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材料、电极、电池和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59743发布日期:2018-12-22 08:05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电极材料、电极、电池和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与流程
本国际申请基于2016年4月28日向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91699号、2016年6月7日向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113506号、2016年10月5日向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197430号、2016年11月10日向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219736号和2016年12月27日向日本专利局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253092号主张优先权,并将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91699号、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113506号、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197430号、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219736号和日本专利申请第2016-253092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援引于本国际申请。本公开涉及电极材料、电极、电池和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轻量化令人瞩目,与之相伴,对作为该电子设备的驱动用电源使用的电池,小型化、轻量化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为了满足这样的小型化、轻量化的要求,开发出了以锂离子二次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另外,作为应对需要高能量密度特性和高输出特性的用途的蓄电装置,已知有锂离子电容器。进而,还已知有使用比锂成本低且资源丰富的钠的钠离子型的电池、电容器。在这样的电池、电容器中,出于各种目的,采用预先将碱金属掺杂于电极活性物质的工序(一般称为预掺杂)。例如,对于锂离子电容器,出于降低负极电位并提高能量密度的目的而进行锂的预掺杂。该情况下,利用具有贯通孔的集电体在电池单元内对负极活性物质进行预掺杂的方法成为主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对于锂离子二次电池,出于减少负极的不可逆容量的目的而进行预掺杂。该情况下,除了上述方法以外,也采用在组装电池之前对负极活性物质进行预掺杂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应予说明,当制作钠离子型的蓄电装置时,也采用在组装蓄电装置之前在负极中预掺杂钠的方法(专利文献4)。另外,为了抑制二次电池的初期充电时的负极上的电解液的分解,在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如下方案:使作为负极使用的纤维状碳材料在非水溶剂中与正丁基锂接触,使锂离子吸留于该纤维状碳材料。然而,从制造成本、简便性的方面考虑,以上举出的现有方法难以投入实际应用。另外,在以上举出的现有方法中,对成型为电极的状态的物质(即,形成于集电体上的活性物质层)进行预掺杂。该情况下,由于在活性物质粒子中部分地粘结有绝缘性的粘结剂,因此预掺杂不均匀进行,存在所谓的sei(固体电解质界面,solidelectrolyteinterface)被膜也产生不均的问题。与此相对,在专利文献6中,作为以短时间、均匀且容易地预掺杂锂离子的方法,提出了如下方法:将可掺杂锂的材料和锂金属在溶剂的存在下与球一起混炼混合,利用与球的碰撞、摩擦而进行预掺杂。另外,在专利文献7中,作为掺杂效率优异的活性物质的制造方法,公开了如下方法:通过在特定的溶剂中对活性物质和锂金属的混合物进行搅拌或混炼等而使活性物质与锂金属碰撞。专利文献6、7所提出的方法由于不使用绝缘性的粘结剂等,因而存在预掺杂均匀地进行的优点。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6710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7-235330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293499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2-69894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0-156222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2-204306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2-209195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然而,在专利文献6、7所提出的方法中,难以有效地制造高品质的电极材料。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优选提供能够有效地制造预掺杂有碱金属的高品质的电极材料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电极、电池和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本公开的一个形态是一种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在碱金属供给源和溶剂的存在下,将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不定形的聚集体在动态加压单元中进行动态加压的同时向送出方向送出,将上述聚集体从上述动态加压单元朝向上述送出方向连续地排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形态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能够有效地制造高品质的电极材料。本公开的另一形态是一种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具备(a)动态加压单元和(b)排出单元,上述动态加压单元以将碱金属供给源、溶剂和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不定形的聚集体收容、并进行动态加压而向朝向上述排出单元的送出方向送出的方式构成,上述排出单元以将上述聚集体从上述动态加压单元朝向上述送出方向连续地排出的方式构成。如果使用本公开的另一形态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则能够容易地实施上述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本公开的另一形态是一种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上述电极材料含有掺杂有碱金属的活性物质,上述制造方法具有如下的分离工序:在含有上述掺杂有碱金属的活性物质和碱金属供给源的混合液中,将上述活性物质与上述碱金属供给源分离。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形态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能够减少残留于电极材料所含有的活性物质的碱金属供给源。本公开的另一形态是一种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具备收纳含有活性物质和碱金属供给源的混合液的收纳容器、和从上述混合液中除去上述活性物质和上述碱金属供给源中的任一者的除去单元。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形态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能够减少残留于所制造的电极材料所含有的活性物质的碱金属供给源,能够抑制作为电极使用时的发热等。本公开的另一形态是一种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的掺杂工序:在碱金属供给源、导电珠和溶剂的存在下,将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电极材料前体在容器内混炼、搅拌或混合。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形态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能够有效地制造预掺杂有碱金属的高品质的电极材料。本公开的另一形态是一种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具备(a)收容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电极材料前体、碱金属供给源、溶剂和导电珠的容器、和(b)对上述电极材料前体进行混炼、搅拌或混合的动态加压单元。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形态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能够有效地制造预掺杂有碱金属的高品质的电极材料。本公开的另一形态是一种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的掺杂工序:在碱金属供给源的存在下,对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混合液进行混炼、搅拌或混合,在上述掺杂工序中,上述碱金属供给源与上述活性物质处于分离的状态。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形态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因为在掺杂工序中碱金属供给源和活性物质处于分离的状态,所以能够抑制在掺杂工序之后碱金属残留于活性物质中,能够抑制作为电极使用时的发热等。本公开的另一形态是一种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具备(a)将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混合液和碱金属供给源以介由隔离件分离的方式收容的容器、以及(b)对上述混合液进行混炼、搅拌或混合的动态加压单元。如果使用本公开的另一形态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则能够容易地实施上述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因此,能够抑制在制造的电极材料所含有的活性物质中残留碱金属,能够抑制作为电极使用时的发热等、减少作为电池用电极使用时的不可逆容量。本公开的另一形态是一种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具备将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混合液置于减压的状态的减压工序、和在上述活性物质中掺杂碱金属的掺杂工序。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形态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活性物质中的sei被膜过度变厚,能够抑制作为电极使用时的发热等、减少作为电池用电极使用时的不可逆容量。本公开的另一形态是一种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具备(a)收容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混合液和碱金属供给源的容器、以及(b)对上述容器的内部进行减压的减压单元。如果使用本公开的另一形态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能够容易地实施上述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结果,能够抑制活性物质中的sei被膜过度变厚,能够抑制作为电极使用时的发热等、减少作为电池用电极使用时的不可逆容量。本公开的另一形态是一种电极的制造方法,利用上述的任一种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来制造上述电极材料,使用上述电极材料来制造电极。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形态的电极的制造方法,能够起到上述的任意效果。本公开的另一形态是一种电容器的制造方法,上述电容器具备正极、负极和电解质,上述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利用上述的电极的制造方法来制造上述负极。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形态的电容器的制造方法,能够起到上述的任意效果。本公开的另一形态是一种电池的制造方法,上述电池具备正极、负极和电解质,上述电池的制造方法利用上述的电极的制造方法来制造上述负极。