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3319发布日期:2018-07-07 10:1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设备常采用连接器实现电路的连接,连接器采用模组化的制造,然后再固定在电路板上。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

传统的连接器有BTB连接器和ZIF连接器等等,它们都用于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连接器的性能和连接方式也有待提高。所以如何实现微型化、低成本的自锁型连接器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连接器的固定繁琐、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连接器,连接器用于电连接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其中,第一电路板设置有第一卡合孔,第二电路板设置有与第一卡合孔的大小、形状及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卡合孔。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和至少一个弹片,其中,绝缘体包括至少一个的卡合部及卡合部连接的支撑部,并且每个卡合部均穿过第一卡合孔和第二卡合孔将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贴合并与第一电路板卡扣连接。弹片位于第二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上,弹片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由第一连接部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绝缘体的支撑部卡扣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二电路板的第一表面接触。

进一步地,第一电路板为主板,第二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

进一步地,第二电路板具有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一电路板具有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二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的第一焊盘,第三表面上具有与第二表面上的第一焊盘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的第二焊盘。

进一步地,第一焊盘尺寸小于第二焊盘的尺寸。

进一步地,卡合部包括柱体及从柱体底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倒钩,柱体顶端分叉处的开角为C形开角。

进一步地,支撑部上设置有至少一排的容纳孔,每个容纳孔用于容纳一个弹片。

进一步地,容纳孔的数量大于卡合部的数量。

进一步地,每相邻的两排容纳孔交错设置。

进一步地,弹片的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钩体、第二钩体,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三钩体及第四钩体。第一钩体与的支撑部卡扣连接,第二钩体的首端与第一钩体的末端相连,第三钩体的首端与第二钩体的末端相连,第四钩体的首端与第三钩体的末端相连。其中,第三钩体与第一表面上对应第一焊盘的投影的位置接触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用于电连接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其中,第一电路板设置有第一卡合孔,第二电路板设置有与第一卡合孔的大小、形状及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卡合孔。连接器包括绝缘体和至少一个弹片,其中,绝缘体包括至少一个的卡合部及卡合部连接的支撑部,并且每个卡合部均穿过第一卡合孔和第二卡合孔将第一电路板与第二电路板贴合并与二电路板卡扣连接。弹片位于第一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上,弹片包括第一连接部及由第一连接部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绝缘体的支撑部卡扣连接,第二连接部与第一电路板的第一表面接触。从而实现了连接器的自锁型固定,其体积小、成本低、制作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的第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的各连接部件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的第二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用于电连接第一电路板3及第二电路板4。连接器包括绝缘体1和弹片2。

第一电路板3可以为柔性电路板、PCB、终端例如手机的主板等等。第二电路板4可以为柔性电路板、PCB等等。

具体地,第一电路板3具有第一卡合孔301,第二电路板4具有与第一卡合孔301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卡合孔401。

参见图3,第一电路板3具有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第二电路板4具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电路板3的第三表面上和第二电路板4的第二表面上均具有焊盘或者其他导电元件。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4的第二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的第一焊盘402,第一电路板3的第三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的第二焊盘302,第一焊盘402的位置和数量均与第二焊盘302的位置和数量相对应。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焊盘402的尺寸可以小于或者等于第二焊盘302的尺寸。

具体地,绝缘体1包括卡合部101及与卡合部101一端部连接的支撑部102。卡合部101的另一端部穿过第一电路板3的第一卡合孔301和第二电路板4的第二卡合孔401并将第一电路板3第三表面上的第二焊盘302与第二电路板4第二表面上对应位置的第一焊盘402相互贴合后与第一电路板3卡扣连接。

