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01458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按压程度、转动角度等信号的信号检测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检测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检测开关大多采用拨动或者垂直按压开关的压柄来带动压柄内的引脚接入不同的回路来实现拨动、按压的方向和/或行程的检测。

申请号为200920238503.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摇摆复位检测开关,包括基座、装设在基座一侧壁上的焊片,设置在基座上的定位轴,将套设在拨柄上的接触簧、扭簧整体装在基座上的定位轴中,所述扭簧的两扭簧臂为直线型,基座上开设有与两扭簧臂相适应的导向槽,两扭簧臂插入导向槽内并延伸至拨柄的外部,在导向槽上部设有与拨柄固定连接的密封盖。具有组装方便、性能可靠的优点。但是该方案存在以下不足:其一,拨柄左右转动角度有限制,通常的限制为±36°,使得该摇摆复位检测开关适用性受到限制,在可以360°转动的设备的转动角度检测中,比如具有360°转动云台的监控摄像头等,本方案的摇摆复位检测开关的应用存在明显限制;其二,本方案的摇摆复位检测开关装配过程繁琐,特别是摇摆复位检测开关零件大多尺寸较小且售价较低,工人的装配效率将极大地影响产品的成本;其三,本方案在面对比如具有多个回路的分多级检测拨动角度的情况下,由于拨动角度限制以及结构过于复杂,增设焊点以及接触簧的接触点成本过高且结构稳定性差。

申请号为201020680354.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讯号检测开关,包括基座、与基座活动连接的拨柄,设置在基座上的焊脚,所述拨柄内表面设有第一定位柱,基座开设有与第一定位柱相适应的定位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拨柄的内表面上的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上套设有扭簧,扭簧的第一扭簧臂的圆弧型端部为第一接触点,扭簧的第二扭簧臂的圆弧型端部为第二接触点。该讯号检测开关的开关接触元件直接由扭簧替代,采用摩擦式接触方式,组装方便、接触可靠、能减少接触电阻、降低生产现场工艺卫生要求。但是该方案存在以下不足:其一,虽然该方案可以实现大角度转动检测需求,即拨柄可以压入基座内,但是其本质是拨柄基于固定轴心做小角度偏转从而带动扭簧上的接触点接入单一回路,其自身的结构限制令其适用不了诸如多级拨动程度的检测过程;其二,拨柄只能单向拨动,令该方案无法适用不同拨动方向的检测;其三,本方案的检测开关的各个零部件只能用于该种应用电路的检测开关的生产,不符合当下生产过程平台化、模块化、柔性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且单一产品分担的模具成本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低。

现有的还有通过弹片配合分离设置的手柄、压柄结构的检测开关,该种检测开关可以实现多方向拨动且拨动方向可检测,但是该种方案装配繁琐,人工成本高且同样存在上述的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单一、无法检测拨动程度以及产品的零部件通用性小等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检测开关,以解决现有的大多数检测开关生产成本高与适用的检测开关应用电路单一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开关,包括压柄、座体、扭簧以及导电组件,扭簧与导电组件设于座体内,扭簧附设有两个扭杆,导电组件接入该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设置。两个该扭杆中至少一个的端部设有扭簧引脚,扭簧引脚延伸至上述导电组件所在平面设置。上述压柄通过顶压上述扭杆从而带动该扭杆端部的扭簧引脚端部在导电组件所在平面移动设置。

进一步地:

上述压柄附设有两个压脚,压脚与上述扭杆一一对应设置,压脚被扭杆抵接地装配于上述座体内。

上述座体内设有一安装柱,安装柱垂直于上述导电组件所在平面设置。上述扭簧套设于上述安装柱。上述扭杆平行于上述导电组件所在平面设置。两个该扭杆延伸方向相背离设置。

上述座体开设有一压柄通孔,压柄通孔贯穿所在座体侧壁设置。上述压柄包括两个上述压脚以及两个延伸臂,两个延伸臂一端相互连接形成压柄的按压端,两个压脚设于两个延伸臂的另一端端部,压柄的按压端通过上述压柄通孔延伸至座体外。该压脚平行于上述安装柱设置,压脚上沿与座体内沿邻接设置,压脚下沿与上述扭杆抵接设置。

