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板馈电结构及其馈电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2116发布日期:2018-07-11 04:33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路板馈电结构及其馈电座。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缆与线路板之间的接地不充分,电缆与线路板之间通常是通过焊接方式或者插接方式实现相互连接。而如果馈电处出现脱焊、开裂或松动等情况,则电流经过时不能平稳过渡保持连续性,从而会影响到线路板整体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线路板馈电结构及其馈电座,该馈电座的设计能够使接地更充分,保证电流的连续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馈电座,所述馈电座具有导电性能,其中,所述馈电座包括外部轮廓与线路板的缺口槽的内部轮廓相适配的圆弧槽,所述圆弧槽顶部的至少一侧边设置有第一搭接片以搭接至线路板正面的金属皮上。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槽顶部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第一搭接片。

进一步地,所述馈电座底部设置有第二搭接片以搭接至线路板背面的金属皮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搭接片为圆弧状,所述第二搭接片为圆盘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搭接片和所述第二搭接片均设置于所述圆弧槽插入线路板的缺口槽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圆弧槽插入线路板的缺口槽的一端的内壁沿径向延伸形成有半环形的挡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路板馈电结构,包括:线路板;以及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馈电座;所述线路板正面设置有金属皮和馈电线路、侧缘设置有缺口槽,所述馈电座的圆弧槽的外部轮廓与所述缺口槽的内部轮廓相适配;通过所述圆弧槽与所述缺口槽的可插拔安装方式将所述馈电座插设于所述线路板上,所述馈电座的第一搭接片搭接于所述线路板正面的金属皮上。

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背面设置有另一金属皮,所述线路板正面的金属皮和背面的金属皮之间通过一个以上的金属化过孔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馈电结构还包括馈电线缆,所述馈电线缆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外皮、屏蔽层、介质层以及芯线,所述馈电线缆连接所述线路板的一端至少呈阶梯状的裸露出屏蔽层以及芯线,所述屏蔽层支撑并抵接至所述馈电座的圆弧槽,所述芯线穿过所述圆弧槽与所述线路板的馈电线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馈电线缆的屏蔽层与所述馈电座的圆弧槽焊接,所述馈电座的第一搭接片与所述线路板正面的金属皮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线路板馈电结构及其馈电座,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馈电座的圆弧槽顶部和/或底部设置搭接片,能够使得馈电座在安装至线路板上时,借助搭接片增大与线路板的金属皮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接地更充分,保证电流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路板馈电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线路板馈电结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线路板馈电结构中馈电座与线路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线路板馈电结构的仰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线路板馈电结构中馈电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线路板馈电结构中馈电线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结合图1至图5进行参阅,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路板馈电结构。该线路板馈电结构包括线路板2和插接至线路板2上的馈电座1。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线路板2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金属皮,线路板2正面的金属皮定义为第一金属皮21,线路板2背面的金属皮定义为第二金属皮25,线路板2正面还设置有馈电线路24。该第一金属皮21与第二金属皮25优选为相互导通,更优选地,该第一金属皮21和第二金属皮25之间通过金属化过孔22导通,能够减少外部连接线缆。进一步地,该线路板2侧缘设置有缺口槽2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举例可以将缺口槽23设置为呈长方形状的缺口槽,也即内部轮廓为长方形状,方便插入,当然,还可以是其他一些方便插入(尤其是方便水平方向插入)的形状如三角形等,此处不作一一列举。

馈电座1通常可以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使得馈电座1具有导电性能,如铜质材料等;或者,馈电座1本身可以不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但在其表面通过如电镀或喷涂方式形成导电层进而使得馈电座1具有导电性能。进一步地,馈电座1包括圆弧槽11和设置于圆弧槽11顶部至少一侧边的第一搭接片12。该圆弧槽11的外部轮廓与缺口槽23的内部轮廓相适配,进而通过圆弧槽11和缺口槽23的相互配合将馈电座1可插拔地装配至线路板2上,且使得第一搭接片12搭接于第一金属皮21上,馈电座1插入线路板2的方向此时可以是水平方向,也可以是竖直方向。通过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搭接片12,可以显著地增加馈电座1与线路板2之间的接地面积,使接地更充分,保证电流的连续性。

较佳的,可以在圆弧槽11顶部的两侧边分别形成一个第一搭接片12。通过设置两个第一搭接片12,该两个第一搭接片12均能够搭接至第一搭接片12上。馈电座1与线路板2之间的接地面积大幅度增加,并且,馈电座1插设在线路板2上会更加稳定,不容易朝向未设置第一搭接片12的一面脱离。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馈电座1底部设置有第二搭接片13,该第二搭接片13可以搭接至线路板2背面的第二金属皮25上。该第二搭接片13的设置同样大幅度地增加了馈电座1与线路板2之间的接地面积,通过至少一个第一搭接片12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搭接片13分别与线路板2正面、背面的第一金属皮21和第二金属皮25搭接,增加了多个接地点,可以使得接地更充分,保证电流的连续性。

另外,在第二搭接片13的设置可以限制馈电座1朝向设置第一搭接片12的一面脱离。进一步地,在第一搭接片12和第二搭接片13的共同作用下,不容易在竖直方向上向任意一侧发生脱离。

继续参阅图5,其中,第一搭接片12和第二搭接片13均设置于圆弧槽11插入线路板2的缺口槽23的一端。该第一搭接片12和第二搭接片13的延伸方向可以是向圆弧槽11的两侧方向或者前端方向。

如图5所示,该第一搭接片12可以是圆弧状的;该第二搭接片13可以是圆盘状的。当然,此处仅做举例描述,还可以是其他形状。

继续参阅图5,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圆弧槽11插入线路板2的缺口槽23的一端的内壁沿径向延伸形成有半环形的挡圈14。该挡圈14的设置可以起到定位作用,方便后续馈电线缆3中芯线34可以通过但阻挡屏蔽层32穿过。

具体而言,该馈电座1、线路板2以及馈电线缆3的安装方式简要介绍如下:

馈电线缆3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外皮31、屏蔽层32、介质层33以及芯线34,具体如图6所示。安装前,将馈电线缆3进行剥离,从外向内呈台阶状的至少裸露出屏蔽层32和芯线34,馈电线缆3的屏蔽层32的长度与馈电座1的圆弧槽11的长度大致相当,芯线34的长度设置为能够到达线路板2的馈电线路24。安装时,将馈电座1的圆弧槽11插入线路板2的缺口槽23;将馈电线缆3的插入馈电座1的圆弧槽11中,具体的,馈电线缆3的外皮31位于圆弧槽11外部,屏蔽层32直接支撑于圆弧槽11内,芯线34抵接至馈电线路24。

其中,通过形成于圆弧槽11内壁的挡圈14,该挡圈14的设置可以供芯线34穿过、并至少阻挡屏蔽层32继续朝馈电线路24插入。在如图6所示示意图中,馈电线缆3还裸露出出了介质层33,该介质层33被允许与芯线34一起通过挡圈14。

馈电线缆3的屏蔽层32与馈电座1的圆弧槽11焊接,该馈电座1的第一搭接片12与线路板2正面的第一金属皮21焊接,该馈电座1的第二搭接片13与线路板2背面的第二金属皮25焊接。以增加馈电座1与线路板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接地更充分,保证电流的连续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馈电座。对于该馈电座1的描述具体请参阅前文,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线路板馈电结构及其馈电座,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馈电座1的圆弧槽11顶部和/或底部设置搭接片,能够使得馈电座1在安装至线路板2上时,借助搭接片增大与线路板2的金属皮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接地更充分,保证电流的连续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