具体地,卡合部101包括柱体1011及从柱体1011底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多个倒勾1012(图中仅仅示出了两个,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柱体1011可以但不限于为圆柱体、长方体等等。柱体1011的高度根据带有焊盘或者其他导电元件的第一电路板3和第二电路板4相互贴合后的厚度来确定,柱体1011的形状可以与第一电路板3的第一卡合孔301的形状或者第二电路板4的第二卡合孔401的形状匹配,以便更好的实现卡合。柱体1011顶端设置有分叉,且分叉处的开角可以为C形开角1013或者其他形状的开角,其中,柱体1011顶端的尺寸小于或等于第一卡合孔301的开孔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卡合部101的倒勾1012可以穿过第二电路板4的第二卡合孔401和第一电路板3的第一卡合孔301与第一电路板3卡扣连接。其中,分叉后带有倒勾1012的柱体1011也称为弹性臂,当卡合部101和第一电路板3卡扣连接时,弹性臂对准第二电路板4的第二卡合孔401和第一电路板3的第一卡合孔301被用力按下,弹性臂会产生形变以穿过第二卡合孔401和第一卡合孔301,弹性臂上的倒勾1012完全穿过第二电路板4和第一电路板3后由塑胶的弹性将恢复原状,同时第二电路板4的第一表面上对应第一焊盘402的投影的位置受到弹片2对其的弹力,连接器在弹力反方向因卡合部101与第一电路板3卡扣连接,其中用于卡扣连接的倒勾1012能够形成止退平衡作用力,使弹片连接器能够将第二电路板4和第一电路板3固定在一起,并且当第二电路板4为柔性电路板的时,由于柔性电路板非常柔软,所以没有补强的第二表面上的第一焊盘402受到弹片的弹力会形成一个凸点与第一电路板3的第三表面上的第二焊盘302紧密接触,保证了形成更稳定的、更可靠的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0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容纳孔1021,以容纳弹片2。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体1可以是塑料等绝缘材质。本实施例的卡合部101与第一卡合孔301和第二卡合孔401的设计,可以实现连接器的自锁型固定,塑料材质的绝缘体1,其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可塑性强。

其中,弹片2位于第二电路板4的第一表面上,通过被绝缘体1固定,将第一电路板3和第二电路板4形成紧密的电连接,使得连接器在抖动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让第一电路板3与第二电路板4之间形成稳定的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弹片2包括第一连接部201及由第一连接部201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部202。其中,第一连接部201与绝缘体1的支撑部102为卡扣连接。第二连接部202与第二电路板4的第一表面弹性接触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弹片2的第一连接部201包括第一钩体2011、第二钩体2012。第二连接部202包括第三钩体2021及第四钩体2022。

具体地,第一钩体2011与支撑部102卡扣连接,第二钩体2012的首端与第一钩体2011的末端相连,第三钩体2021的首端与第二钩体2012的末端相连,第四钩体2022的首端与第三钩体2021的末端相连。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钩体2011首端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一钩体2011末端的宽度。第三钩体2021的首端上可以设置例如三角形的镂空图案,这样可以降低弹片2的强度,易于弯曲,使得弹片2的稳定性更强。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钩体2011的首端与支撑部102的上表面贴合,第一钩体2011的末端及第二钩体2012的首端均与支撑部102的下表面贴合,以使得卡合更加稳定。第二钩体2012的尾端与第二钩体2012的首端平行,第三钩体2021的首端为第二钩体2012的尾端以约45°的夹角向下延伸形成,第三钩体2021的尾端及第四钩体2022的首端均与第三钩体2021的首端平行。第四钩体2022的尾端与第四钩体2022的首端呈大约90度的夹角,第四钩体2022的尾端与第三钩体2021的首端接触连接,这样使得弹片2的稳定性更好。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二电路板4还设置有按钮开关或者微动开关例如手机机身边缘的开关机键或者音量键,按钮开关用于控制数据信号是否能通过按钮开关的第一端传输至按钮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器通过将第一电路板3和第二电路板4相互贴合后固定,才会在第一电路板3和第二电路板4形成电连接关系,使得按钮开关或者微动开关才会起作用。

本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仅需要绝缘体1和弹片2就能实现第一电路板3及第二电路板4稳固的电连接,无需采用焊接等工艺,且结构简单、稳定性好。

参见图2,在一实施例中,绝缘体1包括多个卡合部101(图中仅仅示出两个),绝缘体1的支撑部102上设置有多个容纳孔1021(图中仅仅示出8个)。

在一实施方式中容纳孔1021的数量大于或者等于卡合部101的数量。每个容纳孔1021用于容纳一个弹片2。

其中,多个卡合部101可以但不限于并列排成一排,也可以如图2所示错位排布排成多排等。卡合部101的排布,可以根据固定的需要,进行不同位置的排布,有助于自锁型连接器更加稳定的固定。

