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水纱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4703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水纱填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阻水纱填充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电缆为了避免因周围环境水分浸入电缆导体内,在铜单线之间需填充有阻水纱。阻水纱的填充过程大致如下:先对中心铜线进行阻水纱线填充,再依次对中心铜线外层的各个铜单线层进行阻水纱填充。阻水纱线圈位于中心线放线架的一侧,阻水纱一端固定在中心线上,在框绞机的作用下中心线和阻水纱从中心管中穿过向下游运动。填充有阻水纱的中心线从阻水纱放线装置的分线盘的中心孔中穿出,第一铜单线层的铜单线和各铜单线对应的阻水纱从分线盘上的过线孔中一起穿出,与中心线汇集后,分别通过框绞机和压紧模进行绞制和压制,然后进行第二铜单线层的制作,直至电缆导体成型。

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阻水纱断线、跳线等问题,使得有些单线间隙处没有阻水纱的填充,或挤入内层,导致填充不均匀,降低了产品质量。故需要多现在的填充结构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阻水纱填充装置,其能够降低阻水纱断线、跳线等情况的发生,提升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阻水纱填充装置,包括中心铜线阻水纱放线机构和位于中心铜线阻水纱放线机构下游的铜单线层阻水纱放线机构。

所述中心铜线阻水纱放线机构包括支架和定位圈,定位圈设置有用于中心铜线穿过的中心孔,在定位圈上安装有阻水纱线圈。

所述中心铜线阻水纱放线机构包括中心管、阻水纱放线架和分线器,中心管的前端与放置铜单线的绞笼连接,分线器固定在中心管的后端;所述分线器呈圆环形,分线器中心孔与中心管的中心孔在同一轴线上,分线器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分线孔,该分线孔的数量不少于对应铜单线层中铜单线的数量,在分线器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进线导轮和出线导轮,进线导轮和出线导轮均与分线孔一一对应,进线导轮和出线导轮相对于相对应的分线孔更靠近分线器的外边缘。

进一步,进线导向轮与相对应的过线孔在同一径向上,所述出线导向轮位于相邻两分线孔之间。

进一步,还包括张力调节支架,在阻水纱放线架和中心管进线端上均设置有导向轮。该结构利于中心铜线阻水纱放线机构进行放线,同时避免了阻水纱与中心管摩擦导致阻水纱断裂。

本实用新型所述阻水纱填充装置,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在分线器的两侧增加有进线导轮和出线导轮,进线导轮能够避免阻水纱与分线孔的滑动摩擦,有效的避免了阻水纱断线。各铜单线层的铜单线和与该铜单线对应的阻水纱一同从分线盘上的过线孔中穿出后,阻水纱被定位在出线导轮的导向凹槽中,出线导轮位于两相邻的过线孔之间,且相对于过线孔更靠近分线盘的外侧边缘,使得阻水纱进入框绞机和压紧模之前位于该铜单线层的外侧,从而避免了阻水纱跳入内层,且避免了铜单线的相对位移而磨断阻水纱。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阻水纱断线、跳线等情况的发生,提升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中心铜线阻水纱放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铜单线层阻水纱放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分线器的断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分线器的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分线器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参见图1至图6所示,该阻水纱填充装置,包括中心铜线阻水纱放线机构1和位于中心铜线阻水纱放线机构1下游的铜单线层放线机构2。所述中心铜线阻水纱放线机构1包括定位圈11、安装支架12和张力调节支架14,定位圈11设置有用于中心铜线穿过的中心孔,在支架12上安装有阻水纱线圈13。张力调节支架14上设置有导向轮15。所述中心铜线阻水纱放线机构2包括中心管21、阻水纱放线架22和分线器3,中心管21的前端部与放置铜单线的绞笼连接(图中未示出),在中心管21的前端部安装有导向轮。阻水纱放线架22固定在中心管21的中部,在阻水纱放线架22上装配有阻水纱线圈13。分线器3固定在中心管21的后端;所述分线器3呈圆环形,分线器中心孔31与中心管21的中心孔在同一轴线上。分线器3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分线孔32,该分线孔32的数量不少于对应铜单线层中铜单线的数量,在分线器的前、后侧分别设置有进线导轮33和出线导轮34,进线导轮33和出线导 轮34均与分线孔32一一对应,进线导向轮33与相对应的过线孔32在同一径向上,所述出线导向轮34位于相邻两分线孔32之间。进线导轮33和出线导轮34相对于相对应的分线孔32更靠近分线器3的外边缘。

使用时,中心铜线穿过定位圈11,通过中心铜线阻水纱放线机构1对中心铜线进行阻水纱线填充,之后通过铜单线层放线机构2对中心铜线外的第一铜单线层进行阻水纱线填充。第一铜单线层的铜单线和各铜单线对应的阻水纱从分线器的分线孔中穿出,阻水纱在出线导轮的作用下,使阻水纱位于该铜单线外层。第一铜单线层的铜单线和各铜单线对应的阻水纱与中心铜线汇集后,分别通过框绞机和压紧模进行绞制和压制,然后进行第二铜单线层的制作,直至电缆导体成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