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动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0659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动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动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鼠标或计算器用的微动开关,行程较短,只有1mm左右,手感体验极差,特别是处于行程下限的开关,按压时尤为卡涩;现有鼠标切换导通信号一般通过簧片式机械机构触点进行位置转换,由于微动开关点击频率高,次数较多,结构设计不够合理时,触点很容易磨损,或是当触点出现污染、氧化、掉落时,均能导致微动开关失效而出现双击、点击无反应等缺陷,一般用户无法更换微动开关,进而导致鼠标基本无法继续使用,用户只能整个鼠标报废,浪费严重;另外,由于使用鼠标时会反复操作鼠标左右键微动开关,游戏级别的玩家一分钟可以操作100次以上,因而微动开关是鼠标中损耗较快的元件,传统的鼠标微动开关的引脚是焊接在PCB上,需要专用工具电烙铁才能够取出,一般用户无法完成操作,不能完全有效解决鼠标微动开关自由更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旨在提供一种方便更换、手感体验好、寿命长、可靠性高的微动开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动开关,包括底座、上盖和按挚,在按挚顶部设有装配鼠标按钮用

且伸出于上盖的十字骨位结构,按挚内部设有向下凸出的定位柱,在定位柱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按挚下部通过复位弹簧连接于底座内,在底座内底部设有带孔的导向柱,定位柱下部置于导向柱内;在按挚两侧凸出设有导向滑台,在底座内设有与导向滑台对应的凹槽;底座外周设有对称的弹性卡扣结构,该弹性卡扣结构外部朝外凸出设有两个上卡脚,在弹性卡扣结构上部两上卡脚的中间设有卡扣解除部;底座内设有安装槽,在安装槽内安装有弹性件,在弹性件的两侧设有凸出的卡爪,在按挚上卡爪位置对应处设有卡槽一。

优选的,上述底座底部设有用于红外线对管安装的安装孔。

优选的,还包括一端子,在底座内设有卡槽二,端子安装于卡槽二内,在端子上设有触点一,在弹性件上设有与触点一对应的触点二,在端子和弹性件底面分别设有引脚,引脚伸出底座底面并与预先焊接于鼠标PCB上的套筒插拔连接。

优选的,上述上盖上设有U型扣,在底座上设有与U型扣匹配的卡勾。

优选的,上述上盖外周朝内凸出设有下卡脚,在底座外周设有与下卡脚匹配的卡槽三。

优选的,上述十字骨位结构包括垂直骨位和水平骨位,垂直骨位和水平骨位的厚度不同。

优选的,上述底座底部设有排水孔。

优选的,上述上盖上设有十字骨位结构上下活动的通孔。

优选的,上述按挚上设有限制按挚上行位置的限位凸出部。

优选的,上述上盖外周安装有透镜,在透镜内安装有背光灯。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本实用新型微动开关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方便插拔,一般用户均可简易操作更换,通过调整复位弹簧和弹性件的参数,可产生多种不同的机械按压手感和按压舒适度,开关行程也比传统鼠标开关长,按压更顺畅,手感更好,该微动开关还使鼠标适合个性化定制。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底座 10导向柱 11凹槽 12弹性卡扣结构 121上卡脚 122卡

扣解除部 13安装槽 14安装孔 15卡槽二 16卡槽三 17排水孔 18卡勾 2上盖 21下卡脚 22通孔 23 U型扣 3按挚 31十字骨位结构 32定位柱 33导向滑台 34卡槽一 35限位凸出部 4复位弹簧 5弹性件 51卡爪 52触点二 6端子 61触点一 7套筒 70导柱 8透镜 9红外线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揭示微动开关包括底座1、上盖2和按挚3,在上盖2外周朝内凸出设有下卡脚21,在底座1外周设有与下卡脚21匹配的卡槽三16,底座1和上盖2组装时,下卡脚21与卡槽三16扣合连接,从而使底座1和上盖2安装在一起,内部形成容纳腔。该微动开关的底座1和上盖2均呈长方状,由于目前鼠标大多采用长方形状,故而方便鼠标设计开关的安装位置,便于该开关安装入鼠标内;在底座1外周设有对称的弹性卡扣结构12,该弹性卡扣结构12外部朝外凸出设有两个上卡脚121,在弹性卡扣结构12上部设有卡扣解除部122,开关安装时,通过弹性卡扣结构12的上卡脚121扣合安装于鼠标内的安装板上,卡扣解除部122位于两上卡脚121的中间,使用者通过外力向内压迫弹性卡扣结构12的卡扣解除部122可以使上卡脚121脱离鼠标的安装板,从而非常方便、轻松取出该微动开关,该微动开关还可通过上卡脚121与鼠标安装板反复插拔。

