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顶灯开关的按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4066阅读:8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顶灯开关的按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灯具行业,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顶灯开关的按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汽车特别是私家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汽车消费者不仅对汽车在驾驶性和安全性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而且对对车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顶灯开关按钮多设置在顶灯旁边,不但影响了车内装饰的外观效果,且当车内顶灯附近其他功能的按钮较多时使用者容易按错,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顶灯开关的按钮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顶灯开关的按钮结构,由灯罩、第一活动柱、导向结构、弹簧、第二活动柱和触头组成,所述灯罩一端设有横向贯穿灯罩的通孔,灯罩通过通孔与车体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车体配合,灯罩上部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活动柱与所述第二活动柱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柱下部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一活动柱与灯罩通过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活动连接,第一活动柱的横截面较第二活动柱大,所述导向结构与车体固定,导向结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孔口较大的第一导向孔和孔口较小的第二导向孔,第一活动柱可自由在第一导向孔内滑动,第二活动柱可自由在第二导向孔内滑动,导向结构的第一导向孔与第二导向孔之间为中空,所述弹簧包围第二活动柱设置于导向结构的中空处,弹簧的圆面积较第一活动柱的横截面面积小,较第二导向孔的面积大,所述触头固定设置于第二活动柱的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活动柱的横截面为方形或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动柱的横截面为方形或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孔与第二导向孔的形状分别与第一活动柱与第二活动柱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触头为硅胶或其他柔性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灯罩隐藏了按钮,直接按灯罩可开启或关闭顶灯,使用者不会因顶灯附近按钮较多而按错,且按下后灯罩会自动弹回复位,不会出现灯罩塌陷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侧视示意图。

图中:1-灯罩,11-通孔,12-第一连接孔,2-第一活动柱,21-第二连接孔,3-导向结构,31-第一导向孔,32-第二导向孔,4-弹簧,5-第二活动柱,6-触头,7-触碰式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汽车顶灯开关的按钮结构,由灯罩1、第一活动柱2、导向结构3、弹簧4、第二活动柱5和触头6组成,所述灯罩1一端设有横向贯穿灯罩的通孔11,灯罩1通过通孔11与车体活动连接,使灯罩1可绕通孔11自由旋转,另一端与车体配合,使灯罩1无法越过车体向下活动,灯罩1上部设有第一连接孔12;所述第一活动柱2与所述第二活动柱5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柱2下部设有第二连接孔21,第一活动柱2与灯罩1通过第一连接孔12与第二连接孔21用销轴22连接,当按压灯罩1时,会带动第一活动柱2和第二活动柱5滑动,第一活动柱2的横截面较第二活动柱5大;所述导向结构3与车体固定,导向结构3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孔口较大的第一导向孔31和孔口较小的第二导向孔32,第一活动柱2可自由在第一导向孔31内滑动,第二活动柱5可自由在第二导向孔32内滑动,导向结构3的第一导向孔31与第二导向孔32之间为中空,所述弹簧4包围第二活动柱5设置于导向结构3的中空处,弹簧4的圆面积较第一活动柱2的横截面面积小,较第二导向孔32的面积大,可使按压后的灯罩1弹回复位;所述触头6固定设置于第二活动柱5的上端。

使用时,按压灯罩1,带动第一活动柱2和第二活动柱5沿着第一导向孔31和第二导向孔32滑动,使触头6接触触碰式开关7,即开启顶灯,再一次按下灯罩1使触头6接触触碰式开关7,即关闭顶灯。

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