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壁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7457阅读:673来源:国知局
穿壁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壁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穿壁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防水连接器,一般包括公插头和母插头,通过设置在公插头和母插头之间的密封圈,以放置外部液体流入,达到防水效果,然而,上述的防水连接器结构复杂,成本高,且防水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壳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成本高,且防水效果差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穿壁连接器,包括:

连接器壳体,其具有两端开口的凹腔;

隔离基板,设置在所述凹腔内并将所述凹腔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

至少一个电极插针,穿设于所述隔离基板,所述电极插针具有用于与一电线焊接的第一端和用于与另一电线焊接且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

第一填充体,用于填充在所述第一腔体内并至少覆盖所述第一端的焊点;

第二填充体,用于填充在所述第二腔体内并至少覆盖所述第二端的焊点。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壳体包括相互连接上部和下部,所述上部具有一接触密封面,所述接触密封面环绕在所述下部外周。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包括圆环形的主体部分和多边形的拧转部分,所述拧转部分自所述主体部分的一端径向向外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拧转部分的形状为六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下部的外壁上形成有螺纹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部的内壁上凸设有用于支撑所述隔离基板的限位部。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基板通过粘结剂固定在所述限位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剂为金属胶水。

进一步地,所述穿壁连接器还包括一环形的防水构件,所述防水构件套设在所述下部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构件设置在所述上部的与所述下部连接的一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密封面上开设有环形的安装槽,所述防水构件设置所述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构件为密封圈或密封垫片。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构件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或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基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电极插针穿过的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为铝合金材质的连接器壳体。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器壳体的表面涂覆有氧化铝薄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填充体和所述第二填充体均为环氧树脂填充体。

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插针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电极插针间隔设置,且每个所述电极的轴线且平行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轴线。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电极插针的各端部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开口端之间均留有预设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基板为电路板。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穿壁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隔离基板和电极插针,采用第一填充体填充在第一腔体内并至少覆盖第一端的焊点,第二填充体填充在第二腔体内并至少覆盖第二端的焊点,这样,可能避免液体进入连接器壳体内部,且简化密封方式,结构简单,减小占地空间,成本低,装配方便,并能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壁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穿壁连接器与设备主体连接时的剖视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0:穿壁连接器

21:连接器壳体 211:凹腔

211a:第一腔体 211b:第二腔体

212:上部 2121:接触密封面

2122:主体部分 2123:拧转部分

2124:限位部 2125:安装槽

213:下部 2131:螺纹部

22:隔离基板 23:电极插针

231:第一端 232:第二端

24:第一填充体 25:第二填充体

26:防水构件 001:电线

002:设备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如图1和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穿壁连接器20,其包括连接器壳体21、隔离基板22、电极插针23、第一填充体24和第二填充体25。连接器壳体21具有两端开口的凹腔211,隔离基板22设置在凹腔211内并将凹腔211分隔成第一腔体211a和第二腔体211b;电极插针23穿设于隔离基板22,电极插针23具有用于与一电线001焊接的第一端231和用于与另一电线001焊接且与第一端231相对的第二端232;第一填充体24用于填充在第一腔体211a内并至少覆盖第一端231的焊点;第二填充体25用于填充在第二腔体211b内并至少覆盖第二端232的焊点。

上述的穿壁连接器20,包括连接器壳体21、隔离基板22和电极插针23,采用第一填充体24填充在第一腔体211a内并至少覆盖第一端231的焊点,第二填充体25填充在第二腔体211b内并至少覆盖第二端232的焊点,这样,可能避免液体进入连接器壳体21内部,且简化密封方式,结构简单,减小占地空间,成本低,装配方便,并能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

参见图1和2,本实施例的穿壁连接器20,用于水下设备使用,其包括连接器壳体21、隔离基板22、电极插针23、第一填充体24和第二填充体25。

参见图1和2,连接器壳体21,可采用铝或铝合金制成,具有两端开口的凹腔211,上述隔离基板22、电极插针23、第一填充体24和第二填充体25均设置在凹腔211内,连接器壳体21用于与如密封舱等设备主体002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壳体21为铝合金材质制成,材料优选使用6061型号铝合金,该连接器壳体21包括相互连接上部212和下部213,连接器壳体21通过下部213与设备主体002连接固定,下部213的底端伸入设备主体002的内腔中,上部212具有用于与设备主体002的外壁密封的一接触密封面2121,接触密封面2121环绕在下部213外周。

具体地,上部212包括圆环形的主体部分2122和多边形的拧转部分2123,拧转部分2123自主体部分2122的一端径向向外延伸,拧转部分2123的形状为但不局限于六边形,这样,方便通过扳手等工具对该穿壁连接器20进行拆装。