上述座体还开设有一安装通孔,安装通孔用于上述压柄与上述扭簧的装配。一种检测开关还包括一盖体,盖体用于顶压固定该扭簧并封闭上述安装通孔设置。

上述扭簧为导电材质的扭簧。上述盖体设有一公共引脚,公共引脚与该扭簧连通设置,公共引脚延伸至盖体外设置,公共引脚接入上述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设置。

上述导电组件为金属材质的导电组件。上述座体为注塑材质的座体,该导电组件与座体注塑一体连接设置。

上述导电组件包括至少一导电卡件,每一导电卡件均附设有一卡件引脚,卡件引脚延伸至上述座体外设置。上述导电卡件位于同一平面且相互独立设置,导电卡件通过各自的卡件引脚接入上述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设置。

一种检测开关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Ⅰ.依照上述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选择盖体、扭簧、导电组件以及压柄。其中,上述盖体的选择对象包括第一盖体以及第二盖体,第二盖体比第一盖体增设有一公共引脚,公共引脚延伸至盖体外设置,公共引脚用于将上述扭簧接入该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该扭簧的选择对象包括第一扭簧以及第二扭簧,第一扭簧与第二扭簧均设有两个延伸方向相背离的扭杆,第一扭簧的任一一扭杆端部设有一扭簧引脚,扭簧引脚延伸至上述导电组件所在平面设置,第二扭簧的两个扭杆端部分别设有一该扭簧引脚。该导电组件包括至少一导电卡件,每一导电卡件均附设有一卡件引脚,卡件引脚延伸至上述座体外设置。上述导电卡件位于同一平面且相互独立设置,导电卡件通过各自的卡件引脚接入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设置。该导电卡件的形状与数量依照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的需求设置。上述压柄设有两个压脚,压脚用于顶压上述扭杆从而带动该扭杆端部的上述扭簧引脚接入不同的导电卡件。

Ⅱ.将步骤Ⅰ选用的导电组件放入座体的注塑模具内,并注塑出座体。其中,上述导电组件嵌入上述座体侧壁设置,导电组件的接触面与座体内沿处于同一平面设置。该座体内设有一安装柱,安装柱垂直于座体侧壁地设于座体内。座体开设有一压柄通孔以及一安装通孔,压柄通孔与安装通孔均贯穿所在的座体侧壁设置。

Ⅲ.将步骤Ⅰ中的上述压柄通过上述安装通孔放进上述座体内并压入上述压柄通孔,直至上述压脚上沿与压柄通孔附近的该座体内沿邻接。将步骤Ⅰ中选用的上述扭簧通过安装通孔放进座体内并套入上述安装柱,而后调整扭簧与上述扭杆位置,直至两个扭杆分别与两个压脚下沿抵接且扭簧引脚与上述接触面抵接。用步骤Ⅰ中选用的上述盖体密封该安装通孔。

进一步地:

上述压柄包括两个上述压脚以及两个延伸臂,两个延伸臂一端相互连接形成压柄的按压端,两个压脚设于两个延伸臂的另一端端部,压柄的按压端通过上述压柄通孔延伸至座体外。上述安装柱垂直于上述导电组件所在的上述座体侧壁设置。上述压柄通孔设于与导电组件所在侧壁相邻的座体侧壁设置。上述安装通孔开设于导电组件所在侧壁相对的座体侧壁设置。该压柄通孔与该安装通孔连通设置。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的应用中其压柄可以实现左、右拨动甚至垂直按压等多方向动作,并且压柄左、右拨动的过程中将压柄完全收入座体内,压柄的拨动角度最高可达±90°,这也将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可以适用于各种检测开关的应用需求,特别是在面对可以360°转动的设备的转动角度检测、转动方向检测中,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可以完全胜任并且由于压柄左、右拨动的过程中将压柄完全收入座体内,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可以与被检测对象装配的更加近,从而减小设备的体积,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二,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在压柄动作过程中压柄会带动抵接于压脚的扭杆端部的扭簧引脚接入不同的导电卡件,其中压柄左、右拨动过程为以任一压脚与扭杆的抵接点为支点压动抵接于另一压脚的扭杆,从而带动该扭杆端部的扭簧引脚接入不同的导电卡件,而由于压柄的拨动角度最高可达±90°,即在压柄超一个方向拨动90°的过程中扭簧引脚的移动轨迹为大致1/4圆,其移动轨迹大致覆盖座体设有导电组件一侧侧壁内沿的一半,压柄进行拨动角度为±90°拨动过程中,两个扭簧引脚(在装配上述第二扭簧的情况下)的移动轨迹大致覆盖座体设有导电组件一侧侧壁内沿,因此该结构在设置多个导电卡件用以通过扭簧引脚接入不同的回路来检测压柄被拨动程度的时候,由于扭簧引脚的移动轨迹最大化,因此有最为多的空间用于不同的导电卡件的排布,从而达到座体内部空间应用最大化,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压柄只有压脚部分在座体内部,因此压柄也最小程度地占用座体内空间,将整个座体内部的空间空置,有助于整个产品的小型化、轻量化发展。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的扭簧套设于安装柱,盖体顶压扭簧主体从而带动扭簧引脚抵接于导电卡件,从而有效防止扭簧悬空,实现检测开关的导通稳定。并且因盖体与扭簧抵接,上述的第二盖体增设了公共引脚后,座体内将具有更多空间、更加便于布置导电组件。

