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线焊锡机联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8196发布日期:2018-06-30 06:1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绕线焊锡机联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绕线焊锡机联机设备。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到变压器等线圈部件,而其在装配生产过程中,一般则是通过人工将作为线圈部件主体的骨架来料手动装载至所需要使用的多轴绕线机上,通过相应多轴绕线机进行铜线的自动绕线,在绕线完毕后,通过相应多轴绕线机进行自动下料,再人工将下料后的绕好线的骨架来料装载至所需要使用的焊锡机上依次进行骨架来料端脚的浸助焊剂及浸锡液,使得所绕铜线的端头与相应骨架来料的端脚相固定形成一体。

上述线圈部件的装配生产过程,虽然应用广泛,但其依然具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

具体来说,一方面,人工将作为线圈部件主体的骨架来料手动装载至所需要使用的多轴绕线机上及人工将下料后的绕好线的骨架来料装载至所需要使用的焊锡机上进行端脚的焊锡时,则使得生产作业效率低下,使得装配工艺周期长,不能满足大批量的快速生产需求,另一方面,前后工序均需要人工操作,使得增加人工成本,且使得不能节省人力。

继而,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绕线焊锡机联机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绕线焊锡机联机设备,用以对需要绕线的骨架来料进行绕线及对绕线后的骨架来料的端脚进行焊锡,包括主控制器,还包括:

震盘送料装置;所述震盘送料装置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以对需要绕线的骨架来料进行定向输送;

多轴绕线机;所述多轴绕线机设置于所述震盘送料装置的右侧,用以对从所述震盘送料装置定向输送的骨架来料进行绕线;

焊锡机;所述焊锡机设置于所述多轴绕线机的右侧,用以对从所述多轴绕线机输送的绕线后的骨架来料的端脚进行焊锡;

骨架来料中转装置;所述骨架来料中转装置包括立设于所述震盘送料装置、多轴绕线机及所述焊锡机前方的骨架来料输送架、从左至右并排的设置于所述骨架来料输送架上的第一骨架来料中转机构及第二骨架来料中转机构;所述第一骨架来料中转机构位于所述震盘送料装置及所述多轴绕线机的前方之间,用以自动将经所述震盘送料装置定向输送的骨架来料中转至所述多轴绕线机;所述第二骨架来料中转机构位于所述多轴绕线机及所述焊锡机的前方之间,用以自动将经所述多轴绕线机绕线后的骨架来料中转至所述焊锡机。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震盘送料装置包括;

震盘放置台;

送料震盘;所述送料震盘立设于所述震盘放置台上,且所述送料震盘内装置有需要绕线的骨架来料;

直线送料器;所述直线送料器沿左右方向设置于所述送料震盘的右侧,与所述送料震盘相旋接,用以将从所述送料震盘输送的骨架来料进行定向及将定向后的骨架来料进行直线输送;

来料中转台;所述来料中转台设置于所述震盘放置台的右侧;

插料槽装置;所述插料槽装置固设于所述来料中转台上,并位于所述直线送料器的右侧,与所述直线送料器相旋接,用以装置从所述直线送料器输送的定向后的骨架来料;

来料中转装置;所述来料中转装置固设于所述来料中转台上,并位于所述插料槽装置的右侧,包括支撑板及固设于所述支撑板顶部的骨架来料放置座;所述骨架来料放置座的上端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用以卡放骨架来料的卡放槽;

取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固设于所述来料中转台上,并位于所述插料槽装置及所述来料中转装置的后方,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多个用以将所述插料槽装置内所装置的定向后的骨架来料对应抓取至多个所述卡放槽的取料机械手A、架设于所述来料中转台上的滑板A、多个对应控制多个所述取料机械手A沿所述滑板A左右移动的驱动气缸A、架设于所述来料中转台上且位于所述滑板A底部的滑板B、控制所述滑板A沿所述滑板B前后滑动使得多个所述取料机械手A整体可前后移动的驱动气缸B、架设于所述来料中转台上且位于所述滑板B底部的滑板C及控制所述滑板B沿所述滑板C左右滑动使得多个所述取料机械手A整体可左右移动的驱动气缸C;多个所述取料机械手A分别可左右滑动的固设于所述滑板A上;所述滑板A可前后滑动的固设于所述滑板B上;所述滑板B可左右滑动的固设于所述滑板C上;多个所述驱动气缸A均沿左右方向设置,多个所述驱动气缸A的右端气缸杆对应与多个所述取料机械手A的左侧壁连接;所述驱动气缸B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驱动气缸B的前端气缸杆与所述滑板A的后端面连接;所述驱动气缸C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驱动气缸C的右端气缸杆与所述滑板B的下底面的后端连接;且多个所述驱动气缸A、所述驱动气缸B及所述驱动气缸C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插料槽装置包括与骨架来料形状相适配的插料槽及设置于所述插料槽右端的挡料机构;所述插料槽的后端面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取料口;所述插料槽内设有骨架来料在位检测机构;所述骨架来料在位检测机构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骨架来料在位检测机构为对射式光线传感器,并用以检测所述插料槽内是否装满有设定个数的骨架来料,当所述插料槽内装满有设定个数的骨架来料时,所述直线送料器则配合停止输送,当所述插料槽内装满有的骨架来料被转移至所述来料中转装置后,所述直线送料器则配合继续输送骨架来料至所述插料槽内。如此,即使得所述直线送料器循环往复的输送骨架来料。