参见图1和2,在本实施例中,下部213为但不局限于圆环形,下部213的外壁上形成有螺纹部2131,通过螺纹方式与设备主体002连接固定。

作为进一步地优化,在连接器壳体21的表面上涂覆有氧化铝薄膜(图未示),即对连接器壳体21进行阳极氧化表面处理,以铝或铝合金制品为阳极,置于电解质溶液中进行通电处理,利用电解作用使其表面形成氧化铝薄膜,这样,清洗油脂以防脱落,使得连接器壳体21的耐蚀性、耐磨性均具有显著的改善和提高。

参见图1和2,隔离基板22,可以是电路板,大致呈圆形,其设置在凹腔211内并将凹腔211分隔成第一腔体211a和第二腔体211b,在本实施例中,隔离基板22为但不局限于电路板,隔离基板22用于安装和固定电极插针23,上部212的内壁上凸设有用于支撑隔离基板22的限位部2124,隔离基板22固定在上部212的限位部2124上,并将凹腔211分隔成第一腔体211a和第二腔体211b。

具体地,隔离基板22通过粘结剂(图未示)固定在限位部2124上,粘结剂优选金属胶水,金属胶水是以氰基丙烯酸乙酯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强粘合力胶水,可使隔离基板22与连接器壳体21快速粘合,操作简便。

参见图1和2,电极插针23,穿设于隔离基板22,插针具有用于与一电线001焊接的第一端231和用于与另一电线001焊接且与第一端231相对的第二端232,在本实施例中,电极插针23的数量为但不局限于两个,两个电极插针23间隔设置,且每个电极的轴线且平行于连接器壳体21的轴线,隔离基板22上开设有供电极插针23穿过的插孔。插针的第一端231位于第一腔体211a内,插针的第二端232位于第二腔体211b内,需要指出的是,插针的第一端231通过电线001与位于设备主体002外部的负载(图未示)电性连接,该电线001与第一端231焊接;插针的第二端232与设备主体002内部的电线001电性连接,设备主体002内部的电线001连接有电源且与第二端232焊接,从而对负载供电。

在又一实施例中,电极插针23包括电性连接的两个插针构件,两个插针构件分别固定在隔离基板22的两端面上。

参见图1和2,第一填充体24,用于填充在第一腔体211a内并至少覆盖第一端231的焊点;第二填充体25,用于填充在第二腔体211b内并至少覆盖第二端232的焊点。在本实施例中,电极插针23的各端部与连接器壳体21的开口端之间均留有预设间距,第一填充体24和第二填充体25均为但不局限于环氧树脂填充体,第一腔体211a填充在第一腔体211a内并覆盖与第一端231焊接的电线001中裸露在外的电芯部分,这样,不仅能避免液体进入,即避免外部的液体从连接器壳体21的凹腔211流入设备主体002内,从而起到防水效果,更能使电极插针23位于第一腔体211a的部分以及隔离电路板固定的更加稳固;第二腔体211b填充在第二腔体211b内并覆盖与第二端232焊接的电线001中裸露在外的电芯部分,进一步地增加了防水能力,并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参见图1和2,穿壁连接器20还包括一环形的防水构件26,防水构件26套设在下部213外侧。在本实施例中,防水构件26设置在上部212的与下部213连接的一端上。

在又一实施例中,防水构件26还可直接套设在下部213的外侧上。

参见图1和2,在本实施例中,接触密封面2121上开设有环形的安装槽2125,防水构件26设置安装槽2125内。

在又一实施例中,防水构件26可粘接在接触密封面2121表面。

参见图1和2,在本实施例中,防水构件26为密封圈,防水构件26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且防水构件26的厚度大于安装槽2125的深度。

在又一实施例中,防水构件26为密封垫片。

在又一实施例中,防水构件26的横截面的形状为矩形。

下面结合附图1和2对本实施例提供的穿壁连接器20的防水结构的制作工艺进行详细说明:

采用6061型号铝合金制作连接器壳体21,对该连接器壳体21进行阳极氧化表面处理;

提供一隔离基板22,将电极插针23安装至该隔离基板22上,电极插针23的两端分别焊接电线001,并将焊接好的隔离基板22用胶水固定在连接器壳体21内;

先将对第一腔体211a内灌满环氧树脂胶,并在烤箱用中加热,使其快速凝固;

在将对第二腔体211b内灌满环氧树脂胶,并在烤箱用中加热,使其快速凝固;

安装好防水构件26,固定在设备主体002上形成密封。

本实施例提供的穿壁连接器2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简化密封方式、缩短工艺时间,可以标准化生产,并能大大提高了密封系统可靠性;

2、结构简单,减小占地空间,成本低,装配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