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线自动打端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1436发布日期:2018-08-29 00:54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打端子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排线自动打端子机。



背景技术:

打端子机指的是电线加工要用到的一种机器,它可以把五金头打压至电线端,然后再做导通。端子机打出来的端子通常是为了连接更方便,不用去焊接便能够稳定的将两根导线连接在一起,而在拆的时候只需拔掉就可以了。

自动打端子机一般包括有导线输送机构、导线端头剥皮机构、冲压机构与端子输送机构、排线夹线夹持机构、排线正反夹旋转机构,现有公开号CN205303917U的实用新型专利提供了一种夹线夹持机构,包括气缸、连接于气缸的第一齿轮条、与所述第一齿轮条配合的第二齿轮条、设置第一齿轮条与第二齿轮条之间的齿轮、设置在第一齿轮条顶部的上压块和设置在第二齿轮条顶部的下压块。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来驱动第一齿轮条和第二齿轮条的运动,从而使第一齿轮条顶部的下压块和第二齿轮条顶部的上压块间距发生变化,进而实现夹紧和松开线材。

现有公开号为CN205303916U公开了一种正反夹旋转机构,电机、与所述电机通过连轴器连接的旋转轴、固定于所述旋转轴上的正反夹,所述正反夹包括一上夹片以及与之间隔设置的下夹片。

现有公布号为CN104836095A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自动连续端子机,包括机台,以及设置在机台上的导线输送机构、导线端头切平机构、导线端头剥皮机构、冲压机构与端子输送机构,导线输送机构将导线按条传送,使得依次经过导线端头切平机构、导线端头剥皮机构以及冲压机构,导线端头切平机构用以将导线待冲压端的端部切断以满足预设的加工长度,导线端头剥皮机构将导线待冲压端的皮层去除以露出金属线,端子输送机构将端子带上的端子逐个输送到冲压机构,冲压机构将导线待冲压端露出的金属线与端子进行冲压。

通过以上几个专利的组合可以实现打端子操作,但该端子机无法实现对排线自动切断并对排线进行两面打端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线自动打端子机,实现排线根据需要的线长切断并进行两端自动打端子,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排线自动打端子机,包括底座、固定安装在底座长度方向一端并用于将排线一端与端子进行冲压的第一冲压机构、设置在第一冲压机构上并为第一冲压机构传输端子的第一端子输送机构、设置在底座上并用于在宽度方向上传输排线且在长度方向拖移排线到冲压机构上的输送机构、沿宽度方向设置在输送机构的一侧并用于把传输排线切断并剥皮的切剥机构、沿宽度方向设置在切剥机构的一侧并用于把切断后排线沿长度方向拖移的夹线机构、沿长度方向设置在夹线机构一侧并用于翻转排线的旋转机构、位于旋转机构上方且在底座上设置有用于把排线的另一端剥皮的剥胶皮机构、与第一冲压机构相背向安装在底座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并用于将排线另一端与端子进行冲压的第二冲压机构、设置在第二冲压机构上并为第二冲压机构传输端子的第二端子输送机构、沿长度方向设置在第二冲压机构的一侧并用于把打好端子的排线移出第二冲压机构的移线机构、以及,设置在第一冲压机构与第二冲压机构之间并对排线打端子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的操作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线在输送装置上由输送装置控制排线长度,并把排线分切成单股,在由切剥机构对排线一端切断和剥胶皮,剥皮完成后由输送装置沿长度方向移动把排线送到第一冲压机构,在第一冲压机构上排线一端与端子进行冲压,端子由第一端子输送机构输送给第一冲压机构,打完排线一端的端子后,输送机构把排线拖回到切剥机构位置,沿宽度方向输送排线,根据设定的排线长度由切剥机构切断排线,而后由夹线机构夹持排线并传输到旋转机构位置,由旋转机构夹持旋转翻面后,由剥胶皮机构对排线的另一端进行剥胶皮,由夹线机构夹持到第二冲压机构对排线的另一端进行打端子操作,打完端子后,由移线机构夹持排线到放置区,在对排线另一端进行打端子操作过程中,切剥机构上被切断的排线同时进行打端子操作,实现循环自动化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一进给装置,安装在第一进给装置上并通过第一进给装置作用在底座上移动的牵引支撑架、若干并排固定连接在牵引支撑架上的排线支撑板、安装在牵引支撑架上并用于传送排线的牵引装置、固定安装在牵引支撑架首端用于把硬排线分成单股的第一分切装置、固定安装在牵引支撑架上用于把软排线分成单股的第二分切装置、固定安装在牵引支撑架的首端并位于排线的上端用于感应排线是否传输完的第一感应器;

