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环氧电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94708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环氧电阻,属于热敏电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半导体热敏电阻有独特的性能,所以在应用方面它不仅可以作为测量元件,还可以作为控制元件和电路补偿元件。热敏电阻广泛用于家用电器、电力工业、通讯、军事科学、宇航等各个领域,发展前景极其广阔。热敏电阻器是电阻值对温度极为敏感的一种电阻器,由多种金属氧化物材料制成,包括氧化锰、氧化镍、氧化铁、氧化钴等金属氧化物。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有极为显著的变化,以及伏安曲线呈非线性。随着热敏电阻性能良好,常常用在汽车上,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热敏电阻也朝着小型化、功能化发展,然而现有热敏电阻尺寸较大,不适合于现代轻量化、精细化发展的方向,而加工体积微小的热敏电阻十分有难度,在满足尺寸的要求时往往其硬度和韧性达不到要求,加工出来的微小电阻使用寿命较低,另外由于电阻的尺寸较小,现有的微小电阻其引脚往往全部裸露在外,直接与其他导电介质接触,影响其反应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型环氧电阻,能解决微小尺寸下电阻硬度和韧性不足的问题,提高电阻的使用寿命和微小电阻反应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小型环氧电阻,它包括电阻芯体、包封电阻芯体的环氧树脂外壳以及与穿过环氧树脂外壳分别与电阻芯体相连接的两根铜线引脚,所述的铜线引脚裸露在环氧树脂外壳外的部分外设有绝缘漆层。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环氧树脂外壳为椭圆形。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环氧树脂外壳与两根铜线引脚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向内凹的散热槽。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环氧树脂外壳的长度为15-20mm。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铜线引脚的直径为1.5-2.5mm。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铜线引脚之间的距离为5-7mm。

所述的绝缘漆层的厚度为0.1-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环氧树脂外壳包封电阻芯体,将环氧树脂外壳做成椭圆形,在满足电阻的功能的前提下,缩小了电阻的尺寸,环氧树脂外壳提高了电阻的硬度和韧性,解决了微小尺寸下电阻硬度和韧性不足的问题;

(2)、在微小电阻上两铜线引脚之间设置有内凹散热槽,同时采用铜线引脚,减少发热,提高了电阻的使用寿命;

(3)、铜线引脚裸露在环氧树脂外壳外的部分外设有绝缘漆层,避免了微小电阻非接触点容易与其他导电介质接触的风险,提高了微小电阻的反应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电阻芯体,102-环氧树脂外壳,103-铜线引脚,104-绝缘漆层,105-散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小型环氧电阻,它包括电阻芯体101、包封电阻芯体101的环氧树脂外壳102以及与穿过环氧树脂外壳102分别与电阻芯体101相连接的两根铜线引脚103,所述的铜线引脚103裸露在环氧树脂外壳102外的部分外设有绝缘漆层104,使用时,将裸露在外的铜线引脚103上的绝缘漆层104剥落即可进行连接。

所述的环氧树脂外壳102为椭圆形。

所述的环氧树脂外壳102与两根铜线引脚103的连接处之间设置有向内凹的散热槽105。

所述的环氧树脂外壳102的长度为15-20mm。

所述的铜线引脚103的直径为1.5-2.5mm。

所述的铜线引脚103之间的距离为5-7mm。

所述的绝缘漆层104的厚度为0.1-0.5mm

环氧树脂是泛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有机化合物,除个别外,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不高。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是以分子链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为其特征,环氧基团可以位于分子链的末端、中间或成环状结构。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活泼的环氧基团,使它们可与多种类型的固化剂发生交联反应而形成不溶的具有三向网状结构的高聚物。凡分子结构中含有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统称为环氧树脂。固化后的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它对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表面具有优异的粘接强度,介电性能良好,变形收缩率小,制品尺寸稳定性好,硬度高,柔韧性较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环氧树脂外壳102包封电阻芯体101,将环氧树脂外壳做成椭圆形,在满足电阻的功能的前提下,缩小了电阻的尺寸,环氧树脂外壳提高了电阻的硬度和韧性,解决了微小尺寸下电阻硬度和韧性不足的问题;同时在微小电阻上两铜线引脚103之间设置有内凹散热槽,同时采用铜线引脚,减少发热,提高了电阻的使用寿命;铜线引脚103裸露在环氧树脂外壳102外的部分外设有绝缘漆层104,避免了微小电阻非接触点容易与其他导电介质接触的风险,提高了微小电阻的反应速度,非常适应汽车热敏电阻的需求,在其他微小电路上也有很广的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