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原地区的防鼓包均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4705阅读:8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原地区的防鼓包均压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高原地区的防鼓包均压环。



背景技术:

由于3500米以上高原地区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以及雨季旱季分明等独特的气候特点,当前,西藏电力公司在110kV以上变电设备运行中的匀压环在投运一两年后多出现进水鼓包等情况,鼓包大出现在均压环中下部,该位置试验分析为均压环的薄弱位置,受结冰膨胀压力应力最大。这种鼓包轻则影响均压特性,重则运行中出现爆裂现象,对安全运行产生较大威胁。通过对故障均压环的解体分析,鼓包的原因在于进入均压环的水无法排除在高原的恶劣气候下结冰膨胀导致的。

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201410663965.9,公开了一种新型悬式均压环,应用在在高层建筑上,其作用是防止雷击事故,该均压环上设置导向槽,用以排出均压环外表面的水,防止锈蚀,但是导向槽对于内部存水则无能为力,而且也不能将该均压环应用在高原地区,其结构无法适用于110kV以上变电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高原地区的防鼓包均压环,既能不影响其均压功能,又能实现均压环在高原地区的可靠运行,不出现鼓包等异常情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高原地区的防鼓包均压环,包括主体、连接圆管,主体为封闭的圆环结构;连接圆管轴向均布在主体上,连接圆管底端与主体焊接固定,顶端封闭捏合形成顶部为平面的结构,主体设有排水孔,排水孔与连接圆管相连通。

所述的连接圆管顶端设有安装孔。

所述的排水孔设置在主体与连接圆管的连接处的最低点。

所述的安装孔为螺纹孔。

所述的排水孔为轴向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成本较低,在主体和连接圆管的连接处设置排水孔,可确保连接圆管及主体内不会存水,不出现鼓包等异常情况,使均压环能够适应高原地区环境特点,运行可靠性更高,故障率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视图。

图中:1-主体 2-连接圆管 3-安装孔 4-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见图1、图2,用于高原地区的防鼓包均压环,包括主体1、连接圆管2,主体1为封闭的圆环结构;连接圆管2轴向均布在主体1上,连接圆管2底端与主体1焊接固定,顶端封闭捏合形成顶部为平面的结构,主体1设有排水孔4,排水孔4与连接圆管2相连通,确保主体1与连接圆管2内不存水。

其中,连接圆管2顶端设有安装孔3。排水孔4设置在主体1与连接圆管2的连接处的最低点。安装孔3为螺纹孔。排水孔4为轴向通孔,自上而下穿过主体1。

实施例:

主体1采用铝合金圆环制作,连接圆管2由铝合金圆管制作,四个连接圆管2圆周均布焊接在主体1上,连接圆管2上部压制成扁条状并钻出螺丝安装孔3,在主体1与连接圆管2的焊接处的主体1位置钻出直径0.5cm的圆孔,圆孔贯穿主体1,使上部连接圆管2形成排水通道,并对钻孔部位打磨。该均压环在电力公司的实际运行中表现良好,有效克服了现有均压环普遍出现的鼓包现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