所述牵引装置包括两个并排设置在排线的传送方向且转动连接在牵引支撑架下部并位于排线下部用于支撑传送排线的下牵引轮、与下牵引轮固定连接并转动连接牵引支撑架的下连接轴、位于牵引支撑架的另一侧且固定连接在下连接轴上的下从动带轮、固定安装在牵引支撑架上的下牵引电机、与下牵引电机连接并位于下从动带轮同侧的下主动带轮、套设在下主动带轮和下从动带轮上的下皮带;两个并排设置在下牵引轮的上端且与下牵引轮配合夹紧排线的上牵引轮、固定连接上牵引轮且贯穿牵引支撑架的上连接轴、位于牵引支撑架的另一侧且固定连接在上连接轴的一端的上从动带轮、位于牵引支撑架上方的上牵引电机、与上牵引电机连接并位于上从动带轮同侧的上主动带轮、套设在上主动带轮和上从动带轮上的上皮带;所述两个上牵引轮可靠近和远离下牵引轮,在牵引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牵引气缸固定板,在牵引气缸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有牵引气缸,连接在牵引气缸活塞杆上且在牵引支撑架内部沿靠近或远离下牵引轮的活动块,所述上连接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活动块上,所述牵引支撑架位于上连接轴贯穿的位置开设为第一腰形孔,所述上牵引电机固定连接在活动块上。

所述第一分切装置包括有位于排线支撑板的一侧且固定安装在牵引支撑架首端的第一分切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一分切支架上且推移方向远离和靠近排线面的第一气缸、与第一气缸活塞杆连接的压刀支架、固定连接在排线支撑板上并贯穿压刀支架的导向柱、固定安装在压刀支架上的压刀。

所述第二分切装置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牵引支撑架上的第二分切支架、固定安装在第二分切支架上且推移方向远离和靠近排线面的第二气缸、与第二气缸活塞杆连接的刀片支架、并排安装在刀片支架末端并用于划开排线的若干刀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线位于排线支撑板上,依次穿过第一分切装置、第一感应器、第二分切装置、牵引装置后通过后端的排线支撑板传送出,第一分切装置根据设定的排线尺寸间歇运动,把排线分切使排线的每股分离开,第一分切装置与第一排线装置的功能相同,根据设定的排线长度使材质较软的排线划开成单股,第一分切装置与第二分切装置也可同时作用,对很难分割的材质可实现分切,当排线被传输完后,第一感应器回及时感应并传递信号使打端子机停机,避免端子机打空端子,造成浪费;第一进给装置提供动力,带动牵引支撑架在底座上运动,使切断后的排线送到打端子机位置,进行打端子操作;排线位于两个上牵引轮和两个下牵引轮之间,由上牵引轮压紧,上牵引电机和下牵引电机通过上皮带和下皮带驱动上从动带轮和下从动带轮转动,上从动带轮和下从动带轮分别通过上连接轴和下连接轴带动上牵引轮和下牵引轮转动,上牵引轮和下牵引轮的转向相反,从而带动排线不断的传输,排线由两个上牵引轮和两个下牵引轮传输,增大了牵引力;牵引气缸推动活动块朝向排线或远离排线运动,进而带动上连接轴运动,从而带动上牵引轮活动,使上牵引轮和下牵引轮配合压紧并传输排线,也可对直径不同的排线进行传送;第一分切支架上的第一气缸推动压刀支架压向排线,压刀支架带动压刀直接根据每股线的粗细度压切开排线,第二分切支架上的第二气缸推动刀片支架压向排线,刀片支架下压固定安装其上的刀片顺着每股电线的连接处划开排线,分成单股电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剥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的第二进给装置、连接在第二进给装置上并由第二进给装置驱动在底座上滑移的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的剥线装置、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与剥线装置并排设置的切断装置、位于剥线装置与切断装置下方且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的剥线台、以及,感应部固定连接在进给装置上且固定部连接在支撑架上并用于测量并控制支支撑架前进距离的第二感应器;

