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开关装置的电弧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2607发布日期:2019-06-15 01:0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直流开关装置的电弧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除直流开关装置的接点之间所产生的电弧的、直流开关装置的电弧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消除直流开关装置所产生的电弧的电弧消除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弧消除装置与直流开关装置并联,从而消除直流开关装置的接点之间所产生的电弧。

具体而言,专利文献1所述的电弧消除装置具备:直流电源、机械式开关、半导体开关、电源电路、控制电路及限时电路。机械式开关与直流电源串联,半导体开关与机械式开关并联,控制电路使半导体开关接通或关断,电源电路对控制电路进行驱动。限时电路连接在机械式开关的一个接点与电源电路之间,并对电源电路的运作时间进行设定。通过该方案,上述电弧消除装置利用机械式开关所产生的电弧的电压,使半导体开关接通,从而消除电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专利授权公报“特许第344181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电路结构中,电弧消除电路及负载与直流电源总是连接着,其中,该电弧消除电路包括机械式开关、半导体开关及限时电路。因此,例如在安装了直流电源等情况下,当在直流电源启动时,即使机械式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电压也会经由限时电路及电源电路而施加到控制电路,从而使控制电路工作。结果是半导体开关短暂接通,在此期间电流流入包含负载的主电路。因此,例如作为负载装置的电动工具存在如下问题:该电动工具进行使用者没想到的动作,从而令使用者对电动工具的可信性产生怀疑。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目的是提供防止负载装置在电源启动时进行不必要的动作的电弧消除装置。

(用以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直流开关装置的电弧消除装置具备半导体开关、电源电路、以及第2开关,所述半导体开关可与机械式的第1开关并联,并且,所述第1开关与负载装置的直流电源串联着,所述电源电路与所述第1开关的两个接点连接着,并且,所述电源电路通过所述第1开关断开时产生于所述两个接点之间的电压而输出使所述半导体开关接通的电压,所述第2开关通过其断开状态来阻止所述半导体开关的接通动作。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第2开关通过其断开状态来阻止半导体开关的接通动作。因此,用户从负载装置(例如电动工具)上将直流电源拆下后,即使再装上,脉冲电流也不会经由半导体开关而流入负载装置。由此,负载装置不会进行用户没想到的动作,电弧消除装置能够防止负载装置在直流电源启动时进行不必要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弧消除装置的负载装置即电动工具的一例正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弧消除装置与负载装置连接着的状态的框图。

图3是图2所示的负载装置及电弧消除装置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电弧消除装置与负载装置连接着的状态的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负载装置及电弧消除装置的电路图。

图6进一步示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是电弧消除装置的适用例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负载装置

2~3电弧消除装置

11负载

21第1计时器电路

22电源电路

23保护电路

25a第1电流通路

25b第2电流通路

27第3电流通路

28旁路电路

31插槽

41触发开关(操作部)

e1直流电源

t1正极侧连接端子

t2负极侧连接端子

sw1第1开关(直流开关装置)

sw2第2开关

tr4半导体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具备本实施方式的电弧消除装置的负载装置即电动工具的一例正面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弧消除装置与负载装置连接着的状态的框图。以负载装置例如是图1所示的便携式电动工具并且电弧消除装置被组装入上述负载装置中的情况为例,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负载装置1的构成)

如图2所示,负载装置1具备直流电源e1、负载11及第1开关(直流开关装置)sw1,这些部件以串联的方式构成闭环电路。直流电源e1例如是电池,负载11例如是马达,第1开关sw1是具有触点的机械式的开关。

(电弧消除装置2的构成)

电弧消除装置2具备半导体开关tr4、第1计时器电路21、电源电路22、保护电路23及第2开关sw2。

本实施方式中,半导体开关tr4是fet(场效应晶体管),漏极与正极侧的第1电流通路25a连接,源极与负极侧的第2电流通路25b连接。第1电流通路25a与正极侧连接端子t1连接,正极侧连接端子t1与第1开关sw1的一个端子连接。另外,第2电流通路25b与负极侧连接端子t2连接,负极侧连接端子t2与第1开关sw1的另一个端子连接。从正极侧连接端子t1经过半导体开关tr4而达到负极侧连接端子t2的电路是第1开关sw1的旁路电路28,半导体开关tr4与第1开关sw1并联着。

