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测方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44763发布日期:2018-06-19 23:4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自动测方阻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测方阻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电池片领域中,制作P-N结,即扩散为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核心,扩散工艺在炉管内进行高温同磷源进行反应,在硅片表面生成磷单质,并通过高温与硅原子发生替换进入硅晶体内部,形成N型半导体,与之前P型硅片接触区域形成PN结。其中,判定扩散是否优良均是通过测试硅片表面方阻来体现。目前的测试设备均需要人工进行取片、测片和放片。不光效率低,期间不免有摩擦、破损和污染等不良现象;并且目前测试均是抽检硅片,对于未检测到的硅片,存在方阻异常流入下道工序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测试设备均需要人工进行取片、测片和放片。不光效率低,期间不免有摩擦、破损和污染等不良现象;并且目前测试均是抽检硅片,对于未检测到的硅片,存在方阻异常流入下道工序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测方阻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测方阻设备,包括:包括上料部分、测试部分、下料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上料部分包括上料区、下片区、第一缓存区和校正区,所述测试部分包括测试区,所述下料部分包括第二缓存区、分片区、上片区和下料区,所述上料区、下片区、第一缓存区、校正区、测试区、第二缓存区、分片区、上片区和下料区呈流水线依次设置,所述控制部分分别控制上料区、下片区、第一缓存区、校正区、测试区、第二缓存区、分片区、上片区和下料区。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测方阻设备,通过控制部分控制上料区将装满硅片的花篮输送至下片区,下片区将花篮内的硅片逐一卸下并输送至第一缓存区,第一缓存区将硅片输送至校正区,校正区将硅片校正后输送至测试区进行方阻测试,通过方阻测试完成的硅片被输送至第二缓存区,通过控制部分控制,跟设定标准对比后通过分片区分片后,将超出超过设定标准上限和超过设定标准下限的硅片分出,仅将方阻测试结果在正常范围内的硅片输送至上片区,并通过上片区将硅片放置在花篮上,最终将装满硅片的花篮通过下料区输送出去;通过自动化测试硅片方阻,有效避免了人工取片与测片带来的污染、破片与划伤的问题;

自动化测试硅片方阻,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可完成批量检测。

进一步的,所述上料区包括传输装置,两组所述传输装置上下间隔设置,所述传输装置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光电传感器,所述右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部分电连接,位于上方的传输装置用于输送装满硅片的花篮,位于下方的传输装置用于输送空花篮。

进一步的,所述下片区包括下片装置、夹紧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下片装置包括联动装置和固定台,所述联动装置驱动所述固定台实现升降,所述夹紧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台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传输装置和活动运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台上,并位于所述夹紧装置的正下方,所述活动运输装置位于夹紧装置与传输装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缓存区和第二缓存区均包括联动装置、传输装置和储物篮,所述储物篮罩设所述传输装置,所述联动装置驱动所述储物篮实现升降。

作为优选,所述储物篮包括卡板,两个所述卡板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传输装置位于两个所述卡板之间,所述卡板上开设有若干缓存槽,两个所述卡板上的缓存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卡板上固定安装有左、右光电传感器,所述左、右光电传感器分别位于缓存槽的两端。

进一步的,所述校正区包括传输装置、左、右光电传感器和校准装置,所述校准装置包括呈排排列的滑轮组和气缸,两组所述滑轮组分别位于传输装置的两侧,并与所述传输装置平行设置,所述滑轮组由驱动装置驱动靠近或远离传输装置,所述左、右光电传感器分别位于传输装置的两端,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测试区包括传输装置、测试平台、测试四探针面板和升降装置,所述测试四探针面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平台上,所述测试平台位于所述所述传输装置的正上方,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传输装置的正下方,所述升降装置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放置硅片的载物台,所述升降装置驱动载物台上的硅片靠近或远离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区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左、右光电传感器,所述左、右光电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部分电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为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分片区包括传输装置和运动装置,所述传输装置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光电传感器,所述左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部分电连接,所述运动装置包括联动装置、升降装置和吸盘,所述联动装置位于所述传输装置的正上方,用于驱动升降装置向传输装置的前方或后方移动,所述升降装置滑动安装在所述联动装置上,所述吸盘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升降装置为气缸。