所述剥线装置包括位于进给装置的一侧且固定连接在支撑架顶端的剥线气缸、位于剥线气缸下方且竖直向下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的剥线导轨、滑移在剥线导轨上且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剥线气缸活塞杆的剥线滑台、固定连接在剥线滑台上的剥线架、方向竖直向下且固定连接在剥线架上的上剥线刀、以及,位于所述上剥线刀的下方且固定连接在所述剥线台上的下剥线刀;

所述切断装置包括并排在所述剥线气缸的一侧且固定连接在支撑架顶端的切断气缸、位于切断气缸下方且竖直向下固定连接在支撑架上的切断导轨、滑移在切断导轨上且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切断气缸活塞杆的切断滑台、固定连接在切断滑台上的切断架、方向竖直向下且固定连接在切断架上的上切线刀、以及位于所述上切线刀的下方且固定连接在所述剥线台上的下切线刀。

在所述切断架固定所述上切线刀的另一侧设置有凸台,在凸台上滑移有两块挡线板;所述凸台上开设有若干螺纹孔,在挡线板上与所述螺纹孔相配的位置设置为第二腰形孔;所述挡线板下端相向的面上开设为斜口,在所述剥线台上且位于所述挡线板的下方开设有避空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线被传输到剥线台上,切断装置中的切断气缸推动切断滑台沿切断导轨向排线滑动,切断滑台带动切断架下移,进而推动上切线刀下压切断排线,排线被切断后归位,而后剥线装置中的剥线气缸推动剥线滑台沿剥线导轨向排线滑动,剥线滑台带动剥线架下移,进而推动上剥线刀下压排线,上剥线刀与下剥线刀作用破开排线胶皮,后进给装置运动,推动支撑架滑移,支撑架带动剥线装置运动,从而把胶皮从排线上抽出,第二感应器根据设定的剥线距离控制进给机构的运动,从而实现控制剥线长短,进行自动化高效剥线;挡线板可以控制排线的宽度,当切断架下压时带动两侧的挡线板下压排线,如果排线的位置不正而没有对准上切线刀口,不正的排线会顺着斜口位慢慢摆正,从而使切线位置更准确,第二腰形孔与螺纹孔配合可以实现两侧挡线板之间距离的调节,适用于不同宽度的排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所述冲压机构上与输送机构上设置有抬线机构,台线机构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打端子机的机架上且位于排线输送装置向打端子机移动方向的一侧开设有斜面的导向板、安装在排线传送装置支撑架上的抬线支柱、固定连接在抬线支柱上端并用于支撑待打端子排线的排线支撑板、套设滑移在抬线支柱朝向打端子机的一侧的抬线滑块、固定连接在抬线滑块下端且与沿所述导向板的斜面滑移的导柱、固定连接在抬线滑块的上端并用于顶起排线的抬线块;

