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号转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3347发布日期:2018-07-07 10:1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自动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号转接箱。



背景技术:

信号转接箱是将电信号引出到测试面板的一种转接设备。信号转接箱一般设计为:输入接插件,箱体,输出接插件。信号转接箱的设计思路是将原本输入到输出的直连信号断开,将两个断点通过前面板一红一黑两个端口分别引出。实际使用过程中,一红一黑两个端子之间用香蕉端子相连,被打断的信号又连接在了一起。

然而,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信号转接箱无法自由配置输入输出对应关系。信号转接箱的前视图如图1所示,黑方小框圈出的一对开孔,分别对应输入接插件的第一固定端口41和输出接插件的第二固定端口42。在输入接插件和输出接插件都无法变动的情况下,想将输入接插件的第一固定端口的电信号输出到输出接插件的第三固定端口43,只能使用跳线的连接方式连接开孔a和开孔c,这种不足会造成信号转接箱使用的不灵活。跳线的连接方式会造成操作面板凌乱,不便于信号的检查。在跳线过多时,还容易产生信号干扰和物资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转接箱,使得信号转接箱在不跳线的情况下也可以自由配置输入接插件的固定端口与输出接插件的固定端口对应关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信号转接箱,包括:第一接插件、箱体、第二接插件和插销;

第一接插件的N个固定端口分别与箱体的第一挡板的N个第一开孔一一对应连接;箱体内部有N块平行放置的通道板,每块通道板上设置有N个通孔且每块通道板的通孔分布相同,第一挡板与N块通道板叠放,且第一挡板的N个第二开孔与通道板的N个通孔重合形成N个用于容纳插销的通道;通道板上还设置有信号传输点,N个通孔均与信号传输点电连接,N块通道板上的N个信号传输点与第二接插件的N个固定端口一一对应连接;

其中,短接插头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孔,短接插头的另一端连接插销的一端,插销的另一端通过箱体的第一挡板的第二开孔与N个通道板中的第M块通道板连接;其中,N为正整数,M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信号转接箱设置有N块通道板,每个通道板对应一个第二接插件的固定端口。第一开孔A与第二开孔B为一对开孔,当使用短接插头和插销将第一开孔A和第二开孔B连接时,若插销与第M块通道板电连接,第一开孔A对应的第一接插件的固定端口与第M块通道板对应的第二接插件的固定端口之间形成信号通路。若插销与第T块通道板电连接,第一开孔A对应的第一接插件的固定端口的信号与第T块通道板对应的第二接插件的固定端口之间形成信号通路。M和T为不大于N的正整数。所以,改变插销与通道板的连接关系就可以改变第一接插件的固定端口与第二接插件的固定端口的对应关系。所以,该信号转接箱在不跳线的情况下也可以自由配置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关系。

另外,第一接插件为输入接插件,第二接插件为输出接插件;或,第一接插件为输出接插件,第二接插件为输入接插件。

另外,插销包括:弹片、导线、绝缘管和接头,接头与绝缘管连接,弹片和位于绝缘管内,弹片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触头,弹片的另一端接导线的一端,导线的另一端与接头内的金属片连接。

由于导线位于绝缘管内,通道板与另一块通道板之间不会因为插销内的导线而出现跨接的现象,避免了通道板与通道板之间出现信号干扰的现象。

另外,弹片设有一个触头,绝缘管为直导管,直导管上开有圆孔,触头通过圆孔从直导管中探出,插销插入通道时,触头与通道板电连接。

另外,直导管上开有N个圆孔,相邻两个圆孔之间的距离与通道板厚度相同。

由于制备插销时,在直导管上同时开凿N个圆孔,更便于批量生产插销。插销在使用过程中直导管出现损坏需要替换时,更易找到替换件。

另外,弹片设有两个触头,绝缘管为直导管,直导管上开设有圆孔组,圆孔组包含两个以直导管的中心纵轴线为对称轴的圆孔,两个触头通过圆孔组从直导管中探出;插销插入通道时,两个触头与通道板电连接。

由于弹片设有两个触头,触头弹出直导管与通道板电连接,增加了触头与通道板的接触面积,保证了插销与通道板连接稳定性。

另外,直导管上开有N组圆孔组,相邻两组圆孔组之间的距离与通道板厚度相同。

另外,通道板为电路板。

另外,箱体还包括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四挡板、紧固螺栓和螺栓定位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和第四挡板通过紧固螺栓和螺栓定位板固定。