第四,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扭簧引脚受盖体顶压地与上述接触面抵接,导电效率更高。并且检测开关使用过程中,整个座体内部大部分为空置状态的扭簧引脚的活动空间,相比于其他检测开关,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内部结构更加合理、散热性能更加优异,从而提升了产品的耐久性以及稳定性。

第五,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组装过程及其简单,在座体内套入扭杆、压入压柄以及盖上盖体即可,工人无需培训即可上岗且工作效率高,从而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生产的人工成本,而由于检测开关成本中,人工成本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降低了人工成本将极大程度地降低检测开关的生产成本,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六,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在面对不同的检测对象、检测需求的时候,可以通过调整不同构件来生产不同型号的检测开关,而不同型号的检测开关的座体模具、压柄以及组装过程完全一样,不同型号的检测开关的盖体、扭簧仅分别有两种选择,不同型号的导电组件也尽是不同导电卡件的组合,甚至在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中生产的不同型号的检测开关的盖体、扭簧可以仅选用上述第二盖体以及第二扭簧,通过调整导电卡件来实现该不同型号的检测开关的面对不同的检测对象、检测需求的应用,这也将实现了企业平台化、模块化、柔性化地生产检测开关,从而进一步降低检测开关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沿图2中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沿图2中B-B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扭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一中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二中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组件配合第二盖体的公共引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施例二中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的示意图。

图13为实施例三中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组件配合第二盖体的公共引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实施例三中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的示意图。

图15为实施例四中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组件配合第二盖体的公共引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实施例四中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的示意图。

图17为实施例五中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组件配合第二盖体的公共引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实施例五中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的示意图。

图19为实施例六中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组件配合第二盖体的公共引脚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实施例六中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的示意图。

图21为实施例七中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实施例七中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的示意图。

图23为实施例八中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实施例八中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考图1、图2、图3,一种检测开关,包括压柄3、座体1、盖体2、扭簧4以及导电组件,导电组件为金属材质的导电组件,座体1为注塑材质的座体1,导电组件与座体1注塑一体连接设置。座体1为中空盒状结构,导电组件可以为片状结构,可以绕座体1侧沿形成大致环状结构,为便于装配以及座体1注塑生产,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片状结构导电组件,导电组件设于座体1一侧侧壁内,导电组件的接触面与座体1内沿处于同一平面设置。该检测开关可通过座体1或者盖体2中设置连接机构来与检测开关应用部位连接,该检测开关包括但不限于立式安装应用、卧式安装应用等。为便于检测开关内部各个组件相对位置的描述,定义导电组件所在的座体1侧壁为第一侧壁,压柄3所在的座体1侧壁为座体1顶面,其中顶面以及第一侧壁的定义仅用于指代各个组件的相对位置,并不用于限制检测开关的结构的绝对位置。

参考图1、图2、图3、图4,上述座体1开设有一压柄通孔11以及一安装通孔12,压柄通孔11与安装通孔12均贯穿所在的座体1侧壁设置。压柄通孔11开设于座体1顶面,安装通孔12开设于与第一侧壁相对的座体1侧壁,压柄通孔11与安装通孔12位于二者相邻的座体1侧沿处连通设置。压柄3的按压端由压柄通孔11延伸至座体1外,由于上述定义压柄3所在的座体1侧壁为座体1顶面,因此压柄通孔11开设于座体1顶面。上述盖体2用于顶压固定该扭簧4并封闭上述安装通孔12设置。盖体2呈大致“匚”字结构设置,盖体2正面封闭安装通孔12设置,盖体2两侧包覆于与座体1第一侧壁相邻的两个座体1侧壁外设置。与座体1第一侧壁相邻的两个座体1侧壁外一体注塑有用于与盖体2卡接的连接凸起13,盖体2两侧端部一体成型地设有与连接凸起相配适的连接卡钩21,盖体2通过4组对应设置的连接凸起13与连接卡钩21卡接于座体1。