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形态的电池的制造方法,能够起到上述的任意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图2是表示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图3是表示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图4中的图4a和图4b是表示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制造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制造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制造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与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对应的珠磨机的构成的截面图。图9是表示容器和罐磨料机旋转台的构成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容器和罐磨料机旋转台的构成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2电极电池单元和挤压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图12是表示容器和数字式振动筛的构成的侧视图。图13是表示容器和数字式振动筛的构成的主视图。图14是表示制造装置的构成的主视图。图15是表示制造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图16是图14中的xvi-xvi截面的截面图。图17是图14中的xvii-xvii截面的截面图。图18是表示制造装置的构成的主视图。图19是表示制造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图20是表示碱金属供给单元的构成的截面图。图21是表示制造装置的构成的主视图。图22是表示制造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图23是表示制造装置的构成的说明图。图24是表示伴随着搅拌时间经过的ocv的经时变化的图。符号说明1、101、201…制造装置,3…机筒,5、105、106…螺杆,7…驱动单元,9…喷嘴部,11…供给口,13…螺旋状突起,15,…浆料,16…搅拌叶片,17…容器,19…聚集体,21…活性物质的粒子,23…碱金属供给源的粒子,25…电解液,103…料筒,107、108…输出轴,109…齿轮箱,111…马达,113、114…插通孔,115…排出口,117…供给口,119…温度控制部,203、204…辊,205…进料斗,207…压力赋予单元,209…主体部,211…进料螺杆,213…入口,215…出口,217…泵,219…储压器,221…液压缸,401、501、601…制造装置,403…收纳容器,405…吸嘴,407…过滤单元,409…第1配管,411…第2配管,413…搅拌桨叶,415…混合液,417…碱金属供给源,419…活性物质,421…阀门,423…主体槽,425…溢流回收槽,701…珠磨机,703…机身(ベッセル),705…转子,707…驱动轴,709…混炼室,711…供给口,713…排出口,715…珠分离部,717…开口部,721…容器,723…锂供给源,725…罐磨料机旋转台,727…滚筒,729…石墨粉,731…不锈钢制球,733…玻璃隔离件,735…电极材料的层,737…锂金属,739…2电极电池单元(2極セル),741…挤压装置,743…弹簧,749…数字式振动筛,801、901、1001…制造装置,803、903…容器单元,805…搅拌单元,807、907…容器,809、909…碱金属供给单元,811、813…端面,815、817…孔,819…支承部,821…基材,823…导电层,827…碱金属供给源层,829、851…隔离件,831…基座部,833、835…旋转轴,837…顶板,839…混合液,841、941…导电性材料,843…活性物质,845…电解液,847…导电层,849…碱金属供给源层,853、855…筛网层,1101…制造装置,1103…主体部,1103a…上侧伸出部,1103b…下侧伸出部,1105…罩,1105a…下端,1107…减压单元,1109…容器,1109a…上端,1111…支承台,1113…桨片,1115…隔膜泵,1117…真空配管,1119…真空计,1121…手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1实施方式>1.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对于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在碱金属供给源和溶剂的存在下,将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不定形的聚集体在动态加压单元中进行动态加压的同时向送出方向送出,将上述聚集体从上述动态加压单元朝向上述送出方向连续地排出。应予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碱金属供给源的存在下是指包括碱金属供给源在聚集体之外存在的情况,也包括碱金属供给源在聚集体内存在的情况,还包括碱金属供给源在聚集体之外存在的同时在聚集体内存在的情况。作为上述碱金属供给源中的碱金属,例如可举出锂、钠等。碱金属供给源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将碱金属板、碱金属的合金板等作为碱金属供给源。碱金属供给源可以配置在导电性基材上。导电性基材可以为多孔质。作为导电性基材的材质,例如可举出铜、不锈钢、镍等。另外,碱金属供给源的形态可以为粒子状(例如,碱金属粒子、碱金属的合金粒子)、箔状、线状、碱金属片、碱金属的合金片(以下记为粒子等形态)。粒子等形态的碱金属供给源可以成为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不定形的聚集体的一部分。该情况下,为了提高掺杂速度,优选使具有粒子等形态的碱金属供给源小片化或微粒化。使用箔状的碱金属供给源时,其厚度优选在10~500μm的范围内,使用粒子状的碱金属供给源时,其平均粒径优选在10~500μm的范围内。作为上述溶剂,只要是具有碱金属离子传导性的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有机溶剂,特别优选非质子性的有机溶剂。作为非质子性的有机溶剂,例如可举出碳酸亚乙酯、碳酸亚丙酯、碳酸亚丁酯、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γ-丁内酯、乙腈、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二氧戊环、二氯甲烷、环丁砜等。上述有机溶剂可以由单一成分构成,也可以为2种以上的成分的混合溶剂。优选在上述溶剂中溶解有碱金属盐。作为碱金属盐,例如可举出锂盐或钠盐等。作为构成碱金属盐的阴离子部,例如可举出pf6-、pf3(c2f5)3-、pf3(cf3)3-、等具有氟基的磷阴离子;bf4-、bf2(cf)2-、bf3(cf3)-、b(cn)4-等具有氟基或氰基的硼阴离子;n(fso2)2-、n(cf3so2)2-、n(c2f5so2)2-等具有氟基的磺酰亚胺阴离子;cf3so3-等具有氟基的有机磺酸阴离子。在溶剂中可以溶解有单一的碱金属盐,也可以溶解有2种以上的碱金属盐。溶剂中溶解有碱金属盐的溶液(以下记为电解液)中的碱金属离子(碱金属盐)的浓度优选为0.1摩尔/l以上,更优选在0.5~1.5摩尔/l的范围内。在该范围内时,碱金属对活性物质的掺杂高效地进行。应予说明,本公开中,碱金属的掺杂(以下也简称为掺杂)是使碱金属成为以金属、离子、化合物等各种状态被吸留、插入、嵌入、担载、合金化的状态的情形的总称。在上述溶剂中可以进一步溶解有碳酸亚乙烯酯、乙烯基碳酸亚乙酯、1-氟代碳酸亚乙酯、1-(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琥珀酸酐、马来酸酐、丙烷磺内酯、二乙基砜等添加剂。溶剂相对于聚集体可以静止,也可以稳定地流动。例如,溶剂的流动可以以通过聚集体(例如粉体的聚集体)的方式进行。该情况下,溶剂可以在封闭的系统中循环流动。另外,溶剂可以是含有活性物质的不定形的聚集体的一部分。该聚集体的形态例如可以为含有溶剂的浆料、饼。本实施方式中,在碱金属供给源和溶剂的存在下对不定形的聚集体进行加压是指(1)来自碱金属供给源的碱金属和聚集体所含有的活性物质处于电连接的状态、(2)溶剂和聚集体所含有的活性物质处于相接的状态、(3)碱金属供给源和溶剂相接的状态。作为上述(1)的例子,可举出碱金属供给源和聚集体所含有的活性物质直接相接的情况、在碱金属供给源和聚集体所含有的活性物质之间存在导电体的情况等。上述聚集体至少含有活性物质。活性物质只要是可应用于利用碱金属离子的嵌入/脱嵌的蓄电装置的电极活性物质,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负极活性物质,也可以为正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用沥青、树脂的碳化物将石墨、易石墨化碳、难石墨化碳、石墨粒子进行被覆而得的复合碳材料等碳材料;含有可与锂合金化的si、sn等金属或半金属或它们的氧化物的材料等。作为碳材料的具体例,可举出日本特开2013-258392号公报中记载的碳材料。作为含有可与锂合金化的金属或半金属或它们的氧化物的材料的具体例,可举出日本特开2005-12317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6-107795号公报中记载的材料。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例如可举出锰氧化物、钒氧化物等过渡金属氧化物;硫单质、金属硫化物等硫系活性物质等。另外,利用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能够补充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的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锂锰氧化物、钠钴氧化物、钠镍氧化物、钠锰氧化物等碱金属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锂损失。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均可以由单一的物质构成,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的物质而构成。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适合于在负极活性物质中掺杂碱金属的情况,特别是,更适合于负极活性物质为碳材料或者含有si或其氧化物的材料的情况。一般,使用碳材料作为活性物质时,如果碳材料的粒径变小,则得到内部电阻低的蓄电装置,另一方面,产生不可逆容量变大、以充电状态保持蓄电装置时产生的气体的量变多等问题。如果使用本公开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则即便使用50%体积累积直径d50为0.1~50μm的碳材料作为活性物质时,也能够抑制上述问题。应予说明,50%体积累积直径d50是利用激光衍射·散射法而测定的值。另外,使用含有si或其氧化物的材料作为活性物质时,一般也存在不可逆容量变大的趋势。如果使用本公开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则能够抑制上述问题。上述聚集体可以是除了含有活性物质以外还含有其它成分的混合物。作为其它成分,例如可举出碱金属供给源、溶剂、导电助剂等。作为导电助剂,例如可举出炭黑、气相生长碳纤维、碱金属以外的金属粉末等。通过使聚集体中含有导电助剂,能够提高掺杂速度。在活性物质为上述碳材料的情况下,聚集体中的活性物质的含有比例相对于除了碱金属供给源和溶剂以外的所有成分优选为90质量%以上。另一方面,在活性物质为含有上述si或其氧化物的材料的情况下,聚集体中的活性物质的含有比例相对于除了碱金属供给源和溶剂以外的所有成分优选为50质量%以上。应予说明,聚集体中的粘结剂的含有比例相对于活性物质通常为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1质量%以下,最优选聚集体不含有粘结剂。上述聚集体的形态为不定形。不定形是指聚集体整体的形状是可变的。含有活性物质的不定形的聚集体不是成型为电极的状态的物质。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至少在使用含有活性物质的不定形的聚集体的方面,与上述专利文献1~5所公开的方法不同。作为不定形的聚集体,例如可举出粉体(粉粒体)、浆料、饼等。属于粉体的聚集体可以由活性物质的粒子构成,也可以除了含有活性物质的粒子以外,还含有其它成分的粒子。作为其它成分的粒子,例如可举出碱金属供给源的粒子、上述导电助剂的粒子等。动态加压单元只要能够对聚集体进行动态加压,就没有特别限定。进行动态加压的形态是指例如一边进行混炼、搅拌、混合等(以下,也称为“混炼等”)处理一边进行加压的形态;进行混炼等处理,以成为聚集体被加压的状态的方式进行混炼等处理的形态。上述加压是指施加大于常压的压力。通过对含有活性物质的不定形的聚集体进行加压,能够降低活性物质粒子间的接触电阻,因此能够在聚集体所含有的活性物质整体中迅速且均匀地掺杂碱金属。动态加压单元例如可以在与聚集体相接的面具有凹凸。动态加压单元具有凹凸时,能够均匀且有效地在聚集体中掺杂碱金属。作为凹凸的形态,例如可举出锯齿形状等。加压时的压力优选在0.001~20mpa的范围内。如果压力在该范围内,则活性物质粒子间的接触电阻与碱金属的扩散的平衡良好,碱金属对活性物质的掺杂高效地进行。加压时间可以根据活性物质的种类、聚集体的量、容器和动态加压单元的形状、碱金属的掺杂量等而适当地设定。对聚集体加压时,碱金属供给源与聚集体所含有的活性物质需要处于电连接的状态。聚集体含有活性物质和碱金属供给源的情况下,进行加压工序时,通过碱金属供给源与活性物质直接接触,从而使两者处于电连接的状态。连续地排出是指同时进行动态加压单元中的聚集体的加压和聚集体从动态加压单元的排出。聚集体向动态加压单元的供给可以连续地进行,也可以分批式(batchtype)地进行。通过连续地排出,能够有效地得到高品质的电极材料。对于上述溶剂与活性物质的接触形态,可以在加压开始前使溶剂与活性物质接触,也可以在加压开始后使溶剂与活性物质接触。为前者时,在溶剂容易渗透于聚集体整体的方面优异。为后者时,在聚集体不易扩散的方面优异。更具体而言,上述溶剂与活性物质的接触形态优选以下方法。·制作含有碱金属供给源、溶剂和活性物质的不定形的聚集体(例如,浆料、饼等),对所制作的聚集体进行加压的形态。