所述排线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压紧排线的压线装置,所述压线装置包括有位于抬线支柱背向打端子机的一侧的压线气缸,套设滑移在抬线支柱上且与压线气缸的活塞轴相连接并贯穿所述排线支撑板的压线连接块、固定连接在压线连接块的顶端的压线板、在压线板朝向打端子机一端设置有用于压紧排线的压线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线在打端子前,由进给装置传送排线传送装置到打端子机位置,传输过程中导柱顺着导向板的斜面滑动,从而推动抬线滑块沿着抬线支柱向上运动,抬线滑块带动抬线块向上运动,从而顶起排线,使排线的待打端子的一端会上翘,这样端子机的分线爪在分线时可对上翘的线直接分开,不会把线损坏;在打端子时,压线气缸运动带动压线连接板下移,从而带动压线板下移,压紧排线,位于前端的压线台与抬线块配合,使排线顶出,利于端子机的分线爪分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线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冲压机构外侧的转动支架、在转动支架上固定安装的转向气缸,与转向气缸活塞轴相连接并滑移在转动支架上的齿条,与齿条啮合的齿轮、与齿轮固定连接并随齿轮转动在转动支架上旋转的齿轮支撑板、转动连接在转动支架外侧并与齿轮固定转动的主动带轮,转动连接在齿轮支撑架上的转向轴,与转向轴一端固定连接的从动带轮,与转向轴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夹线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排线打端子完成后,夹线装置夹持排线,转向气缸推动齿条滑动,齿条带动齿轮转动,转动的齿轮带动齿轮支撑板转动从而使夹线装置转动90度后离开第二冲压机构的工作区域,齿轮同时带动主动带轮转动,主动带轮通过皮带带动从动带轮转动,从动带轮带动转向轴转动,转向轴带动夹线装置旋转90度,可排线转向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线机构外部设置有盖板,在底座上覆盖的盖板上设置有集线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可以避免机器受损和造成安全事故,打完端子的排线可被移线机构送到集线槽中,利于加工完的排线集中打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实现排线根据需要的线长切断并进行两端自动打端子;

2、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去掉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输送机构变换方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切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的切剥机构变换方向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的抬线机构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的抬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的抬线机构的左视图;

图10为本实施例的旋转机构、夹线机构与剥胶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施例的剥胶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的移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冲压机构;3、第一端子输送机构;4、输送机构;6、切剥机构;7、抬线机构;8、夹线机构;9、剥胶皮机构;10、旋转机构;11、第二冲压机构;12、第二端子输送机构;13、移线机构;14、操作箱;15、排线;42、第一进给装置;43、牵引支撑架;44、导轨;45、排线支撑板;46、牵引装置;47、第一分切装置;48、第二分切装置;49、第一感应器;411、下牵引电机;412、下主动带轮;413、下连接轴;414、下从动带轮;415、下皮带;416、下牵引轮;417、上牵引轮;418、上连接轴; 419、上从动带轮;420、上牵引电机;421、上主动带轮;422、上皮带;423、牵引气缸固定板;424、牵引气缸;425、活动块;426、第一腰形孔;427、第一分切支架;428、第一气缸;429、压刀支架;430、导向柱;431、压刀; 432、第二分切支架;433、第二气缸;434、刀片支架;435、刀片;62、第二进给装置;63、支撑架;64、剥线装置;65、切断装置;66、剥线台;67、第二感应器;68、感应部;69、移动部;610、剥线气缸;611、剥线导轨; 612、剥线滑台;613、剥线架;614、上剥线刀;615、下剥线刀;616、切断气缸;617、切断导轨;618、切断滑台;619、切断架;620、上切线刀;621、下切线刀;622、凸台;623、挡线板;624、螺纹孔;625、第二腰形孔;626、斜口;627、避空槽;75、导向板;76、斜面;78、抬线支柱;710、抬线滑块;711、导柱;712、抬线块;714、压线装置;715、压线气缸;716、压线连接块;717、压线板;718、压线台;91、剥胶皮支架;92、剥胶皮导轨; 93、剥胶皮滑台;94、剥胶皮气缸;95、上胶皮剥刀;96、下推刀装置;97、下胶皮剥刀;131、转动支架;132、转向气缸;133、齿条;134、齿轮;135、齿轮轴;136、齿轮支撑板;137、主动带轮;138、转向轴;139、从动带轮; 1310、传动皮带;1311、夹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排线自动打端子机,如图1、图2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上较长的一边的延伸方向为长度方向,底座1的短边方向为宽度方向,在底座1长度方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冲压机构2,第一冲压机构2用于将排线一端与端子进行冲压,在第一冲压机构2上通过支架连接有第一端子输送机构3,第一端子输送机构3为第一冲压机构2传输端子,在底座1上滑移有输送机构4,输送机构4用于在宽度方向上传输排线15且在长度方向拖移排线15到第一冲压机构2上,沿宽度方向在输送机构4的一侧连接有切剥机构6,切剥机构6用于把传输排线15切断并剥皮,沿宽度方向在切剥机构6的一侧连接有夹线机构8,夹线机构8用于把切断后排线15沿长度方向拖移,沿长度方向在夹线机构8一侧连接有旋转机构10,旋转机构10用于翻转排线15,位于旋转机构10上方且在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把排线15的另一端剥皮的剥胶皮机构9,在底座1 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且位于剥胶皮机构9沿长度方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冲压机构11,第二冲压机构11与第一冲压机构2的安装方向相背向,第二冲压机构11用于将排线15另一端与端子进行冲压,在第二冲压机构11上通过支架连接有第二端子输送机构12,第二端子输送机构12为第二冲压机构11传输端子,沿长度方向且在第二冲压机构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移线机构13,移线机构13 用于把打好端子的排线15移出第二冲压机构11,在第一冲压机构2与第二冲压机构11之间通过支架固定有操作箱14,操作箱14对排线打端子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