当需要取出或放入通道板时,可以通过紧固螺栓调节箱体挡板的位置,方便通道板的取出或放入。

另外,第一接插件与第二接插件安装于第二挡板;或,第一接插件安装于第二挡板,第二接插件安装于第三挡板。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信号转接箱的前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信号转接箱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通道板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通道板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插销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插销的直导管的结构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另一种插销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紧固螺栓、挡板和螺栓定位板组装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信号转接箱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信号转接箱,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接插件1、箱体2、第二接插件3和插销。第一接插件1的N个固定端口分别与箱体2的第一挡板4的N个第一开孔5一一对应连接;箱体2内部有N块平行放置的通道板7,每块通道板7上设置有N个通孔8且每块通道板7的通孔8分布相同,第一挡板4与N块通道板7叠放,且第一挡板4的N个第二开孔6与通道板的N个通孔8重合形成N个用于容纳插销的通道;通道板7上还设置有信号传输点,N个通孔8均与信号传输点电连接,N块通道板7上的N个信号传输点与第二接插件3的N个固定端口一一对应连接。短接插头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孔5,短接插头的另一端连接插销的一端,插销的另一端通过箱体2的第一挡板4的第二开孔6与N个通道板7中的第M块通道板7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阐述清楚,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插件1为输入接插件101,第二接插件3为输出接插件301。输入接插件101的90个固定端口与第一挡板4上的90个第一开孔5一一对应连接,输出接插件301的90个固定端口与90块通道板7一一对应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为阐述清楚,本实施方式中,N设置为90。即图2所示的信号转接箱可以转接90路输入信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将N设置为任意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信号转接箱中的第一挡板4上,奇数列为第一开孔5,偶数列为第二开孔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际应用中,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第一开孔5和第二开孔6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90个第一开孔5均和输入接插件101的90个固定端口一一对应连接,90块通道板7均与输出接插件301的90个固定端口一一对应连接,为使图简洁明了,图2中仅用线条表示了少数第一开孔5与输入接插件101的连接关系,以及少数通道板7与输出接插件301的连接关系,但其余第一开孔5和通道板7有类似的连接关系,其余的通道板7与输出接插件301有类似的连接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具体实现方式中,短接插头可以是香蕉插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选择其他连接两个金属孔的接插设备。

当第一接插件1为输入接插件101,第二接插件3为输出接插件301时,信号从输入接插件101输入至信号转接箱的第一开孔5处,若插销与第M块通道板7电连接,第一开孔5的信号传输至第M块通道板7,并通过第M块通道板7上的信号传输点传输至对应的输出接插件301的固定端口。若插销与第T块通道板7电连接,第一开孔5的信号传输至第T块通道板7,并通过第T块通道板7上的信号传输点传输至对应的输出接插件301的固定端口。所以,改变插销与通道板7的连接关系就可以改变输入接插件101的固定端口与输出接插件301的固定端口的对应关系。所以,该信号转接箱在不跳线的情况下也可以自由配置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为阐述清楚,本实施方式中,输入接插件101和输出接插件301安装于第二挡板9,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将输入插接件1安装于第二挡板9,输出接插件301安装于第三挡板11,本实施方式不限制输入接插件101和输出接插件301的安装位置。

通道板7立体结构如图3所示,俯视图如图4所示,通道板7包括第一基板31、走线层32和第二基板33,在实际应用中,通道板7可以采用电路板,如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3为绝缘基板,避免了两块通道板7叠放时出现信号干扰的现象。

本实施方式中,一种插销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图5所示的插销包括:弹片52、导线53、绝缘管54和接头55,接头55与绝缘管54连接,弹片52和导线53位于绝缘管54内,弹片52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触头51,弹片52的另一端接导线53的一端,导线53的另一端与接头55内的金属片连接。接头55的阴影部分表明接头55的外部绝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弹片52是指具有弹性的金属片。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导线53位于绝缘管54内,避免了通道板7与另一块通道板7之间出现信号干扰现象。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的插销的弹片52设有一个触头51,绝缘管54为直导管,直导管上开有圆孔,触头51通过圆孔从直导管中探出,插销插入通道时,触头51与通道板7电连接。

在另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插销的直导管的结构如图6所示,该直导管上可以开凿90个圆孔,相邻两个圆孔之间的距离与通道板厚度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制备插销时,同时在直导管上开凿90个圆孔,更便于批量生产插销。插销在使用过程中直导管出现损坏需要替换时,也更易找到替换件。插销通过触头与通道板电连接,触头通过圆孔从直导管弹出。所以,触头探出的位置决定了插销与哪块通道板电连接。对于有90路输入信号的信号转接箱而言,需要90种插销。若制备插销时,仅在直导管上开凿一个圆孔,针对90路信号的信号转接箱,在90个直导管的不同位置上各开凿一个圆孔,在90个样式不同的直导管上均安装上弹片52、导线53和接头55,可以制成该信号转接箱完成90路信号转接所需的插销。若直导管在制备时,针对90路信号的信号转接箱,开凿90个圆孔,在90个样式相同的直导管上均安装上弹片52、导线53和接头55,可以制成该信号转接箱完成90路信号转接所需的插销。插销位于通道内时,90个圆孔与90块通道板上的通孔一一对应,不需要去调节开凿的位置,更便于批量生产插销。插销在使用过程中直导管出现损坏需要替换时,也更易找到替换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开凿的圆孔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实施方式对直导管上的圆孔个数不起限定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使用另一种插销,该插销的结构如图7所示,图7所示的插销的弹片72设有两个触头71,绝缘管74为直导管,直导管上开设有圆孔组,圆孔组包含两个以直导管74的中心纵轴线为对称轴的圆孔,两个触头71通过圆孔组从直导管中探出;插销插入通道时,两个触头71与通道板7电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弹片72设有两个触头71,触头71弹出直导管与通道板7电连接,增加了触头71与通道板7的接触面积,保证了插销与通道板连接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直导管上可以开凿一组圆孔组,也可以开凿90组圆孔组,相邻两组圆孔组之间的距离与通道板厚度相同。