·制作含有溶剂和活性物质的不定形的聚集体(例如,浆料、饼等),在使所制作的聚集体与碱金属供给源电接触的状态下对两者进行加压的形态。·在对含有碱金属供给源和活性物质的不定形的聚集体开始加压前,预先使不定形的聚集体的至少一部分与溶剂接触,在开始加压后追加导入溶剂的形态。·在对含有活性物质的不定形的聚集体开始加压前,预先使聚集体的至少一部分与碱金属接触,在开始加压后追加导入溶剂,使溶剂与碱金属供给源接触的形态。·在对含有活性物质的不定形的聚集体开始加压前,预先使溶剂与碱金属供给源接触,在开始加压后使溶剂与聚集体接触的形态。·在对含有碱金属供给源和活性物质的聚集体开始加压后,使溶剂与聚集体接触的形态。·在对含有活性物质的不定形的聚集体开始加压后,使溶剂与聚集体和碱金属供给源两者接触的形态。对聚集体加压时的压力的大小通常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随着时间经过而使其变化。作为随着时间经过而使压力变化时的具体形态,例如可举出随着时间经过而增大压力的形态、随着时间经过而减小压力的形态、循环性地增减压力的形态等。对聚集体进行加压时,溶剂和聚集体的温度优选在20~100℃的范围内。如果温度在该范围内,则在确保安全性的同时,碱金属对活性物质的掺杂高效地进行。温度变高时存在掺杂速度也变快的趋势,在欲提高掺杂速度的情况下,优选使溶剂和聚集体的温度为30℃以上而进行加压。进行加压的环境也优选在上述温度范围内。在上述加压之前,优选在上述碱金属供给源和上述溶剂的存在下,对上述聚集体进行混炼等处理。通过在上述加压之前进行混炼等处理,能够抑制加压时的发热等,使碱金属对聚集体所含有的活性物质的掺杂稳定地进行。例如,向容器中投入碱金属供给源、溶剂和聚集体,在容器内进行混炼等处理。随着混炼等处理,碱金属对聚集体所含有的活性物质的掺杂进行,碱金属供给源的量减少。进行混炼等处理的容器可以为动态加压单元的一部分,也可以为与动态加压单元区别的容器。作为在上述加压之前搅拌上述聚集体的方法,有以下的方法。首先,如图4a所示,向容器17中投入活性物质的粒子21、碱金属供给源的粒子23和电解液25。活性物质的粒子21和碱金属供给源的粒子23构成聚集体19。聚集体19为粉体,是不定形的。接下来,如图4b所示,搅拌聚集体19和电解液25,使活性物质的粒子21和碱金属供给源的粒子23在电解液25中均匀分散。搅拌方法可以从公知的方法中适当地选择,例如,如图4b所示,可以利用使搅拌叶片16在电解液25中旋转的方法。然后,在进行上述混炼等处理后,在碱金属供给源和溶剂的存在下,在动态加压单元中对聚集体进行加压。2.电极及其制造方法电极可以为正极,也可以为负极,但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适于在负极活性物质中掺杂碱金属的情况,因而优选负极。作为电极,例如有具备集电体和设置于其表面的电极材料层的电极。电极材料层包括利用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的项中记载的制造方法而制造的电极材料(掺杂有碱金属的活性物质)。作为上述集电体,制造负极时,例如优选铜、镍、不锈钢等金属箔。另外,集电体可以在上述金属箔上形成以碳材料为主成分的导电层。集电体的厚度例如可以为5~50μm。对于电极材料层,例如除了电极材料以外,还可以含有粘结剂、有机溶剂等。作为上述粘结剂,例如可举出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nbr等橡胶系粘结剂;聚四氟乙烯,聚偏氟乙烯等氟系树脂;聚丙烯,聚乙烯,日本特开2009-246137号公报中公开的氟改性(甲基)丙烯酸系粘结剂等。作为上述有机溶剂,可以使用与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的项所举出的有机溶剂相同的有机溶剂。上述电极材料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5~500μm,优选为10~200μm,特别优选为10~100μm。上述电极材料层例如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制作,即,制备含有电极材料、粘结剂和有机溶剂等的浆料,将该浆料涂布在集电体上,使其干燥。上述浆料除了含有电极材料、粘结剂和有机溶剂以外,还可以含有其它的成分。作为其它的成分,例如可举出炭黑、石墨、气相生长碳纤维、金属粉末等导电剂;羧甲基纤维素、其na盐或铵盐、甲基纤维素、羟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聚乙烯醇、氧化淀粉、磷酸化淀粉、酪蛋白等增稠剂。另外,如日本特开2004-281162号公报等所公开那样,通过使用凝胶化剂作为粘结剂,而且在上述浆料中添加电解质,也能够制成含有凝胶电解质的电极。本公开的电极的不可逆容量小。另外,在具备本公开的电极的电池或电容器中,电极上的电解液的分解得到抑制。3.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电容器的特征在于,具备正极、负极和电解质,负极为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电极及其制造方法”的项所说明的负极。作为电容器,只要是利用碱金属离子的嵌入/脱嵌的电容器,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锂离子电容器、钠离子电容器等。其中,优选锂离子电容器。构成电容器的正极的基本构成与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电极及其制造方法”的项所说明的电极的构成相同,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优选使用活性炭。上述电解质的形态通常为液态,可以使用与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的项所举出的电解液相同的形态。出于防止漏液的目的,电解质可以具有凝胶状或固体状的形态。电容器可以在正极和负极之间具有用于抑制它们的物理性接触的隔离件。作为隔离件,例如可以举出以纤维素人造丝、聚乙烯、聚丙烯、聚酰胺、聚酯、聚酰亚胺等为原料的无纺布或多孔膜。作为电容器的结构,例如可举出将3个单元以上的构成单元层叠而形成层叠体并将该层叠体封入外装膜内的层叠型电池单元,其中,上述构成单位为包含正极、负极和隔开它们的隔离件而构成的板状的构成单元。另外,作为电容器的结构,例如可以举出将构成单元卷绕而形成层叠体并将该层叠体收纳于方型或圆筒型的容器的卷绕型电池单元等,其中,上述构成单元为包含正极、负极和隔开它们的隔离件而构成的带状的构成单位。在具备本公开的电极作为负极的本公开的电容器中,由于负极上的电解液的分解得到抑制,因此在充电状态下保持时产生的气体的量少。4.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本公开的电池的特征在于,具备正极、负极和电解质,负极为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电极及其制造方法”的项所说明的负极。作为电池,只要是利用碱金属离子的嵌入/脱嵌的电池,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一次电池,也可以为二次电池。作为电池,例如可举出锂离子二次电池、钠离子二次电池、空气电池等。其中,优选锂离子二次电池。构成本公开的电池的正极的基本构成与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电极及其制造方法”的项所说明的电极的构成相同,作为正极活性物质,除了已经例示过的活性物质以外,也可以使用氮氧自由基化合物等有机活性物质、氧。构成本公开的电池的电解质的构成、电池本身的构成与本实施方式中的上述“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所说明的构成相同。本公开的电池具备不可逆容量小的负极,因此能量密度高,循环特性也优异。5.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是如下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具备(a)动态加压单元和(b)排出单元,上述动态加压单元以将碱金属供给源、溶剂和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不定形的聚集体收容,并进行动态加压而向朝向上述排出单元的送出方向送出的方式构成,上述排出单元以将上述聚集体从上述动态加压单元朝向上述送出方向连续地排出的方式构成。作为上述动态加压单元所具备的容器,只要能够收容上述碱金属供给源、溶剂和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不定形的聚集体,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容器,例如可举出图1中示出的机筒3、图2中示出的料筒103、图3中示出的进料斗205等。容器优选为导电体。容器为导电体时,介由容器,可以使碱金属供给源与聚集体短路。另外,作为动态加压单元,例如可举出图1中示出的机筒3和螺杆5的组合、图2中示出的料筒103和螺杆105、106的组合、图3中示出的进料斗205和进料螺杆211的组合等。对于送出方向,在图1、图2所示的例子中是从右向左的方向。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是从上向下的方向。另外,作为排出单元,例如可举出图1中示出的喷嘴9、图2中示出的排出口115、图3中示出的出口215、图4中示出的模头307等。本公开的制造装置可以具备对容器内的物质进行混炼等的混炼装置、搅拌装置、混合装置等。另外,本公开的制造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具备控制容器内的温度的机构、控制容器内的压力的机构、控制容器内的气氛气体的机构等。6.实施例以下,举出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公开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1a)(1)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1的构成基于图1对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1的构成进行说明。制造装置1具备机筒3、螺杆5和驱动单元7。机筒3在其一侧的端部具备直径缩小的喷嘴部9。另外,机筒3在与喷嘴部9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与驱动单元7连接。另外,机筒3在其侧面具备供给口11。供给口11具有向机筒3的内部供给原料的功能。螺杆5内插于机筒3的内部。螺杆5的轴向与机筒3的轴向平行。螺杆5在其根部与驱动单元7连接。另外,螺杆5的前端临近喷嘴部9。螺杆5在其外周面具备螺旋状突起13。驱动单元7具备未图示的马达,可以使螺杆5向正方向d1或与其相反的方向旋转。螺杆5向正方向d1旋转时,在机筒3内的原料中产生朝向喷嘴部9的流动。另外,驱动单元7可以使螺杆5在朝向喷嘴部9的方向f或与其相反的方向进退。应予说明,制造装置1与动态加压单元和排出单元对应。应予说明,机筒3也可以具备用于控制机筒3的内部的温度的温度控制部。作为温度控制部,没有特别限定,为了抑制发热,优选具有冷却机构的温度控制部。(2)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螺杆5在向正方向d1旋转的状态下,从供给口11连续地供给浆料15。该浆料15含有活性物质、碱金属粒子和溶剂,与聚集体对应。所供给的浆料15在机筒3的内部通过螺杆5的旋转而进行动态加压。螺杆5相对于机筒3的表面相对地移动。该移动的形态为旋转。另外,螺杆5的螺旋状突起13接近机筒3的表面。浆料15通过反复地进行如下操作而进行动态加压,即夹持在相对地移动且接近的螺旋状突起13和机筒3之间并从此处脱离。螺杆5对浆料15进行动态加压,同时向喷嘴部9的方向送出。浆料15从喷嘴部9连续地排出。因此,螺杆5在将浆料15动态加压的同时从位于螺杆5的送出方向的喷嘴部9排出。排出的浆料15是在活性物质中掺杂有碱金属的物质,与电极材料对应。根据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能够有效地制造高品质的电极材料。(实施例1b)(1)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101的构成基于图2对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101的构成进行说明。制造装置101为双轴挤出机。制造装置101具备料筒103、2根螺杆105、106、2根输出轴107、108、齿轮箱109和马达111。在料筒103的内部设有2个可插入螺杆105、106的插通孔113、114。插通孔113、114是设置于料筒103的长边方向的孔。插通孔113、114以在它们的周向的一部分重合的方式连通。在料筒103的一侧的端部设有直径缩小的排出口115。排出口115与插通孔113、114连通。在料筒103的侧面设有供给口117。供给口117具有向插通孔113、114供给原料的功能。料筒103在其外周面具备用于控制料筒103的温度的温度控制部119。作为温度控制部119,没有特别限定,为了抑制发热,优选对料筒103进行冷却的温度控制部119。螺杆105、106分别内插于插通孔113、114。螺杆105、106分别在外周面具备螺旋状突起。螺杆105、106的螺旋状突起在插通孔113、114重合的部分相互咬合。输出轴107、108分别与螺杆105、106连接。输出轴107、108具有规定的轴间距离c,并相互平行。输出轴107、108向相同方向旋转。齿轮箱109将马达111的旋转力传递到输出轴107、108。螺杆105、106因为与输出轴107、108连接,所以在马达111的旋转力的作用下向相同方向旋转。螺杆105、106的旋转方向是将原料送到排出口115的方向。制造装置101可以在排出口115与供给口117之间具备用于排出由原料产生的挥发成分的通风口。另外,制造装置101可以具备用于排出混入于原料的空气的排气机构。另外,制造装置101可以在螺杆105、106之间具备捏合盘(kneadingdisc)。应予说明,制造装置101与动态加压单元和排出单元对应。(2)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在螺杆105、106旋转的状态下,从供给口117连续地供给浆料。该浆料含有活性物质、碱金属粒子和溶剂,与聚集体对应。所供给的浆料在插通孔113、114的内部通过螺杆105、106的旋转而进行动态加压。