所述来料中转装置还包括立设于所述骨架来料放置座底部的用以控制所述骨架来料放置座升降的驱动气缸D、固设于所述来料中转台上的滑板D、可前后滑动的固设于所述滑板D上端面的滑板E及用以控制所述滑板E沿所述滑板D前后滑动使得所述骨架来料放置座可前后移动的驱动气缸E;所述驱动气缸D的底部固设于所述滑板E上;所述驱动气缸E的前端气缸杆与所述滑板E的后部连接;且所述驱动气缸D及所述驱动气缸E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多轴绕线机包括:

机箱;所述机箱设置于所述来料中转台的右侧;

三维移动台;所述三维移动台设置于所述机箱的内中部,所述机箱内分别设有控制所述三维移动台前后、左右及上下移动的三个伺服驱动电机,三个所述伺服驱动电机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排线支架;所述排线支架架设于所述机箱的前端面的上端;

导线机构;所述导线机构包括多个用以导线的导线轮及多个用以输送铜线的导针;多个所述导线轮从左至右依次固设于所述排线支架的上端;多个所述导针从左至右依次固设于所述排线支架的下端,并与多个所述导线轮的位置一一相对;

压线机构;所述压线机构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压线机构从左至右依次固设于所述排线支架的下端,并对应位于多个所述导针的下方,且均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以对从相对位置的所述导针输送的铜线进行间断性压线作业;

夹线机构;所述夹线机构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夹线机构从左至右依次固设于所述排线支架的下端,并对应位于多个所述压线机构的下方,且均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以对从相对位置的所述导针输送的铜线进行夹紧、断线及甩线;

多轴绕线机构;所述多轴绕线机构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多轴绕线机构从左至右依次固设于所述三维移动台上;每个所述多轴绕线机构均包括沿前后方向固设于所述三维移动台前端面的绕线电机、固设于相应绕线电机前端的绕线轴及固设于相应绕线轴前端的用以固定骨架来料的治具头;多个所述治具头的位置对应与多个所述夹线机构的位置上下相对;多个所述绕线电机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上下料机构;所述上下料机构固设于所述机箱的前方,包括自所述机箱前端面两侧引出的驱动气缸F及固设于两所述驱动气缸F前上端的料架;所述料架的上端面从左至右均匀的设置有多个与骨架来料形状相适配的骨架来料上料槽;多个所述骨架来料上料槽的位置对应与多个所述治具头的位置一一相对;所述料架的上端面从左至右还均匀的设置有多个与骨架来料形状相适配的骨架来料下料槽;多个所述骨架来料下料槽与多个所述骨架来料上料槽错位分布;两所述驱动气缸F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焊锡机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设置于所述机箱的右侧,且所述机架的上端面的两侧沿前后方向对称的架设有两纵向滑轨;

待料机构;所述待料机构设于所述机架的上端面的前端,用以装置经所述多轴绕线机绕线后的骨架来料;

夹料机构;所述夹料机构可前后滑动的架设于两所述纵向滑轨上,用以夹取所述待料机构上所装置的绕线后的骨架来料;

助焊剂槽;所述助焊剂槽横向固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待料机构的后部,用以对绕线后的骨架来料的端脚浸助焊剂;

锡炉;所述锡炉横向固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助焊剂槽的后部,用以对浸有助焊剂的绕线后的骨架来料的端脚浸锡;

刮锡机构;所述刮锡机构固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锡炉的后部,用以刮除所述锡炉内表层锡液氧化物;

成品输出机构;所述成品输出机构固设于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助焊剂槽与所述锡炉之间,用以输出端脚浸锡完的绕线后的骨架来料。

