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矿物质填充阻燃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7434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缆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强度矿物质填充阻燃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电线电缆设计规程所要求的防火措施,只是对电线电缆着火后的被动消防,在实际施工和运行中,由于电线电缆的增加、敷设的集中、施工的质量太差等加剧了电线电缆火灾的,而传统的耐火电缆使用的还是有机高分子材料,在火焰条件下极易碳化失效,同时在电缆敷设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的重量,长时间的悬挂会使电缆局部产生应力从而加速导线保护套的老化,另外现有控制电缆在制作过程中经常将包覆好绝缘层的导线绞合在一起组成缆芯,这样更容易使缆芯在使用过程中温度快速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发生燃烧、弯曲变形量大的高强度矿物质填充阻燃电缆。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矿物质填充阻燃电缆,包括:

芯管,其从壁内至外表面分为第一矿物质阻燃材料层、第一弹性材料层和第二矿物质阻燃材料层,同时所述芯管中心同轴设置有第一导线,所述第一矿物质阻燃材料层与所述第一导线接触,所述芯管的外表面截面轮廓为凸凹相间的梅花形,且有六个第一凸出部和六个第一凹陷部,所述凸出部为圆心角119°的圆弧,所述凹陷部为圆心角59°的圆弧,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之间平滑相切连接,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圆弧半径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圆弧半径比值为1:3.5,每个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搁置有与所述凹陷部圆弧相匹配的第二导线;

绝缘层,其同轴设置在所述芯管外,所述绝缘层从内壁至外表面包括第三矿物质阻燃材料层、第二弹性材料层和绝缘材料层,所述绝缘层内壁的截面轮廓也为凸凹相间的梅花形,且有六个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相对的第二凸出部,还有六个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相对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凸出部也为圆心角119°的圆弧,所述第二凹陷部为圆心角179°的圆弧,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之间平滑相切连接,同时所述第二凹陷部也与所述第二导线接触,以和第一凹陷部共同固定住第二导线;

金属编织屏蔽层,其包覆在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所述金属编制屏蔽层的厚度为0.4~0.8mm;

阻燃包带绕包层,其包覆在所述金属编织屏蔽层的外表面,所述阻燃包带绕包层的厚度为1.3~1.6mm;

护套,其包覆在所述阻燃包带绕包层的外表面,所述护套的厚度为1.8~2.2mm。

优选的是,所述金属编织屏蔽层使用的材料是铜锡合金。

优选的是,所述绝缘材料层为免硫化乙丙橡胶热塑性弹性体。

优选的是,所述护套采用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

优选的是,阻燃包带绕包层使用的是由耐火云母带与耐火无机短纤维粘胶层交替叠加形成的阻燃包带。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弹性材料层内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六个中空部分,所述中空部分截面轮廓为一椭圆,所述椭圆的短轴在所述第二凸出部截面轮廓的中心平分线上,在所述中空部分设置有多个平行于所述椭圆短轴且与所述中空部分内壁连接的弹性支撑柱。

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导线外围包裹矿物质阻燃材料层能避免导线发热升温并传导至护套引起燃烧,同时每根导线单独隔离设置,减少导线绞合易升温的缺点。

2、通过芯管与绝缘层中包含的弹性材料层,以及导线间预留的空心缝隙能较好的应对缆线悬挂产生的弹性形变和因为季节产生的热胀冷缩现象,同时也减少了在电缆运输过程对缆线的挤压变形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度矿物质填充阻燃电缆,包括:

芯管1,其从壁内至外表面分为第一矿物质阻燃材料层101、第一弹性材料层102和第二矿物质阻燃材料层103,同时所述芯管1中心同轴设置有第一导线104,所述第一矿物质阻燃材料层101与所述第一导线104接触,所述芯管1的外表面截面轮廓为凸凹相间的梅花形,且有六个第一凸出部和六个第一凹陷部,所述凸出部为圆心角119°的圆弧,所述凹陷部为圆心角59°的圆弧,所述第一凸出部与所述第一凹陷部之间平滑相切连接,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圆弧半径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的圆弧半径比值为1:3.5,每个所述第一凹陷部内搁置有与所述凹陷部圆弧相匹配的第二导线201;

绝缘层2,其同轴设置在所述芯管1外,所述绝缘层2从内壁至外表面包括第三矿物质阻燃材料层202、第二弹性材料层203和绝缘材料层204,所述绝缘层2内壁的截面轮廓也为凸凹相间的梅花形,且有六个与所述第一凸出部相对的第二凸出部,还有六个与所述第一凹陷部相对的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二凸出部也为圆心角119°的圆弧,所述第二凹陷部为圆心角179°的圆弧,所述第二凸出部与所述第二凹陷部之间平滑相切连接,同时所述第二凹陷部也与所述第二导线201接触,以和第一凹陷部共同固定住第二导线201;

其中上述第一矿物质阻燃材料层101、第二矿物质阻燃材料层103、第三矿物质阻燃材料层202的主要成分包括氧化铝和硅酸钠等;

金属编织屏蔽层3,其包覆在所述绝缘层2的外表面,所述金属编制屏蔽层的厚度为0.4~0.8mm;

阻燃包带绕包层4,其包覆在所述金属编织屏蔽层3的外表面,所述阻燃包带绕包层4的厚度为1.3~1.6mm;

护套5,其包覆在所述阻燃包带绕包层4的外表面,所述护套5的厚度为1.8~2.2mm。

这样上述实施例在使用过程中就能通过在导线外围包裹矿物质阻燃材料层能避免导线发热升温并传导至护套5引起燃烧,同时每根导线单独隔离设置,减少导线绞合易升温的缺点,而且通过芯管1与绝缘层2中包含的弹性材料层,以及导线间预留的空心缝隙能较好的应对缆线悬挂产生的弹性形变和因为季节产生的热胀冷缩现象,也减少了在电缆运输过程对缆线的挤压变形损伤。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编织屏蔽层3使用的材料是铜锡合金,由于铜锡合金的导电性良好能大量吸附传导静电,同时防止中间缆芯产生过强电弧。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材料层204为免硫化乙丙橡胶热塑性弹性体,该绝缘材料弹性绝缘性均较好,同时不含硫污染小。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护套5采用低烟无卤聚烯烃材料,这样电缆更加环保,更换废弃后护套5材料对环境的污染小。

在另一实施例中,阻燃包带绕包层4使用的是由耐火云母带与耐火无机短纤维粘胶层交替叠加形成的阻燃包带,由于云母本身为无机材料不发生燃烧同时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绝缘效果,且成本低,故是能保证良好的阻燃效果。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材料层203内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六个中空部分,所述中空部分截面轮廓为一椭圆,所述椭圆的短轴在所述第二凸出部截面轮廓的中心平分线上,在所述中空部分设置有多个平行于所述椭圆短轴且与所述中空部分内壁连接的弹性支撑柱,这样第二凸出部的支撑性更好,不会因为长期使用而产生永久变形,同时中空结构也节约了材料成本。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