螺杆105、106各自旋转而相对地进行移动。另外,螺杆105、106相互咬合。浆料通过反复进行如下操作而进行动态加压,即夹持于相对移动且相互咬合的螺杆105、106之间,并从此处脱离。螺杆105、106对浆料进行动态加压,同时向排出口115的方向送出。进而,浆料从排出口115连续地排出。因此,螺杆105、106在将浆料动态加压的同时从位于螺杆105、106的送出方向的排出口115排出。排出的浆料是在活性物质中掺杂有碱金属的物质,与电极材料对应。根据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能够有效地制造高品质的电极材料。(实施例1c)(1)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201的构成基于图3对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201的构成进行说明。制造装置201具备2个辊203、204、进料斗205和液压单元207。辊203、204以对置的方式配置。辊203、204的轴向平行。辊203、204在未图示的驱动源的驱动力的作用下分别向d1,d2方向旋转。进料斗205位于辊203、204的上方。进料斗205具备漏斗状的主体部209和进料螺杆211。主体部209在上端具备入口213,在下端具备出口215。出口215位于辊203、204对置的部分的上方。进料螺杆211从上方插入到主体部209的内部。进料螺杆211在其外周面具备螺旋状突起。进料螺杆211向规定的旋转方向旋转。该旋转方向是将在主体部209内的原料朝向出口215送出的旋转方向。液压单元207具备泵217、储压器219和液压缸221。泵217和储压器219对液压缸221进行驱动,将辊204压向辊203的方向。其结果,施加于通过辊203、204之间的原料的压力增加。制造装置201具备对由辊203、204施加于原料的压力进行检测的压力计,可以具备适度调整压力的机构。应予说明,制造装置201与动态加压单元和排出单元对应。(2)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在进料螺杆211旋转、辊203、204旋转的状态下,从入口213连续地供给浆料。该浆料含有活性物质、碱金属粒子和溶剂,与聚集体对应。所供给的浆料暂时储存于主体部209内。进料螺杆211对储存于主体部209内的浆料进行搅拌并进行动态加压。然后,将搅拌后的浆料朝向出口215送出。因此,进料螺杆211对浆料进行动态加压,同时向进料螺杆211的送出方向排出。应予说明,主体部209也可以具备用于控制主体部209内的温度的温度控制部。作为温度控制部,没有特别限定,为了抑制发热,优选具有冷却机构的温度控制部。储存于主体部209内的浆料从出口215连续地向辊203、204之间供给。辊203、204夹入浆料进行动态加压。即,辊203、204各自旋转,从而使辊203的表面与辊204的表面相对地移动。另外,辊203的表面与辊204的表面接近或抵接。浆料通过夹持于相对移动且接近或抵接的辊203的表面和辊204的表面之间,并从此处脱离而进行动态加压。通过辊203、204之间的浆料朝向下方连续地排出。因此,辊203、204对浆料进行动态加压,同时将其向辊203、204的送出方向排出。排出的浆料是在活性物质中掺杂有碱金属的物质,与电极材料对应。根据本实施例的制造方法,能够有效地制造高品质的电极材料。7.实验结果以下,示出实验结果,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公开不限定于下述实验结果。(浆料的制备)将活性物质1.8kg、电解液0.77kg和锂金属片0.223kg混合而制备浆料,其中,上述活性物质是对siox(x=1.02)表示的平均粒径5μm的硅氧化物被覆5wt%的碳而得的。电解液含有浓度1m的lipf6。电解液的溶剂以体积比为5:5的方式含有ec(碳酸亚乙酯)和pc(碳酸亚丙酯)。锂金属片是将厚度100μm的li金属箔以各个锂金属片为4cm3左右的方式切开而得的。锂金属片在浆料中以尽可能均匀的方式配置。锂金属片与碱金属供给源对应。利用hivismix(primix公司制)对该浆料进行混炼混合直到锂金属片为1mm2以下。混炼混合在将压力减压至2.0kpa之后维持减压状态而进行。(实验结果1)将上述得到的浆料投入于主体部209,使直径8英寸的辊203、204以20rpm旋转,对浆料进行动态加压。辊间的间隙为1mm。排出的浆料中存在锂片时,将排出的浆料再投入于主体部209,再次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操作进行动态加压,重复至锂片消失。从搅拌中的混合液分离并取出掺杂有锂的浆料的一部分,测定ocv。其测定方法如下。首先,利用冲裁的方法,准备2张16mmφ的开孔铜箔。接下来,将2张开孔铜箔重叠,在它们的外周部分,除了一处开口部以外进行超声波焊接,由此制造袋。向该袋中投入30mg的浆料,对袋的开口部进行超声波焊接,制成评价用电极。组装了以该评价用电极为工作电极、以锂金属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的3电极电池单元(3極セル)。向该3电极电池单元中注入与上述的电解液相同组成的电解液。然后,测定刚注液后的相对于锂金属的工作电极的电位(ocv)。浆料的ocv的值为0.31v,可知促进了锂的掺杂。另外,使用光学显微镜以倍率500倍对掺杂有锂的浆料进行观察,结果看不到残留的锂金属片。(参考实验结果1)向与在实验结果1中投入于主体部209的浆料相同的浆料中加入与实验结果1中使用的电解液相同的电解液,成为具有流动性的状态,投入到filmix(primix公司制:40-l型)中。将混炼混合处理室冷却至15℃,同时以圆周速度32m/s进行混炼混合直到锂片消失。在参考实验结果1中也与实验结果1同样地测定ocv。ocv的值为0.62v。<第2实施方式>1.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具有如下的掺杂工序:在碱金属供给源、导电珠和溶剂的存在下,将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电极材料前体在容器内混炼、搅拌或混合。作为上述碱金属供给源中的碱金属,例如可举出锂、钠等。碱金属供给源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第1实施方式中举出的形态。粒子等形态的碱金属供给源可以与电极材料前体混合存在。该情况下,为了提高掺杂速度,优选使具有粒子等形态的碱金属供给源小片化或微粒化。使用箔状的碱金属供给源时,其厚度优选10~1000μm的范围内,使用粒子状的碱金属供给源时,其平均粒径优选10~1000μm的范围内。应予说明,碱金属供给源的总量可以根据所掺杂的碱金属的量、活性物质的量而适当地设定,通常为相对于活性物质1g相当于5mah~5000mah/g的量。碱金属供给源例如可以由被覆材料被覆。作为由被覆材料被覆碱金属供给源的方法,可举出用隔离件、金属筛网等包住碱金属供给源的方法。隔离件和金属筛网与被覆材料对应。隔离件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材料。作为金属筛网的材质,通常使用不锈钢。被覆材料的膜厚优选1μm~1mm的范围,更优选5μm~500μm的范围。被覆材料的膜厚在该范围内时,在碱金属供给源与活性物质的分离性和碱金属向活性物质中的掺杂速度方面优异。碱金属供给源例如可以固定于上述容器。作为将碱金属供给源固定于容器的方法,例如有用金属框等固定于容器的内壁的方法等。导电珠的材料例如可以为不锈钢、镍、铝、铁、铜、锡钴铁等金属、包覆有这些金属的珠,因为在搅拌工序中使用导电珠,所以优选材料的硬度、密度较高,特别优选使用不锈钢。作为将这些金属包覆于珠的方法,例如可举出蒸镀、镀覆的方法。导电珠的形状优选为球形。为球形时,在搅拌工序中的搅拌的容易性、耐久性的方面优异。导电珠的面积圆当量直径(heywood直径)优选为0.01mm~10mm。导电珠的面积圆当量直径在该范围内时,从确保活性物质间的导通、将活性物质加压而促进碱金属的掺杂的方面考虑较优异。导电珠的面积圆当量直径可以通过对使用显微镜所观察到的图像进行解析而测定。相对于电极材料前体100质量份,导电珠的质量的下限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0质量份以上。相对于电极材料前体100质量份,导电珠的质量的上限优选为10000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5000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00质量份以下。导电珠的质量在该范围内时,在促进碱金属的掺杂方面优异。通过使用导电珠,与使用除此以外的珠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促进碱金属的掺杂。其结果,能够更有效地制造高品质的电极材料。作为上述溶剂,只要是具有碱金属离子传导性的溶剂,就没有特别限定,优选有机溶剂,特别优选非质子性的有机溶剂。作为非质子性的有机溶剂,例如有第1实施方式中举出的非质子性的有机溶剂。上述有机溶剂可以由单一的成分构成,也可以为2种以上的成分的混合溶剂。优选在上述溶剂中溶解有碱金属盐。作为碱金属盐,例如可举出锂盐或钠盐等。作为构成碱金属盐的阴离子部,例如有第1实施方式中举出的构成碱金属盐的阴离子部。在溶剂中可以溶解有单一的碱金属盐,也可以溶解有2种以上的碱金属盐。在溶剂中溶解有碱金属盐的溶液(以下,记为电解液)中的碱金属离子(碱金属盐)的浓度优选为0.1摩尔/l以上,更优选在0.5~1.5摩尔/l的范围内。在该范围内时,碱金属对活性物质的掺杂高效地进行。在上述溶剂中可以进一步溶解有碳酸亚乙烯酯、乙烯基碳酸亚乙酯、1-氟代碳酸亚乙酯、1-(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琥珀酸酐、马来酸酐、丙烷磺内酯、二乙基砜等添加剂。本实施方式中在碱金属供给源、导电珠和溶剂的存在下是指(1)来自碱金属供给源的碱金属和电极材料前体所含有的活性物质处于电连接的状态、(2)溶剂和电极材料前体所含有的活性物质处于相接的状态、(3)碱金属供给源和溶剂处于相接的状态、(4)导电珠和电极材料前体所含有的活性物质处于相接的状态。作为上述(1)的例子,可举出碱金属供给源和电极材料前体所含有的活性物质直接相接的情况、在碱金属供给源和电极材料前体所含有的活性物质之间存在导电体的情况等。上述(1)包括碱金属供给源存在于电极材料前体以外的情况,也包括碱金属供给源存在于电极材料前体内的情况,还包括碱金属供给源存在于电极材料前体以外并且存在于电极材料前体内的情况。上述电极材料前体至少含有活性物质。活性物质只要是可应用于利用碱金属离子的嵌入/脱嵌的蓄电装置的电极活性物质,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负极活性物质,也可以为正极活性物质。活性物质的含有比例相对于活性物质和溶剂的总量优选为5质量%~95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9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85质量%,在该范围内时,在掺杂速度的促进和混炼的容易性的方面优异。负极活性物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有第1实施方式中举出的负极活性物质。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例如有第1实施方式中举出的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均可以由单一的物质构成,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的物质而构成。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适用于在负极活性物质中掺杂碱金属的情况,特别是,更适用于负极活性物质为碳材料或者含有si或其氧化物的材料的情况。一般使用碳材料作为活性物质时,如果碳材料的粒径变小,则得到内部电阻低的蓄电装置,另一方面,产生不可逆容量变大、以充电状态保持蓄电装置时产生的气体的量变多等问题。如果使用本公开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则即便使用50%体积累积直径d50为0.1~10μm的碳材料作为活性物质,也能够抑制上述问题。应予说明,50%体积累积直径d50为利用激光衍射·散射法所测定的值。另外,使用含有si或其氧化物的材料作为活性物质时,一般也存在不可逆容量变大的趋势。如果使用本公开的电极的制造方法,则能够抑制上述问题。上述电极材料前体可以为除了含有活性物质以外还含有其它成分的混合物。作为其它成分,例如可举出导电助剂、粘结剂等。作为导电助剂,例如可举出炭黑、气相生长碳纤维、碱金属以外的金属粉末等。通过使电极材料前体中含有导电助剂,能够提高掺杂速度。活性物质为上述碳材料时,电极材料前体中的活性物质的含有比例相对于电极材料前体的所有成分优选为90质量%以上。另一方面,活性物质为含有上述si或其氧化物的材料时,电极材料前体中的活性物质的含有比例相对于电极材料前体的所有成分优选为50质量%以上。应予说明,电极材料前体中的粘结剂的含有比例相对于活性物质通常为5质量%以下,特别优选为1质量%以下,最优选电极材料前体不含有粘结剂。上述电极材料前体的形态例如为不定形的聚集体。不定形的聚集体是指电极材料前体整体的形状可变。属于不定形的聚集体的电极材料前体为例如并非成型为电极的状态。作为属于不定形的聚集体的电极材料前体,例如可举出粉体(粉粒体)、浆料、饼等。属于粉体的电极材料前体可以由活性物质的粒子构成,也可以除了含有活性物质的粒子以外还含有其它成分的粒子。作为其它成分的粒子,例如可举出导电助剂的粒子等。对于上述混炼工序的形态,可以在混炼工序开始前使溶剂与电极材料前体接触,也可以在混炼工序的开始后使溶剂与电极材料前体接触。为前者时,在溶剂容易渗透于电极材料前体整体的方面优异。为后者时,在电极材料前体不易扩散的方面优异。更具体而言,混炼工序的形态优选以下方法。·制作碱金属供给源、导电珠、溶剂和属于不定形的聚集体的电极材料前体的混合物(例如浆料、饼等),对所制作的混合物进行混炼的形态。·制作导电珠、溶剂和属于不定形的聚集体的电极材料前体的混合物(例如浆料、饼等),以使所制作的混合物与碱金属供给源电接触的状态进行混炼的形态。·对碱金属供给源、导电珠和属于不定形的聚集体的电极材料前体开始混炼之前,预先使属于不定形的聚集体的电极材料前体的至少一部分与溶剂接触,在开始混炼工序之后追加溶剂的形态。·对导电珠和属于不定形的聚集体的电极材料前体开始混炼之前,预先使电极材料前体的至少一部分与碱金属接触,在开始混炼工序之后追加导入溶剂,使溶剂与碱金属供给源接触的形态。·对导电珠和属于不定形的聚集体的电极材料前体开始混炼之前,预先使溶剂与碱金属供给源接触,在开始混炼工序之后使溶剂与电极材料前体接触的形态。