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联接开关组件的双储能簧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2946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联接开关组件的双储能簧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程开关技术领域、温度敏感控制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电联接开关组件的双储能簧片结构。



背景技术:

行程开关是用来自动开启和关闭各种与位移、挪变、胀大、缩小、行程控制有关的设备,目前,行程开关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热设备,家庭电器,厨房电器等,行程开关包括行程调节装置、传动装置、电联接开关组件、绝缘组件与铆接固定组件。现有技术中,电联接开关组件包括接线片、上簧片、下簧片与定触片,传统的下簧片上的弹片采用单储能弹片结构,长时间使用后,单储能弹片容易出现弹力的消失,从而下簧片上的动触点无法进行与定触片上的静触点切断动作,从而使电路始终保持连接,导致损坏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联接开关组件的双储能簧片结构,通过在动簧片两侧分别设有储能弹片,储能弹片端部设有储能弹片定位端,在定簧片两侧分别设有储能弹片定位孔,储能弹片定位端配合设于储能弹片定位孔内,其采用双储能弹片结构,相比传统技术的单储能弹片结构,有效提高弹片的弹力,避免出现因储能弹片弹力不足从而造成动触头与静触头分断不开,电源切断失效的严重后果;避免电联接开关组件出现因储能弹片弹力不足从而造成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时接触不良,动静触头间不断打火而烧毁触头,产生电路不稳定和开关失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联接开关组件的双储能簧片结构,包括电联接开关组件,联接开关组件由双储能簧片与定触片组成,双储能簧片包括定簧片与动簧片,定簧片与动簧片一端间隔设置,定簧片与动簧片另一端固定连接,动簧片两侧分别设有储能弹片,储能弹片端部设有储能弹片定位端,定簧片两侧分别设有储能弹片定位孔,储能弹片定位端配合设于储能弹片定位孔内,动簧片上设有动触头,定触片上设有静触头,定簧片上设有动触头限位块,动触头上部与静触头对应连接,动触头下部与动触头限位块对应设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定簧片尾部设有定簧片焊接端,动簧片尾部设有动簧片焊接端,定簧片焊接端与动簧片焊接端固定焊接,定簧片焊接端上设有瓷米固定孔一,动簧片焊接端上设有瓷米固定孔二,瓷米固定孔一与瓷米固定孔二对应设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定簧片与定触片分别固定于行程开关的绝缘组件上,定簧片头部设有接线片与空心铆钉固定孔,定簧片通过空心铆钉固定孔固定于绝缘组件上,空心铆钉固定孔四周均匀设有多个瓷环固定凸点。

进一步而言,所述绝缘组件包括瓷环一、瓷环二与瓷环三,定簧片固定设于瓷环一与瓷环二之间,定触片固定设于瓷环二与瓷环三之间。

进一步而言,所述动簧片上设有与行程开关的行程调节装置对应设置的定位柱固定孔,定位柱固定孔两侧对称设有定位柱固定凸点,行程调节装置包括压板、调节螺钉与定位柱,定位柱的底部配合设于定位柱固定孔内。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在动簧片两侧分别设有储能弹片,储能弹片端部设有储能弹片定位端,在定簧片两侧分别设有储能弹片定位孔,储能弹片定位端配合设于储能弹片定位孔内,其采用双储能弹片结构,相比传统技术的单储能弹片结构,有效提高了弹片的弹力,避免出现因储能弹片弹力不足从而造成动触头与静触头分断不开,电源切断失效的严重后果;避免电联接开关组件出现因储能弹片弹力不足从而造成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时接触不良,动静触头间不断打火而烧毁触头,产生电路不稳定和开关失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定簧片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动簧片示意图;