电源电路22与第1电流通路25a及第2电流通路25b连接着。电源电路22与第1电流通路25a介由二极管d2来相互连接,二极管d2以从第1电流通路25a流向电源电路22的方向为正向。电源电路22是通过第1电流通路25a及第2电流通路25b来获得电力,从而将一定的电压输出给半导体开关tr4的恒压电路。

第1计时器电路21设置在第1电流通路25a上的两个连接部之间,这两个连接部是第1电流通路25a与半导体开关tr4相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第1电流通路25a与二极管d2相连接的连接部。电弧消除装置2开始工作后,经过一定时间,即电容器c1的充电完成时(电容器c1充满电时),第1计时器电路21使第1电流通路25a断开。

保护电路23设置在电源电路22与半导体开关tr4之间,将电源电路22所供应的电压提供给半导体开关tr4的栅极。并且,保护电路23使半导体开关tr4的栅极不受到最大额定以上的电压,从而保护半导体开关tr4。另外,对电弧消除装置2的基本工作而言,保护电路23并非必须,可将其省去。

第2开关sw2例如设置半导体开关tr4与第1电流通路25a在第1电流通路25a上彼此相连接的连接部、与第1计时器电路21之间,第2开关sw2使第1电流通路25a断开或闭合。第2开关sw2是常开式(a触点)开关,例如是手动操作后可自动触点复位的开关。

本实施方式中,第1开关sw1及第2开关sw2被组装入图1所示的作为负载装置1的便携式电动工具的触发开关(操作部)41中。这种情况下,按下(或者拉起)触发开关41时,首先,第2开关sw2闭合,然后,第1开关sw1闭合。触发开关41复位时则相反,即第1开关sw1断开,然后,第2开关sw2断开。

另外,在对电源电路22而言与半导体开关tr4侧相反的一侧的位置,第1电流通路25a与第2电流通路25b之间设置着二极管d1及电容器c2。二极管d1以从第2电流通路25b流向第1电流通路25a的方向为正向,并且与第1电流通路25a及第2电流通路25b连接着。二极管d1利用由第1计时器电路21、半导体开关tr4及二极管d1所形成的闭环电路,使第1计时器电路21中蓄积的电荷放电,从而使第1计时器电路21复位。电容器c2将第1电流通路25a及第2电流通路25b的噪声消除,使第1电流通路25a与第2电流通路25b之间的电压稳定。另外,对电弧消除装置2的基本工作而言,电容器c2并非必须,可将其省去。

(电弧消除装置2的详细电路)

图3是图2所示的负载装置1及电弧消除装置2的电路图。如图3所示,电弧消除装置2的第1计时器电路21具备串联着的电容器c1及电阻r1。另外,电容器c1的电容远远大于电源电路22的电容器c3的电容。另外,电阻r1是低电阻值电阻,在防止过大电流流过电路时优选设置电阻r1,但对电弧消除装置2的基本工作而言,电阻r1并非必须,可将其省去。

电源电路22具备晶体管tr1、电容器c3、电阻r2、r3及齐纳二极管zd1。晶体管tr1的发射极与从该发射极流向半导体开关tr4栅极的第3电流通路27连接着。电容器c3设置在晶体管tr1的集电极与第2电流通路25b之间,电阻r2设置在晶体管tr1的基极与集电极之间,齐纳二极管zd1设置在晶体管tr1的基极与第2电流通路25b之间,电阻r3设置在晶体管tr1的发射极与第2电流通路25b之间。另外,上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晶体管tr1的集电极连接着。

保护电路23具备电阻r10及齐纳二极管zd2。电阻r10设置在第3电流通路27上的、晶体管tr1的发射极与半导体开关tr4的栅极之间,齐纳二极管zd2设置在半导体开关tr4的栅极与第2电流通路25b之间。电阻10被称为栅极电阻,电阻10对流入半导体开关tr4即fet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寄生电容的电流进行限制。

(电弧消除装置2的工作)

以下,对上述方案中电弧消除装置2的工作进行说明。

(第2开关sw2及第1开关sw1依次闭合时)