·在对碱金属供给源、导电珠和电极材料前体开始混炼之后,使溶剂与电极材料前体接触的形态。·对导电珠和属于不定形的聚集体的电极材料前体开始混炼之后,使溶剂与电极材料前体和碱金属供给源两者接触的形态。混炼工序的温度优选在25℃~70℃的范围内。如果温度在该范围内,则能够确保安全性,而且碱金属对活性物质的掺杂高效地进行。如果温度变高,则存在掺杂速度也变快的趋势。欲提高掺杂速度时,优选使温度为40℃以上而进行混炼工序。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可以进一步具有将经过上述混炼工序的上述电极材料前体连续地排出的排出工序。连续地排出是指同时进行容器内的混炼、和经过上述混炼工序的上述电极材料前体从容器中的排出。电极材料前体向容器的供给可以连续地进行,也可以按分批式(batchtype)进行。通过连续地排出,能够有效地得到高品质的电极材料。本实施方式中得到的电极材料可以用于电极、电容器和电池。电极、电容器和电池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2.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具备(a)收容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电极材料前体、碱金属供给源、溶剂和导电珠的容器、以及(b)对上述电极材料前体进行混炼、搅拌或混合的动态加压单元。作为上述容器,只要能够收容电极材料前体、碱金属供给源、溶剂和导电珠,就没有特别限定。另外,作为动态加压单元,例如可举出可旋转的转子、使容器旋转的装置、使容器振动的装置等。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例如可以具有图8中示出的珠磨机701的结构。珠磨机701具备机身703、转子705和驱动轴707。机身703具有中空圆筒状的基本形态。机身703在其内部具备混炼室709。另外,机身703在其轴向的一端侧(以下记为前端侧)的侧面具备供给口711。供给口711连通混炼室709与外部。另外,机身703在其轴向的与前端侧相反的一侧(以下记为根部侧)的侧面具备排出口713。排出口713连通后述的珠分离部715与外部。另外,机身703在根部侧具有开口部717。转子705具有圆筒形状。在其周面形成了日本特公平4-70050号公报中记载的引导构件(省略图示)。引导构件具有使电极材料前体、碱金属供给源、溶剂和导电珠(以下记为混炼对象物)以大致栓流状流动的功能。转子705通过开口部717插进混炼室709内。在转子705的周面和混炼室709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混炼对象物可以该间隙流动。在转子705的根部侧和混炼室709的内表面之间设有珠分离部715。珠分离部715是将导电珠从混炼对象物中分离并使其它成分通过的过滤网。驱动轴707插进转子705的中心,与未图示的驱动源连接。随着驱动轴707旋转,转子705也旋转。珠磨机701可以如下使用。预先将导电珠收容于混炼室709内。另外,使转子705旋转。该状态下,将电极材料前体、碱金属供给源和溶剂的混合物从供给口711连续地供给。其结果,在混炼室709内生成混炼对象物。混炼对象物在混炼室709内朝向珠分离部715以大致栓流状流动并进行混炼。珠分离部715从混炼对象物中分离导电珠。通过珠分离部715后,电极材料前体、碱金属供给源和溶剂的混合物依次通过开口部717和排出口713,连续被排出。应予说明,机身703与容器对应。转子705与混炼单元对应。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例如可以具有自转公转(真空)搅拌机的结构。作为自转公转(真空)搅拌机,可举出株式会社thinky制的awatorirentaro(あわとり練太郎)(商品名)。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可以具备后述的实施例3a中的罐磨料机旋转台、实施例3b中的数字式振动筛等作为混炼单元。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可以根据需要具备控制容器内的温度的机构、控制容器内的压力的机构、控制容器内的气氛气体的机构等。3.实施例以下,举出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公开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2a)(1)电极材料的制造准备图9、图10中示出的圆筒形的容器721。容器721的材质为聚丙烯。容器721的内径为100mm,轴向的长度为180mm。在容器721的内壁中的侧面部分用螺丝钉固定有6张锂供给源723。锂供给源723如下制造。首先,准备6张在铜箔上层叠有1张锂金属箔的物体。锂金属的纯度为99%以上。各铜箔的尺寸为25mm×80mm×0.02mm。各锂金属箔的尺寸分别为20mm×75mm×0.2mm。接下来,用树脂制隔离件覆盖已层叠的锂金属箔及其周围。树脂制隔离件的厚度为20um。树脂制隔离件的孔径直径为0.5um。树脂制隔离件的空隙率为45%。树脂制隔离件与被覆材料对应。接下来,在用树脂制隔离件覆盖的锂金属箔上放置不锈钢筛网。其结果,锂金属箔由铜箔和不锈钢筛网夹持。不锈钢筛网的尺寸为30mm×90mm×0.1mm。不锈钢筛网的目数为200目。接下来,利用点焊装置对铜箔的端部中的未被树脂隔离件所覆盖的部分和不锈钢筛网进行焊接,确保锂金属的板与不锈钢筛网的导通。向上述的容器721内投入36g的石墨粉。石墨粉是经6小时真空干燥而得的。石墨粉是未掺杂有碱金属的负极活性物质,与电极材料前体对应。石墨粉的50%体积累积直径d50为20μm。石墨粉的形态与不定形的聚集体对应。接下来,向容器721内导入电解液72g。电解液是在碳酸亚乙酯和碳酸甲乙酯以3:7的体积比混合的溶剂中溶解1.0m的lipf6而得的溶液。接下来,向容器721内投入直径3mm的不锈钢制球1000g。不锈钢制球与导电珠对应。接下来,关闭容器721的盖,将容器721放在图9、图10所示出的罐磨料机旋转台725上。此时,容器721的轴向为水平方向。罐磨料机旋转台725与混炼单元对应。容器721和罐磨料机旋转台725的组合与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对应。接下来,使罐磨料机旋转台725的滚筒727以400rpm旋转。此时,容器721以其轴为中心进行旋转,在锂供给源723的存在下,石墨粉729、电解液和不锈钢制球731进行混炼。从混炼开始20小时后,锂供给源723中含有的锂金属的板消失。接下来,取出容器721的内容物,使用网眼(マス目)1mm的筛将不锈钢制球和其它成分分离。过筛后的成分为掺杂后的石墨粉和电解液的混合物(以下记为含电极材料的液体)。掺杂后的石墨粉与电极材料对应。(2)电极材料的评价使用吸液管来吸取0.5ml的含电极材料的液体,将其中的0.2ml滴加在玻璃隔离件上。其结果,在玻璃隔离件的表面形成电极材料的层。接下来,如图11所示,使玻璃隔离件733上下翻转,使形成了电极材料的层735的面为下表面。接下来,在玻璃隔离件733上配置锂金属737,组装成2电极电池单元739。利用挤压装置741对2电极电池单元739在上下方向进行挤压,同时测定2电极的电位。挤压装置741利用弹簧743进行挤压。在挤压装置741中,与2电极电池单元739的下表面相接的部分745的材质为pp树脂,与2电极电池单元739的上表面相接的部分747为镍板。测定的结果,工作电极的电位显示为80mv。未掺杂有锂的石墨的电位相对于锂金属约为3v,因此确认了通过上述处理而在石墨粉中掺杂有锂。(实施例2b)本实施例中的容器721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3a相同,但在以下方面不同。如图12、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容器721的内壁中的侧面的半周的部分用螺丝钉固定有3张锂供给源723。在侧面中的剩余的半周的部分未安装有锂供给源723。另外,锂供给源723如下制造。首先,准备3张在铜箔上层叠有1张锂金属的板的物体。锂金属的纯度为99%以上。各铜箔的尺寸为25mm×80mm×0.02mm。各锂金属的板的尺寸分别为20mm×75mm×0.4mm。接下来,用树脂制隔离件覆盖已层叠的锂金属的板的周围。接下来,在已用树脂制隔离件覆盖的锂金属的板上放置不锈钢筛网。其结果,锂金属的板由铜箔和不锈钢筛网夹持。不锈钢筛网的尺寸为30mm×90mm×0.1mm。不锈钢筛网的目数为200目。接下来,利用点焊装置将铜箔的端部中的未被树脂隔离件所覆盖的部分和不锈钢筛网焊接,确保锂金属的板与不锈钢筛网的导通。向上述的容器721内投入36g的石墨粉。石墨粉与上述实施例3a中使用的石墨粉相同。接下来,向容器721内导入电解液72g。电解液与上述实施例3a中使用的点解液相同。接下来,向容器721内投入不锈钢制球1000g。不锈钢制球与上述实施例3a中使用的不锈钢制球相同。接下来,关闭容器721的盖,将容器721放置于图12、图13所示出的数字式振动筛749。此时,容器721的轴向为水平方向。另外,容器721的方向为锂供给源723在下侧的方向。接下来,使数字式振动筛749在左右方向(图12中的左右方向)振动。振动频率为120次往返/分钟。此时,容器721在左右方向振动,在锂供给源723的存在下,对石墨粉729、电解液和不锈钢制球731进行混炼。从混炼开始24小时后,锂供给源723中含有的锂金属的板消失。数字式振动筛749与混炼单元对应。容器721和数字式振动筛749的组合与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对应。接下来,取出容器721的内容物,使用网眼(マス目)1mm的筛将不锈钢制球和其它成分分离。过筛后的成分为掺杂后的石墨粉和电解液的混合物(以下记为含电极材料的液体)。掺杂后的石墨粉与电极材料对应。(2)电极材料的评价与上述实施例3a同样地使用含电极材料的液体制成2电极电池单元,测定2电极的电位。测定的结果,工作电极的电位显示为85mv。未掺杂有锂的石墨的电位相对于锂金属约为3v,因此确认了通过上述处理而在石墨粉中掺杂有锂。(比较例2a)是基本上与实施例2a相同的方法,但使用氧化锆球代替不锈钢球来制造电极材料。然后,与实施例2a同样地对电极材料进行评价。其结果,工作电极的电位显示为200mv。可知虽然锂金属和石墨粉直接接触会掺杂锂,但与属于非导电珠的氧化锆珠接触的石墨粉无法掺杂锂,电位上升。(比较例2b)是基本上与实施例2b相同的方法,但使用氧化锆球代替不锈钢球来制造电极材料。然后,与实施例2b同样地对电极材料进行评价。其结果,工作电极的电位显示为200mv。可知虽然锂金属和石墨粉直接接触会掺杂锂,但与属于非导电珠的氧化锆珠接触的石墨粉无法掺杂锂,电位上升。<第3实施方式>1.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1-1)减压工序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具备减压工序。减压工序中,将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混合液置于减压的状态。减压工序例如可以通过将收容有混合液的容器的内部减压而进行。可以将混合液收容于容器后对容器内进行减压,也可以在预先将内部减压的容器中收容混合液。应予说明,减压工序中,只要置于减压的状态即可,不一定需要继续减压操作。减压工序例如可以在掺杂工序之前进行。另外,可以与进行减压工序同时地进行掺杂工序的至少一部分。该情况下,在掺杂工序的至少一部分,混合液置于减压的状态。减压的状态下的压力例如在0.01kpa~0.05mpa的范围内。在该范围内时,能够减少已掺杂的活性物质的电阻。推测该理由是由于能够进一步抑制sei被膜的厚膜化。作为压力的下限,更优选为0.02kpa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05kpa以上,特别优选为0.1kpa以上。作为压力的上限,优选为0.02mpa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mpa以下,特别优选为5kpa以下。例如,可以预先在减压工序之前制备混合液,然后,将混合液置于减压的状态。该情况下,在生产率的方面优异。另外,例如也可以预先将溶剂置于减压的状态,然后,在溶剂中加入活性物质而制备混合液。另外,例如还可以预先将活性物质置于减压的状态,然后,在活性物质中加入溶剂而制备混合液。减压工序可以在碱金属供给源不存在的状态下进行,也可以在碱金属供给源的存在下进行。本实施方式中,碱金属供给源的存在下是指(1)来自碱金属供给源的碱金属和活性物质处于电连接的状态、(2)碱金属供给源和混合液处于相接的状态。作为上述(1)的例子,可举出碱金属供给源和活性物质直接相接的情形、在碱金属供给源和活性物质之间存在导电体的情形等。活性物质只要是可应用于利用碱金属离子的嵌入/脱嵌的蓄电装置的电极活性物质,就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负极活性物质,也可以为正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有第1实施方式中举出的负极活性物质。作为正极活性物质,例如有第1实施方式中举出的正极活性物质。正极活性物质和负极活性物质均可以由单一的物质构成,也可以混合2种以上的物质而构成。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适用于在负极活性物质中掺杂碱金属的情况,特别是,更适用于负极活性物质为碳材料或者含有si或其氧化物的材料的情况。一般,使用碳材料作为活性物质时,如果碳材料的粒径变小,则得到内部电阻低的蓄电装置,另一方面,产生不可逆容量变大、以充电状态保持蓄电装置时产生的气体的量变多等问题。如果使用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则即便使用50%体积累积直径d50为0.1~50μm的碳材料作为活性物质时,也能够抑制上述问题。应予说明,50%体积累积直径d50是利用激光衍射·散射法而测定的值。另外,使用含有si或其氧化物的材料作为活性物质时,一般也存在不可逆容量变大的趋势。如果使用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则能够抑制上述问题。作为混合液所含有的溶剂,例如可举出具有碱金属离子传导性的溶剂。作为溶剂,优选有机溶剂,特别优选非质子性的有机溶剂。作为非质子性的有机溶剂,例如有第1实施方式中举出的非质子性的有机溶剂。上述有机溶剂可以由单一的成分构成,也可以为2种以上的成分的混合溶剂。优选在上述溶剂中溶解有碱金属盐。作为碱金属盐,例如可举出锂盐或钠盐等。作为构成碱金属盐的阴离子部,例如有第1实施方式中举出的构成碱金属盐的阴离子部。在溶剂中可以溶解有单一的碱金属盐,也可以溶解有2种以上的碱金属盐。