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插脚的USB充电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83480发布日期:2018-07-07 10:25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头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可更换插脚的USB充电头。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日益增长,充电反而成为了烦人的问题,常见的插座大多只有一个三脚插口与一个两脚插口,并且常见的充电头只是两脚的插头,这种情况造成了只能利用两脚插口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而三脚插口则无法使用,无法将插座的空间充分利用;并且在某些场合的插座只有三脚插口,无法解决急需对电子产品进行充电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可更换插脚的USB充电头,其结构新颖,拆装方便,适用于三脚插口及两脚插口的插座,解决了常见充电头只能利用两脚插口充电的问题,明显提高了充电头的实用性及适用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更换插脚的USB充电头,包括充电座、三脚插头、两脚插头及连接件,所述充电座为柱状结构,且所述充电座的一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用于放置USB接头的容纳腔、另一端设有第一触片、第二触片及第三触片,所述第三触片与所述第二触片均与所述充电座内的线路原件电联接、且所述第三触片与所述第二触片平齐设置,所述第一触片位于所述第二触片及所述第三触片的上方、且处于所述第二触片与所述第三触片的对称中心线上;所述三脚插头包括柱状的第一底座及三个第一插片,各所述第一插片的一端均设有第一插接块,所述第一底座上设有三个第一槽孔,三个所述第一槽孔分别与所述第一触片,所述第二触片及所述第三触片位置相对应,且各所述第一槽孔均与所述第一插接块插接配合;所述两脚插头包括柱状的第二底座及两个第二插片,各所述第二插片的一端均设有第二插接块,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两个第二槽孔,两个所述第二槽孔分别与所述第二触片及所述第三触片位置相对应,且各所述第二槽孔均与所述第二插接块插接配合;所述第一底座、所述第二底座及所述充电座的直径与所述连接件的内径相等,所述连接件的内壁、所述第一底座及所述第二底座的侧壁上均设有螺纹,所述充电座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螺纹,所述第一底座及所述第二底座均与所述充电座通过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充电座的侧壁上设有安放槽,所述安放槽包括第一弧面及第二弧面,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的开口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弧面与所述第二弧面之间的最大间距与所述充电座的直径相等;所述安放槽的底面设有五个安放孔,其中三个所述安放孔与三个所述第一插片位置相对应,剩余两个所述安放孔与两个所述第二插片位置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底座的端面粘贴设有第一隔电板,所述第一隔电板上设有三个与所述第一插片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插片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底座的端面粘贴设有第二隔电板,所述第二隔电板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二插片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二插片形状相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三脚插头的中部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两脚插头的中部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安放槽的底部设有立杆,所述立杆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及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直径相等;且所述立杆的侧壁设有螺纹、及所述立杆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充电座远离所述容纳腔的端面的中心设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及所述第二定位孔的直径相等,且所述定位杆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底座及所述第二底座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充电座远离所述容纳腔一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凸环及第二凸环,所述第一凸环位于所述第二凸环远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所述第一凸环与所述第二凸环之间的所述充电座上套设有活动环,所述活动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充电座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一凸环及所述第二凸环的直径;所述活动环与所述连接件通过链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当所述两脚插头或所述三脚插头与所述充电座组装配合时,所述第二底座或所述第一底座到所述第一凸环的最大距离与所述连接件的高度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远离所述第一插片的所述第一插接块的端面低于所述第一底座的端面;远离所述第二插片的所述第二插接块的端面低于所述第二底座的端面。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远离所述第二插片的所述第二底座的端面上设有防撞凹槽,所述防撞凹槽位于所述第二槽孔的上方、且与所述充电座的所述第一触片位置相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安放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底座及所述第二底座的高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定位孔及所述第二定位孔的棱边处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更换插脚的USB充电头,其在充电座上设置可放置插头的安放槽,结构新颖,并且在安放槽内放置可拆卸的三脚插头或两脚插头,实现了充电头根据实际的插座类型可进行更换插头,解决了常见充电头只能利用两脚插口充电的问题,明显提高了充电头的实用性及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可更换插脚的USB充电头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可更换插脚的USB充电头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充电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三脚插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两脚插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充电座;110、第一触片;120、第二触片;130、第三触片;140、容纳腔;150、第一凸环;160、第二凸环;170、定位杆;200、三脚插头;210、第一底座;220、第一插片;230、第一插接块;240、第一槽孔;250、第一定位孔;300、两脚插头;310、第二底座;320、第二插片;330、第二插接块; 340、第二槽孔;350、第二定位孔;360、防撞凹槽;400、连接件;500、安放槽;510、第一弧面;520、第二弧面;530、安放孔;540、立杆;550、螺母; 610、第一隔电板;611、第一通孔;620、第二隔电板;621、第二通孔;700、活动环;710、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可更换插脚的 USB充电头,包括充电座100、三脚插头200、两脚插头300及连接件400,所述充电座100为柱状结构,且所述充电座100的一端面向内凹陷形成用于放置 USB接头的容纳腔140、另一端设有第一触片110、第二触片120及第三触片130,所述第三触片130与所述第二触片120均与所述充电座100内的线路原件电联接、且所述第三触片130与所述第二触片120平齐设置,所述第一触片110位于所述第二触片120及所述第三触片130的上方、且处于所述第二触片120与所述第三触片130的对称中心线上;所述三脚插头200包括柱状的第一底座210 及三个第一插片220,各所述第一插片220的一端均设有第一插接块230,所述第一底座210上设有三个第一槽孔240,三个所述第一槽孔240分别与所述第一触片110,所述第二触片120及所述第三触片130位置相对应,且各所述第一槽孔240均与所述第一插接块230插接配合;所述两脚插头300包括柱状的第二底座310及两个第二插片320,各所述第二插片320的一端均设有第二插接块 330,所述第二底座310上设有两个第二槽孔340,两个所述第二槽孔340分别与所述第二触片120及所述第三触片130位置相对应,且各所述第二槽孔340 均与所述第二插接块330插接配合;所述第一底座210、所述第二底座310及所述充电座100的直径与所述连接件400的内径相等,所述连接件400的内壁、所述第一底座210及所述第二底座310的侧壁上均设有螺纹,所述充电座100 远离所述容纳腔140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螺纹,所述第一底座210及所述第二底座310均与所述充电座100通过所述连接件400螺纹连接;所述充电座100 的侧壁上设有安放槽500,所述安放槽500包括第一弧面510及第二弧面520,所述第一弧面510与所述第二弧面520的开口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弧面510 与所述第二弧面520之间的最大间距与所述充电座100的直径相等;所述安放槽500的底面设有五个安放孔530,其中三个所述安放孔530与三个所述第一插片220位置相对应,剩余两个所述安放孔530与两个所述第二插片320位置相对应。

