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薄膜、指纹识别组件、压力触控组件与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05471发布日期:2019-03-15 19:07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导电薄膜、指纹识别组件、压力触控组件与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电薄膜、一种指纹识别组件、一种压力触控组件以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如手机、平板、穿戴设备的指纹传感器,通常设置在屏幕组件的可视区域之外,例如:设置于HOME键下方或手机背面,随着高屏占比日渐成为主流,HOME键逐渐会取消,而指纹识别在背面的实际体验不如设置在手机前面,所以将指纹模块集成到可视区域将会成为主流,但是,目前,如图1所示的指纹传感器上的导电薄膜1’,通过会对导电薄膜1’上的线路12’的表面进行黑化,形成黑化层14’,以达到防反射的目的,然而,仅对导电薄膜1’上的线路12’的表面进行黑化,将造成线路12’的侧面反射现象严重、衍射效应明显,无法正常使用到屏幕组件的可视区域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衍射效应弱的导电薄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指纹识别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触控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导电薄膜,用于终端设备,包括:基板;黑化导电线路,设置在基板的至少一面上;其中,黑化导电线路的任一截面都是黑色。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导电薄膜,通过黑化导电线路在基板上形成导电层,其中,黑化导电线路的整体均为黑色,由任一方向向黑化导电线路进行照射的,均被黑化导电线路吸收,降低了黑化导电线路任一方向上的反射光的强度,降低衍射效应的强度,进而为将指纹传感器设置在屏幕组件的可视区域提供基础,从而实现终端设备全面屏的屏下指纹识别。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导电薄膜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黑化导电线路通过在金属中掺杂黑色材质得到。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向金属内掺杂黑色材质,得到整体呈黑色的黑化导电线路,并且,保证了黑化导电线路黑色分布的更均匀,黑化导电线路的各个位置的吸光效果相近或相同,提升了导电薄膜的整体视觉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基板为玻璃或塑料。

在该技术方案中,玻璃与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与透光性,因此,采用玻璃与塑料作为导电薄膜的基板,保证了导电薄膜的可靠性,实现了导电薄膜的透光性,为实现终端设备全面屏的屏下指纹识别提供了基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指纹识别组件,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电薄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指纹识别组件,因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电薄膜,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电薄膜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压力触控组件,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电薄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压力触控组件,因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电薄膜,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电薄膜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电薄膜;或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或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压力触控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终端设备,因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电薄膜;或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或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压力触控组件,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导电薄膜;或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或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压力触控组件的全部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相关技术中导电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薄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薄膜放置在光源下的示意图。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导电薄膜,12’线路,14’黑化层;

图2与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导电薄膜,12黑化导电线路,2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2与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薄膜 1。

如图2与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电薄膜1,用于终端设备,包括:基板;黑化导电线路12,设置在基板的至少一面上;其中,黑化导电线路12的任一截面都是黑色。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薄膜1,通过黑化导电线路12在基板上形成导电层,其中,黑化导电线路12的整体均为黑色,由任一方向向黑化导电线路12进行照射的,均被黑化导电线路12吸收,降低了黑化导电线路12任一方向上的反射光的强度,降低衍射效应的强度,进而为将指纹传感器设置在屏幕组件的可视区域提供基础,从而实现终端设备全面屏的屏下指纹识别。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银作为黑化导电线路12的基本原料,在向银原料内掺杂油墨,银与油墨充分混合后,得到完全呈黑色状态的原料,再由黑色状态的原料在PET基板上形成黑化导电线路12。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由于黑化导电线路12整体呈黑色,当光源2照射到导电薄膜1上时,照射到黑化导电线路12上表面及侧面的光线被黑化导电线路12吸收,照射到其他位置的光线能够正常透过PET基板,保证了导电薄膜1的透光性,并且,降低了导电薄膜1的反射、衍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氧化银作为黑化导电线路12的基本原料,再向氧化银原料内掺杂油墨,在氧化银与油墨充分混合后,得到完全呈黑色状态的原料,再由黑色状态的原料在玻璃基板上形成黑化导电线路12。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铜作为黑化导电线路12的基本原料,再向铜原料内掺杂油墨,在铜与油墨充分混合后,得到完全呈黑色状态的原料,再由黑色状态的原料在玻璃基板上形成黑化导电线路12。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氧化银作为黑化导电线路12的基本原料,再向氧化银原料内掺杂油墨,在氧化银与油墨充分混合后,得到完全呈黑色状态的原料,再由黑色状态的原料在玻璃基板上形成黑化导电线路12。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采用银作为黑化导电线路12的基本原料,再向银原料内掺杂碳粉,在银与碳粉混合后,得到完全呈黑色状态的原料,再由黑色状态的原料在玻璃基板上形成黑化导电线路12。

其中,黑化导电线路12在基板上围成阵列分布的网格,优选地,网格的宽度设置在70微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指纹识别组件,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薄膜1。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指纹识别组件,因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薄膜1,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薄膜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压力触控组件,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薄膜1。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压力触控组件,因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薄膜1,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薄膜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方面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薄膜1;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组件。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终端设备,因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薄膜1;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组件,因此,具有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导电薄膜1;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或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压力触控组件的全部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电薄膜1、指纹识别组件、压力触控组件、终端设备,通过黑化导电线路12在基板上形成导电层,其中,黑化导电线路12的整体均为黑色,由任一方向向黑化导电线路12进行照射的,均被黑化导电线路12吸收,降低了黑化导电线路12任一方向上的反射光的强度,降低衍射效应的强度,进而为将指纹传感器设置在屏幕组件的可视区域提供基础,从而实现终端设备全面屏的屏下指纹识别。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