排线15在输送装置4上传输由输送装置4控制单条排线15长度,并把排线 15分切成单股电线,在由切剥机构6对排线15一端切断和剥胶皮,剥皮完成后由输送装置沿长度方向移动把排线15送到第一冲压机构2,在第一冲压机构2 上排线15一端与端子进行冲压,端子由第一端子输送机构3输送给第一冲压机构2,打完排线15一端的端子后,输送机构4把排线15拖回到切剥机构6位置,沿宽度方向输送排线15,根据设定的排线15长度由切剥机构6切断排线15,而后由夹线机构8夹持排线15并传输到旋转机构10位置,由旋转机构10夹持旋转翻面后,由剥胶皮机构9对排线15的另一端进行剥胶皮,由夹线机构8夹持到第二冲压机构11对排线15的另一端进行打端子操作,打完端子后,由移线机构13夹持排线15到放置区,在对排线15另一端进行打端子操作过程中,切剥机构6上被切断的排线15同时进行打端子操作,实现循环自动化操作。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冲压机构2、第一端子输送机构3、第二冲压机构11、第二端子输送机构12设置为自动连续端子机的冲压机构和端子输送机构,属于已经公开的技术(参考背景技术)。

如图3所示,输送机构4包括有在底座1的下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一进给装置42,本实施例中第一进给装置42设置为滚珠丝杠进给结构,在底座1的上部设置有牵引支撑架43,牵引支撑架4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滚珠丝杠进给结构的连接部件上,进给结构的连接部件贯穿底座1并带动牵引支撑架43在滚珠丝杠进给机构的导轨44上滑移,在牵引支撑架43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三块排线支撑板45,排线支撑板45在与牵引支撑架43的移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并排设置,在排线支撑板45上开设有用于穿过排线15的凹槽,凹槽的宽度限定排线15的宽度,在牵引支撑架43上连接有牵引装置46,牵引装置46设置在排线支撑板45的间隔之间夹紧排线15从而传输排线 15,在牵引支撑架43的前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一分切装置47,第一分切装置47可以把材质硬的排线15分切成单股电线,在牵引支撑架43上沿排线15的输送方向且位于第一分切装置47的后方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二分切装置48,第二分切装置48可以把材质较软的排线15分成单股电线,在牵引支撑架43的前端上铰接有第一感应器49,通过铰链转动可以调节第一感应器49的高度,第一感应器49位于排线15的上端用于感应排线15是否传输完;排线15位于排线支撑板45上,依次穿过第一分切装置47、第一感应器49、第二分切装置48、牵引装置46后通过后端的排线支撑板45传送出,第一分切装置47根据设定的排线15尺寸间歇运动,把排线15分切使排线 15的每股分离开,第一分切装置47与第一排线15装置的功能相同,根据设定的排线15长度使材质较软的排线15划开成单股,第一分切装置47与第二分切装置48也可同时作用,分两次对很难分割的材质可实现分切,当排线 15被传输完后,第一感应器49会及时感应并传递信号使打端子机停机,避免端子机打空端子,造成浪费;第一进给装置42提供动力,带动牵引支撑架 43在底座1上运动,使切断后的排线15送到打端子机位置,进行打端子操作。