在一实施方式中,支撑部102上有多个容纳孔1021,支撑部102上的多个容纳孔1021可以成排设置,其中,可以设置至少一排容纳孔1021。如图2(仅仅示出了两排容纳孔1021)两排容纳孔1021的情况下,每相邻的两排容纳孔1021可以交错设置。在有两排的容纳孔1021交错设置的实施例中,这样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支撑部102的空间,从了也实现了成本的节省。

参见图2,弹片2和绝缘体1可以为相互独立的主体,可以根据连接时的需要,对弹片2和绝缘体1进行装配或拆卸。把弹片2装配到绝缘体1的过程,在本行业称之为插PIN。弹片2和绝缘体1还可以是模内注塑一体成型的,通过注塑制备工艺,形成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卡合部101与第一卡合孔301的设计,就可以实现连接器的自锁型固定,在通过弹片2的弹力特性,使得连接器的连接效果更好,其中,弹片2的制造简单,制成不同形状也相对容易,其材料的成本也低,从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的可以以相对较少的制作工艺达到连接器的连接功能,并且整个连接器的制作成本并且制造工艺简单也易于实现。自锁型连接器对于固定时的结构要求相对较低,没有特定结构才能使用的约束,这样的连接器可以得到广泛的利用。

实施例二: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用于电连接第一电路板3及第二电路板4。连接器包括绝缘体1a和弹片2a。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绝缘体1a和弹片2a,其他相同部分的实施方式及有益效果参考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绝缘体1a包括卡合部101a及与卡合部101a一端部连接的支撑部102a。卡合部101a的具体实施方式及有益效果参考实施例一中的卡合部101,在此将不再赘述。

具体地,支撑部102a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容纳孔1021a,以容纳弹片2a。其中,容纳孔1021a前端具有一块挡板1022a,使得容纳孔1021a如同一槽状,并且容纳孔1021a的尺寸与弹片2a的尺寸匹配,能够使弹片2a与容纳孔1021a卡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挡板1022a的长度需要严格限定,不能完全挡住弹片2a,不能影响弹片2a的弹力作用,所以挡板1022a应该与弹片2a在任何情况只有一个接触的部分,即用于卡扣连接的部分为唯一的接触部分。

具体地,弹片2a包括第一连接部201a及由第一连接部201a延伸形成的第二连接部202a。其中,第一连接部201a与绝缘体1a的支撑部102a为卡扣连接。第二连接部202与第二电路板4的第一表面弹性接触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弹片2a的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钩体2011a。第二连接部202a包括第二钩体2021a及第三钩体2022a。

具体地,第一钩体2011a的首端与支撑部102a卡扣连接,第二钩体2021a的首端与第一钩体2011a的末端相连,第三钩体2022a的首端与第二钩体2021a的末端相连。第一钩体2011a的首端与支撑部102a的下表面贴合,以使得卡合更加稳定。第一钩体2011a的尾端与第一钩体2011a的首端平行,第二钩体2021a的首端为第一钩体2011a的尾端以约45度的夹角向下延伸形成,第二钩体2021a的尾端及第三钩体2022a的首端均与第二钩体2021a的首端平行。第三钩体2022a的尾端与第三钩体的首端呈大约90度的夹角,第三钩体2022a的尾端与第二钩体2021a的首端接触连接,这样使得弹片2a的稳定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卡合部101a与第一卡合孔301的设计,就可以实现连接器的自锁型固定,在通过弹片2a的弹力特性,使得连接器的连接效果更好,其中,弹片2a的制造简单,制成不同形状也相对容易,其材料的成本也低,还由于第二电路板上的第一焊盘402的尺寸可以小于第一电路板3上的第二焊盘302的尺寸,这样可以节省第二电路板4的材料,还能增加第一电路板3上的布件空间,进一步减少使用时的成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的可以以相对较少的制作工艺达到连接器的连接功能,并且整个连接器的制作成本并且制造工艺简单也易于实现。自锁型连接器对于固定时的结构要求相对较低,没有特定结构才能使用的约束,这样的连接器可以得到广泛的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