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25143发布日期:2018-08-08 00:16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即CONNECTOR。国内亦称作接插件、插头和插座。一般是指电器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连接器是我们电子工程技术人员经常接触的一种部件。它的作用非常单纯:在电路内被阻断处或孤立不通的电路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使电流流通,使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部件,顺着电流流通的通路观察,你总会发现有一个或多个连接器。连接器形式和结构是千变万化的,随着应用对象、频率、功率、应用环境等不同,有各种不同形式的连接器。

目前,有一种连接器的插头尾部采用金属结构,该种连接器的加工成本高,且组装工序多,用工成本也高。还有,现有的连接器的插头内部的密封性较差,不利于应对潮湿气候。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插头连接器,密封效果好,制造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插头连接器,包括公插头和母插头,公插头和母插头以电缆连接,所述公插头和母插头的尾端均通过塑胶部与电缆连接,塑胶部为注塑成型;所述公插头包括第一外壳,第一外壳内设有第一插接端子盘,第一插接端子盘与电缆的线芯连接,第一插接端子盘与第一外壳之间由前端至尾端依次设有环氧胶层、硅胶层和绝缘层;所述母插头包括第二外壳,第二外壳内设有第二插接端子盘,第二插接端子盘与电缆的线芯连接,第二插接端子盘与第二外壳之间由前端至尾端依次设有环氧胶层、硅胶层和绝缘层。

所述第一插接端子盘和第二插接端子盘上均设有多个插接孔,插接孔内设有导电片。

所述第一插接端子盘凸出于第一外壳的前端面。

所述第二外壳的前端面设有凸环部,第二插接端子盘位于凸环部内,第二插接端子盘与凸环部之间设有环状空隙。

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的外表面均设有防滑纹。

所述电缆内设有网状屏蔽层,网状屏蔽层包裹线芯。

本实用新型公插头和母插头的尾端均通过塑胶部与电缆连接,结构简单,避免繁琐的组装工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设置的环氧胶层、硅胶层和绝缘层有利于提高密封效果,可轻松应对潮湿气候,提高连接器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公插头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公插头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母插头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母插头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公插头,11-第一外壳,12-第一插接端子盘,2-母插头,21-第二外壳,211-凸环部,22-第二插接端子盘,3-电缆,4-塑胶部,5-环氧胶层,6-硅胶层,7-绝缘层,8-防滑纹,9-插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具有密封结构的插头连接器,包括公插头1和母插头2,公插头1和母插头2以电缆3连接。公插头1和母插头2的尾端均通过塑胶部4与电缆3连接,塑胶部4为注塑成型,结构简单,无需组装,节约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

公插头1包括第一外壳11,第一外壳11内设有第一插接端子盘12,第一插接端子盘12与电缆3的线芯连接,第一插接端子盘12与第一外壳11之间由前端至尾端依次设有环氧胶层5、硅胶层6和绝缘层7,环氧胶层5、硅胶层6和绝缘层7起到了很好的密封效果。

母插头2包括第二外壳21,第二外壳21内设有第二插接端子盘22,第二插接端子盘22与电缆3的线芯连接,第二插接端子盘22与第二外壳21之间由前端至尾端依次设有环氧胶层5、硅胶层6和绝缘层7,环氧胶层5、硅胶层6和绝缘层7起到了很好的密封效果。

第一插接端子盘12和第二插接端子盘22上均设有多个插接孔9,插接孔9内设有导电片。第一插接端子盘12凸出于第一外壳11的前端面。第二外壳21的前端面设有凸环部211,第二插接端子盘22位于凸环部211内,第二插接端子盘22与凸环部211之间设有环状空隙。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21的外表面均设有防滑纹8。电缆3内设有网状屏蔽层,网状屏蔽层包裹线芯。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现方式,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