如图3、图4所示,牵引装置46包括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牵引支撑架43 上的下牵引电机411,下牵引电机411的输出轴贯穿牵引支撑架43置于牵引支撑架43的外部,在下牵引电机411的输出轴上通过键固定连接有下主动带轮412,在牵引支撑架43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根下连接轴413,下连接轴413贯穿牵引支撑架43,在与下主动带轮412同侧的下连接轴413上通过键连接有下从动带轮414,在下从动带轮414与下主动带轮412上套设有下皮带415,在与排线15输送侧同一侧的下连接轴413上通过键连接有下牵引轮416,两个下牵引轮416位于传输排线15的下方,并且下牵引轮416位于间隔设置的排线15支撑架的间隙位置;在下牵引轮416的上方并排设置有两个上牵引轮417,上牵引轮417与下牵引轮416配合夹紧排线15,在牵引支撑架3上贯穿有上连接轴418,上连接轴418一端连接上牵引轮417,另一端通过键连接有上从动带轮419,在牵引支撑架43上方设置有上牵引电机420,上牵引电机420的输出轴上通过键连接有上主动带轮421,两个上从动带轮 419和上主动带轮421上套设有上皮带422。排线15位于两个上牵引轮417 和两个下牵引轮416之间,由上牵引轮417压紧,上牵引电机420和下牵引电机411通过上皮带422和下皮带415驱动上从动带轮419和下从动带轮414 转动,上从动带轮419和下从动带轮414分别通过上连接轴418和下连接轴 413带动上牵引轮417和下牵引轮416转动,上牵引轮417和下牵引轮416 的转向相反,从而带动排线15不断的传输,排线15由两个上牵引轮417和两个下牵引轮416传输,增大了牵引力。

两个上牵引轮417可靠近和远离下牵引轮416,在牵引支撑架43的上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牵引气缸固定板423,在牵引气缸固定板423上固定连接有牵引气缸424,在牵引气缸424活塞杆上活动块425,活动块425在牵引支撑架43内部通过牵引气缸424的作用靠近或远离下牵引轮416,上连接轴 418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活动块425上,牵引支撑架3位于上连接轴418贯穿的位置开设为第一腰形孔426,两根上连接轴418穿过第一腰形孔426,上牵引电机42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活动块425上;牵引气缸424推动活动块 425朝向排线15或远离排线15运动,进而带动上连接轴418运动,从而带动上牵引轮417活动,使上牵引轮417和下牵引轮416配合压紧并传输排线15,也可对直径不同的排线15进行传送。

如图3所示,第一分切装置47包括有位于排线支撑板45的一侧且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牵引支撑架43首端的第一分切支架427,在第一分切支架427 上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第一气缸428,第一气缸428的推移方向为从排线15 上方远离和靠近排线15面,在第一气缸428活塞杆上卡嵌固定连接有压刀支架429,在压刀支架429下方且在排线支撑板45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柱430,导向柱430贯穿压刀支架429,使压刀支架429沿导向柱430滑移,在压刀支架429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若干压刀431,压刀431根据排线15的根数设置其刀片数。

如图3所示,第二分切装置48包括有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牵引支撑架 43上的第二分切支架432,在第二分切支架432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433,第二气缸433的推移方向为从排线15上方远离和靠近排线15表面,与第二气缸433活塞杆固定连接有刀片支架434,在刀片支架434末端卡嵌有用于划开排线15的若干刀片435,刀片435根据排线15的根数设置。

第一分切支架427上的第一气缸428推动压刀支架429压向排线15,压刀支架429带动压刀431直接根据每股线的粗细度压切开排线15,第二分切支架432上的第二气缸433推动刀片支架434压向排线15,刀片支架434下压固定安装其上的刀片435顺着分股电线的连接处划开排线15,分成单股电缆。