在上述溶剂中可以进一步溶解有碳酸亚乙烯酯、乙烯基碳酸亚乙酯、1-氟代碳酸亚乙酯、1-(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琥珀酸酐、马来酸酐、丙烷磺内酯、二乙基砜等添加剂。混合液中的活性物质的含有比例相对于混合液的总量优选为30质量%~90质量%。在该范围内时,能够进一步提高锂的掺杂速度。通过进行减压工序,能够抑制活性物质中的sei被膜过度变厚。可以推测其理由是由于通过进行减压工序而除去残留于活性物质的o2、n2。另外,通过进行减压工序,从而促进溶剂(例如电解液)向活性物质的细孔内的渗透,其结果,在掺杂工序中碱金属的掺杂(以下也简称为掺杂)进一步进行。(1-2)掺杂工序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具备在活性物质中掺杂碱金属的掺杂工序。掺杂工序例如可以在减压工序之后进行。另外,例如可以将掺杂工序的至少一部分与减压工序一起(即同时)进行。另外,还可以将掺杂工序的一部分在减压工序之前进行。在掺杂工序中,例如可以对混合液进行混炼、搅拌或混合。搅拌混合液时,能够均匀地进行掺杂。在混合液的搅拌中可以适当地选择并使用公知的构成。例如可以使用混炼混合机、搅拌叶片等进行搅拌。掺杂工序中,在碱金属供给源和溶剂的存在下,在活性物质中掺杂碱金属。本实施方式中,碱金属供给源和溶剂的存在下是指(1)来自碱金属供给源的碱金属和活性物质处于电连接的状态、(2)溶剂和活性物质处于相接的状态、(3)碱金属供给源和溶剂处于相接的状态。作为上述(1)的例子,可举出碱金属供给源和活性物质直接相接的情形、在碱金属供给源进和活性物质之间存在导电体的情形等。作为上述碱金属供给源中的碱金属,例如可举出锂、钠等。碱金属供给源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第1实施方式中举出的形态。粒子等形态的碱金属供给源例如可以与含有活性物质的聚集体混合存在。该情况下,为了提高掺杂速度,优选使具有粒子等形态的碱金属供给源小片化或微粒化。使用箔状的碱金属供给源时,其厚度优选在10~500μm的范围内,使用粒子状的碱金属供给源时,其平均粒径优选在10~500μm的范围内。掺杂工序中使用的溶剂可以与上述混合液所含有的溶剂相同,也可以为不同的溶剂。掺杂工序中,例如可以使用在溶剂中溶解有碱金属盐的溶液(以下记为电解液)。电解液中的碱金属离子(碱金属盐)的浓度优选为0.1摩尔/l以上,更优选在0.5~1.5摩尔/l的范围内。在该范围内时,碱金属对活性物质的掺杂高效地进行。在上述溶剂中可以进一步溶解有碳酸亚乙烯酯、乙烯基碳酸亚乙酯、1-氟代碳酸亚乙酯、1-(三氟甲基)碳酸亚乙酯、琥珀酸酐、马来酸酐、丙烷磺内酯、二乙基砜等添加剂。本实施方式中得到的电极材料可以用于电极、电容器和电池。电极、电容器和电池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2.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具备(a)收容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混合液和碱金属供给源的容器、以及(b)对上述容器的内部进行减压的减压单元。容器只要收容混合液和碱金属供给源,就没有特别限定。为了容易对容器的内部进行减压,优选为密闭性高的容器。减压单元只要能够将容器的内部减压,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减压单元,例如可举出隔膜泵、回转泵等。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例如可以进一步具备对容器内进行搅拌的搅拌单元、控制容器内的温度的温度控制单元等。如果使用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则能够容易地实施上述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结果,能够抑制活性物质中的sei被膜过度变厚。基于图23对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以下记为制造装置1101)的构成进行说明。制造装置1101为混炼混合机。作为与制造装置1101相同的混炼混合机,例如可举出primix公司制的hivismix、井上制作所公司制的planetarymix、trimix。除此以外,也可以使用球磨机、珠磨机、旋转型高速搅拌器(例如primix公司制filmix)、均化器、分散机等进行混炼混合。制造装置1101具备主体部1103、罩1105、减压单元1107、容器1109、支承台1111和桨片1113。主体部1103具备从其上端附近向横向伸出的上侧伸出部1103a。另外,主体部1103具备从其下端附近向与上侧伸出部1103a相同的方向伸出的下侧伸出部1103b。罩1105安装于上侧伸出部1103a的下表面。罩1105是下方开口的中空圆筒形状的部件。在罩1105的侧面安装有减压单元1107。减压单元1107具备隔膜泵1115、真空配管1117和真空计1119。真空配管1117的一端与罩1105连接,相反侧的一端与隔膜泵1115连接。减压单元1107可以使用隔膜泵1115对罩1105和容器1109的内部进行减压。真空计1119安装于真空配管1117中的罩1105侧的部分。真空计1119显示罩1105和容器1109的内部的压力。容器1109是上方开口的中空圆筒形状的部件。容器1109的直径和罩1105的直径相同。可以使容器1109的上端1109a与罩1105的下端1105a密合而将它们之间制成气密结构。支承台1111是从主体部1103向与上侧伸出部1103a和下侧伸出部1103b相同的方向伸出的板状部件。支承台1111的上下方向的位置在上侧伸出部1103a和下侧伸出部1103b之间。支承台1111通过用户转动设置于主体部1103的手柄1121而上升或下降。支承台1111从下方支承容器1109。通过将容器1109放在支承台1111上并使支承台1111上升,能够使上端1109a与下端1105a密合。以下,将上端1109a与下端1105a密合的容器1109的位置设为使用时位置。容器1109在使用时位置时,由未图示的夹具固定。另外,通过使支承台1111下降,能够将容器1109降低而与罩1105分离。桨片1113从上侧伸出部1103a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桨片1113通过罩1105内,比罩1105更向下方突出。容器1109在使用时位置时,桨片1113从上方插进到容器1109的内部。桨片1113在未图示的驱动单元供给的驱动力的作用下旋转。其旋转的轴向为垂直方向。桨片1113与搅拌单元对应。3.实施例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公开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应予说明,实施例、参考例中的“份”和“%”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为质量基准。(实施例3a)(1)电极材料的制造将经6小时真空干燥的硬碳150g(负极活性物质,50%体积累积直径d50=20μm)、电解液64g和锂金属片3.38g混合而制备混合液。电解液含有浓度为1m的lipf6。电解液的溶剂以体积比为5:5的方式包含ec(碳酸亚乙酯)和pc(碳酸亚丙酯)。锂金属片是将厚度100μm、重量3.38g的锂金属箔以各个锂金属片为4cm2左右的方式切分而得的。锂金属片以在混合液中尽可能均等的方式配置。锂金属片与碱金属供给源对应。接下来,将混合液收容于上述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1101的容器1109,使容器1109的位置为使用时位置。此时,桨片1113浸渍于混合液。接下来,使用减压单元1107,将容器1109内减压10分钟。此时,容器1109内的压力变为2.0kpa。接下来,停止隔膜泵1115,将容器1109内置换成控制为露点-50~-60℃的常压的大气气氛,使桨片1113以旋转速度30rpm的条件旋转30小时,搅拌混合液。接下来,停止搅拌后使容器1109下降,从容器1109中取出混合液。进一步,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掺杂有锂的硬碳。应予说明,从开始减压的时刻到停止隔膜泵1115的时刻与减压工序对应。从制备混合液的时刻到停止搅拌的时刻与掺杂工序对应。在掺杂工序中,从开始减压的时刻到停止搅拌的时刻的期间与减压工序一起进行。(2)ocv的测定从搅拌中的混合液中分离并取出掺杂有锂的硬碳粉的一部分,测定ocv。其测定方法如下。首先,利用冲裁的方法,准备2张16mmφ的开孔铜箔。接下来,将2张开孔铜箔重叠,在它们的外周部分,除了一处开口部以外进行超声波焊接,由此制造袋。向该袋中投入30mg的硬碳,对袋的开口部进行超声波焊接,制成评价用电极。组装成以该评价用电极为工作电极、以锂金属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的3电极电池单元。向该3电极电池单元中注入与上述的电解液相同组成的电解液。然后,测定刚注液的之后的相对于锂金属的工作电极的电位(ocv)。将掺杂有锂的硬碳的搅拌开始后20小时的ocv的数值示于表1。[表1]表1实施例3a实施例3b实施例3c实施例3d参考例3ocv/v0.900.730.770.671.01(实施例3b)直到将容器1109内减压10分钟、使容器1109内的压力为2.0kpa、停止隔膜泵1115为止进行与实施例3a相同的处理。接下来,使桨片1113以旋转速度30rpm的条件旋转30小时,搅拌混合液。搅拌时,容器1109内的压力维持于减压的状态。搅拌结束时,锂片消失。接着,停止搅拌,恢复到常压后使容器1109下降,从容器1109中取出混合液,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掺杂有锂的硬碳。本实施例中也测定掺杂有锂的硬碳的ocv。将搅拌开始后20小时的ocv的数值示于表1。另外,将伴随着搅拌时间经过的ocv的经时变化示于图24。认为在掺杂工序中由于减压至2.0kpa,因而促进锂的掺杂,并且在搅拌开始后ocv稳定地降低,形成了良好的sei被膜。(实施例3c)直到将容器1109内减压10分钟、使容器1109内的压力为2.0kpa、停止隔膜泵1115为止进行与实施例3a相同的处理。接下来,加压到0.048mpa之后,使桨片1113以旋转速度30rpm的条件旋转30小时,搅拌混合液。接着,停止搅拌,恢复常压后使容器1109下降,从容器1109中取出混合液,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掺杂有锂的硬碳。本实施例中也测定掺杂有锂的硬碳的ocv。将搅拌开始后20小时的ocv的数值示于表1。另外,将伴随着搅拌时间经过的ocv的经时变化示于图24。(实施例3d)直到将容器1109内减压10分钟、使容器1109内的压力为2.0kpa、停止隔膜泵1115为止进行与实施例5a相同的处理。接下来,将容器1109内用常压的ar置换。接下来,以旋转速度30rpm的条件将桨片1113旋转30小时来搅拌混合液。接下来,从容器1109中取出混合液,从混合液中分离出掺杂有锂的硬碳。从开始减压的时刻到用ar对容器1109进行置换的时刻为止与减压工序对应。从制备混合液的时刻到锂金属片消失的时刻为止与掺杂工序对应。在掺杂工序中,从开始减压的时刻到锂金属片消失的时刻的期间与减压工序一起进行。本实施例中也测定掺杂有锂的硬碳的ocv。将搅拌开始后20小时的ocv的数值示于表1。另外,将伴随着搅拌时间经过的ocv的经时变化示于图24。认为由于在掺杂工序中为ar气氛而促进了锂的掺杂。(参考例3)与实施例3a同样地制备混合液,并将该混合液投入于容器1109。接下来,在控制为气温25℃、露点-50~-60℃的大气气氛下将混合液搅拌30小时。即,本参考例5中,未将容器1109内减压。接下来,从容器1109中取出混合液,从混合液分离出掺杂有锂的硬碳。将搅拌开始后20小时的ocv的数值示于表1。<第4实施方式>1.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具有分离工序。分离工序中,在含有活性物质和碱金属供给源的混合液中对活性物质和碱金属供给源进行分离。上述混合液例如可以为通过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记载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而生成的混合液,也可以为在上述掺杂工序后的活性物质中添加稀释液而成的混合液。稀释液通常为溶剂,成为混合液所含有的溶剂的至少一部分。混合液中的溶剂例如可以为与上述掺杂工序中使用的溶剂相同的溶剂,也可以为不同种类的溶剂。混合液所含有的活性物质例如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中掺杂了碱金属。上述混合液所含有的碱金属供给源例如残留有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碱金属供给源的一部分。在混合液中,活性物质和碱金属供给源例如分散或溶解于溶剂中。应予说明,在分离工序中,混合液所含有的溶剂的量可以以活性物质和碱金属供给源容易分离的方式适当地设定。例如,作为混合液所含有的溶剂的量的下限,从提高活性物质与碱金属供给源的分离性、提高活性物质的回收率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活性物质100质量份,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200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0质量份。另外,作为混合液所含有的溶剂的量的上限,从在后续制造电极的工序之前除去溶剂时的效率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活性物质100质量份,优选为1000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500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0质量份以下。作为对活性物质和碱金属供给源进行分离的方法,例如可举出静置混合液的方法、微搅拌混合液的方法。应予说明,这里,微搅拌是指在活性物质和碱金属供给源中的一者沉淀而另一者维持分散于混合液中的状态或者漂浮在混合液的上方的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搅拌。通过对混合液进行静置或微搅拌,从而活性物质和碱金属供给源中的一者沉淀而另一者维持分散于混合液中的状态或者漂浮在混合液的上方。