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拨动按压式驾驶模式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4094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拨动按压式驾驶模式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开关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拨动按压式驾驶模式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电子化的发展,自动挡汽车的用量以远高于手动换档,而自动挡汽车的换档形式也由换档杆逐渐向换档开关转换,以使中控部分更加的简洁,方便布置更多的设备和储物空间。现有的驾驶模式开关大多采用旋钮式结构,旋钮式结构具有美观大方的优点,然而,旋钮式开关相对占用空间较大,并不能适用所有车型,因此,需要开发一款占用空间小的驾驶模式开关,以适用一些布置空间较小的车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拨动按压式驾驶模式开关,解决现有驾驶模式开关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拨动按压式驾驶模式开关,包括底座,壳体,设置在底座上的线路板组件及设置在线路板组件上的导电橡胶;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固定块,还设置有拨钮,所述固定块包括两侧板,侧板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腰型孔,所述拨钮的两侧设置有装在腰型孔内的转动销;所述固定块内还设置有两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可转动的拨块,所述拨块上对称设置有两压块,压块的下方分别设置有顶杆,所述导电橡胶位于顶杆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橡胶凸柱,所述拨钮内设置有带动拨块转动的拨杆;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顶柱,所述导电橡胶位于顶柱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橡胶凸柱,所述顶柱的上方顶在拨钮上,拨钮下行带动顶柱向下运动。

为保证顶杆和顶柱运行的可靠性,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顶杆放置孔和顶柱放置孔,顶杆可在顶杆放置孔内上下运动,顶柱可在顶柱放置孔内上下运动。

为保证下压的手感和平稳性,所述顶杆的底部设置有长形的按压面,按压面与两个第一橡胶凸柱配合;所述顶柱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拨钮的两端。

为方便拨动,所述拨钮为半圆形结构,在拨钮的正上方设置有一条凸筋。

为方便安放固定块,同时,即起到导光作用又能提高固定块的强度,所述固定块的两端设置有导光孔,所述壳体上也设置有导光凸柱,所述导光孔套在导光凸柱上。

为保证拨杆能够准确的带动拨块转动同时又不影响拨杆在拨块内上下运动,所述拨杆为圆柱状结构,在拨杆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一条限位销,所述拨块内设置有拨杆及限位销相适配的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拨钮的拨动进行驾驶模式的切换,然后通过拨钮下压进行驾驶模式的确认,该拨钮及与其配合的拨块、顶杆、顶柱,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优点,适合小空间内布置。且改结构操作方便,平顺,手感好。同时由于配合的零部件少,装配简单,不易损坏,使用寿命长。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杆位置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顶柱的配合关系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拨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拨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导电橡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顶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9所示,一种拨动按压式驾驶模式开关,包括底座1,与底座1卡扣连接的壳体2,设置在底座1上的线路板组件3及设置在线路板组件3上的导电橡胶4,还设置有盖板10。所述壳体2内设置有隔板24,导电橡胶4位于隔板24的下方,隔板24上坐落有固定块5,固定块5与壳体2卡扣连接。还设置有拨钮6,所述拨钮6为半圆形结构,在拨钮6的正上方设置有一条凸筋63,方便拨动。所述固定块5包括两侧板51,侧板51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腰型孔52,所述拨钮6的两侧设置有装在腰型孔51内的转动销61。腰型孔51与转动销61配合使得拨钮6即可以转动又可以上下运动。所述固定块5内还设置有两支撑板53,支撑板53上对称设置有销孔,销孔内安装有可转动的拨块7,所述拨块7上对称设置有两压块71,压块71的下方分别设置有顶杆8,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顶杆放置孔21,顶杆放置孔21高出隔板24,顶杆8可在顶杆放置孔21内上下运动。所述导电橡胶4位于顶杆8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橡胶凸柱41,所述顶杆8的底部设置有长形的按压面81,按压面81与两个第一橡胶凸柱41配合,顶杆8的按压面81放置在第一橡胶凸柱41上。所述拨钮6内设置有带动拨块7转动的拨杆62,所述拨杆62为圆柱状结构,在拨杆62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一条限位销64,所述拨块7内设置有拨杆62及限位销64相适配的安装孔72。

所述壳体2上还设置有2个顶柱放置孔22,顶柱放置孔22内设置有顶柱9,两顶柱9分别位于拨钮6的两端,顶柱9可在顶柱放置孔22内上下运动。所述导电橡胶4位于顶柱9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橡胶凸柱42,所述顶柱9的上方顶在拨钮6上,拨钮6下行带动顶柱9向下运动。

为便于识别盖板10上的标识,所述固定块5的两端设置有导光孔54,所述壳体2上也设置有导光凸柱23,所述导光孔54套在导光凸柱23上,所述导电橡胶4上也设置有导光孔,该结构即解决了固定块5的强度问题,同时,方便固定块5的定位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如下:当拨动拨纽6时,根据拨动方向的不同,拨纽6带动其中的一个顶杆8下压,位于顶杆8下方的第一橡胶凸柱41变形向下运动,线路板组件3对应的线路导通,实现驾驶模式的切换,当切换至所需模式时,下压拨钮6,此时,拨钮6带动顶柱9下行,使位于顶柱9下方的第二橡胶凸柱42变形与线路板组件3接触导通,实现驾驶模式的确认。当松开拨钮6时,顶杆8或顶柱9在第一橡胶凸柱41或第二橡胶凸柱42变形力的作用下回到初始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