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压大电流干式电容式套管卷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6924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管卷制设备,具体为一种低压大电流干式电容式套管卷制设备。



背景技术:

国内外套管厂家对于低压大电流干式电容式套管芯体的生产一般采用纸带机包扎,较先进的是整纸机卷制,国内外套管卷制设备正常只能同时生产一支芯子,一方面是因为纸切刀数量和功能的限制,另一方面是设备的设计理念就是卷制一支芯子,即一台设备只能够生产一支芯体,生产力不高,而且因为低压大电流套管芯体长度很短,而用来卷制的绝缘纸宽度较宽,造成了生产的极大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一台套管卷制设设备只能够生产一支芯体导致生产效率低、浪费原材料等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速增效、降本增效的低压大电流干式电容式套管卷制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低压大电流干式电容式套管卷制设备,具有第一金属导电管及第二金属导电管,其中第一金属导电管轴向一端连接主动轴,另一端通过连接轴与第二金属导电管一端同轴连接,第二金属导电管另一端连接从动轴。

所述连接轴轴向截面为H形,H形中间为管子,管子两侧端面为圆盘,分别与第一金属导电管及第二金属导电管的端部连接。

连接轴两端面外侧距离小于绝缘纸捆宽度减去两个芯子的宽度之和。

主动轴侧连接驱动电动及限位装置,包括齿轮组件及涨套,其中齿轮组件具有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二者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一齿轮与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第二齿轮中心部位安装有固定轴,固定轴通过销子与涨套同轴连接,涨套涨紧于主动轴轴管端部内壁上。

从动轴外侧轴管端部内壁也设有涨套,从动轴通过涨套与移动架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及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成型卷制设备基础上,通过增加特制生产工装,实现一台套管芯体卷制设备能够一次生产2支低压大电流干式电容式套管芯体,提速增效、降本增效。

2.本实用新型能够从一台设备生产一支芯体改变为一台设备生产两支芯体,而且能够将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将近1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芯子,2为第二芯子,3为连接轴,4为主动轴,5为从动轴,6为第一金属导电管,7为第二金属导电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低压大电流干式电容式套管卷制设备,具有第一金属导电管6及第二金属导电管7,其中第一金属导电管6轴向一端连接主动轴4,另一端通过连接轴3与第二金属导电管7一端同轴连接,第二金属导电管7另一端连接从动轴5。

所述连接轴3轴向截面为H形,H形的两个端面分别与第一金属导电管6及第二金属导电管7的相邻端面连接;连接轴3两端面外侧距离小于绝缘纸捆宽度减去两个芯子的宽度之和。

本实用新型以24kV低压大电流干式套管芯体为例,第一芯子1与第二芯子2两侧端面上设有螺栓孔,连接轴通过螺栓与两支套管芯子完全同步连接,即通过连接轴3工装,将两支芯子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一芯子1另一端面连接主动轴,主动轴带动两支芯子的同步转动,第二芯子2另一端面侧连接从动轴5。

本实施例中,主动轴侧连接驱动电动及限位装置,包括齿轮组件及涨套,其中齿轮组件具有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二者通过皮带传动连接,第一齿轮与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第二齿轮中心部位安装有固定轴,固定轴通过销子与涨套同轴连接,涨套涨紧于主动轴轴管端部内壁上。从动轴外侧轴管端部内壁也设有涨套,从动轴通过涨套与移动架转动连接。

设备上电启动后,主动轴转动、从动轴跟随转动的同时,通过涨套的涨紧作用防止两个芯子在卷制过程中轴向窜动,保证卷制质量。

由于此类芯体不切成锥形,为圆柱形,这样切刀的数量及控制程序就能够完成切割要求,实现一台设备一次同时卷制两支大电流干式电容式套管芯体。

本实施例中,现有最窄的绝缘纸捆宽度为1600mm,而本实用新型中的芯子的绝缘只有750mm宽,如果只卷制一支芯子,那么绝缘纸捆的利用率为:750mm÷1600mm=47%,利用率极低。而本实用新型同时卷制两支套管芯体,需要的长度为750+750+90=1590mm,纸捆宽度满足要求,绝缘纸捆的利用率为:(750+750)÷1600=94%,利用率提高了1倍。

可见,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卷制低压大电流干式电容式套管时,卷制速度和纸捆利用率提高约1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