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按键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704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导光按键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光按键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人民的可消费收入日益提高,电脑和电视机已经成为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获取信息以及工作的必需品,因此电脑和电视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此外,随着人们生活品质日益提高,对感官效果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例如,电脑和电视机的操作是否简单明了,其显示效果是否简洁美观,以及能否起到良好的提示作用是影响用户体验感的重要因素。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现有的电视机及电脑在开机或调节时,通常不会对用户起到提示作用,使得用户不方便操作,进而会严重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光按键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设置导光板、电路板、按键、以及多个第一光源,使得用户能进行触摸按键操作,并能对用户起到提示作用,进而有效提高用户体验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导光按键装置,包括导光板、电路板、按键、以及多个第一光源。所述按键和多个第一光源分别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以接收该多个第一光源射出的光线,且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按键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在上述导光按键装置中,所述导光板贴合于所述电路板,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第一光源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光源相匹配的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在上述导光按键装置中,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遮光涂层,所述遮光涂层在所述凹槽处设置有预设图案的透光区。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在上述导光按键装置中,所述导光板靠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设置有透光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在上述导光按键装置中,所述导光板为导光条,所述按键和多个第一光源沿所述导光条的轴线方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在上述导光按键装置中,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光源,所述导光板能够接收所述第二光源射出的光线。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在上述导光按键装置中,所述多个第二光源沿所述导光板的轴线方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光源之间的间距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在上述导光按键装置中,所述按键包括按键片、按键硅胶和按键帽,所述按键片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所述按键帽通过所述按键硅胶盖合于所述按键片。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在上述导光按键装置中,所述导光板为混合有黑色粉末的PC材料制成的导光板。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设备以及上述导光按键装置,所述导光按键装置安装于所述显示设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光按键装置及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导光按键装置,所述导光按键装置通过设置导光板、电路板、按键、以及多个第一光源使得用户实现触摸按键操作,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用户能进行触摸按键操作,并能对用户起到提示作用,进而有效提高用户体验感。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按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按键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光按键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电子设备;100-导光按键装置;110-导光板;112-通孔;114-凹槽;130-电路板;150-按键;152-按键片;154-按键硅胶;156-按键帽;170-第一光源;190-遮光涂层;192-透光区;210-透光涂层;230-第二光源;300-显示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导光按键装置100。所述导光按键装置100包括:导光板110、电路板130、按键150、以及多个第一光源170。

请结合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150和多个第一光源170分别安装于所述电路板130,所述导光板110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30以接收该多个第一光源170射出的光线,且所述导光板110与所述按键150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通孔112。

其中,所述电路板130可以是但不限于覆铜板或PCB板。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路板130为PCB板。所述PCB板的形状大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需求及安装效果进行设置即可。

各所述第一光源170可以随机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30,也可以按照一预设规则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30,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能使所述按键150及各所述第一光源170安装所述电路板130,且所述导光板110能够接收各所述第一光源170发出的光线即可。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用户实现触摸按键150的操作,且所述导光按键装置100能对用户起到提示作用,并使用户的视觉效果更佳,进而有效提高用户体验感。

所述导光板110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但不限于圆形、方形或条形等规则形状,也可以是任意不规则形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只要能使所述导光板110能够接收各所述第一光源170射出的光线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110为导光条,所述按键150和多个第一光源170沿所述导光条的轴线方向设置。以使所述导光板110接收各所述第一光源170射出的光线。其中,所述按键150对应的通孔112可以位于所述导光条的端部,也可以靠近所述导光条的中部,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为方便用户操作,并使所述导光按键装置100的视觉效果更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12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10的端部,所述按键150与所述通孔112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导光板110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30的方式可以是所述导光板110通过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电路板130,也可以是所述导光板110通过粘合剂设置于所述导光板110,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导光板110通过连接件安装于所述电路板130时,所述连接件可以是但不限于螺钉、铆钉或卡扣部件。

所述导光板110可以贴合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30,所述导光板110也可以与所述电路板130之间存在间隙,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

为避免所述导光板110安装于所述电路板130时,可能存在光泄漏进而影响用户视觉效果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110贴合于所述电路板130,且所述导管板与所述第一光源170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光源170相匹配的凹槽114。

所述凹槽114的凹陷深度可以大于所述第一光源170的高度,也可以等于所述第一光源170的高度,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

为使所述第一光源170通过所述导光板110散出的光线均匀,以适宜人眼观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14的凹陷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光源170的高度。例如,所述凹槽114的凹陷深度为两毫米,且所述第一光源170的厚度小于两毫米。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凹槽114的凹陷深度也可以是大于两毫米或小于两毫米,只要能使所述第一光源170与所述凹槽114之间存在间隙即可。