参考图2、图3、图4、图5,上述座体1内设有一安装柱14,安装柱14垂直于上述第一侧壁地设于第一侧壁内沿中部,即安装柱14朝向安装通孔12延伸设置。上述扭簧4的扭簧主体套设于安装柱14外,安装柱14的延伸长度略短于扭簧主体的厚度,即扭簧主体套设于安装柱14后略微凸出安装柱14顶沿设置。优选地盖体2装配于座体1后,安装柱14与盖体2内沿邻接。上述的安装柱14与安装通孔12的位置设置,在检测开关组装过程中仅需将座体1的第一侧壁外沿放置于工作台,而后由安装通孔12往安装柱14套入扭簧4,并于由于压柄通孔11与安装通孔12位于二者相邻的座体1侧沿处连通设置,压柄3也可以由二者的该连通处装入,方便快捷,该种结构相比于现有的检测开关的组装过程,效率大幅提升,有效降低了检测开关组装过程中的人工成本。

参考图3、图4、图7、图8,上述扭簧4附设有两个扭杆41,导电组件接入该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设置。上述压柄3附设有两个压脚31,压脚31与上述扭杆41一一对应设置,压脚31被扭杆41抵接地装配于上述座体1内。上述扭杆41平行于上述第一侧壁内沿。两个该扭杆41中至少一个的端部设有扭簧引脚42,扭簧引脚42延伸至上述导电组件所在平面设置。上述扭簧4为导电材质的扭簧4。优选扭簧4按照扭簧引脚42数量分为第一扭簧4以及第二扭簧4,第一扭簧4与第二扭簧4均设有两个延伸方向相背离的扭杆41,第一扭簧4的任一一扭杆41端部设有一扭簧引脚42,第二扭簧4的两个扭杆41端部分别设有一该扭簧引脚42。上述导电组件的接触面与上述第一侧壁内沿处于同一平面设置,扭簧4套入安装柱14且被卡接于座体1的盖体2顶压后,扭簧引脚42端部将被顶压至第一侧壁内沿设置。上述盖体2根据是否设有公共引脚22分为第一盖体2以及第二盖体2,第二盖体2比第一盖体2增设有一公共引脚22,公共引脚22延伸至盖体2外设置,公共引脚22用于将上述扭簧4接入该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盖体2可以为金属盖体2,由于盖体2顶压扭簧4,公共引脚22直接由盖体2侧沿向外延伸即可。盖体2也可以为注塑材质盖体2,公共引脚22为导电材质的公共引脚22,公共引脚22与盖体2注塑一体连接,公共引脚22由盖体2与扭簧4的抵接部沿盖体2延伸至盖体2侧沿并延伸至盖体2外设置。

参考图3、图4、图6,上述压柄3的按压端可根据检测开关的实际应用部位需求设计,本具体实施方式仅描述压柄3基础结构,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检测开关实际应用需求在压柄3做出适应性修改,如增设与检测开关实际应用处相适应的孔、槽、弧面连接结构等。,本具体实施方式仅描述压柄3基础结构中,压柄3包括两个上述压脚31、两个延伸臂32以及两个护翼33,两个延伸臂32一端相互连接形成压柄3的按压端,两个压脚31设于两个延伸臂32的另一端端部,该压脚31平行于上述安装柱14设置,压脚31上沿与座体1内沿邻接设置,压脚31下沿与上述扭杆41抵接设置。两个护翼33分别附设于上述压脚31下沿,护翼33设于压脚31邻近上述安装通孔12一侧的侧沿,护翼33朝向背离座体1顶面的方向延伸设置。护翼33为多棱台状结构,护翼33朝向座体1第一侧壁一侧的侧面平行于护翼33朝向安装通孔12一侧的侧壁设置,护翼33朝向座体1第一侧壁一侧的侧面面积小于护翼33朝向安装通孔12一侧的侧壁的面积设置。两个扭杆41与护翼33邻接处与多棱台状护翼33配合设置。扭杆41与护翼33配合设置的结构,在检测开关组装完成后将有助于在压柄3按压过程中辅助压柄3与扭杆41连接,增强产品的使用稳定性。