优选地,所述待料机构包括固设于所述机架上端面前端的滑板F、可前后滑动的固设于所述滑板F上端面的滑板G、设于所述滑板G后部且用以驱动所述滑板G沿所述滑板F前后滑动的驱动气缸G、立设于所述滑板G上端面的驱动气缸H及固设于所述驱动气缸G上端气缸杆上的待料板;所述待料板的上沿从左至右均匀的设置有多个与骨架来料形状相适配的骨架来料待放槽;所述驱动气缸G及所述驱动气缸H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料机构包括横向固设于两所述纵向滑轨之间的滑动架、用以驱使所述滑动架沿两所述纵向滑轨前后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立设于所述滑动架上的固定板、对称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前端面的两竖向滑轨、可上下活动的固设于两所述竖向滑轨之间的倒U型架、用以驱使所述倒U型架沿两所述竖向滑轨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连接于所述倒U型架两下端之间的夹料架及从左至右均匀的固设于所述夹料架底部的多个夹料机械手;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皮带及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架设于其中一所述纵向滑轨的上方并与所述其中一纵向滑轨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轮设有两个,其中一所述第一传动轮固设于所述第一丝杆的第一端,另一所述第一传动轮固设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一传动皮带固设于两所述第一传动轮外;所述滑动架的与所述其中一纵向滑轨相连接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螺孔;所述第一丝杆螺纹旋接于所述第一螺孔内,以使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滑动架相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皮带及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架设于所述固定板的前端面并与所述固定板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传动轮设有两个,其中一所述第二传动轮固设于所述第二丝杆的第一端,另一所述第二传动轮固设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第二传动皮带固设于两所述第二传动轮外;所述倒U型架的顶部竖向设有一第二螺孔;所述第二丝杆螺纹旋接于所述第二螺孔内,以使所述第二丝杆与所述倒U型架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成品输出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助焊剂槽与所述锡炉之间的出料传动带、固设于所述机架右侧的与所述出料传动带的右端相旋接的向所述机架的右下方倾斜设置的导料斗及水平的架设于所述出料传动带上方的下料板;所述下料板的后边沿从左至右均匀的开设有多个下料槽,多个所述下料槽的位置与多个所述夹料机械手的位置一一相对。

优选地,所述第一骨架来料中转机构包括步进电机A、主动轮A、从动轮A、传送带A、夹持块A、滑块固定板A、导轨A及多个取料头A;

所述步进电机A沿前后方向固设于所述骨架来料输送架的左端,并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主动轮A固设于所述步进电机A的转轴上;所述从动轮A固设于所述骨架来料输送架的中部,并与所述主动轮A并排设置;所述传送带A套设于所述主动轮A与所述从动轮A之间;所述夹持块A夹持于所述传送带A上;所述滑块固定板A固设于所述夹持块A上;多个所述取料头A均匀的固设于所述滑块固定板A的后端面;所述导轨A沿所述骨架来料输送架的长度方向固设于所述骨架来料输送架的左侧,所述滑块固定板A 的底部可滑动的卡设于所述导轨A外;

当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步进电机A转动,以使所述步进电机A带动所述传送带A转动时,所述传送带A可带动所述夹持块A、滑块固定板A及多个所述取料头A沿所述导轨A在所述震盘送料装置及所述多轴绕线机的前方来回滑动,以使将所述震盘送料装置的卡放槽上的待绕线的骨架来料抓取至所述多轴绕线机的骨架来料上料槽上;

所述第二骨架来料中转机构包括步进电机B、主动轮B、从动轮B、传送带B、夹持块B、滑块固定板B、导轨B及多个取料头B;

所述步进电机B沿前后方向固设于所述骨架来料输送架的中部,并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主动轮B固设于所述步进电机B的转轴上;所述从动轮B固设于所述骨架来料输送架的右部,并与所述主动轮B并排设置;所述传送带B套设于所述主动轮B与所述从动轮B之间;所述夹持块B夹持于所述传送带B上;所述滑块固定板B固设于所述夹持块B上;多个所述取料头B均匀的固设于所述滑块固定板B的后端面;所述导轨B沿所述骨架来料输送架的长度方向固设于所述骨架来料输送架的右侧,所述滑块固定板B 的底部可滑动的卡设于所述导轨B外;

