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16810发布日期:2018-08-31 23:4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组。



背景技术:

目前,锂电池一般包括电池壳体以及安装在电池壳体内部的锂电池芯,而在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或是电动自行车的动力电池使用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较大的震动,使锂电池芯在电池壳体内部晃动,导致锂电池受损,降低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且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热量,散热性能不好的锂电池容易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组,其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以及防震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锂电池组,包括电池壳体以及多个电池,电池壳体的两个侧壁和底壁内设有均设有散热通道;电池壳体内形成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内设有多个分隔板,多个分隔板沿电池腔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相邻的两个分隔板之间间隔形成电池腔,多个电池一一对应安装于多个电池腔内;电池腔的底端设有弹性胶块;弹性胶块内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与位于电池壳体的底壁的散热通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分隔板的内部形成有散热腔;散热腔与位于电池壳体的底壁的散热通道连通。

优选的,位于电池壳体侧壁的散热通道内设有多个对流口;多个对流口沿电池壳体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

优选的,所述电池腔的内壁设有弹性胶层。

优选的,所述散热孔设有多个,多个散热孔沿弹性胶块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

优选的,分隔板由散热材质制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各个电池可安装在电池腔内,电池腔底端的弹性胶块可减缓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震动情况,防震性能较好。另外,电池工作产生的热量可经弹性胶块的散热孔进入散热通道内,进行热量的散出,散热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电池壳体;11、分隔板;12、电池腔;121、弹性胶层;13、底壁的散热通道;14、侧壁的散热通道;141、对流口;20、电池;30、弹性胶块;31、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一种锂电池组,包括电池壳体10以及多个电池20,在电池壳体10的两个侧壁和底壁内设有均设有散热通道。另外,在电池壳体10内形成有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内设有多个分隔板11,多个分隔板11沿电池腔12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如此,相邻的两个分隔板11之间间隔形成电池腔12,上述的多个电池20一一对应安装于多个电池腔12内。与此同时,在电池腔12的底端设有弹性胶块30;弹性胶块30内设有散热孔31;散热孔31与位于电池壳体10的底壁的散热通道13连通。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发明的锂电池组时,其各个电池20可安装在电池腔12内,电池腔12底端的弹性胶块30可减缓电池20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震动情况,防震性能较好。另外,电池20工作产生的热量可经弹性胶块30的散热孔31进入散热通道内,进行热量的散出,散热效果较好。

优选的,在分隔板11的内部形成有散热腔;散热腔与位于电池壳体10的底壁的散热通道13连通,如此,电池20工作时,上方产生的热量可将散热腔引导至电池壳体10的底壁的散热通道13内,使得热量可全方位散出。

优选的,在位于电池壳体10侧壁的散热通道14内设有多个对流口141;多个对流口141沿电池壳体10的高度方向间隔排布,如此,位于两个侧壁的散热通道14的多个对流口141可形成对流,引导散热通道内的空气流动,散热更快,散热效果更好。

优选的,电池腔12的内壁设有弹性胶层121,如此,可使电池20稳定的固定在电池腔12内,可对电池20全方位进行减震。

优选的,散热孔31设有多个,多个散热孔31沿弹性胶块30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散热效果更好。

优选的,分隔板11由散热材质制成,同样也可提高分隔板11的散热性能。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