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高压直流充电插座带线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9860发布日期:2018-09-04 23:12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直流充电插座,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高压直流充电插座带线总成。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以其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逐渐成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目前,大多数电动汽车的能量来自于电池系统。

数电动汽车的电池系统的充电根据电源的不同包括直流充电和交流充电两种模式,一般家庭充电,不进行转换,为交流充电方式,直流充电一般需要在专门的充电桩内进行,由充电桩对电流进行转换。

现有的设置在电动汽车上的直流充电的插座和对应的连线均为分离的,在整车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分别进行组装,降低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和缺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高压直流充电插座带线总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汽车高压直流充电插座带线总成,包括插座和与插座固定连接的高压线束、接地线束和低压线束,所述的插座设有外界电源接入端和线缆连接端,所述的外界电源接入端设有高压直流充电接入口、低压接入口和接地接口,线缆连接端与外界电源接入端连接并分别与高压线束、接地线束和低压线束固定连接。

在上述电动汽车高压直流充电插座带线总成中,高压直流充电接入口包括正极和负极,高压线束设有高压直流正极输出线和高压直流负极输出线并分别对应的与高压直流充电接入口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接地线束与接地接口通过接地连接线连接;低压接入口包括低压电源接入口、充电连接确认线路接入口和充电通信线路接入口,并且低压电源接入口、充电连接确认线路接入口和充电通信线路接入口均设有正极和负极,低压线束包括低压连接线,低压连接线设有与低压接入口数量对应的低压连接支线,低压连接支线分别与对应的低压接入口连接,所述的接地连接线、高压直流正极输出线,高压直流负极输出线和低压连接线外分别套设绝缘保护套,绝缘保护套两端设有防水固定栓。

在上述电动汽车高压直流充电插座带线总成中,所述的高压线束还包括高压充电接头,所述的高压充电接头设有直流高压输出电极,直流高压输出电极设有正极和负极,直流高压输出电极的数量与正负极与高压直流充电接入口一一对应,高压直流正极输出线和高压直流负极输出线与高压直流充电接入口固定连接并分别对应的与高压直流充电接入口的正负极连接。

在上述电动汽车高压直流充电插座带线总成中,所述的低压线束还包括低压充电接头,低压充电接头与低压连接线固定连接,低压充电接头设有低压电源接口、充电连接确认线路接口、充电通信线路接口和温度感应器接口。

在上述电动汽车高压直流充电插座带线总成中,所述的接地线束还包括接地端子,接地端子与接地连接线固定连接。

在上述电动汽车高压直流充电插座带线总成中,所述的接地线束和低压线束上均设有第一固定器,所述的第一固定器包括第一固定圈和第一固定头。

在上述电动汽车高压直流充电插座带线总成中,所述的高压线束上设有束线器和第二固定器,所述的第二固定器包括第二固定圈和第二固定头,所述的束线器包括自锁束线圈和第三固定头。

在上述电动汽车高压直流充电插座带线总成中,所述的自锁束线圈横截面为圆角矩形,自锁束线圈设有与被束线束配合的束线槽,自锁束线圈包括两个由弹性连接片连接的束线半体,其中一个束线半体设有自锁扣,另一个束线半体设有与自锁扣配合的自锁头,当自锁头与自锁扣配合连接时,两个束线半体合围成一个闭环。

在上述电动汽车高压直流充电插座带线总成中,所述的第一固定头、第二固定头和第三固定头分别设有与固定对象配合的吻合槽和相对吻合槽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片。

在上述电动汽车高压直流充电插座带线总成中,还包括插座盖,插座盖与外界电源接入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插座盖表面设有把手。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点至少包括:

1、提供一种电动汽车高压直流充电插座带线总成,将插座以及高压线束、接地线束和低压线束固定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在安装时,省去了接线步骤,提高了安装效率;

2、在插座和线束上均设置固定器和束线器,在长线程的安装中可以固定位置,防止布线凌乱;

3、设有插座盖,保护插座接入端口;

4、线束外设有绝缘保护套,保护电线不受外力磨损并起到增强绝缘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插座与插座盖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插座一个方向的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中高压充电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低压充电接头的一个方向的视图

图6是实施例中束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插座1,外界电源接入端11,线缆连接端12,高压直流充电接入口13,低压接入口14,低压电源接入口141,充电连接确认线路接入口142,充电通信线路接入口143,接地接口15 高压线束2,高压直流正极输出线21,高压直流负极输出线22,高压充电接头23,直流高压输出电极24,接地线束3,接地连接线31,接地端子32,低压线束4,低压充电接头41,低压连接线 40,低压电源接口411,充电连接确认线路接口412,充电通信线路接口413,温度感应器接口414,绝缘保护套5,防水固定栓51,第一固定器6,第一固定圈61,第一固定头62,吻合槽611,弹性片612,束线器7,自锁束线圈71,第三固定头72,束线槽711,弹性连接片712,自锁扣713,自锁头714,第二固定器8,第二固定圈81,第二固定头82,插座盖9,把手91。

具体实施方式

图1-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电动汽车高压直流充电插座带线总成,包括插座1和与插座1固定连接的高压线束2、接地线束3和低压线束4,所述的插座1设有外界电源接入端11和线缆连接端12,所述的外界电源接入端11设有高压直流充电接入口13、低压接入口14和接地接口15,线缆连接端12 与外界电源接入端11连接并分别与高压线束2、接地线束3和低压线束4固定连接。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插座1与高压线束2、接地线束3和低压线束4固定连接为一个整体,外界电源接入端11分别设有与高压线束2、接地线束3和低压线束4电连接的高压直流充电接入口13、低压接入口14和接地接口15,整车安装过程中,无需将各个线束与插座1进行连接,省去了接线步骤,提高了安装效率,并且连接的稳定性和绝缘性能优于现场安装连接。