进一步的,所述上片区包括上片装置、夹紧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上片装置包括联动装置和固定台,所述联动装置驱动所述固定台实现升降,所述夹紧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台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传输装置和活动运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台上,并位于所述夹紧装置的正下方,所述活动运输装置位于夹紧装置与传输装置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区包括传输装置,两组所述传输装置上、下间隔设置,所述传输装置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光电传感器,所述右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部分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台的上方,所述驱动装置上固定安装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位于所述传输装置的正上方,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夹紧板靠近或远离传输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运输装置包括机架和皮带,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机架上滑动安装有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四转轴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上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所述皮带依次绕过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上的皮带轮,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推动缸,两个所述推动缸的伸出端分别与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推动缸分别带动第三转轴和第四转轴在机架上左右移动,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第四转轴的左侧,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部分电连接。

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结构,所述传输装置为皮带传输机。

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结构,所述联动装置为丝杆传动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控制部分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为了将具有不同方阻值的硅片区分出来,所述分片区还包括第一容纳盒和第二容纳盒,所述第一容纳盒和第二容纳盒,所述第一容纳盒和第二容纳盒分别位于传输装置的前后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测方阻设备,通过控制部分控制上料区将装满硅片的花篮输送至下片区,下片区将花篮内的硅片逐一卸下并输送至第一缓存区,第一缓存区将硅片输送至校正区,校正区将硅片校正后输送至测试区进行方阻测试,通过方阻测试完成的硅片被输送至第二缓存区,通过控制部分控制,跟设定标准对比后通过分片区分片后,将超出超过设定标准上限和超过设定标准下限的硅片分出,仅将方阻测试结果在正常范围内的硅片输送至上片区,并通过上片区将硅片放置在花篮上,最终将装满硅片的花篮通过下料区输送出去;通过自动化测试硅片方阻,有效避免了人工取片与测片带来的污染、破片与划伤的问题;自动化测试硅片方阻,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可完成批量检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料区(下料区)的三维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下片区(上片区)的三维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缓存区(第二缓存区)的三维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校正区的三维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测试区的三维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分片区的三维示意图。

图中:1.上料区,2.下片区,2-1.固定台,3.第一缓存区,3-1.卡板,3-2. 缓存槽,4.校正区,4-1.滑轮组,5.测试区,5-1.测试平台,5-2.载物台,6. 第二缓存区,7.分片区,7-1.吸盘,7-2.第一容纳盒,7-3.第二容纳盒,8.上片区,8-1.夹紧板,8-2.皮带,8-3.第一转轴,8-4.第二转轴,8-5.第三转轴, 8-6.第四转轴,8-7.皮带轮,9.下料区,10.皮带传输机,11.丝杆传动装置,12. 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自动测方阻设备,包括:包括上料部分、测试部分、下料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上料部分包括上料区1、下片区2、第一缓存区 3和校正区4,所述测试部分包括测试区5,所述下料部分包括第二缓存区6、分片区7、上片区8和下料区9,所述上料区1、下片区2、第一缓存区3、校正区4、测试区5、第二缓存区6、分片区7、上片区8和下料区9呈流水线依次设置,所述控制部分分别控制上料区1、下片区2、第一缓存区3、校正区4、测试区5、第二缓存区6、分片区7、上片区8和下料区9。

如图3所示,所述上料区1包括皮带传输机10,两组所述皮带传输机10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皮带传输机10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光电传感器,所述右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部分电连接,位于上方的皮带传输机10用于输送装满硅片的花篮,位于下方的皮带传输机10用于输送空花篮。

如图4所示,所述下片区2包括下片装置、夹紧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下片装置包括丝杆传动装置11和固定台2-1,所述丝杆传动装置11驱动所述固定台2-1实现升降,所述夹紧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台2-1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皮带传输机10和活动运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台2-1 上,并位于所述夹紧装置的正下方,所述活动运输装置位于夹紧装置与皮带传输机10之间。所述夹紧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12,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台2-1的上方,所述驱动装置上固定安装有夹紧板8-1,所述夹紧板8-1位于所述皮带传输机10的正上方,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夹紧板8-1 靠近或远离皮带传输机10。所述活动运输装置包括机架和皮带8-2,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8-3和第二转轴8-4,所述机架上滑动安装有第三转轴8-5 和第四转轴8-6,所述第一转轴8-3与所述第四转轴8-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转轴8-3、第二转轴8-4、第三转轴8-5和第四转轴8-6上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8-7,所述皮带8-2依次绕过第一转轴8-3、第二转轴8-4、第三转轴8-5和第四转轴8-6上的皮带轮8-7,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推动缸,所述推动缸为气缸12,两个所述气缸12的伸出端分别与第三转轴8-5和第四转轴8-6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气缸12分别带动第三转轴8-5和第四转轴8-6在机架上左右移动,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第四转轴8-6的左侧,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部分电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缓存区3和第二缓存区6均包括丝杆传动装置11、皮带传输机10和储物篮,所述储物篮罩设所述皮带传输机10,所述丝杆传动装置11驱动所述储物篮实现升降,所述储物篮包括卡板3-1,两个所述卡板3-1 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皮带传输机10位于两个所述卡板3-1之间,所述卡板3-1 上开设有若干缓存槽3-2,两个所述卡板3-1上的缓存槽3-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卡板3-1上固定安装有左、右光电传感器,所述左、右光电传感器分别位于缓存槽3-2的两端。