例如,通过静置混合液,从而活性物质沉淀,而碱金属供给源维持分散于混合液中的状态或漂浮在混合液的上方。或者,通过静置混合液,从而碱金属供给源沉淀,而活性物质维持分散于混合液中的状态或漂浮在混合液的上方。另外,将混合液静置或微搅拌的时间只要活性物质与碱金属供给源能够分离,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10秒~300分钟。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可以在分离工序之前具有对混合液进行搅拌的搅拌工序。通过具有搅拌工序,从而使附着于活性物质的碱金属供给源容易分散于混合液中。其结果,能够进一步减少分离工序后的活性物质中含有的碱金属供给源。搅拌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磁力搅拌器、手动搅拌机、搅拌叶片等搅拌混合液。搅拌工序可以为上述掺杂工序的一部分,也可以为与掺杂工序区别的工序。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可以在分离工序之前具有向混合液中添加稀释液的稀释液添加工序。添加的稀释液可以与混合液所含有的溶剂相同,也可以不同。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在具有上述搅拌工序时,可以在搅拌工序之前进行稀释液添加工序。添加的稀释液的量可以以活性物质和碱金属供给源容易分离的方式,例如以稀释后的溶剂的量达到上述分离工序中所述的溶剂的量的方式适当地设定。例如,作为所添加的稀释液的量的下限,从提高活性物质与碱金属供给源的分离性、提高活性物质的回收率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混合液100质量份,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200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0质量份。另外,作为所添加的稀释液的量的上限,从在制造后述的电极的工序之前除去溶剂时的效率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混合液100质量份,优选为1000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500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0质量份以下。通过具有稀释液添加工序,从而使附着于活性物质的碱金属供给源变得容易分散于混合液中。其结果,能够进一步减少分离工序后的活性物质中含有的碱金属供给源。(3)除去工序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可以在分离工序之后具有除去工序。除去工序中,将由上述分离工序分离出的活性物质和碱金属供给源中的至少一方从混合液中除去。除去工序中,例如可以将碱金属供给源从混合液中除去。该情况下,例如可以将混合液中的选择性地含有碱金属供给源的部分从剩余的混合液中除去。剩余的混合液含有大部分的活性物质。选择性地含有碱金属供给源的部分是指混合液中的含有碱金属供给源但实质上不含有活性物质的部分。另外,除去工序中,例如可以以碱金属供给源含在混合液中的状态,将活性物质从混合液中除去。除去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从混合液中将需要除去的成分吸引而除去、或从混合液中将需要除去的成分排出。吸引例如可以使用聚乙烯吸液管、吸嘴等吸引器而进行。排出例如可以使用开关阀等排出器进行,例如可以通过使混合液溢流而进行。可以将包含上述稀释液添加工序、上述搅拌工序、上述分离工序和上述除去工序的循环重复多次。该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减少分离工序后的活性物质中含有的碱金属供给源。上述稀释液添加工序中添加的稀释液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为在上述除去工序中除去的混合液所含有的溶剂。本实施方式中得到的电极材料可以用于电极、电容器和电池。电极、电容器和电池以及它们的制造方法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2.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具备收纳含有活性物质和碱金属供给源的混合液的收纳容器、和从混合液中除去活性物质和碱金属供给源中的任一者的除去单元。收纳容器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收纳容器可以为密闭型的容器,也可以为上方开放的容器。收纳容器的材质可以适当地设定,例如可以为金属、陶瓷等。收容于收纳容器的混合液可以为在本实施方式的上述“1.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中说明的混合液。除去单元只要能够将活性物质和碱金属供给源中的至少一者从混合液中除去,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除去单元,例如可举出对活性物质和碱金属供给源中的任一者进行吸引的除去单元。作为该除去单元的具体例,可举出聚乙烯吸液管、吸嘴等吸引器,开关阀、溢流回收槽等排出器。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1例如具有图5中示出的构成。制造装置401具备收纳容器403、吸嘴405、过滤单元407、第1配管409、第2配管411和搅拌桨叶413。收纳容器403可以在其内部收纳含有活性物质419和碱金属供给源417的混合液415。吸嘴405安装于收纳容器403的上部。吸嘴405的前端侧插进收纳容器403的内部。吸嘴405能够对收容于收纳容器403的混合液415中的液面附近的部分进行吸引。吸嘴405与除去单元对应。过滤单元407对混合液415所含有的碱金属供给源417和溶剂进行分离。第1配管409将由吸嘴405吸引的混合液415送到过滤单元407。第2配管411将从过滤单元407排出的溶剂返回到收纳容器403。制造装置401例如可以如下使用。首先,在收纳容器403中收纳混合液415。此时,使吸嘴405的前端的位置略微低于混合液415的液面。接下来,对混合液415进行静置或微搅拌。微搅拌通过使搅拌桨叶413以低速旋转而进行。通过进行静置或微搅拌,从而使碱金属供给源417漂浮在混合液415的液面附近,使活性物质419沉淀于收纳容器403的底部。该状态下,使用吸嘴405来吸引混合液415中的液面附近的部分。液面附近的部分为选择性地含有碱金属供给源417的部分,即为实质上不含有活性物质419的部分。由吸嘴405吸引的混合液415通过第1配管409被送到过滤单元407。过滤单元407将混合液415所含有的碱金属供给源417与溶剂分离。过滤单元407保持已分离的碱金属供给源417,排出溶剂。在过滤单元407中被分离的溶剂通过第2配管411返回到收纳容器403。通过以上工序而将活性物质419与碱金属供给源417分离。制造装置501可以具有图6中示出的构成。制造装置501的构成和使用方法基本上与制造装置401相同,但一部分不同。以下,以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制造装置501不具备吸嘴405,第1配管409与收纳容器403的侧面连接。第1配管409具备可开关的阀门421。打开阀门421时,第1配管409将混合液415从收纳容器403的侧面抽取并送到过滤单元407。第1配管409与除去单元对应。制造装置501例如可以如下使用。首先,以关闭阀门421的状态在收纳容器403中收纳混合液415。此时,在收纳容器403中,使与第1配管409连接的部分的位置略微低于混合液415的液面。接下来,对混合液415进行静置或微搅拌。通过进行静置或微搅拌,从而使碱金属供给源417漂浮在混合液415的液面附近,使活性物质419沉淀于收纳容器403的底部。该状态下,打开阀门421,从第1配管409中抽出混合液415中的液面附近的部分。液面附近的部分为选择性地含有碱金属供给源417的部分,即为实质上不含有活性物质419的部分。从第1配管409中抽出的混合液415被送到过滤单元407。过滤单元407将混合液415所含有的碱金属供给源417与溶剂分离。过滤单元407保持已分离的碱金属供给源417,排出溶剂。在过滤单元407中被分离的溶剂通过第2配管411返回到收纳容器403。通过以上工序,将活性物质419与碱金属供给源417分离。制造装置601可以具有图7中示出的构成。制造装置601的构成和使用方法基本上与制造装置401相同,但一部分不同。以下,以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制造装置601中的收纳容器403具备主体槽423和溢流回收槽425。从主体槽423溢流出的混合液415进入到溢流回收槽425。制造装置601不具备吸嘴405,第1配管409与溢流回收槽425的侧面连接。第1配管409具备可开关的阀门421。打开阀门421时,第1配管409将混合液415从溢流回收槽425的侧面抽出并送到过滤单元407。制造装置601例如可以如下使用。首先,以关闭阀门421的状态在主体槽423中收纳混合液415。接下来,对混合液415进行静置或微搅拌。通过进行静置或微搅拌,从而使碱金属供给源417漂浮在混合液415的液面附近,使活性物质419沉淀于主体槽423的底部。接下来,在主体槽423中进一步加入稀释液,使主体槽423溢流。另外,打开阀门421。溢流而进入到溢流回收槽425的混合液415为选择性地含有碱金属供给源417的部分,即为实质上不含有活性物质419的部分。溢流回收槽425内的混合液415通过第1配管409被送到过滤单元407。过滤单元407将混合液415所含有的碱金属供给源417与溶剂分离。过滤单元407保持已分离的碱金属供给源417,排出溶剂。在过滤单元407中被分离的溶剂通过第2配管411返回到主体槽423。通过以上的工序将活性物质419与碱金属供给源417分离。3.实施例以下,举出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公开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4a)将经6小时真空干燥的石墨粉360mg(负极活性物质,50%体积累积直径d50=20μm)、电解液360mg和锂金属片10.8mg混合而投入到样品管中,使用手动搅拌机,以旋转速度30rpm的条件混炼混合10分钟。其结果,在石墨粉中掺杂了锂。锂金属片是将厚度100μm、重量10.8mg的锂金属板切分为4等分的金属片。锂金属片与碱金属供给源对应。锂金属片在混合物中尽可能均等地配置。接下来,对该混合物,将利用手动搅拌机的混炼混合重复进行6次,由此得到浆料。该浆料与含有活性物质和碱金属供给源的混合液对应。相对于得到的浆料700mg(固体成分:355mg)添加碳酸二甲酯2.85g。该工序与稀释液添加工序对应。接下来,使用磁力搅拌器,以旋转速度30rpm的条件将浆料搅拌10分钟。该工序与搅拌工序对应。接下来,将浆料静置10分钟。该工序与分离工序对应。接下来,使用聚乙烯吸液管将浆料中的漂浮在表面的选择性地含有锂金属片的表层部分除去。该工序与除去工序对应。接下来,对已除去的浆料进行抽滤,分离成锂金属片和溶剂。将已分离的溶剂再次添加于样品管。该工序与稀释液添加工序对应。接下来,重复3次由上述的搅拌工序、分离工序、除去工序和稀释液添加工序(添加从除去的浆料中得到的溶剂的工序)构成的循环,由此得到除去了锂金属片的浆料。利用光学显微镜(×500)对得到的浆料进行观察,结果看不到残留的锂金属片。另外,活性物质的回收率为99%。(参考例2)将经6小时真空干燥的石墨粉360mg(负极活性物质,50%体积累积直径d50=20μm)、电解液360mg和锂金属片10.8mg混合而投入于样品管,使用手动搅拌机,以旋转速度30rpm的条件混炼混合10分钟。锂金属片是将厚度100μm、重量10.8mg的锂金属板切分为4等分的金属片。锂金属片在混合物中尽可能均等地配置。接下来,对该混合物,将利用手动搅拌机的混炼混合重复进行6次,由此得到浆料。对得到的浆料700mg(固体成分:355mg)添加碳酸二甲酯2.85g后,进行抽滤。进一步,对抽滤后的浆料重复3次添加碳酸二甲酯2.85g后进行抽滤的工序。利用光学显微镜(×500)对得到的浆料进行观察,结果看到残留有微小的锂片。另外,活性物质的回收率为99%。<第5实施方式>1.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具有掺杂工序。掺杂工序中,在碱金属供给源的存在下,对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混合液进行混炼、搅拌或混合。本实施方式中,碱金属供给源的存在下是指碱金属供给源和混合液处于相接的状态。作为搅拌、搅拌或混合的对象的上述混合液可以在其中含有碱金属供给源,也可以不含有碱金属供给源。在掺杂工序中,例如可以将混合液收容于容器,并在该容器内配置含有碱金属供给源的碱金属供给单元。碱金属供给单元例如具备碱金属供给源和保持该碱金属供给源的保持部件。作为保持部件,例如可举出后述的隔离件、金属筛网等。碱金属供给单元是能够将来自碱金属供给源的碱金属供给于混合液的单元。碱金属供给单元例如可以具备将碱金属供给源与活性物质分离的隔离件。隔离件进行后述。碱金属供给单元例如可以具备导电部。具备导电部时,例如可以将活性物质或后述的导电性材料与碱金属供给单元电连接。作为导电部,例如可举出在碱金属供给单元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的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的层。作为导电性材料,例如可举出金属等。作为上述碱金属供给源中的碱金属,例如可举出锂、钠等。碱金属供给源的形态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第1实施方式中举出的形态。使用箔状的碱金属供给源时,其厚度优选在10~500μm的范围内,使用粒子状的碱金属供给源时,其平均粒径优选在10~500μm的范围内。混合液的混炼、搅拌或混合可以适当地选择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动态加压单元对收容于容器的混合液进行混炼、搅拌或混合。作为动态加压单元,可以适当地选择公知的单元,例如可以使用混炼混合机、搅拌叶片等。另外,可以使用后述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来搅拌混合液。在掺杂工序中,例如可以使混合液和导电性材料混合存在。通过使用导电性材料,能够有效地制造高品质的电极材料。导电性材料的材质例如可以为不锈钢、镍、铝、铁、铜、锡钴铁等金属、包覆这些金属而得的材料。