如图5所示,切剥机构6包括在底座1上设置有第二进给装置62,本实施例中的进给第二装置62设置为滚珠丝杠传动机构,在第二进给装置62上连接有支撑架63,支撑架63由进给机构驱动在底座1上滑移,在支撑架63 上固定连接有剥线装置64,与剥线装置64并排且在支撑架63上固定连接有切断装置65,在支撑架63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剥线台66,剥线台66位于剥线装置64与切断装置65下方,在支撑架63上与进给装置6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感应器67,第二感应器67包括固定连接在进给装置62上的感应部68,和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支撑架63上的移动部69,通过移动部69在感应部68 内的移动来测量并控制支撑架63前进距离。

剥线装置64包括位于第二进给装置62的一侧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支撑架63顶端的剥线气缸610,在支撑架63上通过螺钉沿竖直向下固定连接有剥线导轨611,剥线导轨611位于剥线气缸610下方,在剥线导轨611上滑移有剥线滑台612,剥线滑台612的一端固定连接剥线气缸610活塞杆,在剥线滑台612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剥线架613,在剥线架613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上剥线刀614,上剥线刀614的方向竖直向下,在剥线台66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下剥线刀615,下剥线刀615位于上剥线刀614的下方。

切断装置65包括并排位于剥线气缸610的一侧且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支撑架63顶端的切断气缸616,在支撑架63上通过螺钉沿竖直向下固定连接有切断导轨617,切断导轨617位于切断气缸616下方,在切断导轨617上滑移有切断滑台618,切断滑台618的一端固定连接切断气缸616活塞杆,在切断滑台618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切断架619,在切断架619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上切线刀620,上切线刀620的方向竖直向下,在剥线台66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下切线刀621,下切线刀621位于上切线刀620的下方。

排线15被传输到剥线台66上,切断装置65中的切断气缸616推动切断滑台618沿切断导轨617向排线滑动,切断滑台168带动切断架619下移,进而推动上切线刀620下压切断排线,排线15被切断后归位,而后剥线装置 64中的剥线气缸610推动剥线滑台612沿剥线导轨611向排线15滑动,剥线滑台612带动剥线架613下移,进而推动上剥线刀614下压排线,上剥线刀614与下剥线刀615作用破开排线胶皮,后进给装置62运动,推动支撑架 63滑移,支撑架63带动剥线装置64运动,从而把胶皮从排线金属线上抽出,第二感应器67根据设定的剥线距离控制进给装置62的运动,从而实现控制剥线长短,进行自动化高效剥线。

如图6所示,在切断架619固定所述上切线刀620的另一侧一体成型有凸台622,在凸台622上滑移有两块挡线板623,在凸台622上开设有七个螺纹孔624,在挡线板623上与所述螺纹孔624相配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腰形孔 625;挡线板623下端相向的面上开设为斜口626,在剥线台66上且位于挡线板623的下方开设有避空槽627;挡线板623可以控制排线的宽度,当切断架619下压时带动两侧的挡线板623下压排线15,如果排线15的位置不正而没有对准上切线刀620口,不正的排线15会顺着斜口626位慢慢摆正,从而使切线位置更准,第二腰形孔625与螺纹孔624配合可以实现两侧挡线板623之间距离的调节,适用于不同宽度的排线15。

如图7所示,抬线机构7位于排线15的输送机构4和第一冲压机构2 之间,如图8所示,包括有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第一冲压机构2的机架上的导向板75,导向板75位于排线15的输送机构4向第一冲压机构2移动方向的一侧设置有斜面76(如图9),在排线的输送机构4的牵引支撑架43上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抬线支柱78,在抬线支柱78上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排线支撑板45,排线支撑板45用于支撑待打端子排线15,在抬线支柱78朝向第一冲压机构2的一侧的端面上套设滑移有抬线滑块710,抬线滑块710沿竖直方向滑移,在抬线滑块710下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导柱711,导柱711 在导向板75的斜面76上滑移,在抬线滑块710的上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抬线块712,抬线块712用于顶起排线15;排线15在打端子时,由输送机构 4传送排线15到第一冲压机构2位置,传输过程中导柱711顺着导向板75 的斜面76滑动并上移,从而推动抬线滑块710沿着抬线支柱78向上运动,抬线滑块710带动抬线块712向上运动,从而顶起排线15,使排线15的待打端子的一端会上翘,这样第一冲压机构2的分线爪在分线时可对上翘的线直接分开,不会把线损坏。

