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线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3584发布日期:2018-06-16 00:53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具体为一种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通信行业发达的今天,电缆的应用十分广发,针对不同的用途,出现了一系列具有相应特性的电缆,相关技术中的电缆主要通过增加电缆的静电隔离特性、耐磨特性以及防折断特性,从而防止电缆在工作过程中受到静电干扰、电缆长期磨损漏电以及线芯折断,进而造成电缆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但是,在现有电缆的应用过程中,可能需要将电缆深埋地下以及铺设水下,由于电缆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或水中,容易使水分逐渐透入该电缆中,进而导致该电缆内温度过高,并且电缆漏电的同时出现电缆燃烧的情况,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在电缆的铺设过程中,避免不了需要将电线电缆折弯转向,而由于折弯时设置的多层套设结构之间的张力过大,从而使得导线的回复应力较大,不利于导线的铺设。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电线电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电线电缆的深埋地下容易遭受水侵和腐蚀的问题,在导线需要折弯转向时,内应力过大影响导向的铺设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线电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线电缆,包括中间金属线芯,所述中间金属线芯的外部套设有纤维层,所述纤维层的外部套设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的内部均匀设有三根导线,三根所述导线的外部均套设有屏蔽层,所述绝缘层的外部套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外部套设有防腐蚀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中间金属线芯由铁丝材料制成,且铁丝表面涂有防锈漆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纤维层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屏蔽层由不锈钢丝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电线电缆,通过设置的铝箔防水层和防腐蚀层,可以使得导线在平时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防止导线遭受腐蚀,而且还能够防止水分渗入绝缘层影响导线使用的问题,再通过设置在最内层的中间金属线芯,通过使用的铁丝材料制成,可以使得电线电缆在铺设时,遇到需要转弯的地方,可以通过设置的中间金属线芯对导线进行折弯,这样在导线折弯以后由于铁丝的阻挡作用,可以减少电线电缆的弯折时存在的内应力,从而使得电线电缆的铺设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线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间金属线芯;2、纤维层;3、绝缘层;4、导线;5、屏蔽层;6、防水层;7、防腐蚀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线电缆,包括中间金属线芯1,设置的中间金属铁芯1可以使得在电缆进行弯折时,增加电缆的可弯折性,中间金属线芯1的外部套设有纤维层2,设置的纤维层可以对中间金属铁芯1进行保护,纤维层2的外部套设有绝缘层3,通过热熔聚乙烯的方法设置的绝缘层3,可以使得固定在绝缘层3内部的导线4更加稳定,而且还可以对导线4起到绝缘保护的效果,绝缘层3的内部均匀设有三根导线4,三根导线4的外部均套设有屏蔽层5,设置的屏蔽层5可以防止导线产生的电场之间形成干扰,也可以防止外部电场和磁场对导线进行干扰,绝缘层3的外部套设有防水层6,防水层6的外部套设有防腐蚀层7。

中间金属线芯1由铁丝材料制成,且铁丝表面涂有防锈漆涂层,防止中间金属线芯1在使用时锈蚀损坏的问题,使用的铁丝材料韧性较差,弯折性能更好,便于电缆的弯折。

纤维层2由玻璃纤维材料制成,使得纤维层2具有一定的韧性,而且还具有绝缘的效果。

屏蔽层5由不锈钢丝网材料制成,可以对导线导电时产生的电场进行屏蔽,而且可以防止外部的电场对导线的导电形成干扰。

具体工作时,该种电线电缆在使用时,将电线电缆埋入地下,通过设置的纤维层2可以增加电线电缆的抗弯折的次数,而且由玻璃纤维制成还具有绝缘的效果,通过设置的热熔聚乙烯材料可以将导线和屏蔽层包裹在绝缘层3内,还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再通过设置的防水层6,由于防水层6使用的热压铝箔具有不透水的效果,从而可以防止水分渗入到绝缘层3内,在通过设置的防腐蚀层7,可以防止电线电缆在使用时被腐蚀的问题,而在电线电缆的铺设过程中,有需要折弯的地方,这时在折弯的部分由于有中间金属线芯1的存在,从而可以有效减少电线电缆的内应力,还可以增加电线电缆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