参考图3、图4、图9、图10,上述导电组件包括至少一导电卡件5,每一导电卡件5均附设有一卡件引脚51,卡件引脚51延伸至上述座体1外设置。卡件引脚51并列地从座体1底沿延伸至座体1外,并列设置的卡件引脚51有助于检测开关使用中的线路连接。上述导电卡件5位于同一平面且相互独立设置,导电卡件5通过各自的卡件引脚51接入上述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设置。本实施例中,盖体2选用第一盖体2,扭簧4选用第二扭簧4,导电卡件5分3块依次并列设置,扭簧4的两个扭簧引脚42初始状态为接入两个两侧的导电卡件5,压柄3以任一压脚31与扭杆41的抵接处为支点压动抵接于另一压脚31的扭杆41,从而带动该扭杆41端部的扭簧引脚42保持与所在侧的导电卡件5接触的同时由两侧的导电卡件5朝向中部的导电卡件5移动,当按压到位后,扭簧引脚42脱离所在侧的导电卡件5接入中部的导电卡件5从而接入不同的检测电路的回路用以达到检测效果。

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上述的一种检测开关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Ⅰ.依照上述检测开关的应用电路选择上述盖体2、上述扭簧4、上述导电组件以及压柄3。

Ⅱ.将步骤Ⅰ选用的导电组件放入座体1的注塑模具内,并注塑出座体1。座体1模具统一设置,不同型号的导电组件放入座体1模具后固定即可生产出不同类型的座体1。

Ⅲ.将步骤Ⅰ中的上述压柄3通过上述安装通孔12放进上述座体1内并压入上述压柄通孔11,直至上述压脚31上沿与压柄通孔11附近的该座体1内沿邻接。将步骤Ⅰ中选用的上述扭簧4通过安装通孔12放进座体1内并套入上述安装柱14,而后调整扭簧4与上述扭杆41位置,直至两个扭杆41分别与两个压脚31下沿抵接且扭簧引脚42与上述接触面抵接。用步骤Ⅰ中选用的上述盖体2密封该安装通孔12。

实施例二:

参考图11、图12,一种检测开关,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检测开关仅有以下区别:

ⅰ.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的扭簧4选用上述的第一扭簧4。

ⅱ.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的盖体2选用上述的第二盖体2。

ⅲ.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的导电组件与实施例一的导电组件不同,导电组件设有2块导电卡件5,2块导电卡件5其中一块设于第一侧壁横向上的中部,为便于描述,定义座体1顶面至底面为纵向,2块导电卡件5的另一块设于中部的导电卡件5的任一一侧,与第一扭簧4设有扭簧引脚42同侧设置。位于侧边的导电卡件5延伸至初始状态下扭簧引脚42的位置下,初始状态下,扭簧引脚42接入位于侧边的导电卡件5。

继续参考图11、图12,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的初始状态为扭簧4连通盖体2的公共引脚22与侧边的导电卡件5,压柄3以没有设置扭簧引脚42一侧的压脚31与扭杆41的抵接处为支点压动抵接于另一压脚31的扭杆41,从而带动该扭杆41端部的扭簧引脚42保持与所在侧的导电卡件5接触的同时由所在侧的导电卡件5朝向中部的导电卡件5移动,当按压到位后,扭簧引脚42脱离所在侧的导电卡件5接入中部的导电卡件5从而接入不同的检测电路的回路用以达到检测效果。

实施例三:

参考图13、图14,一种检测开关,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检测开关相比仅有以下区别:

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的导电组件与实施例二的导电组件仅在设于侧边的导电卡件5没有延伸至初始状态下扭簧引脚42的位置下,初始状态下,扭簧引脚42与位于侧边的导电卡件5处于脱离状态。

继续参考图13、图14,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的初始状态为扭簧4连通盖体2的公共引脚22,压柄3以没有设置扭簧引脚42一侧的压脚31与扭杆41的抵接处为支点压动抵接于另一压脚31的扭杆41,从而带动该扭杆41端部的扭簧引脚42从与所在侧的导电卡件5脱离到与其接触,保持与所在侧的导电卡件5接触的同时由所在侧的导电卡件5朝向中部的导电卡件5移动,当按压程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扭簧引脚42脱离所在侧的导电卡件5接入中部的导电卡件5,从而由两次接入不同的检测电路的回路检测该按压方向的按压程度。