如图8所示,排线支撑板79上设置有用于压紧线的压线装置714,压线装置714包括有位于抬线支柱78背向第一冲压机构2的一侧的压线气缸715,在抬线支柱78上套设滑移有压线连接块716,压线连接块716与压线气缸715 的活塞轴相连接,且压线连接块716贯穿所述排线支撑板45,在压线连接块 716的顶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压线板717,在压线板717上朝向第一冲压机构2一端一体成型有压线台718,压线台718用于压紧排线;在打端子时,压线气缸715运动带动压线连接块716下移,从而带动压线板717下移,压紧排线15,位于前端的压线台718与抬线块712配合,使排线15顶出,利于端子机的分线爪分线。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夹线机构8设置为夹线夹持机构,夹线夹持机构为己公开技术,结构参考背景技术中专利,且在夹线夹持机构上连接有滚珠丝杠传动装置,夹线夹持机构夹紧排线并通过滚珠丝杠传动装置把排线传送到旋转机构,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10设置为正反夹旋转机构,正反夹旋转机构为已公开技术,结构参考背景技术中专利,从而带动排线15换面。

如图10、图11所示,剥胶皮机构9包括垂直安装在底座上的剥胶皮支架91,在支架上固定的剥胶皮导轨92,在剥胶皮导轨92上滑移的剥胶皮滑台93,在剥胶皮支架91顶端固定的剥胶皮气缸94,剥胶皮气缸94的一端固定连接剥胶皮滑台93,剥胶皮滑台93的另一端固定上胶皮剥刀95,位于上胶皮剥刀95的下方且安装在底座上的下推刀装置96,固定安装在下推刀装置96上的下胶皮剥刀97,通过上胶皮剥刀95和下胶皮剥刀97的配合对排线的另一端进行剥皮。

剥胶皮后的排线15由夹线机构8夹持输送到第二冲压机构11,对剥胶皮后的那端进行打端子。

如图12所示,移线机构13包括固定安装在第二冲压机构11外侧的转动支架131,在转动支架131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转向气缸132,在转向气缸132活塞轴上固定连接有齿条133,齿条133在转动支架131上滑移,与齿条133啮合有齿轮134,贯通齿轮134有齿轮轴135,齿轮轴135与齿轮 134固定连接并随齿轮134转动,套设固定在齿轮轴135上有齿轮支撑板136,齿轮支撑板136随齿轮134的转动而在转动支架131上旋转,位于转动支架 131的外侧并与齿轮轴135固定连接有主动带轮137,在齿轮支撑板136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向轴138,在转向轴13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从动带轮139,在主动带轮137与从动带轮139上套设有传动皮带1310,在转向轴13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夹线装置1311,夹线装置1311通过气缸来推动夹抓来夹紧排线15;当排线15打端子完成后,夹线装置1311夹持排线15,转向气缸132推动齿条133滑动,齿条133带动齿轮134转动,转动的齿轮134 带动齿轮支撑板136转动从而使夹线装置1311转动90度后离开第二冲压机构的工作区域,齿轮134同时带动主动带轮137转动,主动带轮137通过传动皮带1310带动从动带轮139转动,从动带轮139带动转向轴138转动,转向轴138带动夹线装置1311旋转90度,可使排线15转向放置。

如图1所示,在移线机构外部设置有盖板16,在底座上覆盖的盖板16 上设置有集线槽17;盖板16可以避免机器受损和造成安全事故,打完端子的排线15可被移线机构13送到集线槽17中,利于加工完的排线15集中打包。

通过以上结构,实现排线根据需要的线长切断并进行两端自动打端子,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