本实施例中,在按挚3顶部设有十字骨位结构31,在按挚3两侧凸出设有导向滑台33,在底座1内设有与导向滑台33对应的凹槽11,该十字骨位结构31用于装配鼠标按钮,包括垂直骨位和水平骨位,在上盖2上设有通孔22,十字骨位结构31从通孔22处伸出上盖2,并可在通孔22中上下活动;为了限制按挚3的上行位置,在按挚3上设有限位凸出部35;为了方便鼠标按钮与十字骨位结构31的安装,防止方向装错,十字骨位结构31的垂直骨位和水平骨位的厚度不同。在按挚3内部设有向下凸出的定位柱32,在定位柱32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4,按挚3下部通过复位弹簧4连接于底座1内,在底座1内底部设有带孔的导向柱10,定位柱32下部置于导向柱10内。

在底座1内设有安装槽13,在安装槽13内安装有弹性件5,在此,弹性件5选用弹片,在弹性件5的两侧设有凸出的卡爪51,在按挚3上卡爪51位置对应处设有卡槽一34,卡爪51与卡槽一34的接触和脱离不断发出声响,产生段落感,手感体验好。

另外,在底座1底部设有排水孔17,排水孔17呈长条状,排水孔17的长度设置方向与底座1的长度设置方向相同,不小心进入底座1内部的水可以从排水孔17中排出。

还有,在底座1底部设有用于红外线对管9安装的安装孔14,红外线对管9置于安装孔14内贴片安装在鼠标的PCB板上。

初始状态下,按挚3受复位弹簧4的弹力限制在上盖2上部,弹性件5两侧凸出的卡爪51处于按挚3卡槽一34内,按挚3的下部处于红外线对管9之间的红外线束上方,没有形成遮蔽,红外线对管9的接收管持续接受发射管的红外信号。工作时,外力按压按挚3,按挚3克服复位弹簧4弹力往下方运动,按挚3下压运动过程中卡槽一34拨动弹性件5卡爪51发出声音,产生段落感,同时按挚3的下部穿过红外线束,形成遮蔽,接收管收不到发射管的红外信号,从而产生触发信号,能够显著提高鼠标微动开关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如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微动开关结构整体与实施例一中结构近似,不同之处为上盖1结构存在差异。

本实施例在上盖1外周安装有透镜8,在透镜8内安装有背光灯,增加了开关的灯光效果。与实施例一中结构相比,本实施例结构同样具有方便更换、手感体验好、寿命长、可靠性高的优点。

实施例三: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微动开关结构整体与实施例一中结构近似,不同之处为信号触发结构存在差异。

本实施例还包括一端子6,在底座1内设有卡槽二15,端子6安装于卡槽二

15内,在端子6上设有触点一61,在弹性件5上设有与触点一61对应的触点二52,在端子6和弹性件5底面分别设有引脚,引脚伸出底座1底面并与预先焊接于鼠标PCB上的套筒7插拔连接,实现了自由插拔;为了方便底座1的安装,在底座1底部设有导柱70辅助定位。与实施例一中结构相比,本实施例结构同样具有方便更换、手感体验好、寿命长、可靠性高的优点。

实施例四:如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微动开关结构整体与实施例一中结构近似,不同之处为底座1和上盖2结构存在差异。

本实施例在上盖2上设有U型扣23,在底座1上设有与U型扣23匹配的卡勾18,上盖2和底座1连接更稳固。与实施例一中结构相比,本实施例结构同样具有方便更换、手感体验好、寿命长、可靠性高的优点。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的优选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在相同构思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变换形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