片5的固定端51伸入支架4的第一引脚固定槽41中与第一引脚6焊接连接。正常工作状态下,桥接弹片5在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的第一电极脚31焊接连接。当故障发生时,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产生高温,其第一电极脚31与桥接弹片5之间的低温焊料熔化,第一电极脚31与桥接弹片5之间的连接被断开,桥接弹片5回弹翘起。

如图2A、5A、5B、5C和5D所示,功能滑块组件8安装在支架4中,并包括:滑块81、第一压力杆82、第二压力杆83、弹性件84,第一压力杆82和第二压力杆83旋转固定在滑块81上,滑块81中部设有滑块断丝切角811。

第一压力杆82没有固定到滑块81上的一端设有第一压力导向柱822;第二压力杆83没有固定到滑块81上的一端设有第二压力导向柱832。正常状态下,桥接弹片5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的第一电极脚31焊接连接,滑块81被桥接弹片5的抵接部54抵顶而保持在第一位置,桥接弹片5具有回弹力,弹性件84被挤压在第一压力杆82与第二压力杆83之间处于预紧状态,支架4的第一压力导向条46抵住第一压力导向柱822,第二压力导向条47抵住第二压力导向柱832;当故障发生时,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产生高温,其第一电极脚31与桥接弹片5之间的低温焊料熔化,第一电极脚31与桥接弹片5之间的连接被断开,桥接弹片5回弹翘起不再对滑块81施加抵顶力,弹性件所受到的挤压力消失,弹性件的回弹力使第一压力杆82与第二压力杆83贴靠着支架4的隔板410发生相背旋转,第一压力导向柱822贴靠支架4的第一压力导向条46运动,同时,第二压力导向柱832贴靠支架4的第二压力导向条47运动,支架4的第一压力导向条46和第二压力导向条47分别对第一压力导向柱822和第二压力导向柱832产生推顶力,从而推动滑块8沿着隔板410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此时滑块断丝切角811位于第一电极脚31与桥接弹片5之间。由于在脱扣状态下,第一压力杆82与第二压力杆83贴靠着支架4的隔板410发生相背旋转,再通过支架4上第一压力导向条46、第二压力导向条47的推顶作用,将旋转运动迅速转化为滑块81的直线运动,滑块81滑动速度快,压力杆82,83的旋转运动和滑块81的滑动运动均在同一个平面中进行,且位于支架4的内部,整个机构不会增加浪涌保护器高度及长度方向的尺寸。

滑块81贴靠支架隔板410的一面上设有导向槽816。滑块断丝切角811形成在滑块81中部靠近桥接弹片5的一侧,滑块断丝切角811面对桥接弹片5的侧面为斜坡面,且斜坡面的底部边缘贴靠于支架4的隔板410。在滑块81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支架4的导向条45与滑块81的导向槽816相互配合,以对滑块81的滑动进行导向;滑块断丝切角811与支架断丝切角49发生相对剪切运动,由此,能彻底切断桥接弹片5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第一电极脚31分离后产生的焊锡拉丝和电弧,且切断速度快。

滑块81的中部设有凹部819,且凹部819中设有旋转柱815;第一压力杆82旋转固定在滑块81上的一端为第一旋转固定端,第二压力杆83旋转固定在滑块81上的一端为第二旋转固定端,第一压力杆82的第一旋转固定端设有第一旋转孔821,第二压力杆83的第二旋转固定端设有第二旋转孔831;第一压力杆82的第一旋转固定端与第二压力杆83的第二旋转固定端叠置后设置在滑块81的凹部819中,同时滑块81的旋转柱815穿过两个压力杆的旋转孔821,831,使两个压力杆82,83呈剪刀型结构,并分别能够以旋转柱为轴进行旋转。由此,可以尽可能减小功能滑块组件的厚度,有利于实现本实用新型一体机构的小型化。

弹性件84具有弯折结构,并包括弯折主体部843和位于主体部843两端的第一固定脚841及第二固定脚842,第一固定脚841和第二固定脚842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弯折主体部843所在的平面;第一压力杆82的第一压力导向柱822沿轴向设有第一弹性件安装孔823,所述第二压力杆83的第二压力导向柱832沿轴向设有第二弹性件安装孔833;弹性件84的第一固定脚841及第二固定脚842分别对应安装在第一弹性件安装孔823和第二弹性件安装孔833中,从而将弹性件84安装在第一压力杆82和第二压力杆83上,弹性件84安装牢固,同时可以减小功能滑块组件的厚度。弹性件84可以是弹性钢丝或者扭簧,优先采用弹性钢丝。优选地,在第一压力杆82和第二压力杆83相对的侧边顶部具有条状凹槽,当弹性件84在预紧状态下安装于第一压力杆82和第二压力杆83上时,弹性件84弯折主体部843的两个臂部分别容纳在两个条状凹槽中,由此,可以使弹性件84更加牢固地定位在第一压力杆82和第二压力杆83上。