实施例四:

参考图15、图16,一种检测开关,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检测开关仅有以下区别:

ⅰ.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的盖体2选用上述的第二盖体2。

ⅱ.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的导电组件与实施例一的导电组件不同,导电组件设有4块导电卡件5,4块导电卡件5分两组分别设于座体1第一侧壁,依照安装柱14位置沿座体1横向布设。导电卡件5不延伸至初始状态下扭簧引脚42的位置下,初始状态下,两个扭簧引脚42与两侧侧边的导电卡件5脱离设置。

ⅲ.最外侧的导电卡件5的卡件引脚51朝向座体1两侧延伸至座体1外。

继续参考图15、图16,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的初始状态为扭簧4连通盖体2的公共引脚22,压柄3以任一压脚31与扭杆41的抵接处为支点压动抵接于另一压脚31的扭杆41,从而带动该扭杆41端部的扭簧引脚42从与侧边的第一块导电卡件5脱离的初始状态到接入侧边的第一块导电卡件5,并随着压柄3被按压程度的增加,扭簧引脚42与该侧边的第一块导电卡件5脱离后,再接入所在侧边的第二块导电卡件5。由此该盖体2的公共引脚22随着按压过程分别接入两个导电卡件5,由四块不同的导电卡件5接入的不同的检测电路的回路即可实现压柄3按压角度、按压程度的检测,即若将检测开关应用至转动机构的检测中,即可实现转动角度、程度的检测。

实施例五:

参考图17、图18,一种检测开关,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检测开关仅有以下区别:

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的导电组件与实施例四的导电组件不同,导电组件设有3块导电卡件5,3块导电卡件5分两组分别设于座体1第一侧壁,依照安装柱14位置沿座体1横向布设,一组设有2块导电卡件5另一组设有一块导电卡件5。位于两侧侧边的导电卡件5不延伸至初始状态下扭簧引脚42的位置下,初始状态下,两个扭簧引脚42与两侧侧边的导电卡件5脱离设置。

继续参考图17、图18,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与实施例四的检测开关的应用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压柄3朝向仅设有一块导电卡件5一侧按压仅能接入一检测电路回路,仅能在电信号上体现压柄3朝向该方向按压,不能分两级检测该压柄3朝向该方向的按压程度。

实施例六:

参考图19、图20,一种检测开关,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四的检测开关仅有以下区别:

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的导电组件与实施例四的导电组件不同,导电组件设有1块导电卡件5,1块导电卡件5分两组设于座体1第一侧壁。导电卡件5不延伸至初始状态下扭簧引脚42的位置下,初始状态下,两个扭簧引脚42与导电卡件5脱离设置。

继续参考图19、图20,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初始状态下,扭簧4接入公共引脚22,无论压柄3朝向哪个方向按压,扭簧引脚42都会接入同一导电卡件5,即仅有一检测电路回路,且不能分两级检测该压柄3朝向该方向的按压程度。

实施例七:

参考图21、图22,一种检测开关,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检测开关仅有以下区别:

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的导电组件与实施例一的导电组件不同,本实施例的导电卡件5设有2块且该2块导电卡件5与实施例一相同的3块导电卡件5的区别仅在于将实施例一中两侧的导电卡件5连通从而形成一块导电卡件5设置。

继续参考图21、图22,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与实施例一的检测开关的应用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的压柄3朝两侧按压均接入同一检测电路的回路中,即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仅能检测压柄3是否被按压,无法检测按压方向等。

实施例八:

参考图23、图24,一种检测开关,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检测开关仅有以下区别:

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的导电组件与实施例一的导电组件不同,本实施例的导电卡件5一样设有3块且该3块导电卡件5与实施例一相同的3块导电卡件5的区别仅在于位于两侧的导电卡件5不延伸至初始状态下扭簧引脚42的位置下,初始状态下,两个扭簧引脚42与两侧侧边的导电卡件5脱离设置。

继续参考图23、图24,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与实施例一的检测开关的应用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本实施例的检测开关初始状态下,由于扭簧4不与两侧的导电卡件5连通,最外两侧的导电卡件5接入的电路在压柄3初始状态下不会连通,所以检测电路的设计更为灵活。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