在负载装置1及电弧消除装置2为停止状态时,第1开关sw1及第2开关sw2为断开状态。因此,第1开关sw1的接点之间具有直流电源e1所带来的电压。

以下,对从上述状态开始,用户逐步按下触发开关41时的工作情况进行说明。负载装置1的用户按下触发开关41时,首先是第2开关sw2闭合,电流从负载装置1的直流电源e1通过第1电流通路25a流向电源电路22。由此,电源电路22开始工作。另外,在该状态下,第1开关sw1依然断开着。

电源电路22开始工作,则电源电路22的输出电压经由保护电路23施加到半导体开关tr4的栅极,半导体开关tr4接通,旁路电路28变为闭路状态。

具体而言,流经第1电流通路25a的电流经过第2开关sw2及第1计时器电路21后,经由二极管d2流向电源电路22的电容器c3。由此,基极电流流至电源电路22的晶体管tr1,晶体管tr1接通。另外,由于齐纳二极管zd1的工作,晶体管tr1的基极上获有一定的电压。

晶体管tr1接通,则从电源电路22输出的电压施加到半导体开关tr4的栅极,半导体开关tr4接通。半导体开关tr4接通,则旁路电路28从断路状态变为闭路状态。

旁路电路28变为闭路状态,则第1开关sw1的接点之间为低阻抗。另外,电流在由直流电源e1、负载11、半导体开关tr4及直流电源e1组成的路径上流经负载装置1的负载11。

半导体开关tr4接通后,电流不会从直流电源e1朝阻抗比半导体开关tr4高的第1电流通路25a侧流动。因此,不久之后电源电路22停止工作,半导体开关tr4关断。半导体开关tr4关断时,第1开关sw1为断开状态,因此,电流不流入负载11,第1开关sw1的接点间电压恢复为直流电源e1的电压。

在半导体开关tr4如上述那样接通的期间,当有电流流入负载11时,则负载装置1可能出现暂时性振动等用户没想到的动作。但是,该动作是在用户刻意要驱动负载装置1而操作负载装置1的过程中发生的,因此,用户不会吃惊,不会出现问题。

然后,若用户进一步按下触发开关41,则第1开关sw1闭合,电流在由直流电源e1、负载11、第1开关sw1及直流电源e1组成的路径上流经负载11,从而负载11(负载装置1)工作。

(第1开关sw1及第2开关sw2依次断开时)

以下,对从用户彻底按下触发开关41从而使得第2开关sw2及第1开关sw1闭合着的状态开始,将触发开关41逐步复位时的工作情况进行说明。

用户将触发开关41复位时,首先是第1开关sw1断开。在该状态下,第2开关sw2依然闭合着。

第1开关sw1断开,则第1开关sw1的接点之间会产生电压。上述接点之间所产生的电压使电源电路22工作,从而电源电路22的输出电压施加到半导体开关tr4的栅极,半导体开关tr4接通。因此,旁路电路28变为闭路状态,从而抑制第1开关sw1的接点之间产生电弧。

具体而言,第1开关sw1断开,则第1开关sw1的接点之间会在瞬间产生电压。第1开关sw1的接点之间产生电压,则电流从正极侧连接端子t1向着第1计时器电路21流入第1电流通路25a。该电流经过第1计时器电路21后,经由二极管d2流入电源电路22的电容器c3。由此,基极电流流至电源电路22的晶体管tr1,晶体管tr1接通。另外,由于齐纳二极管zd1的工作,晶体管tr1的基极上获有一定的电压。

晶体管tr1接通,则从电源电路22输出的电压施加到半导体开关tr4的栅极,半导体开关tr4接通。半导体开关tr4接通,则旁路电路28从断路状态变为闭路状态。因此,第1开关sw1的接点之间无电流流动,电流全部流入旁路电路28,从而抑制第1开关sw1的接点之间产生电弧。

旁路电路28变为闭路状态,则使得第1开关sw1的接点之间成为低阻抗。于是电流同样持续流过负载装置1的负载11。

然后,由于电流不再流入第1电流通路25a,因此电源电路22停止工作,半导体开关tr4关断,旁路电路28变为断路状态。另外,半导体开关tr4关断后,由于第1开关sw1为断开状态,因此电流不流入负载11,第1开关sw1的接点间电压恢复为直流电源e1的电压。