滑块81整体呈弓形,并包括上支臂817和下支臂818,上支臂817顶部设有状态指示板812,下支臂818底部设有可控遥信板813。状态指示板812容置在支架4的状态指示开口411中,且状态指示板812的长度小于状态指示开口411的长度。状态指示板812包括正常工作状态指示区域8121和故障状态指示区域8122,正常工作状态指示区域8121为绿色,故障状态指示区域8122为红色。下支臂818侧边于滑块断丝切角811与可控遥信板813之间形成遮弧部814。当滑块81位于第一位置时,状态指示板812位于状态指示开口411的一端,状态指示板812的正常工作状态指示区域8121通过浪涌保护器外壳2上的视窗孔21露出,可控遥信板813挤压住遥信开关9的控制部91,遥信开关9处于闭合状态;滑块81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后,状态指示板812滑动至状态指示开口411的另一端,状态指示板812的故障状态指示区域8122通过浪涌保护器外壳2上的视窗孔21露出,可控遥信板813离开遥信开关9的控制部91,遥信开关9处于断路状态,与此同时,支架4、滑块断丝切角811、遮弧部814、浪涌保护器外壳2的内壁形成密闭区域,实现了灭弧功能。

使用时,在如图6所示的正常工作状态下,桥接弹片5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的第一电极脚31焊接连接,滑块81被桥接弹片5抵顶而保持在第一位置,桥接弹片5具有回弹力,弹性件84被挤压在第一压力杆82与第二压力杆83之间处于预紧状态,第一压力杆82上的第一压力导向柱822和第二压力杆83上的第二压力导向柱832分别抵住支架4的第一压力导向条46和第二压力导向条47;状态指示板812位于状态指示开口411的一端,状态指示板812的正常工作状态指示区域8121通过浪涌保护器外壳2上的视窗孔21露出,可控遥信板813挤压住遥信开关9的控制部91,遥信开关9处于闭合状态,无遥信信号发出。

当故障发生时,如图7所示,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产生高温,其第一电极脚31与桥接弹片5之间的低温焊料熔化,第一电极脚31与桥接弹片5之间的连接被断开,桥接弹片5复位向上弹开不在对滑块81施加抵顶力,弹性件84所受到的挤压力消失,弹性件84的回弹力使第一压力杆82与第二压力杆83贴靠着支架4的隔板410发生相背旋转,第一压力导向柱822贴靠支架4的第一压力导向条46运动,同时,第二压力导向柱832贴靠支架4的第二压力导向条47运动,支架4的第一压力导向条46、第二压力导向条47分别对第一压力导向柱822和第二压力导向柱832产生推顶力,进而推动滑块8沿着隔板410上的导向条45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此时滑块断丝切角811位于第一电极脚31与桥接弹片5之间,并贴合在支架断丝切角49上。在滑块81从第一位置滑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滑块断丝切角811与支架断丝切角49发生相对剪切运动,以切断桥接弹片5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的第一电极脚31分离后产生的焊锡拉丝和电弧。与此同时,状态指示板812、可控遥信板813、遮弧部814随滑块81同步移动,状态指示板812从状态指示开口411的一端移动至另一端;当滑块81处于第二位置时,状态指示板812的故障状态指示区域8122通过浪涌保护器外壳2上的视窗孔21露出,可控遥信板813离开遥信开关9的控制部91,遥信开关9处于断路状态,发出遥信信号;支架4、滑块断丝切角811、遮弧部814、浪涌保护器外壳2的内壁形成密闭区域,实现了灭弧功能。

如图8A至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浪涌保护器包括外壳2、脱扣灭弧指示遥信一体机构、一个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第一引脚6、第二引脚7。脱扣灭弧指示遥信一体机构包括支架4、功能滑块组件8、一个桥接弹片5。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A至11B所示, 桥接弹片5是通过将一个条形片体两端同向弯折而形成的一体化结构,并包括与第一引脚6焊接连接的固定端51、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的第一电极脚31通过低温焊料焊接连接的焊接接触面52,固定端51与焊接接触面52的一端直接连接,焊接接触面52的另一端连接抵接部54。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的第一电极脚31为片状,并且垂直设置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表面。片状的第一电极脚31从引脚孔43伸出,垂直于支架隔板410。支架断丝切角49由支架4侧边延伸至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第一电极脚31的侧边,并垂直于隔板410。支架断丝切角49的一个侧面与第一电极脚31位于同一个平面上。支架断丝切角49靠近第一电极脚31的一侧优选具有斜坡面,且斜坡面垂直于支架4的隔板410;与此相对应地,滑块断丝切角811的斜坡面也垂直于支架4的隔板410设置。

如图12所示,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桥接弹片5与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的第一电极脚31焊接连接,滑块81被桥接弹片5的抵接部54抵顶而保持在第一位置,桥接弹片5具有回弹力;如图13所示,当故障发生时,金属氧化物变阻器3产生高温,其第一电极脚31与桥接弹片5之间的低温焊料熔化,第一电极脚31与桥接弹片5之间的连接被断开,桥接弹片5回弹翘起,滑块断丝切角811滑动至位于第一电极脚31与桥接弹片5之间的第二位置,并扣合在支架断丝切角49上。在滑块81滑动的过程中,支架断丝切角49与滑块断丝切角811发生相对剪切运动,切断焊锡拉丝和电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