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屏蔽电感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6613阅读:9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屏蔽电感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感,特别是一种磁屏蔽电感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1853577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粉末冶金软磁罐体,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由底板、屏蔽墙和磁芯组成的磁罐,屏蔽墙为开口圆环设置在底板上,磁芯设置在底板中心,屏蔽墙与磁芯之间形成圆环状空间,底板与磁芯中央设有孔,与屏蔽墙开口处对应的底板上设有出线槽,装配时,将一个整体线圈放入磁罐的圆环状空间内,其接线柱放置在出线槽内,再将两个磁罐上下相合盖住这个整体线圈,然后在孔里串上一个螺栓将两个磁罐紧固成一体,最后在整体线圈与磁罐之间填充具有绝缘性质的胶体;该技术方案虽然起到了一定的屏蔽作用,但其出线槽处有线圈裸露,不能起到包裹式屏蔽的作用,电感依然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且结构复杂,装配繁琐,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另外,该技术方案的适用范围有限,仅适用于制作引脚型电感,而不能制作贴片型电感,虽然市面上已有贴片型电感产品供应,但相比同样参数的引脚型电感,其价格要高出三倍左右,因此给生产效率和成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通用性强的磁屏蔽电感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磁屏蔽电感结构,包括磁芯、线圈和屏蔽磁帽,所述磁芯具有固定柱和位于所述固定柱下端的电联部,所述线圈安装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电联部上设置有出线口,所述屏蔽磁帽的下端中部内凹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磁芯和线圈的屏蔽腔,所述屏蔽磁帽盖合在所述磁芯上,所述屏蔽磁帽与磁芯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电联部的下端设置有定位孔。

所述屏蔽磁帽的下端设置有位于所述屏蔽腔外侧的定位块。

所述屏蔽腔内灌注有将所述磁芯固定的固定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省略了螺栓等结构;在制作引脚型电感时,引脚直接从出线口引出后,屏蔽磁帽盖合在磁芯上,屏蔽磁帽与磁芯之间通过固定胶固定连接,不仅结构简单,装配容易,生产成本低,而且还起到了包裹式屏蔽的作用,屏蔽性强;另外,可将现有技术中金属贴片的一端直接从出线口插入与引脚焊接,另一端固定在电联部上,再将屏蔽磁帽与磁芯之间通过固定胶固定连接,即可完成贴片型电感制作,通用性强,进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一种磁屏蔽电感结构,包括磁芯1、线圈和屏蔽磁帽2,磁芯1和屏蔽磁帽2均为镍锌铁氧体材质一体成型,磁芯1和屏蔽磁帽2也可采用其它可以屏蔽磁场的材质替代,屏蔽磁帽2的外形可以为多种形状,所述磁芯1具有用于固定柱3和位于所述固定柱3下端的电联部4,所述线圈安装在所述固定柱3上,固定柱3的直径小于电联部4的直径,所述电联部4上设置有出线口5,所述屏蔽磁帽2的下端中部内凹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磁芯1和线圈的屏蔽腔,屏蔽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电联部4的直径,省略了螺栓等结构;在制作引脚型电感时,线圈的引脚直接从出线口引出后,屏蔽磁帽2盖合在磁芯1上,屏蔽磁帽2与磁芯1之间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固定胶进行固定连接,不仅结构简单,装配容易,生产成本低,而且还起到了包裹式屏蔽的作用,屏蔽性强,增加了电感的稳定性;另外,还可将现有技术中金属贴片的一端直接从出线口5插入与引脚焊接,另一端固定在电联部4上,再将屏蔽磁帽2与磁芯1之间通过固定胶固定连接,即可完成贴片型电感制作,通用性强,进而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更进一步地说,固定胶为电子元器件常用固定胶;出线口5位于固定柱3的外侧,出线口5可以为设置在所述电联部4边缘上的缺口,也可以为设置在电联部4上的通孔,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出线口5为缺口,引脚或金属贴片可直接从电联部4的边缘嵌入缺口中,装配更简单,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出线口5仅能通过一根引脚或仅允许金属贴片的一端嵌入。所述电联部4的下端设置有定位孔6,PCB板上可设置有与定位孔6相匹配的定位柱;屏蔽磁帽2的下端设置有位于所述屏蔽腔外侧的定位块7,PCB板上可设置有与定位块7相匹配的定位槽,在电感与PCB板电连接固定的时候,定位孔6与定位柱、定位块7与定位槽均起到快速定位和限位等作用,并增加电感的稳定性,特别是对于贴片型电感,防止因抖动移位,而引起接触不良,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以上的实施方式不能限定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专业技术领域的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整体构思的情况下,所做的均等修饰与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创造涵盖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