另外,当第1计时器电路21的电容器c1的充电完成时,第1计时器电路21使得第1电流通路25a断开。因此,电弧消除装置2与负载装置1即直流电源e1之间的电连接断开,由此进入稳定状态。

另外,当触发开关41进一步复位时,第2开关sw2断开。

这里,在用户不对作为负载装置1的电动工具的触发开关41进行操作的状态下,第2开关sw2处于断开状态,第1电流通路25a断开着。因此,用户从电动工具上将直流电源e1(例如蓄电池)拆下后,即使再装上,负载装置1也不产生脉冲电流,半导体开关tr4也不接通,脉冲电流不会流入负载11。因此,电动工具不会进行用户没想到的动作。

(具备第2开关sw2所带来的优点)

如上所述,在用户不对作为负载装置1的电动工具的触发开关41进行操作的状态下,第2开关sw2使第1电流通路25a断开着,因此用户从电动工具上将直流电源e1拆下后,即使再装上,脉冲电流也不会流入负载11。因此,电动工具不会进行用户没想到的动作,电弧消除装置2能够防止负载装置1在电源(直流电源e1)启动时进行不必要的动作。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电源电路22是恒压电路,但代替恒压电路,电源电路22也可以是利用简单的结构来对半导体开关tr4进行驱动的电源电路。此时的电源电路例如是从电源电路22中省去晶体管tr1、电阻r2及齐纳二极管zd1后结构。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以作为开关元件的半导体开关tr4是fet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除fet以外,半导体开关tr4还可以是igbt(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晶体管)及其他功率晶体管。这一点在以下所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相同。

另外,如上所述,第1计时器电路21的功能是在半导体开关tr4关断后使电弧消除装置2与负载装置1之间的电连接断开,以使电源电路22停止工作。由此,第1计时器电路21阻止负载装置1的直流电源e1的电力被电弧消除装置2持续消费。因此,代替包括电阻r1及电容器c1的第1计时器电路21,电弧消除装置2可具备:在半导体开关tr4关断后使负载装置1与电弧消除装置2(特别是电源电路22)之间的电连接断开的电路。这一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相同。

〔实施方式2〕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为便于说明,对于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弧消除装置与负载装置连接着的状态的框图。图5是图4所示的负载装置及电弧消除装置的电路图。

本实施方式的电弧消除装置3中,第2开关sw2设置在(1):半导体开关tr4与第1电流通路25a在第1电流通路25a(旁路电路28)上彼此相连接的连接部、与正极侧连接端子t1之间;另外,代替上述位置,第2开关sw2还可以设置在(2):半导体开关tr4与第2电流通路25b在第2电流通路25b(旁路电路28)上彼此相连接的连接部、与负极侧连接端子t2之间。

将第2开关sw2配置在上述(1)或(2)的位置时,电弧消除装置3的基本工作与上述电弧消除装置2相同。但是,将第2开关sw2配置在上述(1)或上述(2)的情况下,电弧消除装置3具有以下优点。

即,在进行第2开关sw2的耐压试验时,例如向第2开关sw2施加1000~2000v的电压时,由于作为半导体开关tr4的fet的极值电低,因此例如需要另行设置具有接点的开关,从而使第2开关sw2从电弧消除装置3完全断开。在将第2开关sw2配置在上述(1)或上述(2)的位置的情况下,为了使第2开关sw2从电弧消除装置3断开,只需将上述用来进行断开的开关设置在第2开关sw2与第1电流通路25a上的半导体开关tr4的连接部之间即可。因此,与第2开关sw2配置在图3的位置时的状态相比,第2开关sw2配置在上述(1)或上述(2)的位置时的状态更容易使第2开关sw2断开。

另外,第2开关sw2处于断开状态,能使半导体开关tr4从负载装置1断开而绝缘。因此,例如半导体开关tr4发生短路故障时,能通过第2开关sw2的断开状态来将流入半导体开关tr4的电流的路径断开,从而保护电弧消除装置3的电路。由此,能提高电弧消除装置3的安全性。

(第2开关sw2的其他配置)

