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924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的储能部件需要储备足够的能量来驱动电动汽车行驶一定的里程。电池包包括大量的锂离子电池单体经过串并联形成的电池模组,结构紧凑,且电池包需要具有防尘放水效果,所以电池模组处于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内。电池包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如果热量不能有效排出将会导致内部温度升高,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甚至由于热失控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现有技术中采用风冷系统或者/及液冷系统对电池包进行散热,然而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小,在电池包中的流动阻力大且流动死区多,导致散热能力不足;液冷系统所需的液冷管道如果不能伸入电池模组内部,会使散热效果大打折扣,如果将液冷管道伸入电池模组内部,则容易破损导致液体泄漏。作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改进,将液冷系统与相变热管结合使用,然而相变热管的传输功率与折弯半径、折弯角度、厚度等几何形状密切相关,对圆柱电池适应性差;另外相变热管的初始当量导热系数较高,随着时间的正常,内部产生不凝性气体使冷凝热阻增大,导致当量导热系数变小而失效。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池包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均温、散热效果好且结构稳定的电池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液冷组件及多组传热组件,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模组单元,所述液冷组件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分液管与集液管及位于所述分液管与所述集液管之间的多个液冷片,所述液冷片的个数及所述传热组件的组数均对应于所述模组单元的个数,每组传热组件伸入对应一个模组单元的内部且一端与设置于该模组单元一侧的对应一个液冷片相抵靠;每个液冷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液管及所述集液管相连接并连通形成液体流动通道;每组传热组件包括多个呈一排设置的第一传热管及多个呈一排设置的第二传热管,每排所述第一传热管的一端与对应一排所述第二传热管的一端分别抵靠于对应一个液冷片的相背的两侧。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液冷片呈长条状且两端分别设有进液管与出液管,每个液冷片通过对应一个进液管与所述分液管相连接并连通,每个液冷片通过对应一个出液管与所述集液管相连接并连通;多个液冷片均匀间隔设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一传热管包括第一波形部及自所述第一波形部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一平面部;每个第二传热管包括第二波形部及自所述第二波形部延伸形成的第二平面部;每个第一传热管的第一波形部伸入所述模组单元,第一平面部抵靠于对应一个液冷片;每个第二传热管的第二波形部伸入所述模组单元,第二平面部抵靠于对应一个液冷片。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模组单元包括多个均分为四排分布的圆柱电池,且位于中间的两排圆柱电池呈矩阵分布,位于两侧的两排圆柱电池分别与各自相邻的一排圆柱电池交错分布;每组传热组件中的多个第一传热管的第一波形部位于其中两排交错分布的圆柱电池之间,多个第二传热管的第二波形部位于另外两排交错分布的圆柱电池之间。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液冷片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第一波形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波形部的长度,且所述第一波形部与所述第二波形部之间的长度差对应于所述液冷片的厚度。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热管及所述第二传热管均为非相变热管。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液管及所述出液管均呈“L”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采用多组非相变热管伸入电池模组内部,将内部的热量传递给设置于电池模组一侧的液冷片,然后通过冷却液的循环流动吸收热量。所述电池包不仅具有良好的均温及散热效果,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且稳定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包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100,包括电池模组10以及用于均温散热的液冷组件20与多组传热组件30。所述电池模组10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模组单元11。所述液冷组件20包括间隔相对设置的分液管21与集液管22及位于所述分液管21与所述集液管22之间的多个液冷片23,每个液冷片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分液管21及所述集液管22相邻接并连通形成液体流动通道。所述液冷片23的个数及所述传热组件30的组数均对应于所述模组单元11的个数。每组传热组件30伸入对应一个模组单元11的内部且一端与设置于该模组单元11一侧的对应一个液冷片23相抵靠。

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模组单元11包括多个均分为四排分布的圆柱电池111,且位于中间的两排圆柱电池111呈矩阵分布,位于两侧的两排圆柱电池111分别与各自相邻的一排圆柱电池111交错分布。

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液冷片23呈长条状且横截面为矩形,多个液冷片23相互平行且均匀间隔设置。每个液冷片23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液管231与出液管232,且所述进液管231及所述出液管232均呈“L”形。每个液冷片23通过对应一个进液管231与所述分液管21相连接并连通,每个液冷片23通过对应一个出液管232与所述集液管22相连接并连通。

进一步的,每组传热组件30包括多个呈一排设置的第一传热管31及多个呈一排设置并与所述第一传热管31一一对应的第二传热管32,每排所述第一传热管31与对应一排所述第二传热管32的一端分别抵靠于对应一个液冷片23的相背的两侧。每组传热组件30中的多个第一传热管31位于对应一个模组单元11的其中两排交错分布的圆柱电池111之间,多个第二传热管32位于另外两排交错分布的圆柱电池111之间。

本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一传热管31包括第一波形部311及自所述第一波形部311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一平面部312,每个第二传热管32包括第二波形部321及自所述第二波形部321一端延伸形成的第二平面部322。每个第一传热管31的所述第一波形部311伸入所述模组单元11中,所述第一平面部312抵靠于对应一个液冷片33。每个第二传热管32的所述第二波形部321伸入所述模组单元11中,所述第二平面部322抵靠于对应一个液冷片33。

具体的,所述第一波形部31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波形部321的长度,且所述第一波形部311与所述第二波形部321之间的长度差对应于所述液冷片33的厚度,即每个液冷片33分别与所述第一平面部312及所述第二平面部322相抵靠的相背的两侧之间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热管31及所述第二传热管32均为非相变热管。非相变热管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通过控制物质相变而导热的相变热管不同,其在导热过程中完全没有相变现象发生,与相变热管相比,导热速度更快,导热密度更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包采用多组非相变热管伸入电池模组内部,将内部的热量传递给设置于电池模组一侧的液冷片,然后通过冷却液的循环流动吸收热量。所述电池包不仅具有良好的均温及散热效果,还具有结构简单紧凑且稳定可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