结合图2,本实施例还包括插座盖9,用于在不充电情况下保护外界电源接入端11,插座盖9与插座分离设置,插座盖9与外界电源接入端11可拆卸连接,所述插座盖9表面设有把手91,方便拿取,并保护使用者,防止触电。

如图3所示,外界电源接入端11的接入口依次按照从左至右,从上往下的顺序,分别为S-、CC2、S+、DC-、CC1、DC+、A-、 PE和A+。其中高压直流充电接入口13包括DC-和DC+两个、低压接入口14包括S-、S+、CC2、CC1、A-和A+6个,接地接口 15为PE一个。

高压线束2设有高压直流正极输出线21和高压直流负极输出线22,分别对应的与高压直流充电接入口13的正极(DC+)和负极(DC-)连接;

接地线束3与接地接口15(PE)通过接地连接线31连接;

低压接入口14包括低压电源接入口141(A-和A+)、充电连接确认线路接入口142(S-和S+)和充电通信线路接入口143(CC1 和CC2),低压线束4包括低压连接线40,低压连接线40设有与低压接入口14数量对应的低压连接支线,低压连接支线分别与对应的低压接入口14连接,并合成一股。

并结合图1所示,接地连接线31、高压直流正极输出线21,高压直流负极输出线22和低压连接线40外分别套设绝缘保护套 5,防止电线磨损增加绝缘效果,绝缘保护套5两端设有防水固定栓51,一方面将绝缘保护套5与包裹的连接线固定连接,另一方面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防止水侵入连接线,造成短路。并且本实施例中的防水固定栓51采用热缩材料,连接更加紧密。

结合图4所示,高压线束2还包括高压充电接头23,所述的高压充电接头23设有直流高压输出电极24,直流高压输出电极 24设有正极和负极,直流高压输出电极24的数量与正负极与高压直流充电接入口13一一对应,高压直流正极输出线21和高压直流负极输出线22与高压直流充电接入口13固定连接并分别对应的与高压直流充电接入口13的正负极连接。由于高压直流正极输出线21和高压直流负极输出线22承受功率大,因此分开设置,发生故障后可以及时更换,相较于合为一体后需要一并更换或者切割绝缘保护套5进行更换,分离设置节约维修成本。并且本实施例中的高压充电接头23设计合理,直流高压输出电极24外设有绝缘保护套,安装以及检修更换时更加的安全。

进一步的,低压线束4还包括低压充电接头41,低压充电接头41与低压连接线40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低压充电接头41 设有10个接口,一排五个并列两排排列,以图5所示的视图方向从左至右,从上到下分别为:低压电源接口411(依次与A-和A+ 连接)、CC1和CC2充电通信线路接口413(依次与CC1和CC2 连接)、充电连接确认线路接口412(依次与S-和S+连接)、和温度感应器接口414(温度感应器1+、温度感应器1-、温度感应器 2+和温度感应器2-)。

接地线束3还包括接地端子32,接地端子32与接地连接线 31固定连接,接地端子32与车身连接,车身接地。起到接地保护的作用。

所述的接地线束3和低压线束4上均设有第一固定器6,所述的第一固定器6包括第一固定圈61和第一固定头62。所述的高压线束2上设有束线器7和第二固定器8,所述的第二固定器8 包括第二固定圈81和第二固定头82,其中,如图7、8所示,第一固定器6与第二固定器8的形状结构完全形同。

结合图6所示,所述的束线器7包括自锁束线圈71和第三固定头72。自锁束线圈71横截面为圆角矩形,自锁束线圈71设有与被束线束配合的束线槽711,自锁束线圈71包括两个由弹性连接片712连接的束线半体,其中一个束线半体设有自锁扣713,另一个束线半体设有与自锁扣713配合的自锁头714,当自锁头 714与自锁扣713配合连接时,两个束线半体合围成一个闭环。本实施例中,一个束线半体设有两个束线槽711,因此合围后具有两个由上下的束线槽711合成的大的束线圈,高压直流正极输出线21与高压直流负极输出线22固定在束线器7的束线圈71 内,束线圈与单根输出线的尺寸相配合。

并且第一固定头62、第二固定头82和第三固定头72的结构相同,分别设有与固定对象配合的吻合槽611和相对吻合槽611 对称设置的两个弹性片612。

以第一固定器6为例,固定器6包括固定圈61和第一固定头 62,本实施例中,固定圈61为塑料扎带,第一固定头62设有扎带孔,固定圈61穿过扎带孔,并绕待固定的线束一周并抽进,将第一固定头62固定连接在线束上,并将第一固定头62通过吻合槽611导引,插入固定对象,弹性片612插入后保持张开位置,使得固定头与固定对象保持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头82和第三固定头72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固定器6的第一固定头62的安装方式相同。

本实施例中,插座符合GB/T 20234.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20234.3-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高压电缆符合QC/T1037-2016《道路车辆用高压电缆》;绝缘电阻≥500MΩ;耐压按50HZ、AC3000V/1min,要求无击穿闪络。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插座1与高压线束2、接地线束3和低压线束4事先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器6、束线器7和第二固定器8分别固定连接在相应的线束上,第一固定器6和第二固定器插座1与待安装的电动汽车固定连接,并将高压线束2、接地线束3和低压线束4的高压充电接头23、低压充电接头41和接地端子32各个连接头与相应的负载或者车体连接,第一固定头62、第三固定头72和第二固定头82根据相应的固定连接处配合将线束的位置和弯曲形状固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插座1,外界电源接入端11,线缆连接端12,高压直流充电接入口13,低压接入口14,低压电源接入口14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