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钙钛矿/有机半导体异质结型光电探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9275发布日期:2018-08-03 11:42阅读:11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光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钙钛矿/有机半导体光电探测器领域。



背景技术: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兼具传统半导体和新型有机半导体的优良特性。相比新型的有机半导体材料,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材料具有较高的迁移率;而相比于传统的无机半导体,有机无机钙钛矿材料又具有制备简单、成本低、能带可调、柔性等多方面的优点。因而在光电领域,特别是在光电传感器方面具备很高的应用潜力。而常规的p-i-n结构的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尽管结构简单,工作电压低,但其光电流响应较小,而基于场效应管型的钙钛矿有较大的光电响应,但工作电压高,结构复杂。因此这些结构的光电探测器性能上各有不足,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了钙钛矿光电探测器的实际运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钙钛矿材料优异的光电性能和制备特性,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电压低的高性能钙钛矿光电传感器。

本发明提供的高性能钙钛矿光电传感器,通过叠层制备工艺制备,其结构由下至上依次为:透明底电极层,有机半导体和钙钛矿功能层,顶电极层;其中:

所述透明底电极层位于衬底之上,为金属氧化物、超薄金属或者导电有机材料PEDOT:PSS,其中,金属氧化物包括氧化铟锡(ITO)、氟化的氧化锡(FTO)。透明底电极材料采用金属氧化物ITO、FTO时,其厚度为100-200纳米,方块电阻小于10Ω/□;透明底电极采用超薄金属时,其厚度小于20纳米;透明电极采用PEDOT:PSS时,其厚度在80-150纳米;

所述有机半导体和钙钛矿功能层位于透明底电极层的上方,由下至上依次为空穴型有机半导体、钙钛矿、空穴型有机半导体,或者为电子型有机半导体、钙钛矿、电子型有机半导体;钙钛矿和有机半导体层构成两个异质结;

下层有机半导体可以为空穴传输层材料或者电子传输层材料。其中:空穴传输层材料为Spiro-OMeTAD、CuPc,厚度为50-80纳米;电子传输层材料为ZnO、PCBM或者C60,厚度为50-80纳米;

上层有机半导体可以为空穴传输层材料或者电子传输层材料。其中:空穴传输层材料为Spiro-OMeTAD或CuPc,厚度为50-80纳米;电子传输层材料为PCBM或者C60,厚度为50-80纳米;

中间的钙钛矿为吸光层,具体材料可选自CH3NH3PBI3、CH3NH3PBI3-XClx,厚度为200-330纳米;

所述顶电极在有机半导体和钙钛矿功能层上方,为金属金或者金属银,厚度50-200纳米。

本发明中,所述透明衬底为玻璃、石英、柔性PET或者PEN衬底。该类透明衬底应当具有一定的温度耐受性,稳定温度高于150摄氏度,可见光透过率高,有较好的机械强度。

本发明提供的高性能钙钛矿光电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透明底电极层的制备,在透明衬底上制备透明底电极层,并对该底电极层进行图形化,随后对其进行清洗、干燥及其表面亲水性改善;

(2)下层有机层制备,在超净间中进行,Spiro-OMeTAD、PCBM使用溶液法制备,在水氧含量小于1ppm的手套箱中,通过旋涂、退火的方法在底透明电极层上制备;CuPc、C60使用真空蒸镀的方法制备,通过将清洗完毕的衬底放入真空蒸发镀膜机中,利用热蒸镀的手段在衬底上生长特定厚度的薄膜,然后直接传入手套箱中;

(3)钙钛矿的制备,在制备下层有机层的衬底上,通过一步法旋涂或者反溶剂法旋涂、退火的方式制备钙钛矿薄膜;

(4)上层有机层的制备,方法和下层有几层的制备方法相同,利用溶液法或者真空法制备相应厚度的有机层;

(5)顶电极的制备,将制备完功能层的衬底放入真空镀膜机内,生长特定厚度的金属金或者金属银,完成顶电极的制备。

本发明提供的高性能的钙钛矿/有机半导体异质结型光电探测器,钙钛矿能够吸收大部分的可见光,在钙钛矿和有机半导体层构成两个异质结,使得吸收的光能够转化成光电流,同时由于器件的形成异质结型光电三极管的结构,在正常的工作电压0.7V下,能够进一步的放大产生的光电流,使得光电响应大大增强,并且能够抑制电压波动对光电流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该光电探测器响应光谱宽,对全波段的可见光谱具有响应,结构简单,工作电压0.7V,且具有电压饱和特性,能够有效抑制电压噪声对探测器性能的影响,为钙钛矿光电探测器的商业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钙钛矿/有机半导体异质结型光电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01是透明衬底,102是透明底电极,103是空穴传输层,104是钙钛矿吸光层,105空穴传输层,106是金属顶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高性能钙钛矿/有机半导体异质结型光电探测器,工作原理为:该器件结构形成了异质结型光电三极管。当光信号穿过透明衬底和透明底电极,会被钙钛矿层吸收。钙钛矿和有机层的异质结能够拆分电子空穴对,形成光电流。对于空穴型有机半导体/钙钛矿/空穴型有机半导体型器件,光电流中的电子电流会在钙钛矿层中形成一定的积累,改变钙钛矿层的势垒弯曲程度,使得外电场空穴电流的注入能力大大增强,实现光电流信号的放大。而对于电子型有机半导体/钙钛矿/电子型有机半导体型器件,光电流中的空穴电流会在钙钛矿层中形成一定的积累,改变钙钛矿层的势垒弯曲程度,使得外电场电子流的注入能力大大增强,实现光电流信号的放大。

实施例1

一种高性能钙钛矿/有机半导体异质结型光电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101是透明衬底BK7玻璃,102是透明底电极ITO,厚度为110纳米,103是空穴传输层CuPC,厚度为50nm,104是钙钛矿吸光层,厚度为300纳米,105空穴传输层CuPC,厚度为50纳米,106是金属顶电极,厚度为80纳米。

实施例1中钙钛矿/有机半导体异质结型光电探测器制备方法如下:

在BK7玻璃上溅射镀膜形成ITO底电极层,方阻小于10Ω/□。将基片转移到真空腔体中,生长50纳米CuPc。然后传入手套箱中,将1:1摩尔比例的MAI/PbI2溶解在DMF中形成40wt%的CH3NH3PbI3前驱体溶液,在3000RPM的转速下旋涂60秒,100度下退火5min,形成厚度约为280纳米的钙钛矿薄膜。将基片再次传入真空腔体,依次生长50纳米的CuPc和80纳米的金电极完成器件的制备。

实施例2,钙钛矿/有机半导体异质结型光电探测器制备方法如下:

在BK7玻璃上溅射镀膜形成ITO底电极层,方阻小于10Ω/□。传入手套箱中,将4wt%的Spiro-OMeTAD溶液以4000RPM的转速旋涂在衬底上,100摄氏度退火五分钟,薄膜厚度约80nm。将1:1摩尔比例的MAI/PbI2溶解在DMF中形成40wt%的CH3NH3PbI3前驱体溶液,在3000RPM的转速下旋涂60秒,100度下退火5min,形成厚度约为280纳米的钙钛矿薄膜。接着继续使用4wt%的Spiro-OMeTAD溶液以4000RPM的转速旋涂在钙钛矿薄膜之上,厚度约为80nm。将基片传入真空腔体,生长80nm的金电极完成器件的制备。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考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