图4是带有本实用新型的行程开关结构图。

1.定簧片;10.接线片;11.空心铆钉固定孔;12.储能弹片定位孔;13.定簧片焊接端;14.瓷环固定凸点;15.动触头限位块;16.瓷米固定孔一;2.动簧片;20.动触头;21.储能弹片;22.储能弹片定位端;23.动簧片焊接端;24.瓷米固定孔二;25.定位柱固定凸点;26.定位柱固定孔;3.压板;4.空心铆钉;5.调节螺钉;6.定位柱;7.传动瓷米;70.位移传动钢片;8.定触片;80.静触头;9.瓷环一;90.瓷环二;91.瓷环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电联接开关组件的双储能簧片结构,包括电联接开关组件,电联接开关组件由双储能簧片与定触片8组成,双储能簧片包括定簧片1与动簧片2,定簧片1与动簧片2一端间隔设置,定簧片1与动簧片2另一端固定连接,动簧片2两侧分别设有储能弹片21,储能弹片21端部设有储能弹片定位端22,定簧片1两侧分别设有储能弹片定位孔12,储能弹片定位端22配合设于储能弹片定位孔12内,动簧片2上设有动触头20,定触片8上设有静触头80,定簧片1上设有动触头限位块15,动触头20上部与静触头80对应连接,动触头20下部与动触头限位块15对应设置。以上所述构成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在动簧片2两侧分别设有储能弹片21,储能弹片21端部设有储能弹片定位端22,在定簧片1两侧分别设有储能弹片定位孔12,储能弹片定位端22配合设于储能弹片定位孔12内,实现对储能弹片21的限位,储能弹片21的作用在于在双储能簧片受力的情况下,可将动触头20与静触头80切断或闭合,从而造成电路开或关的目的,其采用双储能弹片结构,相比传统技术的单储能弹片结构,有效提高了储能弹片的弹力,避免出现因储能弹片弹力不足从而造成动触头与静触头分断不开,电源切断失效的严重后果;避免电联接开关组件出现因储能弹片弹力不足从而造成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时接触不良,动静触头间不断打火而烧毁触头,产生电路不稳定和开关失效。其中,动触头限位块15的作用在于对动触头20的限位,起到保护作用。

更具体而言,所述定簧片1尾部设有定簧片焊接端13,动簧片2尾部设有动簧片焊接端23,定簧片焊接端13与动簧片焊接端23固定焊接,定簧片焊接端13上设有瓷米固定孔一16,动簧片焊接端23上设有瓷米固定孔二24,瓷米固定孔一16与瓷米固定孔二24对应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瓷米固定孔一16与瓷米固定孔二24固定于传动瓷米7的上部,设备的位移变化传导给位移传动钢片70和传动瓷米7将定簧片1与动簧片2向上顶起或向下复位的作用,从而推动电联接开关组件进行开或关的动作。

更具体而言,所述定簧片1与定触片8分别固定于行程开关的绝缘组件上,定簧片1头部设有接线片10与空心铆钉固定孔11,定簧片1通过空心铆钉固定孔11固定于绝缘组件上,空心铆钉固定孔11四周均匀设有多个瓷环固定凸点14,绝缘组件包括瓷环一9、瓷环二90与瓷环三91,定簧片1固定设于瓷环一9与瓷环二90之间,定触片8固定设于瓷环二90与瓷环三91之间。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由于瓷环一9、瓷环二90与瓷环三91分别通过空心铆钉4串起固定,定簧片1与定触片8通过分别不接触的设于瓷环一9、瓷环二90与瓷环三91之间,从而实现只通过动触点20与静触点80进行电连接,在空心铆钉固定孔11四周均匀设有多个瓷环固定凸点14,有效起到定簧片1与瓷环一9、瓷环二90之间的固定,增加磨擦有效防止定簧片1的位移,避免动触点20与静触点80无法连接。

更具体而言,所述动簧片2上设有与行程开关的行程调节装置对应设置的定位柱固定孔26,定位柱固定孔26两侧对称设有定位柱固定凸点25,行程调节装置包括压板3、调节螺钉5与定位柱6,定位柱6的底部配合设于定位柱固定孔26内。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行程调节装置的定位柱6对动簧片2进行限位,从而在动簧片2一端受力的情况下,采用杠杆原理通过储能弹片21将动簧片2另一端的动触点20与静触点80分离,从而电路切断,定位柱固定凸点25的作用在于跟定位柱6接触的是凸点尖而不是面。

本实用新型作为行程开关的其中一个部件,其工作原理:当设备工作时,达到传动钢片70最低设定位移量时,设备的顶触推动位移传动钢片70和传动瓷米7带动双储能簧片向上动作,动簧片2在行程调节装置的定位柱6的定位下,起到杠杆原理,通过弹力将动触头20与静触头分离,从而导致电路断开,工作停止;当传动钢片70位移恢复到起始状态,电路重新接通。有效起到对设备的控制作用,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储能弹片结构,相比传统技术的单储能弹片结构,有效提高了储能弹片的弹力,避免出现因储能弹片弹力不足从而造成动触头与静触头分断不开,电源切断失效的严重后果;避免电联接开关组件出现因储能弹片弹力不足从而造成动触头与静触头闭合时接触不良,动静触头间不断打火而烧毁触头,产生电路不稳定和开关失效。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