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盖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3324阅读:1242来源:国知局
动力电池盖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属于电池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即为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电源,多指为电动汽车、电动列车、电动自行车、高尔夫球车提供动力的蓄电池。

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池的盖板结构,包括顶盖片和极柱,顶盖片与极柱以相互绝缘的方式装配,极柱一端具有限位端,另一端通过铆压的方式,使顶盖片在极柱的轴向上被固定。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电池的盖板结构具有以下缺点:限位端的设置,使得极柱的体积增大,使得极柱会占用动力电池内部的更多的空间;极柱铆压时,通常需要配置导电片,从而共同实现对顶盖片的固定;极柱的设计不合理,其余外部配合后,抗震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极柱占用的动力电池内部空间减小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包括顶盖片和极柱,顶盖片盖设在动力电池的端部,极柱与顶盖片以相互绝缘的方式进行装配;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穿设过顶盖片并在极柱的外周设置上限位面,所述极柱在其位于动力电池内部的一端铆压而形成下限位面,并使顶盖片在极柱的轴向上被固定在上限位面与下限位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极柱露于动力电池外部的部分形成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上设置螺纹段。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绝缘座和绝缘垫板,所述绝缘座配合在顶盖片上,绝缘座具有凹部,所述绝缘垫板卡入所述的凹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连接片,所述连接片具有臂部,所述绝缘座上具有容纳所述臂部的槽部,臂部插入槽部中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一绝缘件和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一绝缘件在极柱的轴向方向上设置于上限位面与顶盖片之间,所述第二绝缘件包括第一壁和第二壁,其中的第一壁在极柱的径向方向上配置于顶盖片与极柱之间,第二壁在极柱的径向方向上配置于绝缘座与极柱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定位座,所述定位座穿设过绝缘座并在绝缘座的两侧具有露于绝缘座外部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至少部分嵌入顶盖片中,第二部分至少部分嵌入连接片的臂部。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三绝缘件,第三绝缘件在在极柱的径向方向上配置于极柱与连接片的臂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顶盖片上具有防爆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相比现有技术,在极柱相对现有技术的反面进行铆压固定,现有技术中的极柱在其正面铆压时,需借助导电片共同完成铆压固定,确保极柱相对顶盖片而凸出,而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极柱的铆压方式,其无需设置导电片,结构上更加简单,现有技术的极柱位于动力电池内部的一端设置限位端,从而配合另一端的铆压而固定顶盖片,限位端会占用动力电池的内部空间,减小动力电池的荷容量,而本实施例中的极柱反面铆接后,无需设置限位端,可减小其占用动力电池的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处的放大图。

图4是动力电池盖板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以下实施例中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以附图中的相对概念或是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实施例1

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盖板结构包括顶盖片1、极柱2、绝缘座3、绝缘垫板4、连接片5、第一绝缘件6、第二绝缘件7、定位座8、第三绝缘件9和防爆片10。

本实施例中的顶盖片1使用时盖设在动力电池的端部。

本实施例中的极柱2与顶盖片1以相互绝缘的方式进行装配,即顶盖片1与极柱2之间不导通,可通过导入其它绝缘件的方式进行装配,以实现顶盖片1与极柱2的绝缘装配,绝缘件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而设置不同结构,其随顶盖片1与负极柱2的具体结构而相应的改变。

本实施例中的极柱2穿设过顶盖片1并在极柱2的外周设置上限位面21,极柱2在其位于动力电池内部的一端铆压而形成下限位面22,并使顶盖片1在极柱2的轴向上被固定在上限位面21与下限位面22之间。装配时,极柱2先于顶盖片1等部件完成配合,再对极柱2进行铆压,使上限位面21和下限位面22将铝盖片1等部件固定。

本实施例相比现有技术,在极柱2相对现有技术的反面进行铆压固定,现有技术中的极柱在其正面铆压时,需借助导电片共同完成铆压固定,确保极柱相对顶盖片而凸出,而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极柱2的铆压方式,其无需设置导电片,结构上更加简单,现有技术的极柱位于动力电池内部的一端设置限位端,从而配合另一端的铆压而固定顶盖片,限位端会占用动力电池的内部空间,减小动力电池的荷容量,而本实施例中的极柱2反面铆接后,无需设置限位端,可减小其占用动力电池的空间。

本实施例中的极柱2露于动力电池外部的部分形成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上设置螺纹段23。连接端子与外部配合时,通过螺纹段23与其螺纹连接,使得连接更加可靠,抗震动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的绝缘座3配合在顶盖片1上,绝缘座3具有凹部31,绝缘垫板4卡入凹部31。绝缘垫板4相对现有技术中套接的装配方式,其采用卡接的方式,绝缘垫板4的体积更小,可起到减重作用。本实施例中的绝缘座3与顶盖片1的配合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片5具有臂部51,绝缘座3上具有容纳所述臂部51的槽部32,臂部51插入槽部32中固定。连接时,直接将连接片5的臂部51插入槽部32内,完成连接,连接更加简单。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片5上开设有若干通孔52,从而可起到减重作用,并进一步提高动力电池的荷容量。

本实施例中的极柱2与顶盖片1的绝缘装配的具体结构是,第一绝缘件6在极柱2的轴向方向上设置于上限位面21与顶盖片1之间,第二绝缘件7包括第一壁71和第二壁72,其中的第一壁71在极柱2的径向方向上配置于顶盖片1与极柱2之间,第二壁72在极柱2的径向方向上配置于绝缘座3与极柱2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座8穿设过绝缘座3并在绝缘座3的两侧具有露于绝缘座3外部的第一部分81和第二部分82,第一部分81至少部分嵌入顶盖片1中,第二部分82至少部分嵌入连接片5的臂部51。定位座8的设置,用于限制顶盖片1、绝缘座3和连接片5在附图中的水平方形的相对移动。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座8与绝缘座3可采用分体式结构,也可采用一体式结构。

本实施例中第三绝缘件9在在极柱2的径向方向上配置于极柱2与连接片5的臂部51之间。

本实施例中的顶盖片1上具有防爆片10,可防止动力电池因内压力过大而发生爆炸。

本实施例中的极柱2配置为两组,其中的一组为正极柱,而另一组为负极柱,两者的基本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