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CN线对板焊接式连接器的防呆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2421发布日期:2018-08-10 21:17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连接用的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SCN线对板焊接式连接器的防呆结构。



背景技术:

连接器作为应用广泛的电气连接器件,在电路内连接阻断处的电路或者孤立不通的电路,起到使电流接通、电路实现预定的功能的作用,是很多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电气器件。

另外,参照图1,SCN线对板焊接式连接器10是线束11与PCB板12连接的纽带,线束11固定在连接器10中与连接器端子13电气连接,连接器端子13与PCB板12焊接固定连接。目前市场上的SCN线对板焊接式连接器10,其焊接固定在PCB上时是不分方向的,正反面均可安装至PCB板,需要作业者根据连接器的外形判断方向后再安装焊接,这导致批量焊接作业时难免出现焊接相反的错误,从而可能导致电路短路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SCN线对板焊接式连接器安装至PCB板时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了一种SCN线对板焊接式连接器的防呆结构,防止SCN线对板焊接式连接器在PCB板上装反,以实现SCN线对板焊接式连接器准确、可靠地安装至PCB板。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SCN线对板焊接式连接器的防呆结构,包括连接器及PCB板,所述连接器用于安装至PCB板,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壳体,固定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连接器端子,固定在所述连接器壳体中与所述连接器端子电气连接的连接器导线,所述连接器端子具有部分伸出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底部的伸出部,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容许所述伸出部插入所述PCB板焊接安装的安装孔,所述连接器壳体为非对称结构,所述连接器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伸出部同侧凸出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底部的凸出部,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容许所述凸出部嵌入的配合孔。

优选地,所述凸出部与所述连接器壳体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凸出部设置为由所述连接器壳体的顶部开始,经由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侧部,凸出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侧部的部分设置为半圆柱状,所述凸出部凸出于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底部的部分设置为圆柱状,所述配合孔为圆孔,所述圆孔的外径大于所述凸出部呈圆柱状的部分的外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凸出部呈圆柱状的部分的一端设置有倒角。

优选地,所述凸出部设置在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底部的一侧。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凸出部设置为由所述连接器壳体的底部开始,外径逐渐减小的圆锥形;所述配合孔为圆孔,所述圆孔的外径与所述凸出部的大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SCN线对板焊接式连接器的防呆结构,可以防止SCN线对板焊接式连接器在PCB板上装反,以实现SCN线对板焊接式连接器准确、可靠地安装至PCB板。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SCN线对板焊接式连接器与PCB板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SCN线对板焊接式连接器的防呆结构的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目的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一种SCN线对板焊接式连接器20的防呆结构,包括连接器20及PCB板30,连接器20用于安装至PCB板30,连接器20包括连接器壳体22,固定在连接器壳体22的连接器端子23,固定在连接器壳体22中与连接器端子23电气连接的连接器导线24,连接器导线24包含若干根导线,与此对应,连接器端子23与导线的数量相同。在一种实施例中,连接器导线24包括四根,导线的排布可以设置为四线排布共线,与此对应,连接器端子23同样设置为四处排布共线。连接器端子23具有部分伸出连接器壳体22的底部221的伸出部231,与此对应,PCB板30上设置有容许伸出部231插入PCB板30安装的安装孔301,进一步地,该安装孔301可以是用于焊接的孔,连接器端子23插入安装孔301后,通过焊接,使连接器端子23固定在PCB板30上。

由于连接器端子23与安装孔301一一对应,为了防止连接器20正反面均可以插入PCB板30,连接器壳体22设置为非对称结构。在一种实施例中,各连接器端子23相互之间可以设置不同的距离,与此对应,PCB板30的安装孔301同样设置不同的距离,以实现连接器端子23与安装孔301仅处于正确的安装位置时才能被安装,而相反方向则无法安装。

进一步地,作为连接器壳体22非对称结构的一种实施例,连接器壳体22上设置有与伸出部231同侧凸出于连接器壳体22的底部221的凸出部25,PCB板30上设置有容许凸出部25嵌入的配合孔302。

在凸出部25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凸出部25可以与连接器壳体22一体成型,以简化设计、降低成本。当然,在别的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在凸出部25和连接器壳体22上设置相互配合的卡扣结构,或者螺纹连接结构,以实现凸出部25可拆卸地安装至连接器壳体22。

在一种实施例中,凸出部25设置为由连接器壳体22的顶部223开始,经由连接器壳体的侧部222,凸出于连接器壳体22的底部221,由于凸出部25经由连接器壳体的侧部222再凸出连接器壳体22的底部221,其强度也大大地增加。进一步地,凸出部25位于连接器壳体的侧部222的部分设置为半圆柱状,凸出部25凸出于连接器壳体22的底部221的部分设置为圆柱状,PCB板30上的配合孔302为圆孔,圆孔的外径大于凸出部25呈圆柱状的部分的外径,以便于连接器20安装至PCB板30,防止因为加工误差导致凸出部25错位或者配合孔302错位时,连接器20难以安装至PCB板30。更进一步地,凸出部25呈圆柱状的部分的一端设置有倒角,以便于凸出部25在配合孔302上自动找正。

在凸出部25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凸出部25设置在连接器壳体22的底部221的一侧,优选地,凸出部25可以设置在连接器端子23的一侧,当连接器端子23共线时,凸出部25可以设置在连接器端子23的一侧稍微错位,以避开与连接器端子23的共线。

进一步,为了便于连接器20的安装,凸出部25设置为由连接器壳体22的底部221开始,外径逐渐减小的圆锥形;与此对应,配合孔302为圆孔,圆孔的外径与凸出部25的大径相同。

当然,在别的实施例中,为了防止连接器20安装在PCB上后晃动或者松动导致焊接不良从而产生电路接触不良的技术问题,凸出部25同样可以设置为与配合孔302过盈或者过渡配合,同样地,凸出部25也可以设置为具有弹性的结构,如具有弹性的卡扣,在安装至PCB板30的配合孔302前先挤压凸出部25,然后再装进去配合孔302,以实现凸出部25紧固在扣紧在配合孔302上。

当然,在别的实施例中,凸出部25同样可以设置为方形结构、矩形结构、非规则形状的结构,与此对应,PCB板30的配合孔302同样设置为方形孔、矩形孔、非规则形状的孔等。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的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方式进行组合,为了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另行说明。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当涵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