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空气燃料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8894发布日期:2018-09-04 23:0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空气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若干个单元体,每个单元体包括:壳体(1)、前盖板(2)、合金板(3)、密封圈(4)、电池盖(5)、上部铜电极(6)、空气电极(7)、后盖板(8);

壳体的前部通过前盖板和空气电极的粘结实现密封,使壳体与粘结的前盖板和空气电极之间形成腔体,壳体的后部通过后盖板和空气电极的粘结实现密封,使壳体与粘结的后盖板和空气电极之间形成腔体;

密封圈放入电池盖中的凹槽(i)内,上部铜电极通过电池盖侧边间隙置于电池盖中的凹槽内,通过螺栓将上部铜电极、电池盖、合金板相连接,组成一个金属燃料单体;

金属燃料单体放入壳体内,通过壳体口部上的凸台,与电池盖中的凹槽相配合,再通过压紧密封圈实现壳体口部的密封;

壳体下部有圆形的通孔,通孔周围均匀分布三个定位孔(a),在通孔的两侧分别布置有凹槽和凸槽,密封圈置于凹槽内部,所有单元体安装后通过螺栓穿过定位孔来压缩密封圈从而实现单体间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空气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两侧设有螺栓孔(c),以便金属燃料单体成组后的紧固和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空气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定位孔分别为在所述通孔上方的上定位孔、在所述通孔左侧的左定位孔、在所述通孔右侧的右定位孔,上定位孔在壳体内部有支撑(b),支撑将壳体的两侧支撑起来,定位孔从支撑的内部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空气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壳体(1)口部的两侧设置加强筋(f)。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金属空气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壳体(1)底部设有斜面(h),斜度在2°-6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金属空气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上部设有凹槽(d),凹槽(d)内有定位孔,在金属燃料单体成组后,活结螺栓放入凹槽(d)中,通过定位孔内穿过的螺栓使之固定;活结螺栓与上部压板的预紧,将电池盖固定在壳体上;壳体的上部设有环形凸起(e),通过与电池盖之间的密封圈实现密封;凹槽(d)旁开有贯通孔(g),贯通孔(g)从壳体的内腔穿过,在壳体的两侧出口分别有凹槽和凸起,其间放置有密封圈;通过穿过凹槽(d)内定位孔的螺栓使成组后壳体的在金属燃料单体间实现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金属空气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池盖向下延伸设置用于固定合金板的柱形支撑(j),支撑(j)顶端设有凹槽,凹槽内放置有密封圈,电池盖两端的侧面设有凹槽(k),活结螺栓穿过凹槽,电池盖的一端开有长条形通孔(L),上部铜电极顺利穿过长条形通孔(L),电池盖的底部设有斜面(m),斜面的一端的高度在壳体上的贯通孔(g)的上方且另一端向下倾斜,倾斜角度在1°-45°之间,电池盖上的凸台(n)与壳体的口部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空气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该金属空气燃料电池还包括堵水塞(9)、掏渣棒(10)、螺纹接头(11);

掏渣棒固定在堵水塞的内部,堵水塞的内部设有可与螺纹接头相连接的内螺纹(o),在堵水塞内部放置有在堵水塞和螺纹接头旋紧后达到密封目的O型垫圈,螺纹接头通过粘结固定在电池壳体(12)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金属空气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掏渣棒上等间距设置格栅(p),每个格栅的间距与金属燃料单体的间距相等,格栅置于金属燃料单体空腔间封闭的区间,在每个格栅上设置豁口或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金属空气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掏渣棒的顶端设有挡片(q),挡片的底部有设通孔(r)。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