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冲击式复合光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59054发布日期:2018-07-04 05:52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抗冲击式复合光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电缆的结构,具体的说是抗冲击式复合光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输电线路的不断发展,输电线路的容量在不断增加,对输电缆路的导线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有的光电缆还存在如下问题:

1、人们常常需要需要同时输送电信号(电能)和光信号(光能),但是在很多铺设线路的地方,作为传输光信号的光缆和作为传输电信号的电缆式分开铺设的,这不仅给施工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使用和维修成本;

2、现有的位于光电缆内部的电缆的导电性能较低,其过流能力和承载能力有限,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现在各种耗电量大的电器的广泛应用,因此目前常用的解决办法是增加导线的线径或增加导线的数量,上述方式会造成光电缆中的生产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3、现有的光电缆的抗冲击能力较弱,工作人员在移动光电缆时需要特别小心仔细,拿放光电缆时要轻拿轻放,避免对光电缆内部的缆芯产生影响。但是,由于铺设光电缆是一项长期的体力劳动,工作人员在经过长期的体力劳动后,还是容易使光缆和电缆内部出现损伤,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抗冲击式复合光电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抗冲击式复合光电缆,包括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一绝缘层内部设有两个呈相邻布置的光电缆本体,和将所述两个光电缆本体包裹的填充料,所述第一绝缘层自内向外依次包裹有屏蔽层、纯棉纱布层和外护套层;所述抗冲击式复合光电缆包括第二绝缘层,第二绝缘层一端装有用于传输电能的电缆,第二绝缘层另一端装有用于传输光能的光缆;所述电缆包括电缆芯,所述电缆芯的外壁上由内向外依次包裹有环氧树脂层、石墨烯层、防水阻燃层、散热层和第一缓冲层,所述环氧树脂层的厚度为电缆芯的直径的1/7~1/6,所述环氧树脂层的厚度为石墨烯层的厚度的1/4~1/3,所述散热层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光缆包括光缆芯组件,所述光缆芯组件的外围自内向外依次包裹有金属纵包层、防水层和第二缓冲层,所述光缆芯组件包括位于防水层内部且横截面为Y字形的塑料骨架,所述塑料骨架将防水层内部分成三个空腔,每个空腔内均安装光缆芯;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外壁和第二缓冲层的外壁上均设有多个间隔的延缆芯轴向布置的缓冲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石墨烯层为石墨烯复合丝带,所述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均由橡胶制成,所述第二绝缘层由聚氯乙烯塑料或PVC塑料制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槽为矩形槽,所述缓冲槽的长为2mm,宽为1.5mm,高为1.5mm,相邻两个缓冲槽之间的中心距为4mm,所述纯棉纱布层的厚度为0.6~0.7mm。

实际工作时,防水层用于防止光缆被渗透进水,可采用聚氨脂防水涂料制成。防水阻燃层用于防止电缆进水并阻止电缆燃烧,可采用聚氨酯阻燃防水卷材(现有技术)。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用于减小本实用新型在移动或拖拽使收到的冲击力,能够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保护,可采用橡胶制成。散热层能够帮助电缆进行散热,可设置成波浪形结构,也可采用散热片制成,散热孔(非必要技术特征)能够进一步帮助散热层进行散热。第一填充料和第二填充料均可采用橡胶或其它绝缘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光电缆本体的横截面优选设置为葫芦形或8字形,以便于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将光电缆本体一分为二(电缆和光缆),便于安装时的引入、引出和接头。

2、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大负荷、大电流设备供电领域,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高,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冲击(缓冲)能力。

3、对电缆芯的厚度、环氧树脂的厚度和石墨烯层的厚度进行设置,有利于提高电缆的输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光电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二绝缘层,2-光电缆本体,3-第一绝缘层,4-电缆,41-电缆芯,42-环氧树脂层,43-石墨烯层,44-防水阻燃层,45-散热层,46-第一缓冲层,47-散热孔,5-光缆,51-光缆芯组件,52-金属纵包层,53-防水层,54-第二缓冲层,55-塑料骨架,56-空腔,57-光缆芯,6-缓冲槽,7- 第一填充料,8-屏蔽层,9-纯棉纱布层,10-外护套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抗冲击式复合光电缆,包括第一绝缘层3,所述第一绝缘层3内部设有两个呈相邻布置的光电缆本体2,和将所述两个光电缆本体 2包裹的填充料7,所述第一绝缘层3自内向外依次包裹有屏蔽层8、纯棉纱布层9和外护套层10;

所述抗冲击式复合光电缆包括第二绝缘层1,第二绝缘层1一端装有用于传输电能的电缆4,第二绝缘层1另一端装有用于传输光能的光缆5;

所述电缆4包括电缆芯41,所述电缆芯41的外壁上由内向外依次包裹有环氧树脂层42、石墨烯层43、防水阻燃层44、散热层45和第一缓冲层46,所述环氧树脂层42的厚度为电缆芯41的直径的1/7~1/6,所述环氧树脂层42的厚度为石墨烯层43的厚度的1/4~1/3,所述散热层45上设有多个散热孔47;

所述光缆5包括光缆芯组件51,所述光缆芯组件51的外围自内向外依次包裹有金属纵包层52、防水层53和第二缓冲层54,所述光缆芯组件51 包括位于防水层53内部且横截面为Y字形的塑料骨架55,所述塑料骨架 55将防水层53内部分成三个空腔56,每个空腔56内均安装光缆芯57;

所述第一缓冲层46的外壁和第二缓冲层54的外壁上均设有多个间隔的延缆芯轴向布置的缓冲槽6。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层43为石墨烯复合丝带,所述第一缓冲层46和第二缓冲层54均由橡胶制成,所述第二绝缘层1由聚氯乙烯塑料或PVC塑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缓冲槽6为矩形槽,所述缓冲槽6的长为2mm,宽为1.5mm,高为1.5mm,相邻两个缓冲槽6之间的中心距为4mm,所述纯棉纱布层9的厚度为0.6~0.7mm。

实际工作时,防水层用于防止光缆被渗透进水,可采用采用聚氨脂防水涂料制成。防水阻燃层用于防止电缆进水并阻止电缆燃烧,可采用聚氨酯阻燃防水卷材(现有技术)。缓冲层(包括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用于减小本实用新型在移动或拖拽使收到的冲击力,能够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保护,可采用橡胶制成。散热层能够帮助电缆进行散热,可设置成波浪形结构,也可采用散热片制成,散热孔(非必要技术特征)能够进一步帮助散热层进行散热。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