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焊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5289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焊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带领域,特别是一种光伏焊带。



背景技术:

传统光伏焊带焊接于电池片上并将相邻电池片相互连接,由于焊带本身具有一定的宽度,会遮盖住电池片的一部分受光面积,从而影响光线的利用率,为了提升电池组件的功率,出现了少数反光焊带,有些反光结构采用反光条贴合于焊带表面,有的是直接成型于焊带的表面,与焊带是一体的,但这两种焊带的反光结构都是平行于反光焊带的长度方向,一般光伏组件是正面朝南安装,焊带的反光结构在反射太阳光线时,因与太阳光直射光线形成的角度受限,无法形成全反射,组件的转换效率无法最大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光伏焊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焊带,包括扁平的焊带本体,所述焊带本体表面设有反射光线的微结构,所述微结构为多条并行排列的棱条,所述棱条长度方向与焊带本体长度方向的夹角为30-60°。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反射光线的微结构与焊带长度方向成角度设置,可以适应太阳能利用集中地区的光照特点,使照射到焊带区域的光线最大程度地被全反射到电池片表面重新吸收利用,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功率。

进一步地,单条所述棱条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梯形、多边形、闭合曲线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根据地区差异选择不同横截面的反射微结构,以提高光线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棱条的顶点高度按平滑曲线周期性变化。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形成多曲率的反射面,能将不同入射角度的光线均匀全反射再利用,这样能兼顾上午和下午的不同入射角度的光线。

进一步地,所述棱条的底边高度与对应的顶点同步按平滑曲线周期性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棱条顶点与底边的高度变化平滑曲线为正弦曲线。

进一步地,以焊带本体宽度方向为X轴,高度方向为Z轴,所述棱条顶点最高点与底边最低点的中点为Z轴0点,所述棱条顶点高度的正弦曲线函数为Z=1/12AsinX+1/6A,所述棱条底边高度的正弦曲线函数为Z=1/12AsinX-1/6A,其中A为焊带本体的厚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棱条的横截面上,相邻棱条表面轮廓高度按正弦曲线周期性变化。

进一步地,以焊带本体长度方向为Y轴,高度方向为Z轴,所述棱条顶点最高点与底边最低点的中点为Z轴0点,所述棱条横截面的表面轮廓高度的正弦曲线函数为Z=1/6AsinY±1/4A,其中A为焊带本体的厚度。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反射微结构在横向纵向上都具有多曲率的反射面,能够综合利用全天候的光照,将焊带表面的光线以发散状反射到更大区域电池片上进行利用,减轻局部电池片的光能转换负担,提高了吸收利用率。

进一步地,所述焊带本体表面还设有锡层或导电银浆层。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能提高微结构反光性,同时提高焊带与电池片结合力,提高电能导出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锡层或导电银浆层将具有所述微结构的焊带表面涂覆为微结构面与平整面一隔一地设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微结构面用于设置在电池片上表面反射入射光线,平整面用于与电池片表面进行焊接,提高焊接结合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焊带与电池片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是焊带反射光线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焊带本体;2-棱条;3-锡层;31-微结构面;32-平整面;4-电池片;5-光伏组件玻璃面板;6-入射光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为:一种光伏焊带,包括扁平的焊带本体1,焊带本体1表面设有反射光线的微结构,所述微结构为多条并行排列的棱条2,棱条2长度方向与焊带本体1长度方向的夹角为30-6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反射光线的微结构与焊带长度方向成角度设置,可以适应太阳能利用集中地区的光照特点,使照射到焊带区域的光线最大程度地被全反射到电池片表面重新吸收利用,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功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单条所述棱条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梯形、多边形、闭合曲线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地区差异选择不同横截面的反射微结构,以提高光线利用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棱条的顶点高度按平滑曲线周期性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棱条顶点与底边的高度变化平滑曲线为正弦曲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以焊带本体宽度方向为X轴,高度方向为Z轴,所述棱条顶点最高点与底边最低点的中点为Z轴0点,所述棱条顶点高度的正弦曲线函数为Z=1/12AsinX+1/6A,所述棱条底边高度的正弦曲线函数为Z=1/12AsinX-1/6A,其中A为焊带本体的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棱条的横截面上,相邻棱条表面轮廓高度按正弦曲线周期性变化;以焊带本体长度方向为Y轴,高度方向为Z轴,所述棱条顶点最高点与底边最低点的中点为Z轴0点,所述棱条横截面的表面轮廓高度的正弦曲线函数为Z=1/6AsinY±1/4A,其中A为焊带本体的厚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反射微结构在横向纵向上都具有多曲率的反射面,能够综合利用全天候的光照,将焊带表面的光线以发散状反射到更大区域电池片上进行利用,减轻局部电池片的光能转换负担,提高了吸收利用率。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焊带本体1表面还设有锡层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提高微结构反光性,同时提高焊带与电池片结合力,提高电能导出效率。

如图3-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锡层或导电银浆层将具有所述微结构的焊带表面涂覆为微结构面31与平整面32一隔一地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图4中,微结构面31用于设置在电池片4上表面反射入射光线,平整面32用于与电池片4下表面进行焊接,提高焊接结合力。

如图5所示,为太阳入射光线照射到焊带表面被反射再利用的示意图,入射光线6穿过光伏组件玻璃面板5入射到焊带本体1微结构面31上,微结构面31将光线反射到光伏组件玻璃面板5上,发生全反射,最终照射到电池片4表面,光能被再利用,提高光伏组件功率。

本实用新型焊带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锯齿形压辊设备将截面为圆形的铜线材轧制成一面具有连续锯齿的扁铜带,锯齿与焊带长度向角度为30-60度,轧制速度为50-150米/分钟,压辊表面角度为120-150度的连续锯齿,

2.通过退火设备对经轧制的扁铜带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200-400℃,退火炉内充有氢气,可避免铜带表面氧化;

3.通过涂锡设备对经退火的扁铜带进行涂锡处理,温度为150-300℃;

4.通过可变频的风刀设备,对经涂锡的焊带两表面进行强风模式、弱风模式交替的吹锡处理;

5.通过收卷设备对经吹锡处理的焊带进行收卷。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