如图6所示,所述校正区4包括皮带传输机10、左、右光电传感器和校准装置,所述校准装置包括呈排排列的滑轮组4-1和气缸12,两组所述滑轮组4-1 分别位于皮带传输机10的两侧,并与所述皮带传输机10平行设置,所述滑轮组4-1由驱动装置驱动靠近或远离皮带传输机10,所述左、右光电传感器分别位于皮带传输机10的两端,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12。

如图7所示,所述测试区5包括皮带传输机10、测试平台5-1、测试四探针面板和升降装置,所述测试四探针面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测试平台5-1上,所述测试平台5-1位于所述所述皮带传输机10的正上方,所述升降装置位于所述皮带传输机10的正下方,所述升降装置上固定安装有用于放置硅片的载物台5-2,所述升降装置驱动载物台5-2上的硅片靠近或远离测试平台5-1,所述测试区5 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左、右光电传感器,所述左、右光电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部分电连接,所述升降装置为气缸12。

如图8所示,所述分片区7包括皮带传输机10和运动装置,所述皮带传输机10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左光电传感器,所述左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部分电连接,所述运动装置包括丝杆传动装置11、升降装置和吸盘7-1,所述丝杆传动装置11位于所述皮带传输机10的正上方,用于驱动升降装置向皮带传输机10的前方或后方移动,所述升降装置滑动安装在所述丝杆传动装置11上,所述吸盘 7-1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上,所述升降装置为气缸12,所述分片区7还包括第一容纳盒7-2和第二容纳盒7-3,所述第一容纳盒7-2和第二容纳盒7-3,所述第一容纳盒7-2和第二容纳盒7-3分别位于皮带传输机10的前后两侧。

如图4所示,所述上片区8包括上片装置、夹紧装置和输送装置,所述上片装置包括丝杆传动装置11和固定台2-1,所述丝杆传动装置11驱动所述固定台2-1实现升降,所述夹紧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台2-1的上方,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皮带传输机10和活动运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台2-1 上,并位于所述夹紧装置的正下方,所述活动运输装置位于夹紧装置与皮带传输机10之间,所述夹紧装置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12,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台2-1的上方,所述驱动装置上固定安装有夹紧板8-1,所述夹紧板8-1位于所述皮带传输机10的正上方,所述驱动装置驱动夹紧板8-1 靠近或远离皮带传输机10。所述活动运输装置包括机架和皮带8-2,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8-3和第二转轴8-4,所述机架上滑动安装有第三转轴8-5 和第四转轴8-6,所述第一转轴8-3与所述第四转轴8-6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转轴8-3、第二转轴8-4、第三转轴8-5和第四转轴8-6上均固定安装有皮带轮8-7,所述皮带8-2依次绕过第一转轴8-3、第二转轴8-4、第三转轴8-5和第四转轴8-6上的皮带轮8-7,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推动缸,所述推动缸为气缸12,两个所述气缸12的伸出端分别与第三转轴8-5和第四转轴8-6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气缸12分别带动第三转轴8-5和第四转轴8-6在机架上左右移动,所述机架上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第四转轴8-6的左侧,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部分电连接。

如图3所示,所述下料区9包括皮带传输机10,两组所述皮带传输机10上、下间隔设置,所述皮带传输机10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右光电传感器,所述右光电传感器与所述控制部分电连接。

所述控制部分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英文简写为:PLC。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步骤如下:

1、将扩散下料后的花篮放在上料区1中位于上方的皮带传输机10上,准备测试;

2、PLC控制上料区1中位于上方的皮带传输机10工作,将花篮向右移动,当移动到右光电传感器时,PLC控制上料区1上的皮带传输机10停止工作,此时花篮到达上料区1最右端;