另外,第2开关sw2的配置位置不限定为图2或图3所示的位置,还可配置在以下的任一位置。

(3)半导体开关tr4与第1电流通路25a在旁路电路28上彼此相连接的连接部、与半导体开关tr4之间

(4)半导体开关tr4与第2电流通路25b在旁路电路28上彼此相连接的连接部、与半导体开关tr4之间

(5)二极管d2与第1电流通路25a在第1电流通路25a上彼此相连接的连接部、与第1计时器电路21之间

(6)电容器c3与第2电流通路25b相连接的连接部、与电容器c3之间

(7)电容器c3与第2电流通路25b在第2电流通路25b上彼此相连接的连接部(i)、与电阻r3与第2电流通路25b在第2电流通路25b上彼此相连接的连接部(ii)之间

以上的第2开关sw2的配置是:通过第2开关sw2的断开,使旁路电路28断开,并且使半导体开关tr4不接通;或者,使恒压电路22不工作,并且使半导体开关tr4不工作。

将第2开关sw2配置在上述(3)或上述(4)的位置上时,能使半导体开关tr4从旁路电路28即从负载装置1断开而绝缘。由此,与将第2开关sw2配置在上述(1)或上述(2)的位置上的情况相同地,能够例如在半导体开关tr4发生短路故障时,保护电弧消除装置3的电路,从而能提高电弧消除装置3的安全性。

〔实施方式3〕

以下,进一步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弧消除装置的适用例的框图。如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电弧消除装置2、3可适用于如下装置(例如电动工具):具备触发开关41,并且第1开关sw1及第2开关sw2均组装入触发开关41中的装置。作为其他适用例,如图6所示,电弧消除装置2、3可组装入与负载11连接的插槽31。这种情况下,电弧消除装置2、3是具备箱体的单元。

在图6所述的方案中,负载11例如是车用马达,第1开关sw1例如是与插槽31连接的继电器。另外,与第1开关sw1一样,第2开关sw2也可以设置在插槽31的外部。这种情况下,插槽31可具备与负载11及直流电源e1连接的连接端子31a、31b、以及与继电器(第1开关sw1)连接的连接端子31c、31d、以及与第2开关sw2(例如继电器)连接的连接端子31e、31f。

在上述方案中,电弧消除装置2、3防止在继电器(第1开关sw1)的接点之间产生电弧,或者消除在继电器(第1开关sw1)的接点之间产生的电弧,从而延长继电器的寿命。

电弧消除装置2、3还可以适用于其他具备开关的工业机器。

(总结)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直流开关装置的电弧消除具备半导体开关、电源电路、以及第2开关,所述半导体开关可与机械式的第1开关并联,并且,所述第1开关与负载装置的直流电源串联着,所述电源电路与所述第1开关的两个接点连接着,并且,所述电源电路通过所述第1开关断开时产生于所述两个接点之间的电压而输出使所述半导体开关接通的电压,所述第2开关通过其断开状态来阻止所述半导体开关的接通动作。

根据上述方案,第2开关通过其断开状态来阻止所述半导体开关的接通动作。因此,在用户不使用负载装置的情况下,只要使第2开关为断开状态,则用户从负载装置(例如电动工具)上将直流电源拆下后,即使再装上,脉冲电流也不会经由半导体开关而流入负载装置。由此,负载装置不会进行用户没想到的动作,电弧消除装置能够防止负载装置在直流电源启动时进行不必要的动作。

上述直流开关装置的电弧消除装置可为如下方案:所述第2开关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开关在电流通路上与该电流通路相连接的连接部、与所述电源电路之间,其中,所述电流通路用以将所述第1开关与所述电源电路相连。

根据上述方案,用以将第1开关与电源电路相连且连接着半导体开关的电流通路可通过第2开关的断开状态而被断开。因此,第1开关断开时产生于第1开关的两个接点之间的电压不会供应给电源电路,因此电源电路不工作,从而阻止半导体开关的接通动作。

由此,用户从负载装置(例如电动工具)上将直流电源拆下后,即使再装上,脉冲电流也不会经由半导体开关而流入负载装置,负载装置不会进行用户没想到的动作。

上述直流开关装置的电弧消除装置可为如下方案,所述第2开关设置在所述第1开关与所述半导体开关之间,并且所述第1开关及所述半导体开关串联着。

根据上述方案,利用与第1开关并联着的半导体开关所形成的、第1开关的旁路电路可通过第2开关的断开状态而被断开。因此,即使第1开关断开时产生于第1开关的两个接点之间的电压供应给电源电路,而使得从电源电路输出使半导体开关接通的电压,半导体开关的接通动作也会被阻止。