值得一提的是,制备插销时,同时在直导管上开凿90个圆孔组,更便于批量生产插销。插销在使用过程中直导管出现损坏需要替换时,也更易找到替换件。插销通过触头与通道板电连接,触头通过圆孔从直导管弹出。所以,触头探出的位置决定了插销与哪块通道板电连接。对于有90路输入信号的信号转接箱而言,需要90种插销。若制备插销时,仅在直导管上开凿一个圆孔组,针对90路信号输入的信号转接箱,需要在90个直导管的不同位置上各开凿一个圆孔组,在90个样式不同的直导管上均安装上弹片52、导线53和接头55,可以制成该信号转接箱完成90路信号转接所需的插销。若直导管在制备时,开凿90个圆孔组,插销位于通道内时,90个圆孔组与90块通道板上的通孔一一对应,不需要去调节开凿的位置,更便于批量生产插销。插销在使用过程中直导管出现损坏需要替换时,也更易找到替换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圆孔组的个数在实际应用中根据需要设置即可,本实施方式不限制开凿圆孔组的个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箱体2还包括第二挡板9、第三挡板11和第四挡板12,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9、第三挡板11和第四挡板12可以在箱体制备时直接拼接在一起,也可以通过紧固螺栓81和螺栓定位板82固定,紧固螺栓81、挡板和螺栓定位板82组装图如图8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方式不限制四块挡板的固定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紧固螺栓81和螺栓定位板82固定固定四块挡板时,可以通过紧固螺栓81调节箱体2的挡板的位置,方便通道板7的取出或放入。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构成限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信号转接箱设置有90块通道板7,每个通道板7对应一个输出接插件1的固定端口。第一开孔5与第二开孔6为一对开孔,当使用短接插头和插销将第一开孔5和第二开孔6连接时,若插销与第M块通道板7电连接,第一开孔5对应的输入接插件101的固定端口与第M块通道板7对应的输出接插件301的固定端口之间形成信号通路。若插销与第T块通道板7电连接,第一开孔51对应的输入插接件1的固定端口的信号与第T块通道板7对应的输出插接件3的固定端口之间形成信号通路。所以,改变插销与通道板7的连接关系就可以改变输入接插件101的固定端口与输出接插件301的固定端口的对应关系。所以,该信号转接箱在不跳线的情况下也可以自由配置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信号转接箱,如图9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是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插件为输入接插件,第二接插件为输出接插件。而在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一接插件为输出接插件,第二接插件为输入接插件。

具体地说,当第一接插件10为输出接插件102,第二接插件30为输入接插件302时,信号从输入接插件302的固定端口输入至通道板70,然后通过与通道板70连接的插销和短接插头板传输至第一开孔50对应的输出接插件102的固定端口,若插销与第M块通道板70电连接,第一开孔50对应的输出接插件102的固定端口中输出的信号是与第M块通道板70对应的输入接插件302的固定端口的信号。若插销与第T块通道板70电连接,第一开孔50对应的输出接插件102的固定端口输出的信号是与第T块通道板70对应的输入接插件302的固定端口的信号。所以,改变插销与通道板70的连接关系就可以改变输入接插件302的固定端口与输出接插件102的固定端口的对应关系。所以,该信号转接箱在不跳线的情况下也可以自由配置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构成限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信号转接箱设置有90块通道板70,每个通道板70对应一个输入接插件302的固定端口。第一开孔50与第二开孔60为一对开孔,当插销与第M块通道板70连接时,第M块通道板70上的信号通过短接插头和插销传输至第一开孔50对应的输出接插件102的固定端口。若插销与第T块通道板70电连接,第T块通道板70上的信号通过短接插头和插销传输至第一开孔50对应的输出接插件102的固定端口。所以,改变插销与通道板70的连接关系就可以改变输入接插件302的固定端口与输出接插件102的固定端口的对应关系。所以,该信号转接箱在不跳线的情况下也可以自由配置输入与输出的对应关系。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