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结构气体绝缘变压器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156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结构气体绝缘变压器套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结构气体绝缘变压器套管。



背景技术:

目前,66kV到220kV电压等级变压器套管主要有油纸电容式和胶浸纸电容式两种,油纸电容式套管存在老化等风险,在套管运行过程中需要经常进行检查维护;而胶浸纸套管主绝缘电容芯子材料成本高,制造工艺复杂。特别是超高压、特高压套管,影响因素更加明显。套管运行时受到电压、电流、拉力、震动、风力、地震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一旦有故障存在爆炸起火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气体绝缘变压器套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新型结构气体绝缘变压器套管,包括高压电极、屏蔽电极、上绝缘、接地筒和下绝缘,所述接地筒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绝缘和下绝缘密封连接,高压电极同轴心的设于上绝缘、接地筒和下绝缘内,且高压电极的上端伸于上绝缘外,下端伸于下绝缘外,屏蔽电极同轴心的设于高压电极的外侧,且屏蔽电极置于上绝缘内,屏蔽电极和接地筒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上绝缘的材质采用玻璃钢材质或者瓷质。

进一步地,所述上绝缘的外表面附有硅橡胶伞套。

进一步地,所述下绝缘的材质采用玻璃钢。

进一步地,所述接地筒上设有末屏测量结构,该末屏测量结构包括末屏绝缘子、末屏引线、绝缘支撑筒和末屏电极,所述末屏绝缘子连接于接地筒上,绝缘支撑筒镶嵌在接地筒的内壁上,末屏电极设置在绝缘支撑筒的内壁上,末屏引线的一端与末屏电极相连,另一端穿过绝缘支撑筒和接地筒并末屏绝缘子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末屏电极是通过在绝缘支撑筒上刷涂或者粘接导电材料而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支撑筒的厚度为0.5mm-5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电容式套管均压电容屏简化为高压电极及接地电极两部分,电极间绝缘介质为SF6气体;外绝缘采用整体结构,下绝缘采用整体胶装结构;和传统套管相比,本实用新型套管具有生产周期短、重量轻、制造成本低、抗弯强度高、运行安全可靠和显著提高电气性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中末屏测量结构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结构气体绝缘变压器套管,包括高压电极1、屏蔽电极2、上绝缘3、接地筒4和下绝缘5,接地筒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绝缘3和下绝缘5密封连接,高压电极1同轴心的设于上绝缘3、接地筒4和下绝缘5内,且高压电极1的上端伸于上绝缘3外,下端伸于下绝缘5外,屏蔽电极2同轴心的设于高压电极1的外侧,且屏蔽电极2置于上绝缘3内,屏蔽电极2和接地筒4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压电极1和屏蔽电极2组成内绝缘,屏蔽电极2和接地筒4组成接地电极,高压电极1是导电杆。

下绝缘5的上端和接地筒4胶装密封为一个整体,上绝缘3的材质采用玻璃钢材质或者瓷质。在上绝缘3的外表面附有硅橡胶伞套31。下绝缘5的材质采用玻璃钢,为整体胶装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变压器套管内部充SF6气体作为绝缘介质。

在接地筒4上设有末屏测量结构,该末屏测量结构包括末屏绝缘子44、末屏引线45、绝缘支撑筒46和末屏电极47,末屏绝缘子44连接于接地筒4上,用于将把测量信号引出绝缘套管。绝缘支撑筒46镶嵌在接地筒4的内壁上,末屏电极47设置在绝缘支撑筒46的内壁上,末屏引线45的一端与末屏电极47相连,另一端穿过绝缘支撑筒46和接地筒4并与末屏绝缘子44相连。

本实用新型中的末屏电极47是通过在绝缘支撑筒46上刷涂或者粘接导电材料而形成。

在绝缘支撑筒46上设有第一通孔,在接地筒4上设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贯通,末屏引线45穿设于第一、二通孔内,且一端与末屏电极47相焊接,另一端与末屏绝缘子44相焊接。

绝缘支撑筒46的厚度为0.5mm-5mm,镶嵌在接地筒4的内壁上,表面不凸出,不会对绝缘套管整体电场分布造成影响。

末屏测量结构用于测量套管的局部放电量、介质损耗角正切以及电容量,可以作为电压分压器测量电压,也可以作为在线监测装置接口。

本实用新型中的高压电极1作为套管载压载流导体,处于高电位,屏蔽电极2和接地筒4相连并处于低电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