当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步进电机B转动,以使所述步进电机B带动所述传送带B转动时,所述传送带B可带动所述夹持块B、滑块固定板B及多个所述取料头B沿所述导轨B在所述多轴绕线机及所述焊锡机的前方来回滑动,以使将所述多轴绕线机的骨架来料下料槽上的绕线完毕的骨架来料抓取至所述焊锡机的骨架来料待放槽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绕线焊锡机联机设备,在具体实施时,将传统的用于变压器骨架来料绕线的多轴绕线机及用于变压器骨架来料端脚焊锡的焊锡机相结合使用,并增设所述震盘送料装置及所述骨架来料中转装置,以使其相关联,并联机形成一整体,一方面,通过所述震盘送料装置及所述骨架来料中转装置的共同作用,使得能实现骨架来料自动上料至多轴绕线机进行全自动绕线及绕好线的骨架来料自动上料至焊锡机进行骨架来料端脚的全自动焊锡,使得生产作业效率高,使得装配工艺周期短,能满足大批量的快速生产需求,另一方面,整个的送料过程、绕线过程及焊锡过程均为自动化,使得能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且使得能节省人力,进而,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绕线焊锡机联机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震盘送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震盘送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多轴绕线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焊锡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焊锡机在去掉机罩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焊锡机在去掉机罩及夹料机构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夹料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骨架来料中转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标号:

震盘送料装置10;

震盘放置台101;送料震盘102;直线送料器103;来料中转台104;插料槽装置105;插料槽1051;取料口10511;挡料机构1052;来料中转装置106;支撑板1061;骨架来料放置座1062;卡放槽10621;驱动气缸D1063;滑板D1064;滑板E1065;驱动气缸E1066;取料装置107;取料机械手A1071;滑板A1072;驱动气缸A1073;滑板B1074;驱动气缸B1075;滑板C1076;驱动气缸C1077;

多轴绕线机20;

机箱201;三维移动台202;排线支架203;导线机构204;导线轮2041;导针2042;夹线机构205;多轴绕线机构206;绕线轴2061;治具头2062;上下料机构207;驱动气缸F2071;料架2072;骨架来料上料槽20721;骨架来料下料槽20722;

焊锡机30;

机架301;纵向滑轨3011;待料机构302;滑板F3021;滑板G3022;驱动气缸G3023;驱动气缸H3024;待料板3025;骨架来料待放槽30251;夹料机构303;滑动架3031;第一驱动组件3032;第一伺服电机30321;第一传动轮30322;第一传动皮带30323;第一丝杆30324;第一螺孔30311;固定板3033;竖向滑轨3034;倒U型架3035;第二驱动组件3036;第二伺服电机30361;第二传动轮30362;第二传动皮带30363;第二丝杆30364;第二螺孔30351;夹料架3037;夹料机械手3038;助焊剂槽304;锡炉305;刮锡机构306;成品输出机构307;出料传动带3071;导料斗3072;下料板 3073;下料槽30731;机罩308;

骨架来料中转装置40;

骨架来料输送架401;第一骨架来料中转机构402;步进电机A4021;主动轮A4022;从动轮A4023;传送带A4024;夹持块A4025;滑块固定板A4026;导轨A4027;多个取料头A4028;第二骨架来料中转机构403;步进电机B4031;主动轮B4032;从动轮B4033;传送带B4034;夹持块B4035;滑块固定板 B4036;导轨B4037;取料头B403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直观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实质。

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及图9所示;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绕线焊锡机联机设备,用以对需要绕线的骨架来料进行绕线及对绕线后的骨架来料的端脚进行焊锡,包括主控制器,还包括:

震盘送料装置10;所述震盘送料装置10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以对需要绕线的骨架来料进行定向输送;

多轴绕线机20;所述多轴绕线机20设置于所述震盘送料装置10的右侧,用以对从所述震盘送料装置10定向输送的骨架来料进行绕线;

焊锡机30;所述焊锡机30设置于所述多轴绕线机20的右侧,用以对从所述多轴绕线机20输送的绕线后的骨架来料的端脚进行焊锡;

骨架来料中转装置40;所述骨架来料中转装置40包括立设于所述震盘送料装置10、多轴绕线机20及所述焊锡机30前方的骨架来料输送架401、从左至右并排的设置于所述骨架来料输送架401上的第一骨架来料中转机构402 及第二骨架来料中转机构403;所述第一骨架来料中转机构402位于所述震盘送料装置10及所述多轴绕线机20的前方之间,用以自动将经所述震盘送料装置10定向输送的骨架来料中转至所述多轴绕线机20;所述第二骨架来料中转机构403位于所述多轴绕线机20及所述焊锡机30的前方之间,用以自动将经所述多轴绕线机20绕线后的骨架来料中转至所述焊锡机30。

基于上述所述,可以明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绕线焊锡机联机设备,在具体实施时,将传统的用于变压器骨架来料绕线的多轴绕线机20及用于变压器骨架来料端脚焊锡的焊锡机30相结合使用,并增设所述震盘送料装置10及所述骨架来料中转装置40,以使其相关联,并联机形成一整体。