由此,用户从负载装置(例如电动工具)上将直流电源拆下后,即使再装上,脉冲电流也会不经由半导体开关而流入负载装置,负载装置不会进行用户没想到的动作。

另外,第2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能使半导体开关从负载装置断开而绝缘。因此,例如半导体开关发生短路故障时,能通过第2开关的断开状态来将流入半导体开关的电流的路径断开,从而保护电弧消除装置的电路。由此,能提高电弧消除装置的安全性。

上述直流开关装置的电弧消除装置可为如下方案:所述第2开关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开关在电流通路上与该电流通路相连接的连接部、与所述第1开关之间,其中,所述电流通路用以将所述第1开关与所述电源电路相连。

例如,向第1开关施加1000~2000v的电压来进行第1开关的耐压试验时,即使半导体开关的极值电压低,第2开关也使半导体开关与第1开关断开。由此,即使半导体开关的极值电压低,也无需另行设置使半导体开关与第1开关断开的开关,就能够例如在第1开关的两端(用试验探针等)施加上述电压来进行耐压试验。

另外,第2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能使半导体开关及电源电路从负载装置断开而绝缘。由此,例如半导体开关发生短路故障时,能通过第2开关的断开状态来将流入半导体开关的电流的路径断开,从而保护电弧消除装置的电路。由此,能提高电弧消除装置的安全性。

上述直流开关装置的电弧消除装置可为如下方案:所述第2开关设置在:所述半导体开关在电流通路上与该电流通路相连接的连接部、与所述半导体开关之间,其中,所述电流通路用以将所述第1开关与所述电源电路相连。

根据上述方案,第2开关处于断开状态,能使半导体开关从负载装置断开而绝缘。由此,例如半导体开关发生短路故障时,能通过第2开关的断开状态来将流入半导体开关的电流的路径断开,从而保护电弧消除装置的电路。由此,能提高电弧消除装置的安全性。

上述直流开关装置的电弧消除装置可为如下方案:所述第2开关是常开式的开关。

根据上述方案,第2开关是常开式的开关,因此,无需用户对第2开关进行操作,就能够防止负载装置进行用户没想到的动作。

上述直流开关装置的电弧消除装置可为如下方案:所述第1开关及所述第2开关与所述负载装置中被操作的操作部相联动地进行动作,随着所述负载装置中被操作的操作部向第一方向移动,首先所述第2开关闭合,然后所述第1开关闭合,而随着所述操作部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首先所述第1开关断开,然后所述第2开关断开。

根据上述方案,在具有操作部的负载装置中,能够消除用户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而使第1开关闭合及断开时所产生的电弧。另外,在用户不对操作部进行操作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负载装置在用户从负载装置上将直流电源拆下后又再装上时进行用户没想到的动作。

上述直流开关装置的电弧消除装置可为如下方案:所述第2开关与所述第1开关一起组装入作为所述负载装置的电动工具的触发开关中,按下所述触发开关时,首先所述第2开关闭合,然后所述第1开关闭合,而所述触发开关复位时,首先所述第1开关断开,然后所述第2开关断开。

根据上述方案,在具有触发开关的电动工具中,能够消除用户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而使第1开关闭合及断开时所产生的电弧。另外,在用户不对操作部进行操作的情况下,能够防止负载装置在用户从负载装置上将直流电源拆下后又再装上时进行用户没想到的动作

上述直流开关装置的电弧消除装置可为如下方案:具有箱体(例如插槽),所述箱体上设置着用以与所述负载装置的所述第1开关进行连接的连接部、以及用以与所述负载装置的所述直流电源及负载进行连接的连接部。

根据上述方案,可通过将电路的构成要素容纳于箱体内来实现电弧消除装置的单元化,因此能够容易地适用于各种负载装置。

上述直流开关装置的电弧消除装置可为如下方案:所述负载是车用马达,所述第1开关是使所述车用马达接通或关断的继电器。

根据上述方案,电弧消除装置能够防止频繁工作的继电器由于电弧而引起的触点磨损,从而能够增加继电器的使用寿命,适合装载于车辆来使用。

本发明不限定为上述各实施方式,可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对不同实施方式中分别揭示的技术手段进行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