3、PLC控制下片区2中丝杆传动装置11工作,将固定台2-1向上移动固定距离,使固定台2-1上皮带传输机10的输送面与上料区1中上方皮带传输机10 的输送面保持水平;

4、PLC控制上料区1中位于上方的皮带传输机10与下片区2中的皮带传输机10工作,花篮继续向右移动至下片区2中的皮带传输机10上,到达下片区2最右侧时,PLC控制上料区1中位于上方的皮带传输机10与下片区2中的皮带传输机10停止工作;

5、PLC控制下片区2上的气缸12充气,气缸12将夹紧板8-1向下运动,并与花篮上表面贴合,从而将花篮夹紧在固定台2-1上;

6、PLC控制下片区2上的丝杆传动装置11工作,带动固定台2-1下移固定距离,使花篮内最下侧硅片与活动运输装置中的皮带8-2水平;

7、PLC控制活动输送装置中的两个气缸12同时伸出,推动第三转轴8-5 和第四转轴8-6向花篮移动,使活动输送装置中的皮带8-2位于花篮的下方,使皮带8-2抵到花篮最下方硅片的下方,此时活动运输装置左侧的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压力;

8、PLC根据压力传感器的由无到有变化,使活动运输装置中的皮带传输机 10运转,花篮内的硅片被运输至第一缓存区3;

9、PLC根据压力传感器的由有到无变化,使下片区2上的丝杆传动装置11 工作,使花篮每秒钟向下固定移动一段距离,直到压力传感器的由无到有变化,继续使活动运输装置中的皮带传输机10运转,由此循环,直到花篮内硅片均被传输至第一缓存区3;

10、PLC控制下片区2上的丝杆传动装置11带动固定台2-1下移到固定台 2-1上的皮带传输机10的输送面与上料区1下方皮带传输机10的输送面水平,使夹紧装置中的气缸12回复原位后固定台2-1上的皮带传输机10反向运转,空花篮被运输到上料区1下方的皮带传输机10上,由此上料花篮完成一个循环。

11、被传输走的硅片进入到第一缓存区3,如果硅片长时间停留在第一缓存区3时(及缓存区右光电传感器长时间感应为有时),PLC控制第一缓存区3内的丝杆传动装置11带动储物篮上移一段距离,将硅片装载到缓存槽3-2内;如果硅片长时间没有经过缓存区时(及缓存区左光电传感器长时间感应为无时), PLC控制第一缓存区3内的丝杆传动装置11带动储物篮下移一段距离,将硅片下载到第一缓存区3中皮带传输机10的皮带8-2上,PLC通过控制第一缓存区 3中的皮带传输机10,将硅片送到校正区4;

12、当硅片经过校正区4左光电传感器时,PLC控制校正区4皮带传输机 10工作,硅片到达右光电传感器时,PLC控制皮带传输机10停止工作,并控制校正区4的气缸12工作,校正滑轮组4-1会向内侧相向运动,使硅片保持水平,完成一个动作后气缸12使其分开,PLC控制皮带传输机10工作,传输硅片到测试区5;

13、硅片到测试区5左光电传感器时,PLC控制测试区5皮带传输机10工作,使硅片达到右光电传感器时,皮带传输机10停止工作;

14、PLC控制测试区5气缸12工作,气缸12将载物台5-2上移,皮带传输机10上的硅片达到载物台5-2上,此时上方测试四探针面板对硅片进行方阻测试。测试完后,气缸12将载物台5-2下移,至载物台5-2上的硅片放置至皮带传输机10上,皮带传输机10工作将硅片送出,以此往复循环;

15、测试后的硅片经过第二缓存区6,较第一缓存区3的工作原理相似;

16、经过第二缓存区6后进去分片区7,当方阻测试结果超过设定标准上限时,PLC会带动气缸12将吸盘7-1往下运动,再将硅片吸上,气缸12带动吸盘 7-1往上运动,PLC再控制丝杆传动装置11带动吸盘7-1前后运动,将硅片放在盒子1内;

17、当方阻测试结果超过设定标准下限时,PLC会带动气缸12将吸盘7-1 往下运动,再将硅片吸上,气缸12带动吸盘7-1往上运动,PLC再控制丝杆传动装置11前后运动,将硅片放在盒子2内;

18、当方阻测试结果在正常方阻范围内时,PLC会控制皮带传输机10工作,将硅片送至上片区8;

19、硅片先后经过上片区8与下料区9时,工作原理与下片区2与上料区1 类似;

20、控制面板上,能看到方阻测试结果以及方阻异常的数量,以此完成一个循环。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