一方面,通过所述震盘送料装置10及所述骨架来料中转装置40的共同作用,使得能实现骨架来料自动上料至多轴绕线机20进行全自动绕线及绕好线的骨架来料自动上料至焊锡机30进行骨架来料端脚的全自动焊锡,使得生产作业效率高,使得装配工艺周期短,能满足大批量的快速生产需求。

另一方面,整个的送料过程、绕线过程及焊锡过程均为自动化,使得能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且使得能节省人力。

进而,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震盘送料装置10包括;

震盘放置台101;

送料震盘102;所述送料震盘102立设于所述震盘放置台101上,且所述送料震盘102内装置有需要绕线的骨架来料;

直线送料器103;所述直线送料器103沿左右方向设置于所述送料震盘 102的右侧,与所述送料震盘102相旋接,用以将从所述送料震盘102输送的骨架来料进行定向及将定向后的骨架来料进行直线输送;

来料中转台104;所述来料中转台104设置于所述震盘放置台101的右侧;

插料槽装置105;所述插料槽装置105固设于所述来料中转台104上,并位于所述直线送料器103的右侧,与所述直线送料器103相旋接,用以装置从所述直线送料器103输送的定向后的骨架来料;

来料中转装置106;所述来料中转装置106固设于所述来料中转台104上,并位于所述插料槽装置105的右侧,包括支撑板1061及固设于所述支撑板 1061顶部的骨架来料放置座1062;所述骨架来料放置座1062的上端沿左右方向设有多个用以卡放骨架来料的卡放槽10621;

取料装置107;所述取料装置107固设于所述来料中转台104上,并位于所述插料槽装置105及所述来料中转装置106的后方,包括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多个用以将所述插料槽装置105内所装置的定向后的骨架来料对应抓取至多个所述卡放槽10621的取料机械手A1071、架设于所述来料中转台104上的滑板A1072、多个对应控制多个所述取料机械手A1071沿所述滑板A1072 左右移动的驱动气缸A1073、架设于所述来料中转台104上且位于所述滑板 A1072底部的滑板B1074、控制所述滑板A1072沿所述滑板B1074前后滑动使得多个所述取料机械手A1071整体可前后移动的驱动气缸B1075、架设于所述来料中转台104上且位于所述滑板B1074底部的滑板C1076及控制所述滑板B1074沿所述滑板C1076左右滑动使得多个所述取料机械手A1071整体可左右移动的驱动气缸C1077;多个所述取料机械手A1071分别可左右滑动的固设于所述滑板A1072上;所述滑板A1072可前后滑动的固设于所述滑板 B1074上;所述滑板B1074可左右滑动的固设于所述滑板C1076上;多个所述驱动气缸A1073均沿左右方向设置,多个所述驱动气缸A1073的右端气缸杆对应与多个所述取料机械手A1071的左侧壁连接;所述驱动气缸B1075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驱动气缸B1075的前端气缸杆与所述滑板A1072的后端面连接;所述驱动气缸C1077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驱动气缸C1077的右端气缸杆与所述滑板B1074的下底面的后端连接;且多个所述驱动气缸A1073、所述驱动气缸B1075及所述驱动气缸C1077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料槽装置105包括与骨架来料形状相适配的插料槽1051 及设置于所述插料槽1051右端的挡料机构1052;所述插料槽1051的后端面沿左右方向开设有取料口10511;所述插料槽1051内设有骨架来料在位检测机构(未图示);所述骨架来料在位检测机构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骨架来料在位检测机构优选为用以检测是否具有来料的对射式光线传感器。

所述来料中转装置106还包括立设于所述骨架来料放置座1062底部的用以控制所述骨架来料放置座1062升降的驱动气缸D1063、固设于所述来料中转台104上的滑板D1064、可前后滑动的固设于所述滑板D1064上端面的滑板E1065及用以控制所述滑板E1065沿所述滑板D1064前后滑动使得所述骨架来料放置座1062可前后移动的驱动气缸E1066;所述驱动气缸D1063的底部固设于所述滑板E1065上;所述驱动气缸E1066的前端气缸杆与所述滑板E1065的后部连接;且所述驱动气缸D1063及所述驱动气缸E1066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震盘送料装置10的具体送料过程为:

首先,所述送料震盘102将其内部的骨架来料输送至所述直线送料器103,所述直线送料器103对骨架来料进行定向并将定向后的骨架来料直线输送至所述插料槽1051内。

其次,通过所述驱动气缸C1077的整体左右移动的控制,使得多个所述取料机械手A1071整体移动至所述插料槽1051后方,再结合多个所述驱动气缸A1073的左右移动的控制,使得多个所述取料机械手A1071聚拢至一起,后续的,再通过所述驱动气缸B1075的整体前后移动的控制,使得聚拢在一起的多个所述取料机械手A1071分别插至所述插料槽1051的取料口10511内进行取料;

再次,取料完毕后,依次通过所述驱动气缸B1075的整体前后移动、多个所述驱动气缸A1073的左右移动及所述驱动气缸C1077的整体左右移动的控制,多个所述取料机械手A1071取料并后退分开至初始位置;

进而,再依次通过所述驱动气缸C1077的整体左右移动的控制、所述驱动气缸B1075的整体前后移动的控制,多个所述取料机械手A1071即分别将所抓取的骨架来料对应移送至多个所述卡放槽10621内,以备后续的再次转运。

且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轴绕线机20包括:

机箱201;所述机箱201设置于所述来料中转台104的右侧;

三维移动台202;所述三维移动台202设置于所述机箱201的内中部,所述机箱201内分别设有控制所述三维移动台202前后、左右及上下移动的三个伺服驱动电机,三个所述伺服驱动电机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排线支架203;所述排线支架203架设于所述机箱201的前端面的上端;

导线机构204;所述导线机构204包括多个用以导线的导线轮2041及多个用以输送铜线的导针2042;多个所述导线轮2041从左至右依次固设于所述排线支架203的上端;多个所述导针2042从左至右依次固设于所述排线支架 203的下端,并与多个所述导线轮2041的位置一一相对;

压线机构;所述压线机构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压线机构从左至右依次固设于所述排线支架203的下端,并对应位于多个所述导针2042的下方,且均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以对从相对位置的所述导针2042输送的铜线进行间断性压线作业;

夹线机构205;所述夹线机构205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夹线机构205从左至右依次固设于所述排线支架203的下端,并对应位于多个所述压线机构的下方,且均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用以对从相对位置的所述导针2042输送的铜线进行夹紧、断线及甩线;

多轴绕线机构206;所述多轴绕线机构206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多轴绕线机构206从左至右依次固设于所述三维移动台202上;每个所述多轴绕线机构206均包括沿前后方向固设于所述三维移动台202前端面的绕线电机、固设于相应绕线电机前端的绕线轴2061及固设于相应绕线轴2061前端的用以固定骨架来料的治具头2062;多个所述治具头2062的位置对应与多个所述夹线机构205的位置上下相对;多个所述绕线电机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上下料机构207;所述上下料机构207固设于所述机箱201的前方,包括自所述机箱201前端面两侧引出的驱动气缸F2071及固设于两所述驱动气缸 F2071前上端的料架2072;所述料架2072的上端面从左至右均匀的设置有多个与骨架来料形状相适配的骨架来料上料槽20721;多个所述骨架来料上料槽 20721的位置对应与多个所述治具头2062的位置一一相对;所述料架2072的上端面从左至右还均匀的设置有多个与骨架来料形状相适配的骨架来料下料槽20722;多个所述骨架来料下料槽20722与多个所述骨架来料上料槽20721 错位分布;两所述驱动气缸F2071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轴绕线机20的具体绕线过程为:

首先,将所需要使用的线筒上的铜线一端通过所述导线轮2041传送并穿至所述导针2042的下部,再通过所述压线机构将相应铜线的端头进行间断性的压线作业,使得铜线输送的路径顺畅;其次,通过所述三维移动台202的三维运动,使得所述骨架来料上料槽20721上需要绕线的骨架来料被固定于所述治具头2062上;

然后,通过所述夹线机构205来将铜线的末端夹住并进行铜线在骨架来料端脚上的缠脚,再通过所述多轴绕线机构206的驱动电机控制相应治具头 2062转动,即使得铜线被缠绕至骨架来料外;

再者,再通过所述三维移动台202的三维运动,使得绕好线的骨架来料被卡放置至骨架来料下料槽20722上,以备后续转运。

且上述多轴绕线机20的结构原理及绕线过程等为现有技术常见,在此,不做更加详细的说明。

并且,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焊锡机30包括:

机架301;所述机架301设置于所述机箱201的右侧,且所述机架301的上端面的两侧沿前后方向对称的架设有两纵向滑轨3011;

待料机构302;所述待料机构302设于所述机架301的上端面的前端,用以装置经所述多轴绕线机20绕线后的骨架来料;

夹料机构303;所述夹料机构303可前后滑动的架设于两所述纵向滑轨 3011上,用以夹取所述待料机构302上所装置的绕线后的骨架来料;

