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硅胶排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88334发布日期:2018-10-30 23:15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耐高温硅胶排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线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耐高温硅胶排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线材的线芯多采用铜材料制成,而铜的价格高,使得电子线材造价成本比较高。现有国内生产的电子线材普遍都存在有以下问题:耐热冲击低,耐卷绕性差,伸长性和柔软度差。绕成线圈后转角处漆皮破裂、客户在焊锡时焊角处破皮、绕成成品后客户过IR炉试验时发现电压不良、绕线后易断线等不良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了耐高温硅胶排线,解决了现有排线耐高温性能差、耐卷绕性差、漆皮容易破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耐高温硅胶排线,包括若干根线材本体,线材本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线芯、无酚聚氨酯漆膜层、聚酰胺酰亚胺涂料层和纳米云母绝缘漆层。

进一步,所述无酚聚氨酯漆膜层由温度等级为180级的无酚聚氨酯漆制成。

进一步,所述线芯为铜导体,采用氧含量在300ppm内的低氧铜材制成。。

进一步,所述无酚聚氨酯漆膜层和所述纳米云母绝缘漆层的厚度占所述耐高温硅胶排线整体涂层厚度的70%以上。

进一步,所述聚酰胺酰亚胺涂料层采用特制的聚酰胺酰亚胺面漆制成,聚酰胺酰亚胺面漆包括润滑耐磨成份、溶剂和基漆;润滑耐磨成份是二硫化钼、海泡石粉、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蜡和硅油的混合物;溶剂是N-甲基吡咯烷酮和二甲苯的混合物;基漆为聚酰胺酰亚胺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线材本体采用无酚聚氨酯漆膜层和纳米云母绝缘漆层相互配合,具有绝缘层超薄、超强、耐高温、耐高压和防水、防油、抗电晕等高性能优势。铜采用低氧铜材,经过中间退火后排线柔软度大大提高。

2、聚酰胺酰亚胺涂料层采用特质的聚酰胺酰亚胺面漆制成,尽量在不增加整体厚度情况下增加无酚聚氨酯漆膜层和纳米云母绝缘漆层的厚度,保证无酚聚氨酯漆膜层和纳米云母绝缘漆层的厚度占本实施例整体涂层厚度的70%以上,增强耐高温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耐高温硅胶排线中,线材本体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芯;2-无酚聚氨酯漆膜层;3-聚酰胺酰亚胺涂料层;4-纳米云母绝缘漆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实施例耐高温硅胶排线,包括若干根线材本体,线材本体由内至外依次包括线芯1、温度等级为180级的无酚聚氨酯漆膜层2、聚酰胺酰亚胺涂料层3和纳米云母绝缘漆层4。采用纳米云母绝缘漆层4作绝缘材料,具有绝缘层超薄、超强、耐高温、耐高压和防水、防油、抗电晕等高性能优势,既可用作高性能电机、电器绕组线,亦可用作高频信号传输方面作编转线圈绕组线。无酚聚氨酯漆膜层2和纳米云母绝缘漆层4相互配合,增强本实施例耐高温的性能。

线芯1为铜导体,铜导体采用氧含量在300ppm内的低氧铜材制成,经过中间退火后电子线材柔软度大大提高。线芯1采用铜包铝复合导体或铜包铝镁合金导体的结构,节约了铜资源,在满足电器元件导电要求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制作成本。

聚酰胺酰亚胺涂料层3采用特制的聚酰胺酰亚胺面漆制成,聚酰胺酰亚胺面漆包括润滑耐磨成份、溶剂和基漆,以总重量为100份计,其组份配比是:润滑耐磨成分1~10份;溶剂1~10份;其余为基漆。润滑耐磨成份是二硫化钼、海泡石粉、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蜡和硅油的混合物;溶剂是N-甲基吡咯烷酮和二甲苯的混合物;基漆为聚酰胺酰亚胺漆。本实施例采用这种聚酰胺酰亚胺面漆代替普通涂料作为耐高温硅胶排线的外涂层,不需要另外再涂覆润滑层,不仅摩擦系数低,可满足高速绕线设备需要,而且漆膜的柔韧性和耐磨性好,在保持本实施例线材厚度不变的情况下,可增加无酚聚氨酯漆膜层2和纳米云母绝缘漆层4的厚度,提高耐高温性能;本实施例中无酚聚氨酯漆膜层2和纳米云母绝缘漆层4的厚度占本实施例整体涂层厚度的70%以上。

作为对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纳米云母绝缘漆层4外还设有硅胶线套(未示出)。

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参见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