上述的一种可更换插脚的USB充电头,其在所述充电座100上设置可放置插头的所述安放槽500,结构新颖;并且在所述安放槽500内放置可拆卸的所述三脚插头200或所述两脚插头300,实现了所述充电座100根据实际的插座类型可进行更换插头,解决了常见充电头只能利用两脚插口充电的问题,明显提高了充电头的实用性及适用性。

更具体的,当所述充电座100的连接端与所述两脚插头300通过所述连接件400进行连接时,所述安放槽500内放置所述三脚插头200;在需要进行更换时,将所述三脚插头200从所述安放槽500内取下,然后旋转所述连接件400、将所述两脚插头300从所述充电座100上取下,进行更换,最后将所述三脚插头200通过所述连接件400与所述充电座100的连接端进行连接,将所述两脚插头300放置与所述安放槽500内并固定,完成更换;当所述充电座100的连接端与所述三脚插头200通过所述连接件400进行连接时,同样进行相识操作。

进一步地,如图4、图5所示,所述第一底座210的端面粘贴设有第一隔电板610,所述第一隔电板610上设有三个与所述第一插片220位置相对应的第一通孔611,且所述第一通孔611与所述第一插片220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底座 310的端面粘贴设有第二隔电板620,所述第二隔电板620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二插片320位置相对应的第二通孔621,且所述第二通孔621与所述第二插片320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一隔电板610及所述第二隔电板620的设计可防止所述第一插接块230及所述第二插接块330外露,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进一步地,如图4、图5所示,所述三脚插头200的中部设有第一定位孔 250,所述两脚插头300的中部设有第二定位孔350,所述安放槽500的底部设有立杆540,所述立杆540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50及所述第二定位孔350 的直径相等;且所述立杆540的侧壁设有螺纹、及所述立杆540的顶部设有可拆卸的螺母550;所述立杆540的设计便于所述两脚插头300及所述三脚插头 200的导向及定位,且利用所述螺母550对所述两脚插头300及所述三脚插头 200的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充电座100远离所述容纳腔140的端面的中心设有定位杆170,所述定位杆170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定位孔250及所述第二定位孔350的直径相等,且所述定位杆170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底座210及所述第二底座310的高度;所述定位杆170的设计可便于在所述两脚插头300或所述三脚插头200进行更换时准确的对位,提高更换可操作性及更换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1、图2所示,所述充电座100远离所述容纳腔140一端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凸环150及第二凸环160,所述第一凸环150位于所述第二凸环 160远离所述容纳腔140的一侧;所述第一凸环150与所述第二凸环160之间的所述充电座100上套设有活动环700,所述活动环700的内径大于所述充电座 100的直径、且小于所述第一凸环150及所述第二凸环160的直径;所述活动环 700与所述连接件400通过链条710连接;所述连接件400与所述活动环700 通过所述链条710连接可防止在更换或使用过程中所述连接件400的掉落或丢失;并且所述活动环700与所述充电座100活动配合,可避免所述链条710阻碍所述连接件400在进行配合时的旋转。

进一步地,当所述两脚插头300或所述三脚插头200与所述充电座100组装配合时,所述第二底座310或所述第一底座210到所述第一凸环150的最大距离与所述连接件400的高度相等;该设计保证了整体结构的密封性,减少粉尘进入连接处,影响导通;并且可提高所述可更换插脚的USB充电头的整体美观。

进一步地,远离所述第一插片220的所述第一插接块230的端面低于所述第一底座210的端面;远离所述第二插片320的所述第二插接块330的端面低于所述第二底座310的端面;该设计可在所述三脚插头200及所述两脚插头300 与所述充电头100配合时、防止所述第一底座210及所述第二底座310对所述第一触片110、所述第二触片120及所述第三触片130造成过度挤压,避免后续的接触、导通问题。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远离所述第二插片320的所述第二底座310的端面上设有防撞凹槽360,所述防撞凹槽360位于所述第二槽孔340的上方、且与所述充电座100的所述第一触片110位置相对应;所述防撞凹槽360的设计可防止在所述两脚插头300与所述充电座100配合时所述第一触片110与所述第二底座310直接接触,避免对所述第一触片110挤压过度、影响对后续更换所述三脚插头200后的接触导通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安放槽500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底座210及所述第二底座 310的高度;该设计可降低所述第一底座210及所述第二底座310放置在所述安放槽500时的突出高度,减少占用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孔250及所述第二定位孔350的棱边处设有倒角;所述倒角的设计便于所述第一底座210及所述第二底座310与所述立杆540进行配合时更顺利的插入所述立杆540,完成所述第一底座210或所述第二底座 310的放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