助焊剂槽304;所述助焊剂槽304横向固设于所述机架301上,且位于所述待料机构302的后部,用以对绕线后的骨架来料的端脚浸助焊剂;

锡炉305;所述锡炉305横向固设于所述机架301上,且位于所述助焊剂槽304的后部,用以对浸有助焊剂的绕线后的骨架来料的端脚浸锡;

刮锡机构306;所述刮锡机构306固设于所述机架301上,且位于所述锡炉305的后部,用以刮除所述锡炉305内表层锡液氧化物;

成品输出机构307;所述成品输出机构307固设于所述机架301上,且位于所述助焊剂槽304与所述锡炉305之间,用以输出端脚浸锡完的绕线后的骨架来料。

优选的,所述待料机构302包括固设于所述机架301上端面前端的滑板 F3021、可前后滑动的固设于所述滑板F3021上端面的滑板G3022、设于所述滑板G3022后部且用以驱动所述滑板G3022沿所述滑板F3021前后滑动的驱动气缸G3023、立设于所述滑板G3022上端面的驱动气缸H3024及固设于所述驱动气缸G3023上端气缸杆上的待料板3025;所述待料板3025的上沿从左至右均匀的设置有多个与骨架来料形状相适配的骨架来料待放槽30251;所述驱动气缸G3023及所述驱动气缸H3024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料机构303包括横向固设于两所述纵向滑轨3011之间的滑动架3031、用以驱使所述滑动架3031沿两所述纵向滑轨3011前后移动的第一驱动组件3032、立设于所述滑动架3031上的固定板3033、对称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3033前端面的两竖向滑轨3034、可上下活动的固设于两所述竖向滑轨3034之间的倒U型架3035、用以驱使所述倒U型架3035沿两所述竖向滑轨3034上下移动的第二驱动组件3036、连接于所述倒U型架3035两下端之间的夹料架3037及从左至右均匀的固设于所述夹料架3037底部的多个夹料机械手3038;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032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036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3032包括第一伺服电机30321、第一传动轮 30322、第一传动皮带30323及第一丝杆30324;所述第一丝杆30324架设于其中一所述纵向滑轨3011的上方并与所述其中一纵向滑轨3011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轮30322设有两个,其中一所述第一传动轮30322固设于所述第一丝杆30324的第一端,另一所述第一传动轮30322固设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30321的转轴上;所述第一传动轮30322带固设于两所述第一传动轮 30322外;所述滑动架3031的与所述其中一纵向滑轨3011相连接的一端设有一第一螺孔;所述第一丝杆30324螺纹旋接于所述第一螺孔内,以使所述第一丝杆30324与所述滑动架3031相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3036包括第二伺服电机30361、第二传动轮30362、第二传动皮带30363及第二丝杆30364;所述第二丝杆30364架设于所述固定板3033的前端面并与所述固定板3033相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传动轮30362 设有两个,其中一所述第二传动轮30362固设于所述第二丝杆30364的第一端,另一所述第二传动轮30362固设于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0361的转轴上;所述第二传动轮30362带固设于两所述第二传动轮30362外;所述倒U型架 3035的顶部竖向设有一第二螺孔;所述第二丝杆30364螺纹旋接于所述第二螺孔内,以使所述第二丝杆30364与所述倒U型架3035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成品输出机构307包括设置于所述助焊剂槽304与所述锡炉305之间的出料传动带3071、固设于所述机架301右侧的与所述出料传动带3071的右端相旋接的向所述机架301的右下方倾斜设置的导料斗3072及水平的架设于所述出料传动带3071上方的下料板3073;所述下料板3073的后边沿从左至右均匀的开设有多个下料槽30731,多个所述下料槽30731的位置与多个所述夹料机械手3038的位置一一相对。

优选的,所述焊锡机30还包括设于所述机架301外的机罩308,以使防尘。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焊锡机30的具体焊锡过程为:

首先、通过所述夹料机构303的夹料机械手3038将所述待料机构302的骨架来料待放槽30251中的绕好线的骨架来料夹取至所述助焊剂槽304中,以使对绕线后的骨架来料的端脚浸助焊剂;

其次、再通过所述夹料机构303的夹料机械手3038将对浸有助焊剂的绕线后的骨架来料夹取至所述锡炉305中,以使对浸有助焊剂的绕线后的骨架来料的端脚浸锡;

再次,浸锡完毕后,再通过所述夹料机构303的夹料机械手3038将端脚浸锡完毕后的骨架成品抵靠至对应位置的下料槽30731的下部,再提升所述夹料机构303,即使得端脚浸锡完毕后的骨架成品被抵落至所述出料传动带 3071上,继而通过所述导料斗3072导出。

