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针植入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1460发布日期:2018-08-29 00:54阅读:4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PIN针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PIN针植入机构。



背景技术:

电子元器件,尤其是各种电子连接器,通常是通过将绝缘基座和多个金属PIN针组装来实现成型。PIN针与绝缘基座的组装方式一般为插装。插装是指将PIN针插入到绝缘基座的预设孔中,现有的PIN针插装设备只能将PIN针插入绝缘座中,无法实现同时进行接针和插针,无法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的PIN针插装设备只能将PIN针插入绝缘座中,无法同时进行接针和插针,提供一种PIN针植入机构,设置第三驱动组件和转盘,通过第三驱动组件同时驱动转盘相邻两工位上的接插针机构,使得接插针机构分别沿滑轨向远离转盘轴线方向运动,其中一个接插针机构接PIN针,另一个接插针机构将PIN针插入绝缘基座内,从而实现了同时进行接针和插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IN针植入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组件和转盘,

沿所述转盘的径向设有多个工位组件,所述工位组件包括工位和接插针机构,所述工位上沿径向设有滑轨,所述接插针机构滑动连接在滑轨内并通过第四拉伸弹簧与转盘固定连接使得接插针机构自动复位;

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同时驱动相邻两工位上的接插针机构分别沿滑轨向远离转盘轴线方向运动;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与转盘固定连接。

具体地,沿所述转盘的径向均匀固定连接4个工位组件。

具体地,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八凸轮、第六从动件、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L型第一铰接臂和第二铰接臂,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输出轴,所述第八凸轮套设在第二输出轴上,所述第八凸轮驱动第六从动件,所述第六从动件上分别铰接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第一铰接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臂的拐点与支架铰接,所述第一铰接臂另一端与接插针机构接触连接驱动接插针机构沿滑轨运动,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臂的中部连接,所述第二铰接臂的一端与支架铰接,另一端与接插针机构接触连接驱动接插针机构沿滑轨运动;

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的轴向垂直。

具体地,所述第六从动件、第一铰接臂和第二铰接臂分别通过第五拉伸弹簧与支架连接,方便复位。

具体地,所述接插针机构包括盒体、第一接插针部和第二接插针部,所述第一接插针部和第二接插针部铰接在盒体上,所述第一接插针部的上端与第二接插针部的上端配合形成夹持嘴来夹持PIN针,所述第一接插针部的下端与第二接插针部的下端通过第七压缩弹簧连接使得当压持第一接插针部的下端或第二接插针部的下端时夹持嘴张开,保证夹持的稳定性。

为了方便第四拉伸弹簧的固定,所述第一接插针部或第二接插针部上沿垂直于接插针机构运动的方向设有伸出部,所述伸出部通过第四拉伸弹簧与转盘固定连接,伸出部向靠近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的方向延伸。

为了保证推送方便,还包括方便推送所述接插针机构的推送机构,所述推送机构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内,所述推送机构与所述接插针机构接触连接。

具体地,所述推送机构为推送块,所述推送块的一面设有与滑轨匹配的滑道,另一面设有推送槽,其中第一铰接臂和第二铰接臂的端部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推送槽内驱动推送块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通过第三驱动组件同时驱动转盘相邻两工位上的接插针机构,使得接插针机构分别沿滑轨向远离转盘轴线方向运动,其中一个接插针机构接PIN针,另一个接插针机构将PIN针插入绝缘基座内,从而实现了同时进行接针和插针,从而实现接插针的自动化,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PIN针植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K-K图;

图3是PIN针植入机构中第三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的侧视图;

图6是接插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驱动机构;109、转盘;110、工位;111、第一输出轴;112、滑轨;113、第四拉伸弹簧;114、第八凸轮;115、第六从动件;116、第一连接臂;117、第二连接臂;118、第一铰接臂;119、第二铰接臂;120、第二输出轴;121、盒体;122、第一接插针部;123、第二接插针部;124、夹持嘴;125、第七压缩弹簧;126、伸出部;127、推送机构;128、推送槽。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PIN针植入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组件和转盘109,沿转盘109的径向设有多个工位组件,工位组件包括工位110和接插针机构,工位110上沿径向设有滑轨112,接插针机构滑动连接在滑轨112内并通过第四拉伸弹簧113与转盘109固定连接使得接插针机构自动复位;第三驱动组件同时驱动相邻两工位110上的接插针机构分别沿滑轨112向远离转盘109轴线方向运动;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输出轴111,第一输出轴111与转盘109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沿转盘109的径向均匀固定连接4个工位组件。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第三驱动组件包括第八凸轮114、第六从动件115、第一连接臂116、第二连接臂117、L型第一铰接臂118和第二铰接臂119,驱动机构2还包括第二输出轴120,第八凸轮114套设在第二输出轴120上,第八凸轮114驱动第六从动件115,第六从动件115上分别铰接第一连接臂116和第二连接臂117的一端,第一连接臂116的另一端与第一铰接臂118的一端铰接,第一铰接臂118的拐点与支架1铰接,第一铰接臂118另一端与接插针机构接触连接驱动接插针机构沿滑轨112运动,第二连接臂117的另一端与第二铰接臂119的中部连接,第二铰接臂119的一端与支架1铰接,另一端与接插针机构接触连接驱动接插针机构沿滑轨112运动;第一输出轴111与第二输出轴120的轴向垂直。

作为优选,第六从动件115、第一铰接臂118和第二铰接臂119分别通过第五拉伸弹簧与支架1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接插针机构包括盒体121、第一接插针部122和第二接插针部123,第一接插针部122和第二接插针部123铰接在盒体121上,第一接插针部122的上端与第二接插针部123的上端配合形成夹持嘴124来夹持PIN针,第一接插针部122的下端与第二接插针部123的下端通过第七压缩弹簧125连接使得当压持第一接插针部122的下端或第二接插针部123的下端时夹持嘴124张开。

作为优选,第一接插针部122或第二接插针部123上沿垂直于接插针机构运动的方向设有伸出部126,伸出部126通过第四拉伸弹簧113与转盘109固定连接,伸出部126向靠近用于驱动转盘109转动的驱动机构2的方向延伸。

作为优选,还包括方便推送接插针机构的推送机构127,推送机构127滑动连接在滑轨112内,推送机构127与接插针机构接触连接。

作为优选,推送机构127为推送块,推送块的一面设有与滑轨112匹配的滑道,另一面设有推送槽128。其中第一铰接臂118和第二铰接臂119的端部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推送槽128内驱动推送块运动。

工作时,通过第三驱动组件同时驱动转盘相邻两工位110上的接插针机构,使得接插针机构分别沿滑轨112向远离转盘109轴线方向运动,其中一个接插针机构接PIN针,另一个接插针机构将PIN针插入绝缘基座内, 完成一次接插针后,转盘109旋转90度,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次接插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