为使所述第一光源170射出的光线经所述导光板110的凹槽114后均匀射出,以及有效避免所述导光板110使用过程中发生形变。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110进行了加厚处理。例如,所述导光板110的厚度加厚至5毫米。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光板110的厚度也可以大于5毫米或小于5毫米。

请结合图3,为使所述导光按键150的视觉效果更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110靠近所述电路板130的一侧设置有遮光涂层190,所述遮光涂层190在所述凹槽114处设置有预设图案的透光区192。

所述遮光涂层190的颜色可以是黑色、灰色或蓝色等,能够起到遮光效果的颜色。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涂层190的颜色为黑色。

不同的第一光源170处对应的预设图案不同,所述预设图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声音升、声音降、节目加、节目减、确认、音乐和/或工作状态的显示图案。各所述第一光源170分别对应一个预设图案,各所述图案的对应位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

为使所述透光区192内设置的预设图案更佳清晰,在所述凹槽114处的遮光涂层190设置预设图案的透光区192的方式可以是:所述导光板110靠近所述电路板130一侧设置遮光层后,采用激光镭雕的方式去除所述凹槽114处的遮光涂层190以得到预设图案的透光区192。还可以采用在凹槽114处覆盖预设图案的图纸后,设置遮光涂层190,并在设置遮光涂层190后去除该预设图案的图纸以得到预设图案的透光区192。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凹槽114处的遮光涂层190设置预设图案的透光区192的方式为,所述导光板110靠近所述电路板130一侧设置遮光涂层190后,采用激光镭雕的方式去除所述凹槽114处的遮光涂层190以得到预设图案的透光区192。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用户在对所述导光按键装置100进行操作时,可以使该操作对应的第一光源170发生亮暗变化,进而使预设图案的透光区192处的亮暗发生变化,以有效提示用户,进而有效增加用户体验感。

为进一步使所述导光按键装置100的视觉效果更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110靠近所述电路板130的一侧设置有透光涂层210,以使所述第一光源170发出的光经过所述透光区192、透光涂层210以及导光板110后射出,使得射出的光线更加柔和。

其中,所述透光涂层210可以设置于所述遮光涂层190,也可以设置于所述遮光涂层190与所述导光板11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涂层210设置于所述遮光涂层190。

所述透光涂层210的形状大小可以与所述导光板110的形状大小相匹配,也可以与所述凹槽114的形状大小相匹配,还可以与所述预设图案的透光区192形状大小相匹配,根据实际需求及制作工艺进行设置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所述导光板110由PC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参杂有颜色材料的PC材料制成。为使所述导光按键装置100的视觉效果更佳,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110由参杂有颜色粉末的PC材料制成,例如,黑色。

请结合图4,可选的,所述导光按键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光源230,所述第二光源230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30靠近所述导光板110的一侧,以使所述导光板110能够接收所述第二光源230射出的光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170为LED灯,所述第二光源230也为LED灯,且所述第一光源170为大LED灯,所述第二光源230为小LED灯,所述第二光源230贴合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30。

所述第二光源230可以随机设置,也可以按照预设规则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二光源230沿所述导光板110的轴线方向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二光源230之间的间距相同。其中,所述第二光源230可以是用户在调节音量时用于显示音量大小的指示灯,以使用户在进行音量调节时,对用户起到提示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遮光涂层190与各所述第二光源230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透光孔,以使所述第二光源230发出的光线能够通过所述透光孔及导光板110射出。所述透光孔的形状大小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

所述按键150可以是但不限于触摸感应按键或机械按钮按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按键150为机械按钮按键。所述按键150包括按键片152、按键硅胶154和按键帽156,所述按键片152安装于所述电路板130,所述按键帽156通过所述按键硅胶154盖合于所述按键片152。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导光板110设置于所述电路板130时,所述按键150可以穿过所述通孔112,以方便用户进行操作,进而有效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请结合图5,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10,所述电子设备10包括显示设备300和上述的导光按键装置100,所述导光按键装置100安装于所述显示设备30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按键装置100安装于所述显示设备300的边缘位置。例如,所述导光按键150设备安装于所述显示设备300的下方。

由于所述电子设备10包括所述导光按键装置100,因此所述电子设备10具有所述导光按键150设备的相应特征,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光按键装置100及电子设备10,所述电子设备10包括所述导光按键装置100,所述导光按键装置100通过设置导光板110、电路板130、按键150、以及多个第一光源170使得用户能进行触摸按键150操作,并能对用户起到提示作用,进而有效提高用户体验感。通过设置遮光涂层190、透光涂层210、第二光源230以及在所述遮光涂层190设置预设图案的透光区192,进一步对用户起到提示作用,并使所述第一光源170射出的光线适宜人眼,以有效提高用户体验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