在此过程中,每焊锡一次,所述刮锡机构306则刮除所述锡炉305内表层锡液氧化物。

且上述焊锡机30的结构原理及过程等为现有技术常见,在此,不做更加详细的说明。

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骨架来料中转机构402包括步进电机A4021、主动轮A4022、从动轮A4023、传送带A4024、夹持块A4025、滑块固定板A4026、导轨A4027及多个取料头A4028;

所述步进电机A4021沿前后方向固设于所述骨架来料输送架401的左端,并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主动轮A4022固设于所述步进电机A4021 的转轴上;所述从动轮A4023固设于所述骨架来料输送架401的中部,并与所述主动轮A4022并排设置;所述传送带A4024套设于所述主动轮A4022与所述从动轮A4023之间;所述夹持块A4025夹持于所述传送带A4024上;所述滑块固定板A4026固设于所述夹持块A4025上;多个所述取料头A4028均匀的固设于所述滑块固定板A4026的后端面;所述导轨A4027沿所述骨架来料输送架401的长度方向固设于所述骨架来料输送架401的左侧,所述滑块固定板A4026的底部可滑动的卡设于所述导轨A4027外;

当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步进电机A4021转动,以使所述步进电机A4021 带动所述传送带A4024转动时,所述传送带A4024可带动所述夹持块A4025、滑块固定板A4026及多个所述取料头A4028沿所述导轨A4027在所述震盘送料装置10及所述多轴绕线机20的前方来回滑动,以使将所述震盘送料装置 10的卡放槽10621上的待绕线的骨架来料抓取至所述多轴绕线机20的骨架来料上料槽20721上;

如此,即使得多个所述卡放槽10621内所卡放的待绕线的骨架来料被自动转运至所述多轴绕线机20的骨架来料上料槽20721上,以使实现待绕线的骨架来料的自动化转运。

进一步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骨架来料中转机构403 包括步进电机B4031、主动轮B4032、从动轮B4033、传送带B4034、夹持块 B4035、滑块固定板B4036、导轨B4037及多个取料头B4038;

所述步进电机B4031沿前后方向固设于所述骨架来料输送架401的中部,并与所述主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主动轮B4032固设于所述步进电机B4031 的转轴上;所述从动轮B4033固设于所述骨架来料输送架401的右部,并与所述主动轮B4032并排设置;所述传送带B4034套设于所述主动轮B4032与所述从动轮B4033之间;所述夹持块B4035夹持于所述传送带B4034上;所述滑块固定板B4036固设于所述夹持块B4035上;多个所述取料头B4038均匀的固设于所述滑块固定板B4036的后端面;所述导轨B4037沿所述骨架来料输送架401的长度方向固设于所述骨架来料输送架401的右侧,所述滑块固定板B4036的底部可滑动的卡设于所述导轨B4037外;

当所述主控制器控制所述步进电机B4031转动,以使所述步进电机B4031 带动所述传送带B4034转动时,所述传送带B4034可带动所述夹持块B4035、滑块固定板B4036及多个所述取料头B4038沿所述导轨B4037在所述多轴绕线机20及所述焊锡机30的前方来回滑动,以使将所述多轴绕线机20的骨架来料下料槽20722上的绕线完毕的骨架来料抓取至所述焊锡机30的骨架来料待放槽30251上。

如此,即使得多个所述骨架来料下料槽20722上的绕线完毕的骨架来料被自动转运至所述焊锡机30的骨架来料待放槽30251上,以使实现绕线完毕的骨架来料的自动化转运。

其他实施例等,在此不作一一举例说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绕线焊锡机联机设备,在具体实施时,将传统的用于变压器骨架来料绕线的多轴绕线机20及用于变压器骨架来料端脚焊锡的焊锡机30相结合使用,并增设所述震盘送料装置10及所述骨架来料中转装置40,以使其相关联,并联机形成一整体,一方面,通过所述震盘送料装置10及所述骨架来料中转装置40的共同作用,使得能实现骨架来料自动上料至多轴绕线机20进行全自动绕线及绕好线的骨架来料自动上料至焊锡机30进行骨架来料端脚的全自动焊锡,使得生产作业效率高,使得装配工艺周期短,能满足大批量的快速生产需求,另一方面,整个的送料过程、绕线过程及焊锡过程均为自动化,使得能大大降低人工成本,且使得能节省人力,进而,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效果好,使得本实用新型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本实用新型会非常的受欢迎,能得到有效普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