由于导电性材料在搅拌工序中使用,因而导电性材料的材质优选硬度、密度较高,特别优选使用不锈钢。在包覆上述的金属而得的材料中,作为包覆金属的方法,例如可举出蒸镀、镀覆的方法。导电性材料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球形或棒状。为球形时,在搅拌工序中的搅拌的容易性、导电性材料的耐久性的方面优异。球形的导电性材料的面积圆当量直径优选为0.01mm~10mm。导电性材料的面积圆当量直径在该范围内时,能够确保活性物质间的导通,能够将活性物质加压而促进碱金属的掺杂。球形的导电性材料的面积圆当量直径可以通过对使用显微镜所观察到的图像进行解析而测定。另外,导电性材料的形状为棒状时,在搅拌工序中的搅拌的容易性、搅拌后的与活性物质的分离性的方面优异。棒状的导电性材料的面积圆当量直径优选为0.01mm~10mm。另外,棒状的导电性材料的长度优选为10mm~1000mm。相对于活性物质100质量份,导电性材料的量中的下限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更优选为100质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0质量份以上。相对于活性物质100质量份,导电性材料的量中的上限优选为10000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5000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00质量份以下。导电性材料的量在该范围内时,能够促进碱金属的掺杂。在搅拌工序中,在活性物质中掺杂碱金属。在搅拌工序中,碱金属供给源和活性物质处于分离的状态。分离的状态是指碱金属供给源与活性物质不直接相接。作为分离的状态的形态,例如可举出碱金属供给源和活性物质隔着隔离件而分离的形态。隔离件例如使混合液所含有的溶剂和碱金属离子透过,并使碱金属供给源和活性物质不易透过。作为隔离件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优选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材料。隔离件的膜厚优选1μm~1mm的范围,更优选5μm~500μm的范围。由于隔离件的膜厚在该范围内,因此在碱金属供给源与活性物质的分离性、以及碱金属向活性物质中的掺杂速度的方面优异。另外,从将碱金属供给源与活性物质分离的观点考虑,隔离件的细孔的平均孔径优选为1μm以下,更优选为0.01μm~0.5μm。通过使用具有该范围的平均细孔径的隔离件,能够抑制活性物质等在隔离件所具有的细孔内堵塞。另外,隔离件的空隙率优选为20~80体积%,更优选为30~75体积%。通过使用具有该范围的空隙率的隔离件,从而碱金属不易以粉体等形状残留于活性物质,能够有效地促进碱金属供给源的掺杂。在搅拌工序中,通过碱金属供给源和活性物质处于分离的状态,能够在搅拌工序之后抑制碱金属以粉体等形状残留于活性物质中。另外,在搅拌工序中,通过碱金属供给源和活性物质处于分离的状态,从而使制造的电极材料所含有的活性物质的电阻小。可以推测活性物质的电阻小的理由是由于在活性物质上形成了良好的sei被膜。另外,虽然碱金属供给源和活性物质处于分离的状态,但通过进行搅拌而促进碱金属的掺杂。2.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具备(a)将至少含有活性物质的混合液和碱金属供给源隔着隔离件分离而收容的容器、以及(b)对上述混合液进行混炼、搅拌或混合的动态加压单元。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例如在容器内具备含有碱金属供给源的碱金属供给单元。碱金属供给单元为本实施方式的上述“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的项中说明过的碱金属供给单元。碱金属供给单元例如具备将碱金属供给源与活性物质分离的隔离件。隔离件是本实施方式的上述“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的项中说明过的隔离件。金属供给单元例如具备导电部。导电部是本实施方式的上述“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的项中说明过的导电部。容器只要收容混合液和碱金属供给源,就没有特别限定。动态加压单元是上述“电极材料的制造方法”的项中说明过的动态加压单元。本公开的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例如可以进一步具备将容器内减压或加压的单元、控制容器内的温度的温度控制单元等。2.1.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的实施方式a基于图14~图17对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的实施方式a进行说明。如图14、图15所示,制造装置801具备容器单元803和搅拌单元805。容器单元803具备容器807和碱金属供给单元809。容器807为中空圆筒形状的容器。作为容器807的材质,可以使用聚丙烯、聚乙烯等塑料材料,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容器807的容积通常为100cc~100000cc,容器807的直径通常为10mm~1m。在容器807的轴向的端面811、813的中央分别形成有圆形的孔815、817。碱金属供给单元809具有棒状的形状。碱金属供给单元809以通过孔815、817的方式组装于容器807。其结果,容器807收容碱金属供给单元809中的不包括两端的部分。如图17所示,碱金属供给单元809在其两端的附近具有如下结构:在碱金属供给单元809的基材821的外周面层叠有导电层823,并在其上配置有支承部819。支承部819的一部分在容器807的内部。支承部819固定于容器807。支承部819和导电层823与导电部对应。基材821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不锈钢、镍、铝、铁、铜、锡钴铁等金属,由于强度优异,因而特别优选使用不锈钢。导电层823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不锈钢、镍、铝、铁、铜、锡钴铁等金属,由于导电性优异,因而特别优选使用铜。导电层823的膜厚通常在1μm~1mm的范围。支承部819的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使用不锈钢、镍、铝、铁、铜、锡钴铁等金属,由于强度优异,因而特别优选使用不锈钢。如图16所示,碱金属供给单元809的除两端以外的部分具有如下结构:在基材821的外周面层叠有导电层823,在其上层叠有碱金属供给源层827,在其上层叠有隔离件829。基材821和导电层823与碱金属供给单元809的两端的基材821和导电层823相同。碱金属供给源层827的膜厚通常在1μm~1mm的范围。隔离件829的材质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材料,其膜厚通常在1μm~1mm的范围。如图14、图15所示,搅拌单元805具备基座部831和一对旋转轴833、835。旋转轴833、835的直径通常为5mm~500mm。一对旋转轴833、835安装在基座部831的顶板837上。一对旋转轴833、835的轴向是水平的,且相互平行。在旋转轴833和旋转轴835之间设有规定的间隙。一对旋转轴833、835向图15中示出的x方向旋转驱动。如图14、图15所示,容器单元803以其轴向与旋转轴833、835平行的状态载置于旋转轴833、835上。旋转轴833、835向方向x旋转时,容器单元803向图15中示出的方向y旋转。使用制造装置801时,利用搅拌单元805,使容器单元803向方向y旋转,对含有活性物质843和电解液845的混合液839以及导电性材料841进行搅拌。导电性材料841的形态为球形。容器单元803的转速为100rpm。该工序与搅拌工序对应。在搅拌工序中,由碱金属供给单元809供给的锂被掺杂于活性物质843。2.2.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的实施方式b基于图18~图20对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的实施方式b进行说明。如图18、图19所示,制造装置901具备容器单元903和搅拌单元805。容器单元903具备容器907和碱金属供给单元909。容器907为中空圆筒形状的容器。作为容器907的材质,可以使用聚丙烯、聚乙烯等塑料材料,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容器907的容积通常为100cc~100000cc,容器907的直径通常为10mm~1m。碱金属供给单元909具有片状的形状。4张碱金属供给单元909贴合于容器907的内表面。其结果,容器907收容4张碱金属供给单元909。如图20所示,碱金属供给单元909具有依次层叠有导电层847、碱金属供给源层849、隔离件851、筛网层853的结构。碱金属供给源层849与碱金属供给源对应。碱金属供给单元909所含有的li的总量可以根据掺杂的li量、活性物质的量而适当地设定,通常为相对于活性物质1g相当于5mah~5000mah的量。导电层847的膜厚通常在1μm~1mm的范围。隔离件851的材质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材料,膜厚通常在1μm~1mm的范围。筛网层853的材质为不锈钢。在碱金属供给单元909和容器907之间设有由不锈钢构成的筛网层855。搅拌单元805的构成与上述实施方式a相同。如图18、图19所示,容器单元903以其轴向与旋转轴833、835平行的状态载置于旋转轴833、835上。旋转轴833、835向方向x旋转时,容器单元903向图19中示出的方向y旋转。2.3.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的实施方式c基于图21、图22对电极材料的制造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c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制造装置1001除了使导电性材料941的形态为棒状的点以外,与上述的制造装置801相同。导电性材料941其整体收容于容器807。在容器807内收容有多个导电性材料941。导电性材料941的轴向与容器807的轴向平行。导电性材料941可以在容器807的内部移动。使用制造装置1001时,利用搅拌单元805,使容器单元803向方向y旋转,对含有活性物质843和电解液845的混合液839以及导电性材料941进行搅拌。容器单元803旋转时,导电性材料941在容器807的内部转动。容器单元803的转速为100rpm。该工序与搅拌工序对应。在搅拌工序中,由碱金属供给单元809供给的锂被掺杂于活性物质843。3.实施例以下,举出实施例,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公开不限定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5a)使用制造装置801,如下制造电极材料。如图15所示,在容器807内收容混合液839和导电性材料841。容器807的内径为102mm,容量为1000ml。容器807的材质为聚丙烯。碱金属供给单元809的基材821为不锈钢制的直径61mm的圆筒状部件。作为导电层823,使用铜箔(长度200mm、宽度150mm、膜厚20μm),作为碱金属供给源层827,使用膜厚200μm的锂箔(长度120mm、宽度100mm)。另外,作为隔离件829,使用长度200mm、宽度150mm、膜厚20μm的聚丙烯制的膜。混合液839含有活性物质843和电解液845。活性物质843为硬碳。混合液839所含有的活性物质843的量为60g。电解液845为含有浓度1m的lipf6和溶剂的液体。溶剂以体积比为5:5的方式包含碳酸亚乙酯和碳酸亚丙酯。混合液839中的固体成分(活性物质843)的比率为30质量%。导电性材料841为直径3mm的不锈钢制的球状粒子。导电性材料841的投入量为2000g。碱金属供给单元809浸渍于混合液839。碱金属供给源层827和混合液839所含有的活性物质843处于由隔离件829分离的状态。导电性材料841与支承部819接触。接下来,使用光学显微镜对从混合液中分离出的硬碳以倍率500倍进行观察,结果看不到残留的锂金属片。接着,测定从混合液中分离出的硬碳的ocv。其测定方法如下。首先,利用冲裁的方法,准备2张16mmφ的开孔铜箔。接下来,将2张开孔铜箔重叠,在它们的外周部分,除了一处开口部以外进行超声波焊接,由此制造袋。向该袋中投入30mg的硬碳,对袋的开口部进行超声波焊接,制作评价用电极。组装成以该评价用电极为工作电极、以锂金属为对电极和参比电极的3电极电池单元。向该3电极电池单元中注入与上述的电解液相同组成的电解液。然后,测定刚注液后的相对于锂金属的工作电极的电位(ocv)。实施例5a中得到的硬碳的掺杂时间为81小时的时刻的ocv的值为0.74v。ocv的值随着锂掺杂进行而值变小。另外,使用光学显微镜对得到的硬碳以倍率500倍进行观察,结果看不到残留的锂金属片。(实施例5b)使用制造装置901,如下制造电极材料。如图19所示,在容器907内收容混合液839和导电性材料841。容器907的材质为聚丙烯,其容积为1000ml。容器907的内径为102mm。混合液839和导电性材料841与上述实施例4a相同。另外,1张碱金属供给单元909所含有的碱金属供给源层849的尺寸为长度100mm×宽度30mm×膜厚200μm。另外,1张碱金属供给单元909所含有的导电层847、隔离件851、筛网853分别如下。导电层847为铜箔(长度120mm、宽度50mm、膜厚20μm),隔离件851为长度130mm、宽度60mm、膜厚20μm的聚丙烯制的膜,筛网853为长度140mm、宽度70mm、200目的不锈钢制的筛网。另外,筛网855为长度140mm、200目的不锈钢制的筛网。碱金属供给单元909的至少一部分浸渍于混合液839。在浸渍于混合液839的碱金属供给单元909中,碱金属供给源层849和混合液839所含有的活性物质843处于由隔离件851分离的状态。接下来,利用搅拌单元805,使容器单元903向方向y旋转,对混合液839进行搅拌。容器单元903的转速为100rpm。该工序与搅拌工序对应。在搅拌工序中,由碱金属供给单元909供给的锂被掺杂于活性物质843。本实施例中也与实施例5a同样地在掺杂有锂的硬碳中测定残留的锂金属片的有无和ocv。以掺杂时间为43小时而得到的硬碳中,看不到残留的锂金属片,ocv的值为0.69v。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