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口功能型蓄电池组联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6340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口功能型蓄电池组联接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厂站直流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口功能型蓄电池组联接头。



背景技术:

直流系统作为厂站内各类二次装置和回路正常运行的供电电源,其蓄电池组的状态量的采集监测一直是保证直流系统工况运行可靠性的重点工作。目前大部分厂站基本配置两套甚至多套直流系统,蓄电池基数量大,施工、技改和消缺工作中,蓄电池组监测采集线接入工作耗时占比非常大。另外,已投运的蓄电池组若需更换监测采集线,需要将整组蓄电池停运,将待更换电池解列后才能进行换线工作,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口功能型蓄电池组联接头,具有接换监测采集线效率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插口功能型蓄电池组联接头,包括正极性端头、电连接于所述正极性端头上的负极性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性端头包括第一绝缘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内的第一导体接触件,贯穿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在第一导体接触件上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插设有插接片,所述插接片侧壁上设置有浅弧度卡口;所述插接槽内部侧壁设置有安装孔、滑移插接于所述安装孔内的卡帽、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部且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卡帽上用于驱动所述卡帽插接于所述卡口内的弹簧;所述插接片上设置有监测采集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监测采集线与插接片连接插入到插接槽内与第一导体接触件连接;设置在插接槽侧壁上的卡帽在弹簧的作用下嵌入到设置在插接片上的浅弧度卡口内,将插接片固定在插接槽内;需要拔出插接片时,用力拉插接片即可使卡帽与浅弧度卡口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极性端头包括第二绝缘壳体,所述第二绝缘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二导体接触件,所述第二导体接触件往远离正极性端头方向延伸形成接触片,贯穿所述接触片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池负极的内六角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壳体起到隔绝、绝缘的作用,通过内六角螺钉旋入单节蓄电池的负极性螺孔与电池连接可以增减负极性端头与电池连接的稳定性,同时绝缘壳体提供绝缘保护以及在接线、拧螺栓过程中提供握触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种插口功能型蓄电池组联接头还包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导体接触件上且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导体接触件上的引流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线连接第一导体接触件和第二导体接触件,起导电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线外部包裹绝缘阻燃层,引流线采用铜质绞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阻燃层提供绝缘保护和阻燃作用,引流线采用铜质绞线,具有一定的弯曲裕度,蓄电池重量大,数量较多,排列置位后不便于移动,具有弯曲裕度的引流线较软,在接线过程中得以提供一定的方便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导体接触件往远离负极性端头方向延伸形成接触条,贯穿所述接触条设置有用于连接电池正极的内六角螺钉。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第一导体接触件通过内六角螺钉旋入与正极螺孔连接,连接稳固、安装较为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监测采集线与插接片连接插入到插接槽内与第一导体接触件连接,可直接采集电池相关数据,需要更换监测采集线时直接将插接片从插接槽拔出,不用解列需要更换监测采集线的电池,也不用停运电池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正极性端头;101、第一绝缘壳体;102、第一导体接触件;2、负极性端头;201、第二绝缘壳体;202、第二导体接触件;3、插接槽;4、插接片;5、卡口;6、安装孔;7、卡帽;8、弹簧;9、监测采集线;10、接触条;11、接触片;12、内六角螺钉;13、防滑纹;14、引流线;15、绝缘阻燃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插口功能型蓄电池组联接头,附图1、图3所示,包括正极性端头1、与正极性端头1通过引流线14连接的负极性端头2。正极性端头1包括第一绝缘壳体101和设置在第一绝缘壳体101内部的第一导体接触件102;贯穿第一绝缘壳体101在第一接触件内部设有插接槽3,插接槽3内插设有插接片4,插接片4上设置有浅弧度卡口5;插接槽3的侧壁上设置有安装孔6,安装孔6内插设有可以在安装孔6滑移的卡帽7,卡帽7远离插接片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簧8,弹簧8远离卡帽7的一端与安装孔6的内部固定连接,插接片4插入插接槽3后卡帽7在弹簧8的作用下嵌入到浅弧度卡口5内;第一导体接触件102从第一绝缘壳体101的下端往远离引流线14的方向延伸形成接触条10,贯穿接触条10设置有用于旋入电池正极螺孔与正极连接的内六角螺钉12。负极性端头2包括第二绝缘壳体201和第二导体接触件202,第二导体接触件202从第二绝缘壳体201的下端往远离引流线14的方向延伸形成接触片11,贯穿接触片11设置有用于旋入电池负极螺孔与负极固定连接的内六角螺钉12。引流线14的两端连接第一导体接触件102和第二导体接触件202,引流线14的外层包裹绝缘阻燃层15,引流线14为铜质绞线。

如附图2所示,贯穿正极性端头1的第一绝缘壳体101在第一导体接触件102上设置有三个插接槽3,第一绝缘壳体101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纹1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